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留言板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办公
作者在线投稿
专家在线审稿
编委在线审稿
编辑远程办公
主编远程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全年目录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被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下载中心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要求
版权转让协议
如何撰写“修改说明”
《心理发展与教育》投稿和审稿指南
更多...
引用排行
Baidu
Google scholar
CSCD
Crossref
WebOfScience
Sciencedirect
文章出版日期:
一年内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当前选项:
Baidu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1.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赵玉芳, 毕重增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19 (
1
): 80-84.
摘要
(
3753
)
PDF(pc)
(411KB)(
2997
)
可视化
收藏
职业倦怠是职业压力的一种,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征.教师是职业倦怠感的高发人群.教师身上表现出的职业倦怠感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巨大的消极影响.以中学教师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考察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整体上并不严重;教龄6-10年是教师职业倦怠最严重的阶段;职称是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性别、所在学校是否重点以及是否班主任对教师职业倦怠没有显著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1137
)
Select
2.
自我效能理论评述
高申春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0, 16 (
1
): 60-63.
摘要
(
3379
)
PDF(pc)
(68KB)(
3991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心理学史的角度考察了自我效能理论的产生背景、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并指出,自我效能理论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是其全部体系的理论逻辑的历史产物;它的建构与发展,构成了班杜拉一般学习论观点的历史形式的完成或实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878
)
Select
3.
影响教师职业认同的相关因素分析
宋广文, 魏淑华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6, 22 (
1
): 80-86.
摘要
(
3350
)
PDF(pc)
(691KB)(
2427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利用自编问卷对177名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我国教师的职业认同总体水平较高;(2)教师职业认同存在显著的性别、职称差异;(3)中学与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存在显著的差异;(4)不同职业动机、工资满意度的教师的职业认同存在显著的差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806
)
Select
4.
成就动机的测量与分析
叶仁敏, Kunt A. Hagtvet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2, 8 (
2
): 14-16.
摘要
(
4482
)
PDF(pc)
(1986KB)(
3742
)
可视化
收藏
成就动机是一个比较稳定的个性特征,是一种习得的、与特定情景有关的正向或负向的期望.成就动机的强弱能使人面临的学习任务或工作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从而对其潜在的能力与知识经验的发挥、应用产生不同的作用.成就动机的测量对于深入了解被试的个性、需要、期望和对事情成败的认识态度,以及可能产生的行为后果;对培养、训练正确的认识和态度,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在教育中对教师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都有现实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801
)
Select
5.
学习动机、归因、自我效能感与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行为的关系研究
周勇, 董奇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10 (
3
): 30-33,15.
摘要
(
4757
)
PDF(pc)
(2538KB)(
5935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以266名中小学生为被试,研究了学习动机、归因、自我效能感与自我监控学习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1)自我监控学习行为与表面型学习动机有非常显着的负相关,与深层型学习动机有非常显着的正相关,与成就型学习动机无显着相关;(2)自我监控学习行为与成功归因的内控分数成正比,但与失败归因的关系不大;(3)自我监控学习行为与自我效能感有显着正相关关系;(4)学习动机、归因、自我效能感是影响自我监控学习行为的几个重要的内部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724
)
Select
6.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测量及其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池丽萍, 辛自强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6, 22 (
2
): 64-70.
摘要
(
6433
)
PDF(pc)
(732KB)(
6424
)
可视化
收藏
以270名大学生为被试,对Amabile等人编制的学习动机量表进行修订以确定其对中国被试的适用性,此外还探讨了大学生学习动机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及领域专门的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学习动机量表可以明确区分成用于测量内生和外生动机的两个分量表,前者包括挑战性和热衷性两个维度,后者包括依赖他人评价、选择简单任务、关注人际竞争和追求回报等四个维度。两个分量表的多种信效度指标都十分理想,表明可用于对中国被试的有关研究。(2)男生的内生动机总分显著高于女生,而在外生动机总分上性别差异不显著。具体来看,男女生在挑战性和依赖他人评价两个维度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的挑战性高于女生,而女生比男生更依赖他人评价。(3)被试一般的和领域专门的效能感都与内生动机呈正相关,而与外生动机无关。具体来看,效能感与内生和外生动机各维度中的挑战性、热衷性和关注人际竞争呈正相关,与选择简单任务呈负相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611
)
Select
7.
