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 Vol.24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儿童对观察者预期造成的模糊刺激解释多样性的理解
    王彦, 苏彦捷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 24 (1): 1-6.  
    摘要1834)      PDF(pc) (156KB)(864)    收藏
    研究考察6~8岁儿童在由观察者预期造成的对模糊信息有多样解释上的理解.操纵影响观察者预期的因素,包括知觉经验、知识水平、先前经历和偏见,要求儿童预测观察者对局限视野图形或两可动作信息的解释.结果表明,6岁儿童仅对观察者偏见影响其对行动者行为的解释拥有部分理解,他们还不能理解知觉经验和知识水平会影响观察者对视觉刺激的解释,以及先前经历会影响观察者对行动者行为的解释.7岁儿童除了知识水平外,其它三方面的理解都已发展起来.8岁儿童可以理解多种观察者预期造成的解释差异,解释性心理理论比较稳定,但离完全成熟的理解还有一段距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5)
    2. 幼儿心理理论愿望信念理解与情绪理解关系研究
    陈璟, 李红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 24 (1): 7-13.  
    摘要2626)      PDF(pc) (160KB)(1119)    收藏
    考察了幼儿心理理论信念愿望理解与情绪理解的发展状况及相互关系.运用实验法对256名3~6岁儿童施测.结果表明:(1)幼儿心理理论愿望-信念理解与情绪理解的发展在3~6岁期间随年龄逐渐提高.4岁是基于信念的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的关键年龄;4~5岁是幼儿情绪观点采择能力发展的关键年龄.(2)幼儿基于信念的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晚于错误信念理解能力的发展.(3)幼儿心理理论的愿望-信念理解与情绪理解之间相关显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51)
    3. 幼儿书目清单的编制及其与口头词汇的关系
    赵瑾东, 周晖, 陈晓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 24 (1): 14-18.  
    摘要1925)      PDF(pc) (219KB)(947)    收藏
    本研究根据中国家庭文化背景编制一个测量中国家庭亲子阅读量的问卷——幼儿书目清单,并比较书目清单和传统的父母自陈报告家庭亲子阅读频率这两种方法在预测幼儿口头词汇的效果上是否存在差异.研究发现幼儿书目清单有较好的信、效度.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在控制了儿童的智商、父母的学历后亲子阅读量确实能显著预测幼儿的口语能力,并且书目清单的预测效果优于父母自陈报告的亲子阅读频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7)
    4. 小学生选择性注意能力发展的研究
    张学民, 申继亮, 林崇德, 王萍萍, 刘帅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 24 (1): 19-24.  
    摘要2523)      PDF(pc) (683KB)(1321)    收藏
    本研究采用注意线索范式对小学生视觉选择性注意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被试为小学一、三、五年级学生,研究主要考察分心物数量、线索有效性和目标新异性对小学生注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小学三年级(8~9岁)儿童表现出显著的注意阶段性波动,该结果与国外研究有一定的一致性,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2)小学阶段儿童在相同任务上的选择注意加工速度比成人慢300~1100ms;(3)分心物数量、线索有效性和目标新异性对儿童选择注意发展的影响与成人的结论一致,而且呈现持续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0)
    5. 二年级小学生“记”“忆”策略的微观发生研究
    毕有余, 张向葵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 24 (1): 25-30.  
    摘要1865)      PDF(pc) (301KB)(952)    收藏
    采用微观发生法,以33名小学二年级学生为被试,以记忆书面语词的分类材料为任务,对儿童记忆过程中"记"、"忆"策略的不同发展规律进行了5个期间的测查.结果发现:(1)分类记忆策略的发展既有突变过程也有渐变过程:分类记策略有生成缺陷,表现为训练后的突然变化;分类忆策略则是一个可以自发形成的渐变过程,如果加以适当的训练也会发生突然的增长.(2)在材料熟悉度较低的情况下,会使少量儿童产生分类记、忆策略使用缺陷现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4)
    6. 顿悟的原型启发效应机制探索
    吴真真, 邱江, 张庆林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 24 (1): 31-35.  