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归因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
王凯荣, 辛涛, 李琼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9, 15 (
4
): 22-25.
摘要
(
5250
)
PDF(pc)
(372KB)(
3946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以398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自我效能感和归因量表为工具,探讨了不同年级和成绩水平的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归因的特点以及自我效能感、归因与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对于能力自我效能感和行为自我效能感,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而年级差异不显著。学习水平和年级在能力自我效能感上存在着交互作用。(2)不管失败归因还是成功归因,年级差异显著,学习水平差异不显著。(3)路径分析表明,自我效能感对学习成绩有直接的影响,而归因是通过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学习成绩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603
)
Select
8.
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的修编
王国香, 刘长江, 伍新春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19 (
3
): 82-86.
摘要
(
3271
)
PDF(pc)
(520KB)(
2234
)
可视化
收藏
编制修订教师职业倦怠量表。调查170名中学班主任。结果表明,教师职业倦怠具有3个因子;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自我成就感。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80~0.86之间,分半信度在0.78~0.84之间,再测信度在0.75~0.76之间;量表各个维度与自我效能和抑郁达到显著的相关。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达到心理测量学指标要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575
)
Select
9.
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严标宾, 郑雪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6, 22 (
3
): 60-64.
摘要
(
4884
)
PDF(pc)
(471KB)(
4204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量表法以300名大学生为被试研究了社会支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包括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关系.(1)相关分析表明,社会支持、自尊和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以及积极情感两两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自尊和消极情感显著负相关.(2)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社会支持对自尊和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回归效应显著;自尊在社会支持基础之上对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回归效应显著,对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起到了中介作用.(3)EQS5.7b方法进一步验证了自尊是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中介影响因素的结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550
)
Select
10.
中介效应的检验方法和效果量测量:回顾与展望
方杰, 张敏强, 邱皓政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2, 28 (
1
): 105-111.
摘要
(
8211
)
PDF(pc)
(437KB)(
7092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中介效应检验方法之间的比较和效果量指标之间的比较,建议放弃将总效应c显著作为中介效应检验的前提条件,放弃基于直接效应c'显著性的完全和部分中介的提法,推荐使用偏差校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法直接对中介效应
ab
进行检验,使用
κ
2
、
R
med
2
等中介效果量指标并报告效果量的置信区间。作为示例,用R软件的MBESS软件包对某消防员饮食健康调查进行了中介效应检验和效果量测量。随后展望了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和效果量测量的拓展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506
)
Select
11.
中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研究
张亚玲, 杨善禄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9, 15 (
4
): 35-39.
摘要
(
3014
)
PDF(pc)
(64KB)(
1901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中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特点及发展规律,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的学习动机中,随年级的升高,表面型动机的强度呈上升的趋势,深层型动机与成就型动机呈减弱的趋势;中学生的学习策略与学习动机的发展具有相似的模式;中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有显著的正相关,一般来说,低水平的动机,往往更多运用一些较消极的学习策略,高水平的动机,能较多运用一些积极、主动的学习策略;并且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特点受不同类型学校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471
)
Select
12.
父母教养方式对少年儿童自尊发展影响的研究
魏运华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9, 15 (
3
): 7-11.
摘要
(
5078
)
PDF(pc)
(461KB)(
3820
)
可视化
收藏
本论文采用量表法对664名小学四、五、六年级和初中一、二年级的学生进行研究,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少年儿童自尊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少年儿童自尊的发展具有显着的影响。父母对少年儿童采取“温暖与理解”的教养方式会促进少年儿童自尊的发展,提高儿童的自尊水平。相反,父母对少年儿童采取“惩罚与严厉”“过分干涉”“拒绝与否认”“过度保护”等教养方式,都会不同程度地阻碍少年儿童自尊的发展,降低儿童的自尊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461
)
Select
13.
职业压力、教学效能感与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
刘晓明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 20 (
2
): 56-61.
摘要
(
2710
)
PDF(pc)
(582KB)(
3106
)
可视化
收藏
以199名中小学教师为被试,采用典型相关研究的方法考察了职业压力、教学效能感与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结果表明:(1)职业压力将导致中小学教师出现情绪衰竭和人格解体症状,职业压力越大,则职业倦怠的程度就越严重;(2)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越低,则其情绪衰竭和人格解体的程度也将越严重;(3)教学效能感在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之间可能具有调节作用,高教学效能感可以改变职业压力的作用,减少"情绪衰竭"和"人格解体"的程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458
)
Select
14.