    摘要2205)      PDF(pc) (154KB)(1250)    收藏
    以中国传统的字谜作为实验材料,采用"多个原型字谜学习-多个目标字谜测试"两阶段实验范式,对顿悟过程的原型启发机制进行了探讨.考察了原型启发效应是否会受第一阶段学习的原型字谜的数量以及启发量大小的影响,结果发现:学习的原型字谜的数量对原型启发效应的大小没有显著影响;启发量高低对原型启发效应的大小有显著影响.这一结果支持了"原型字谜的激活是一种自动加工、原型字谜中所隐含的关键启发信息的激活是一种控制加工"的观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85)
    7. 留守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网络与其抑郁、孤独之间的关系——基于变量中心和个体中心的视角
    赵景欣, 刘霞, 申继亮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 24 (1): 36-42.  
    摘要2740)      PDF(pc) (924KB)(1721)    收藏
    以来自河南省农村的400名双亲外出、单亲外出和非留守青少年为被试,考察了他们的社会支持网络状况,及其与青少年抑郁、孤独的关系.变量中心和个体中心的分析均表明,青少年所知觉的来自父亲、母亲、同学和老师的支持具有一致性,同一环境中各类社会支持的一致性更高.变量中心的分析发现,总体上,老师支持和父亲支持能够显著地预测青少年的抑郁水平,母亲支持和同学支持能够显著地预测青少年的孤独.但是,不同社会支持源的预测作用因青少年留守状况的不同而不同.个体中心的分析发现,处于高母亲/高父亲/高同学/高老师支持网络下青少年的抑郁和孤独水平低于其他支持网络中的青少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50)
    8. 积极情绪影响任务转换的性别和发展特点
    王艳梅, 郭德俊, 方平, 韩学军, 唐丽萍, 曲静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 24 (1): 43-48.  
    摘要2155)      PDF(pc) (743KB)(1140)    收藏
    情绪研究中的性别和年龄因素一直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已有研究表明,积极情绪能够提高认知的灵活性,任务转换是认知灵活性的主要成分.本研究以52名大学生3、6名高中生4、5名初中生为被试考察积极情绪影响任务转换的发展变化和性别差异.结果发现,对于女性,积极情绪促进任务转换的现象,在三个年龄段上具有发展上的稳定性;对于男性,只在初中阶段表现出此特点,在高中阶段和大学阶段,积极情绪促进任务转换的现象不再明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67)
    9. 青少年亲子沟通的特点研究
    杨晓莉, 邹泓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 24 (1): 49-54.  
    摘要2471)      PDF(pc) (160KB)(1720)    收藏
    本研究采用整班随机抽样法选取兰州市两所普通中学的602名青少年及其父母,采用自编问卷探讨青少年亲子沟通的特点.结果表明:自编青少年亲子沟通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达到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它可以分为青少年与父母沟通和父母与子女沟通两个方面.青少年与父母沟通方面,男生和初二学生与父母沟通较差,女生和其他年级学生与父母沟通较好;在父母与子女沟通方面,父母与女生,与初一、高一、高二学生沟通较好.相对父亲而言,母亲与子女沟通较好;这些差异表现在亲子沟通的不同维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71)
    10. 初中生抑郁与依恋、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芦炎, 张月娟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 24 (1): 55-59,87.  
    摘要2508)      PDF(pc) (780KB)(1423)    收藏
    对929个初中生施测抑郁自评量表,父母和同伴依恋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以探讨父、母、同伴依恋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对抑郁的影响模式.结果:(1)父(母)亲依恋、同伴依恋、一般自我效能感均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同伴依恋与父(母)亲依恋呈显著正相关.(2)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父(母)亲依恋直接影响同伴依恋,父(母)亲依恋和同伴依恋通过一般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抑郁,同时父(母)亲依恋和同伴依恋直接作用于抑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46)
    11. 未来时间洞察力、目标定向、社会联结与大学生学习适应
    李董平, 张卫, 李霓霓, 麦玉娇, 余苗梓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 24 (1): 60-65.  
    摘要2559)      PDF(pc) (735KB)(2148)    收藏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708名大学生的未来时间洞察力(FTP)、目标定向、社会联结与学习适应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FTP、学习定向及社会联结与大学生学习适应显著正相关,成绩定向与学习适应显著负相关.(2)中介效应检验表明,行为承诺(FTP的行为倾向成分)、目的意识(FTP的认知成分)、未来意象(FTP的认知成分)以及社会联结对学习适应均有直接影响,同时行为承诺、未来意象以及社会联结还通过学习定向间接影响学习适应,目的意识还通过成绩定向间接影响学习适应;而未来效能与远目标定向(FTP的体验成分)不能有效预测大学生学习适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57)
    12. 职业母亲的工作倦怠与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
    李丽英, 刘惠军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 24 (1): 66-71.  
    摘要2140)      PDF(pc) (560KB)(1342)    收藏
    本研究从护士、教师、商业服务人员三个女性集中的领域抽取380名职业女性进行调查研究,考察职业母亲的工作倦怠状况及其与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结果:(1)职业母亲的工作倦怠水平显著高于无子女的职业女性.(2)自尊与工作倦怠的三个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与工作倦怠的一个或多个维度显著负相关.(3)自尊是社会支持影响职业母亲工作倦怠的中介变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88)
    13. 小学五年级学生汉语阅读知觉广度的眼动研究
    闫国利, 熊建萍, 白学军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 24 (1): 72-77.  
    摘要1990)      PDF(pc) (612KB)(1530)    收藏
    采用"呈现随眼动变化技术"对小学五年级学生的阅读知觉广度进行了眼动研究.结果发现,(1)小学五年级学生的阅读知觉广度具有不对称性.(2)小学五年级学生的阅读知觉广度为注视点左侧一个汉字到注视点右侧两个或三个汉字的空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74)
    14. 初中生学习成绩与成就STROOP干扰
    郑希付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 24 (1): 78-82.  
    摘要2136)      PDF(pc) (628KB)(876)    收藏
    取某普通中学初中学生129人,使用修正的Stroop任务,测试被试对积极关联词语、消极关联词语和中性词语的颜色命名的反应时间,结果发现,初中学生对成就关联词语的反应时间比中性词语长,特别是在消极关联词语方面,差异显著,表现出了典型的Stroop干扰;学习好的同学在所有词语方面的反应时间都比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反应时间长,特别是在成就关联词语方面,差异极显著,学习好的同学表现出了更加明显的Stroop干扰.学习成绩与成就关联词语的反应时间有显著的相关.女同学对所有词语的反应时间都比男同学时间长,特别是在高成就反应时间上,二者差异显著,女同学比男同学有更加明显的成就Stroop干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4)
    15. 概述和音乐对认知负荷和多媒体学习的影响
    龚德英, 刘电芝, 张大均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 24 (1): 83-87.  
    摘要2175)      PDF(pc) (565KB)(1533)    收藏
    让学生学习多媒体呈现的有关移动通讯基础知识的材料,采用2(概述:概述vs.无概述)×2(背景音乐:有音乐vs.无音乐)的被试间设计,考察两因素对自评认知负荷、记忆和迁移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因素无交互作用;概述组的认知负荷显著低于无概述组,迁移成绩显著高于无概述组,两组记忆成绩没有显著差异;有背景音乐组的记忆成绩显著低于无音乐组,两组认知负荷和迁移成绩没有显著差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91)
    16. 中学教师创造力内隐观的调查研究
    黄四林, 林崇德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 24 (1): 88-93.  