浅论学习策略
史耀芳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1, 7 (
3
): 55-58,53.
摘要
(
1681
)
PDF(pc)
(2532KB)(
1239
)
可视化
收藏
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崛起,信息加工模式已逐渐被应用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人们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学习知识外,还在积极地学习掌握和运用这些知识的策略.近20年来,国外一些学者开始注意并积极探索这个问题,他们越来越关心诸如学习策略这样一些可概括的认知技能.因此,有关学习策略研究也就构成了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445
)
Select
15.
同伴关系的发展功能及影响因素
邹泓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8, 14 (
2
): 39-44.
摘要
(
5497
)
PDF(pc)
(435KB)(
5727
)
可视化
收藏
同伴关系在儿童青少年社会能力、认知、情感、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和社会适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儿童青少年的行为特征和社会认知是影响同伴关系的主要因素.近年来,研究者也开始注意到儿童青少年的情感层面和其它社会关系的影响作用.同伴关系影响因素研究的动态模型为未来研究提供了新视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422
)
Select
16.
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张灵, 郑雪, 严标宾, 温娟娟, 石艳彩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 23 (
2
): 116-121.
摘要
(
6055
)
PDF(pc)
(154KB)(
8198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467名大学生进行测试,旨在探讨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与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其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人际交谈困扰存在地域和独生/非独生子女的交互作用,城市的独生子女大学生人际交谈困扰最低;在与异性交往困扰方面,来自乡镇的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有较大的困扰.(2)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存在着地域和独生/非独生子女的交互作用,城市的独生子女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最高,乡镇的独生子女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最低.(3)人际关系困扰四个维度对主观幸福感的不同成份有不同的预测作用,人际交友困扰、人际交谈困扰和与异性交往困扰对生活满意度有预测作用,而人际交友困扰、人际交谈困扰和待人接物困扰三个维度对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有预测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415
)
Select
17.
青少年学生大五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张兴贵, 郑雪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5, 21 (
2
): 98-103.
摘要
(
2409
)
PDF(pc)
(689KB)(
2930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379名初中、高中和大学生样本的测查,考察了青少年学生大五人格维度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外倾性是正性情感和生活满意度稳定有力的预测指标、神经质是负性情感稳定有力的预测指标,严谨性与生活满意度具有明显正相关,这三个维度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的关系与国外已有的结论一致;开放性、宜人性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的关系并没有验证Costa和McCrae(1982,1991)的结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406
)
Select
18.
3~5岁儿童情绪能力的年龄特征、发展趋势和性别差异的研究
姚端维, 陈英和, 赵延芹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 20 (
2
): 12-16.
摘要
(
5187
)
PDF(pc)
(614KB)(
4351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采用测验法和问卷法,考察了150名3~5岁儿童的情绪能力的年龄特征、发展趋势和性别差异。结果表明:(1)3~4岁幼儿的情绪理解能力有显著变化,对积极情绪的理解要高于对消极情绪的理解,女孩推测他人情绪状态的能力高于同龄男孩;(2)幼儿能够运用多种策略来应对同伴之间的冲突情境,使用频率最高的策略是建构性策略,其次是回避和情绪释放策略,最后是破坏性策略;(3)幼儿的情绪观点采择能力能够预测情绪调节的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404
)
Select
19.
中学生人际关系发展特点的研究
沃建中, 林崇德, 马红中, 李峰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17 (
3
): 9-15.
摘要
(
2810
)
PDF(pc)
(552KB)(
3564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选取北京、河南、重庆、杭州、新疆五地的11743名从初一到高三中学生作为被试,采用《人际关系量表》,从与异性关系、同性关系、父母关系、教师关系、陌生人关系五个方面对中学生人际关系状况和发展特点做了测查.研究结果表明:(1)中学生人际交往水平从初一到初二明显下降,初三时有大幅度的攀升,高中阶段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女生的人际交往水平高于男生.(2)中学生与同伴交往水平较高,与异性同伴的关系要好于与同性同伴的关系;中学生与成人交往水平较低,与陌生成人的关系要好于与父母和教师的关系.(4)初二到初三女生与异性同伴交往水平迅速提高,初三后保持稳定;初二到高一男生与异性同伴交往水平迅速提高,高二后保持稳定;初三到高一,中学生与同性伙伴的交往水平明显提升.(5)初一到初二,中学生与父母和教师的交往水平显著下降,高中生与父母的关系有所改善,但与教师的关系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上.随年龄增长,男生与陌生人的交往水平逐渐提高,女生与陌生人的交往发展波动较大,初三和高三水平较高,初二和高一水平较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387
)
Select
20.