    摘要2200)      PDF(pc) (599KB)(1168)    收藏
    以255名中学教师为被试,采用调查分析的方法,编制了创造力形容词表,并结合个别访谈法,考察了中学教师的创造力内隐观.研究结果发现:教师的创造力内隐观主要涵盖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两个方面;教师一致认同高创造性学生有28个重要心理特征,其中,最重要的10个特征依次是想象力、喜欢思考、富有洞察力、自信、内部动机强、好奇心、关注新事物、透过现象发现规律、逻辑推理能力、发现事物间的联系与区别;因素分析把教师内隐观会聚成了5个因素:新颖灵活的思维风格、好奇且善于质疑、逻辑思维、问题发现、自信进取的性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32)
    17. 语文学习困难儿童的工作记忆与加工速度
    王恩国, 刘昌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 24 (1): 94-100.  
    摘要2294)      PDF(pc) (1110KB)(1223)    收藏
    加工速度和工作记忆反应了不同的认知加工过程,在认知发展研究中,加工速度和工作记忆所起的作用仍存在较大的分歧.采用多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比较了语文学习困难和控制组儿童的工作记忆和加工速度.结果发现,与控制组相比,语文学习困难儿童在工作记忆和加工速度方面均存在明显的不足,但加工速度不能解释不同能力组之间的差异,语文学习困难儿童的缺陷在于工作记忆能力的下降.工作记忆的缺陷在于言语工作记忆和中央执行功能的不足,与视空间工作记忆能力无关.语文学习困难既存在一般的工作记忆缺陷(中央执行功能)也存在特定的工作记忆(言语工作记忆)能力的不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37)
    18. 阅读障碍儿童的技能自动化能力
    李虹, 舒华, 薛锦, 杨剑峰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 24 (1): 101-105.  
    摘要2046)      PDF(pc) (597KB)(1092)    收藏
    以自动化缺陷假说为理论背景,采用系列反应时学习任务,探讨了41名五、六年级的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和41名正常儿童的技能自动化能力,通过比较对系列刺激和随机刺激的反应时差异,发现障碍组儿童的反应时虽然普遍长于正常组,但两组儿童都表现出了相同模式的系列学习效应,不支持发展性阅读障碍的技能自动化缺陷假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4)
    19. 网络成瘾者的编码和再认实验研究
    王智, 江琦, 张大均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 24 (1): 106-112.  
    摘要2192)      PDF(pc) (798KB)(1301)    收藏
    探讨网络成瘾者在编码和再认阶段是否具有负性的社会认知加工特点.采用Tversky的社会认知实验范式对网络成瘾者与非网络成瘾者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与非网络成瘾者相比,网络成瘾者具有更多的负性编码,存在负性编码偏向;(2)与非网络成瘾者相比,网络成瘾者具有更多的负性再认,存在负性再认偏向;(3)网络成瘾者在编码和再认阶段具有负性的社会认知加工特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6)
    20. 儿童图形表征能力测验编制的初步报告
    胡清芬, 辛自强, 张莉, 张丽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 24 (1): 113-118.  
    摘要1962)      PDF(pc) (756KB)(1024)    收藏
    表征能力发展部分地体现为对事物中隐含关系的理解或推理的复杂程度.基于辛自强的"关系-表征复杂性模型",结合Halford的"关系复杂性"理论,通过事前分析任务复杂性确定了难度不同的项目,最终编制成儿童图形表征能力测验,该测验共50个(25类)项目.以265名小学3~6年级儿童为被试,采用计算机呈现方式施测了该测验.结果表明:项目的难度和区分度以及整个测验的重测信度、构想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均良好;基于理论的事前任务分析(确定任务的维度数与每个维度内的元素数)对事后任务难度的预测率较高(83.4%).可见,所编制的图形测验能有效测查儿童表征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8)
    21. 发现学习及其促进
    Zhe Chen, 叶嘉雯, 莫雷, 温红博, 王瑞明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 24 (1): 119-122.  