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的初步修订
蒋奖, 鲁峥嵘, 蒋苾菁, 许燕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26 (
1
): 94-99.
摘要
(
10402
)
PDF(pc)
(742KB)(
7409
)
可视化
收藏
以712名大学生为被试,对"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s-EMBU)进行了中文版修订,其中101人在10周后进行重测,并用中文完整版EMBU、自尊问卷、性别角色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等收集效标证据.结果表明,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s-EMBU-C)具有良好的信度(内部一致性、分半信度和重测信度)和效度(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指标要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385
)
Select
21.
师生关系与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
林崇德, 王耘, 姚计海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16 (
4
): 17-22.
摘要
(
2725
)
PDF(pc)
(188KB)(
2046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采用访谈法与问卷法,选取北京市3所小学的498名三至六年级的小学生(男生255名,女生243名)及其班主任作为被试,考察了小学生的师生关系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1)师生关系的冲突性、亲密性和反应性与小学生自我概念发展具有显著相关。(2)师生关系对自我概念不同方面的发展的预测不同,师生关系的亲密性、冲突性和反应性对自我概念的各方面具有不同的预测性。(3)亲密型师生关系更有利于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健康发展,冷漠型师生关系最有碍于小学生的自我概念发展。本研究结果对于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382
)
Select
22.
初中生的自我有效感及其对学习目标的影响
杨心德, 徐钟庚, 陈朝阳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3, 9 (
3
): 11-17.
摘要
(
2227
)
PDF(pc)
(2709KB)(
746
)
可视化
收藏
自我有效感(Self-efficacy)是个体对自己采取的行为影响行为结果所持有的有效或无效的自我体验。自班杜拉(A.Bandura)于1967年开始研究自我有效感以来,许多心理学家对自我有效感的定义、结构和功能已作了许多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364
)
Select
23.
元认知要素的研究
汪玲, 郭德俊, 方平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2, 18 (
1
): 44-49.
摘要
(
2257
)
PDF(pc)
(635KB)(
1795
)
可视化
收藏
从实证的角度探讨元认知三要素假设的合理性。以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技能三者为基本维度,编制一份元认知问卷;施测元认知问卷,利用LISREL8.02对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三维度假设与数据之间的拟合程度。结果表明,三维度假设与数据间有较好的拟合,且三维度假设比两维度假设与数据间的拟合更佳,从而为元认知三要素假设提供了实证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362
)
Select
24.
大学生外语焦虑、自我效能感与外语成绩关系的研究
张日昇, 袁莉敏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 20 (
3
): 56-61.
摘要
(
2470
)
PDF(pc)
(225KB)(
1874
)
可视化
收藏
以315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技术探讨了不同成绩水平、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学生的外语焦虑、自我效能感和外语成绩的差异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外语成绩及格组学生的外语焦虑水平显著低于不及格组学生,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不及格组学生;女大学生的外语成绩、自我效能感及能力因子和挫折因子上的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男大学生,男女大学生的外语焦虑水平无显著性差异;文科大学生的外语焦虑水平和外语成绩显著高于理科大学生,文、理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无显著性差异;(2)外语焦虑与外语成绩呈显著负相关,与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自我效能感与外语成绩呈显著正相关,性别、专业、外语焦虑、自我效能感、效能感的能力和挫折两个因子是外语成绩的显著预测变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361
)
Select
25.
大学生自主学习量表的编制
朱祖德, 王静琼, 张卫, 叶青青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5, 21 (
3
): 60-65.