    摘要1954)      PDF(pc) (259KB)(1204)    收藏
    发现学习是一种与直接指导相对的教学方法,长期以来都是教育理论家争论的一个基本问题,但是发现学习这个概念一直以来更多地只是代表着一个哲学信念或教育学的一种意识形态,而不是一种在实际中应用的有实证研究支持和引导的教学方法.该文对发现学习的内涵和起源进行了解析,更重要的是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探讨了近年来发现学习和直接指导的争议与整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学习者发现学习的基本途径,包括恰当选择和组织学习内容、系统性导向性的提问并要求自我解释、鼓励自我总结概括等,最后还指出了发现学习研究的教育意义和可能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38)
    22. 依恋理论与社会网络理论的进展
    侯静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 24 (1): 123-128.  
    摘要1897)      PDF(pc) (603KB)(1642)    收藏
    个体在生命发展过程中,为了其生存、健康和安全,需要与他人进行交往,建立一定的社会关系.本文系统地介绍了目前重要的两大类社会关系理论——依恋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的观点、测量方法及其发展过程.其中社会网络理论介绍了三个有代表性的理论:社会网络矩阵观点、护卫模型理论、情感关系模型理论.最后对依恋理论与社会网络理论之间的关系,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论述和探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51)
    23. 2~11岁儿童问题行为的稳定性与变化
    张光珍, 梁宗保, 陈会昌, 张萍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 24 (2): 1-5.  
    摘要2274)      PDF(pc) (492KB)(1031)    收藏
    本研究采用追踪研究方法,考察了儿童2岁、4岁、7岁、11岁时内隐问题行为和外显问题行为的稳定性和变化。结果发现,各个年龄阶段,父母报告的问题行为都具有中等程度的相关。儿童的问题行为2岁时最多,此后开始下降,11岁时问题行为最少。儿童的问题行为具有中等程度的连续性,2岁、4岁、7岁、11岁的问题行为之间的相关均非常显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32)
    24. 儿童早期分类与基于类别的归纳的一致性
    龙长权, 路晓英, 李红, 范籍丹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 24 (2): 6-12.  
    摘要2171)      PDF(pc) (854KB)(1030)    收藏
    传统的观点认为,儿童早期的分类是基于类别的归纳的基础。根据这种观点,儿童早期的分类与基于类别的归纳是一致的。该研究在不同材料条件下测试了4岁儿童面临知觉相似和概念冲突时的自由分类与归纳推理的一致性。研究结果显示,在照片条件下,4岁儿童的自由分类和基于类别的归纳是不一致的,儿童的分类主要是基于知觉相似的,而基于类别的归纳主要是基于概念的;在线条画条件下,儿童的分类与基于类别的归纳是一致的,都主要是基于知觉相似的。这些结果显示,儿童早期的分类和基于类别的关系是复杂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3)
    25. 特质标签对儿童错误信念理解的影响
    刘娟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 24 (2): 13-17.  
    摘要2160)      PDF(pc) (252KB)(925)    收藏
    该研究将错误信念任务中主人公加上"聪明"或"笨"的标签,以考察特质标签是否会影响儿童对错误信念的理解。360名5~8岁儿童参加实验,每个年龄组儿童随机分配到"聪明"标签组、无标签组和"笨"标签组。结果表明:(1)"聪明"标签会极大地阻碍67、岁儿童理解他人错误信念,对5、8岁儿童没有影响;(2)"笨"标签对所有年龄组儿童错误信念的理解都没有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1)
    26. 儿童在回答无意义问题时的反应倾向与年龄特征
    李庆功, 蒋文明, Amanda Waterman, 徐芬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 24 (2): 18-22.  