摘要
(
4564
)
PDF(pc)
(642KB)(
2935
)
可视化
收藏
在Zimmerman自主学习理论基础上,根据我国大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编制了大学生自主学习问卷,通过因素分析发现,其中学习动机分量表可以提取6个因子:学习自我效能感、内在目标、学习控制感、外在目标、学习意义感、学习焦虑,学习策略分量表可以提取6个因子:一般方法、学习求助、学习计划安排、学习总结、学习评价、学习管理。对问卷进行的信度、效度检验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指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349
)
Select
26.
中学生压力生活事件、人格特点对压力应对的影响
李文道, 钮丽丽, 邹泓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0, 16 (
4
): 8-13.
摘要
(
2641
)
PDF(pc)
(615KB)(
2220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对329名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试图探讨压力生活事件,人格特点和压力应对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中学生的压力生活事件主要来自于学习、父母、老师和同伴、环境、自我发展和时间6个方面,其中学习压力是中学生的主要压力;(2)中学生的人格可以用五因素来描述,即外向性、宜人性、谨慎性、开放性和情绪性;(3)中学生的应对压力方式主要有主动型应对和回避型应对;(4)人格五因素中的谨慎性、开放性和宜人性对主动型应对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年级变量和人格五因素中的外向性和开放性对回避型应对既有直接影响,又通过影响压力强度对回避型应对起间接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348
)
Select
27.
学习焦虑、学习态度和投入动机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关于《心理统计学》学习经验的调查
王爱平, 车宏生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5, 21 (
1
): 55-59,86.
摘要
(
3397
)
PDF(pc)
(466KB)(
3264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对122名本科生《心理统计学》课程的学习经验进行调查,其结果为:(1)在该课程的学习经验和考试成绩上男、女生差异显著,它表现在学习态度层面的有用性和成就态度,投入动机层面的自我投入上女生均优于男生;研究还发现,考分低则焦虑水平较高;(2)学习焦虑、学习态度、投入动机与考试成绩之间有显著相关,其中学习焦虑与成绩呈负相关,学习态度、投入动机与成绩呈正相关;(3)学习焦虑,学习态度和投入动机均影响学习成绩。学习成绩不仅受到学习焦虑和投入动机的直接影响,还受到学习态度等因素的间接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344
)
Select
28.
考前焦虑、成就目标和考试成绩关系的研究
刘惠军, 郭德俊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18 (
2
): 64-68.
摘要
(
2373
)
PDF(pc)
(528KB)(
1536
)
可视化
收藏
该研究以238名参与者为样本,对其考前焦虑、成就目标及高考成绩进行了考察,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技术探讨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考生的焦虑水平远远高于一般正常人;考前焦虑与掌握趋近目标显著负相关,与掌握回避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显著正相关.掌握趋近目标和掌握回避目标是状态焦虑的预测变量,而特质焦虑的预测变量同时包括四种目标定向;高考总分和英语与考前焦虑显著负相关,成就目标与高考成绩的相关较弱.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339
)
Select
29.
中学教师工作满意感的结构及其与离职倾向、工作积极性的关系
陈卫旗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8, 14 (
1
): 38-44.
摘要
(
2492
)
PDF(pc)
(682KB)(
1957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通过对230名中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中学教师工作满意感的因素组成结构和工作满意感状况,并探讨教师工作满意感对教师离职倾向和工作积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学教师工作满意感的结构包含10个组成因素,该因素结构与Locke(1976)等人提出的模型高度一致;(2)中学教师对工作总体和教育体制、学生素质、领导与管理、工作成就、工作条件、工资福利待遇、工作压力等工作因素均感不满意;(3)教师总体的工作满意感及对教育体制、收入与福利、领导与管理、教师社会地位及工作环境条件等方面的满意水平与教师的工作卷入、留任都有密切的关联,外部奖励也可激励教师工作动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331
)
Select
30.
幸福感:认知与情感成分的不同影响因素
池丽萍, 辛自强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2, 18 (
2
): 27-32.
摘要
(
2839
)
PDF(pc)
(676KB)(
2753
)
可视化
收藏
以304名城市成年人为被试,以生活满意度、对生活质量的评价为认知指标,以快乐感、正向情感、负向情感为情感指标,调查了其幸福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城市成年人对生活质量的评价、生活满意度、快乐感等较高,即他们有较高的幸福感.(2)幸福感的认知和情感指标的影响因素是不尽相同的.总体上看,生活质量评价、生活满意度这两个幸福感的认知指标主要受年龄、收入、人际支持、亲密度四个因素的影响;而正向情感、负向情感和快乐感作为幸福感的情感指标,主要受人际支持、支持的利用度、亲密度和适应性四个因素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320
)
Select
31.
中小学生的师生关系与其学校适应
邹泓, 屈智勇, 叶苑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 23 (
4
): 77-82.
摘要
(
3073
)
PDF(pc)
(628KB)(
2680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问卷法,考察了小学五年级到初中三年级665名学生的师生关系及学校适应特点。结果表明,在师生关系的亲密性维度,初中三年级显著低于其他3个年级,而在冲突性维度则显著高于其他3个年级;在冲突性维度上,女生得分显著低于男生。师生关系可以归为3种类型:亲密型、一般型和冲突型。亲密型师生关系的学生在学校态度、学业行为和社会行为方面均显著好于一般型和冲突型师生关系的学生;师生关系对学校态度、学业行为和亲社会行为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学校喜欢和回避对学业行为、退缩行为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311
)
Select
32.
师生关系与中小学生学校适应性的关系
刘万伦, 沃建中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5, 21 (
1
): 87-90.
摘要
(
2870
)
PDF(pc)
(529KB)(
2343
)
可视化
收藏
师生关系作为儿童人际关系的一部分,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对儿童的学校适应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运用问卷法、访谈法等对6个年级867名中小学生进行测查,以了解中小学生师生关系对学生学校适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小学生学校适应性与师生关系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2)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学校适应性的重要因素。其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亲密性、主动性、合作性;年龄也影响学生的学校适应性,但程度较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309
)
Select
33.
生活事件、负性自动思维及应对方式影响大学生抑郁的路径分析
张月娟, 阎克乐, 王进礼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5, 21 (
1
): 96-99.
摘要
(
2998
)
PDF(pc)
(376KB)(
2862
)
可视化
收藏
对321名大学生施测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自动思维问卷(ATQ)、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及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以探讨生活事件、负性自动思维及应对方式对抑郁的影响模式。结果:(1)相关分析发现:生活事件、负性自动思维、消极应对方式均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
p
<0.01),生活事件与负性自动思维及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
p
<0.01)。(2)路经分析发现:有六条显著路径影响抑郁。应对方式对抑郁产生直接的影响;自动思维可以直接影响抑郁,同时也可通过应对方式间接影响抑郁;生活事件对抑郁的直接影响不显著,其影响是经由负性自动思维及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而间接实现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309
)
Select
34.
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岳颂华, 张卫, 黄红清, 李董平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6, 22 (
3
): 93-98.
摘要
(
2698
)
PDF(pc)
(628KB)(
2520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广州地区1431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结果发现,(1)当前青少年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2)随着年级的升高,主观幸福感逐渐降低,成绩差的学生体验到的消极情感显著高于成绩中等和较好的学生;(3)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整体上优于女生,年级和成绩也对心理健康有一定影响;(4)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利于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和良好心理健康的发展,而消极的应对方式、尤其是消极情绪关注的应对方式不利于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307
)
Select
35.
童年中期儿童社交地位、社交自我知觉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周宗奎, 赵冬梅, 陈晶, 蒋京川, Rachel Hundley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19 (
4
): 70-74.
摘要
(
2278
)
PDF(pc)
(649KB)(
2177
)
可视化
收藏
以554名3~6年级的小学生为被试,采用量表法、同伴提名法探讨童年中期儿童社交地位、社交自我知觉与孤独感的关系。结果表明:(1)3~6年级小学生的孤独感有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的孤独感显著高于女生。(2)不同社交地位的儿童其孤独感也不同,低接纳组儿童的孤独感显著高于一般接纳组和高接纳组,而一般接纳组与高接纳组儿童的孤独感差异不显著。(3)在高接纳组儿童中,社交自我知觉消极的儿童其孤独感显著高于社交自我知觉一般的儿童,社交自我知觉一般的儿童其孤独感显著高于社交自我知觉积极的儿童;但是在一般接纳组和低接纳组中,社交自我知觉不同的儿童其孤独感并没有显著差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301
)
Select
36.
中学生人格五因素问卷的编制
周晖, 钮丽丽, 邹泓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0, 16 (
1
): 48-54.