    摘要1866)      PDF(pc) (726KB)(906)    收藏
    研究设计了无意义问题来考察5、6、81、0岁共128名儿童在回答问题时的反应倾向。研究结果发现:(1)5~10岁儿童在回答无意义问题时,存在猜测答案的倾向,且受问题形式的影响。较开放问题,儿童在面对封闭问题时猜测答案的倾向更强烈。(2)在无意义的非比较问题上,随年龄的增长,儿童猜测答案的倾向更强烈。(3)5~10岁儿童回答封闭的非比较问题时存在否定反应倾向,但在封闭的比较问题上则不存在这种倾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
    27. 儿童青少年返回抑制发展的实验研究
    钞秋玲, 沈德立, 白学军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 24 (2): 23-28.  
    摘要2175)      PDF(pc) (314KB)(929)    收藏
    采用返回抑制线索——靶子模式,比较了单线索和双线索条件下儿童返回抑制的发展变化。选取了4组被试,6岁、9岁、12岁和17岁各20名。结果显示:(1)儿童返回抑制在单线索条件下出现的晚,而在双线索条件下出现的早;(2)返回抑制出现的时间进程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显现,年龄对返回抑制有重要影响;(3)儿童返回抑制发展的关键期可能是在12岁左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2)
    28. ADHD儿童的选择性抑制
    张微, 刘翔平, 金颍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 24 (2): 29-33.  
    摘要2233)      PDF(pc) (145KB)(1125)    收藏
    采用较传统停止信号任务更为精确的选择性停止信号任务,探索ADHD的选择性抑制缺陷的机制。结果发现,ADHD儿童在选择性停止信号任务上,抑制失败的比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但是其执行加工速度和抑制加工速度与正常儿童没有差异,另外,ADHD儿童表现出了更大的反应变异性。研究认为,ADHD在选择性停止信号任务上的抑制缺陷并非由于抑制加工速度过慢所导致,而是由于其不能很好地维持最佳的激活状态所导致,状态调节理论更能反映ADHD的本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2)
    29. 小学儿童社会创造性倾向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
    谷传华, 周宗奎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 24 (2): 34-38.  
    摘要2276)      PDF(pc) (494KB)(1411)    收藏
    随机选取3~6年级小学儿童363名,采用小学生社会创造性倾向问卷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考察小学儿童社会创造性倾向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结果发现,1.小学儿童社会创造性倾向与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以及偏爱呈显著正相关,与父亲的惩罚、严厉呈显著负相关,与母亲养育方式呈现出相似的相关模式;2.小学儿童的社会创造性倾向与父亲养育方式只有第一对典型变量显著,其中小学儿童的威信或同伴影响力、冲突解决能力、出众性、社会智力、主动尽责性因子与父亲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偏爱呈显著的正向一致性或典型相关,与母亲养育方式的典型相关分析结果与此类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37)
    30. 工作记忆、加工速度和推理能力对小学儿童策略适应性的影响
    张晖, 王福兴, 李雅红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 24 (2): 39-45.  
    摘要2276)      PDF(pc) (343KB)(1059)    收藏
    研究选取89名小学三~五年级学生,探讨工作记忆、加工速度、推理能力以及年龄对小学儿童策略适应性的影响。通过路径分析发现:(1)工作记忆和推理能力对策略适应性有直接效应;工作记忆通过推理能力对策略适应性产生间接效应;加工速度通过"加工速度→工作记忆→策略适应性"和"加工速度→工作记忆→推理能力→策略适应性"两条路径对策略适应性起间接作用;在三个因素中,工作记忆对策略适应性的总效应最大,而推理能力对策略适应性的直接效应最大。(2)年龄对加工速度和推理能力有直接效应,但对工作记忆的效应不显著;年龄对策略适应性不产生直接效应,年龄通过"年龄→加工速度→工作记忆→策略适应性"、"年龄→加工速度→工作记忆→推理能力→策略适应性"和"年龄→推理能力→策略适应性"三条路径对策略适应性产生间接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7)
    31. 平衡秤任务复杂性的事前与事后分析
    张丽, 辛自强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 24 (2): 46-53.  
    摘要2108)      PDF(pc) (377KB)(956)    收藏
    任务复杂性的分析和评估是心理测量学和认知心理学都非常关注的重要主题。以264名小学四、五、六年级儿童为被试,平衡秤任务为研究材料,考察任务在未旋转时第一个因素上的载荷(事后分析)能否作为评价任务复杂性的一个指标,以及关系-表征复杂性模型对平衡秤任务复杂性分析(事前分析)的有效性两个问题。结果表明:平衡秤任务施测后所得所有项目的因素载荷与其难度之间没有显著正相关,即因素载荷的高低没有反映平衡秤任务复杂性的大小;而基于关系-表征复杂性模型对任务的事前分析所确定的任务等级复杂性和知识经验对任务难度的解释率为95.0%,可见,关系-表征复杂性模型提供的分析任务复杂性的思路和方法是较为合理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7)
    32. 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与人格、家庭功能的关系
    李晓巍, 邹泓, 金灿灿, 柯锐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 24 (2): 54-59.  
    摘要2337)      PDF(pc) (164KB)(2289)    收藏
    以北京市806名流动儿童和319名城市儿童为被试,采用问题行为问卷、小五人格问卷和家庭功能问卷,考察流动儿童问题行为的特点及其与城市儿童的差异,并探讨人格和家庭功能对流动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1)流动儿童内、外化问题行为的自我报告率分别达到了31.0%2、0.1%,与城市儿童相比,流动儿童的内化问题行为较为突出。(2)人格的情绪性、开放性显著正向预测流动儿童的内化问题题行为,外向性、家庭功能的亲密度显著负向预测其内化问题行为,情绪性、开放性显著正向预测流动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宜人性、谨慎性、亲密度显著负向预测外化问题行为。(3)人格在家庭功能的亲密度与内化问题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亲密度与外化问题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11)
    33. 父母表露与青少年人际能力的关系研究
    谭锐, 周晖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 24 (2): 60-64.  
    摘要2417)      PDF(pc) (646KB)(1090)    收藏
    本研究考察父母表露内容、动机及模式对他们孩子的同伴间人际能力的影响。68对亲子,共204人参加了本次研究,父母平均年龄44岁,青少年平均年龄17岁。青少年匿名填写《青少年人际能力问卷》,父母则各自填写《自我表露量表》和《表露话题与动机量表》。结果发现:(1)父母在表露话题、动机、模式上存在差异;(2)青少年的人际能力能够被父母表露话题、动机及模式预测,但父母变量对各能力的解释量有所不同;(3)青少年表达不满、情绪支持能力由父母表露变量共同预测,而发起交往、自我表露、冲突管理能力则由父亲表露变量单独预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32)
    34.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发展及其与父母教养权威性、同一性风格的关系
    王树青, 陈会昌, 石猛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 24 (2): 65-72.  
    摘要2814)      PDF(pc) (210KB)(1552)    收藏
    采用修订的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同一性风格问卷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对1233名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考察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发展特点以及父母教养权威性、同一性风格和自我同一性状态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从初中到高中,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状态表现出前进的发展趋势,高中和大学阶段处于四种同一性状态的人数比例不存在明显差异;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更多地处于同一性获得状态;父母教养权威性既对同一性状态有直接预测作用,又以同一性风格为中介对其产生间接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04)
    35. 中学生移情与攻击行为:攻击情绪与认知的中介作用
    应贤慧, 戴春林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 24 (2): 73-78.  
    摘要2682)      PDF(pc) (261KB)(1462)    收藏
    采用问卷法调查了305名中学生,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技术考察了移情与攻击行为的关系及攻击情绪与认知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中学生的主要攻击方式为言语攻击,性别和年级对攻击性存在影响;(2)攻击情绪与认知是移情影响攻击行为的中介变量;(3)"他人移情"完全经由中介变量抑制攻击行为,"自我敏感"则部分经由中介变量正向影响攻击行为,部分直接抑制攻击行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65)
    36.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情绪问题的作用机制
    徐洁, 方晓义, 张锦涛, 林丹华, 孙莉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 24 (2): 79-85.  
    摘要2316)      PDF(pc) (261KB)(2371)    收藏
    本研究以探索家庭功能发挥过程和发挥结果之间的关系并检验两者对青少年情绪问题的作用大小和机制为目的,采用Skinner等人编制的家庭评价量表(FAM,测量家庭功能发挥过程)和Olson编制的家庭适应性、亲密度量表(FACESⅢ,测量家庭功能发挥结果)、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422名中学生进行匿名问卷施测,通过相关分析、分层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统计分析发现:(1)总体上青少年的情绪处于良好状态;(2)家庭功能发挥过程和发挥结果各变量之间呈显著相关;(3)家庭功能发挥过程比家庭功能发挥结果对青少年情绪问题预测作用更大;(4)家庭功能发挥结果是家庭功能发挥过程与青少年情绪问题的部分中介变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89)
    37. 大学生性别角色与两性交往质量的关系
    杨炯, 胡怀林, 俞乐笑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 24 (2): 86-90.  
    摘要2248)      PDF(pc) (591KB)(1606)    收藏
    为探讨性别角色与两性交往质量的关系,用相关量表对31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和性别角色类型者的恋爱经历均有显著差异;双性化和男性化类型者在一般两性交往质量量表上得分显著高于女性化和未分化类型者;在亲密两性交往质量得分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双性化类型者显著高于未分化类型者。这表明大学生的性别角色与两性交往质量密切相关,双性化个体在一般与亲密两性交往中占有一定优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44)
    38. 不同自尊者对自我相关信息的记忆偏好
    田录梅, 张向葵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 24 (2): 91-96.  
    摘要2316)      PDF(pc) (298KB)(1131)    收藏
    研究主要采用4(自尊类型)×2(词汇效价)混合设计,探讨了178名不同自尊水平或不同自尊类型大学生对自我相关信息的记忆偏好。结果发现:(1)高外显自尊者比低自尊者有更积极的记忆偏好,消极记忆偏好差异不显著;高内隐自尊者则比低自尊者有更弱的积极回忆偏好及更弱的消极回忆偏好。(2)就作为组内差异存在的记忆偏好而言,所有被试均有积极偏好;就作为组间差异存在的记忆偏好而言,脆弱的高自尊者有更强的积极偏好,但低自尊者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消极偏好。结果提示不同自尊者对自我相关信息有不同记忆偏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32)
    39. 快速命名对汉语阅读的选择性预测作用
    薛锦, 舒华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 24 (2): 97-101.  
    摘要2311)      PDF(pc) (502KB)(1604)    收藏
    本研究采用分层回归的分析方法,考察了不同阅读能力组中快速命名(Rapid Automatized Naming,RAN)、汉字阅读和快速阅读之间的关系。为了控制IQ和年龄的作用,分层回归中IQ和年龄被放入回归方程的第一层。通过变换自变量进入方程的顺序,本研究分别考察了不同阅读水平组的RAN和汉字阅读对快速阅读的相对重要性。研究结果表明,RAN对阅读障碍组的汉字阅读的解释率更大,对于快速阅读的预测,结果表明RAN对不同阅读能力和不同的阅读过程具有选择性的预测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3)
    40. 合作学习小组的认知风格对其问题解决的影响
    王静, 陈英和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 24 (2): 102-107.  
    摘要2095)      PDF(pc) (163KB)(1260)    收藏
    本研究以认知风格为依据,将合作学习小组分为场依存同质组、场独立同质组及异质组,通过小组对开放问题以及逻辑问题的解决,考察不同认知风格个体、不同类型小组的问题解决水平。结果表明:(1)个体认知风格的作用依任务性质不同而不同。(2)异质组中存在的个体之间的差异会成为有效沟通合作的障碍,进而影响异质组的问题解决水平,影响程度受到问题本身对沟通合作要求程度的影响。(3)异质分组能更好解决开放性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