摘要
(
3067
)
PDF(pc)
(500KB)(
2078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在综述国内外有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中学生进行深入访谈,编制了中学生人格五因素问卷,并用此问卷施测于北京某普通中学148名男生和156名女生。研究结果表明:(1)自编中学生人格问卷可以提取出五个因子,分别命名为开放性、外向性、宜人性、谨慎性和情绪性。(2)问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问卷的克伦巴赫α系数,维度与总分的相关以及分半信度都达到心理测量学要求的水平。该问卷与NEO人格问卷以及与父母评价量表的相关都达到显著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292
)
Select
37.
初中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问题行为的关系
刘霞, 范兴华, 申继亮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 23 (
3
): 98-102.
摘要
(
2664
)
PDF(pc)
(550KB)(
2375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问题行为问卷对112名初中留守儿童和132名对照组儿童进行测查,探讨初中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问题行为的基本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初中留守儿童的支持利用度低于对照组儿童,其违法和违纪行为则高于对照组儿童。(2)在社会支持的三个维度中,主观支持对于初中留守儿童的违法、欺骗和违纪行为均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支持利用度则对危害健康的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3)与较低社会支持水平下的初中留守儿童相比,较高社会支持水平下的留守儿童的四种问题行为相对较少;无论社会支持水平高低,初中留守男生均比留守女生存在更多的危害健康的行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290
)
Select
38.
11~15岁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
周国韬, 贺岭峰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6, 12 (
3
): 37-42.
摘要
(
2804
)
PDF(pc)
(532KB)(
1887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先以369名初中二年级学生为被试修订了Song-Hatie自我概念量表,又以500名11~15岁中小学学生为被试研究了青春前期自我概念的发展趋势.结果发现:①修订后的Song-Hatie自我概念量表取得了较好的信度和效度;②11-15岁学生的各项自我概念(身体自我除外)基本上表现出U字形发展趋势,初一(13岁)是自我概念发展的最低点.③身体自我概念未出现年级差异,但女生在初一、初二时的得分低于男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271
)
Select
39.
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的学校适应
曾琦, 芦咏莉, 邹泓, 董奇, 陈欣银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7, 13 (
2
): 46-51.
摘要
(
4152
)
PDF(pc)
(276KB)(
3291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综合运用社会测量法、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以304名小学二年级儿童为被试,考察儿童父母的教育方式与儿童在学校的社会适应及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发现:1)父母的教育方式与儿童在学校的社会适应及学业成绩有密切的关系,而且,二者的相关与西方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在相应方面行为表现的关系相似,这表明,与西方父母相比,虽然我国父母的教育方式有更为严厉的特点,但是,这种跨文化的差异并不影响教育方式在中西方文化背景下对儿童的社会性、认知发展发挥相同的作用;2)与西方的研究结果相反,我国父母的严厉性教育方式与儿童的害羞存在负相关,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在中西方文化中害羞-抑制具有不同的心理学含义所致;3)在我国,父亲的教育方式与儿童认知、社会性表现的关系比母亲的教育方式与儿童的关系更强,这一现象可能与我国社会中,父亲是家庭生活中的重要角色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271
)
Select
40.
初中生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李文道, 邹泓, 赵霞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19 (
3
): 73-81.
摘要
(
2139
)
PDF(pc)
(893KB)(
1835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问卷法对328名初中生的社会支持和学校适应状况进行研究,探讨不同支持源的社会支持和初中生的学校适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母亲是初中生最经常的支持源。(2)初一年级学生感受到的社会支持显著高于初二学生,其学校适应状况也显著好于初二学生。(3)社会支持水平不同的初中生在学校适应的质量上存在差异,高支持水平学生的适应质量显著高于低支持水平学生的适应质量。(4)教师支持、同学支持对初中生的学校适应具有显著的回归效应。两者对积极的学校适应具有增益作用,而对消极的学校适应具有缓冲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268
)
Select
41.
大学生网络依赖测量工具的修订与应用
白羽, 樊富珉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5, 21 (
4
): 99-104.
摘要
(
3213
)
PDF(pc)
(669KB)(
2340
)
可视化
收藏
以北京五所高校大学生为样本,修订了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R),并在此基础上界定出正常群体,网络依赖群体与网络成瘾群体的划分标准.三类群体在网络休闲占课余时间百分比、强迫症状及人际关系敏感得分上均有显著差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266
)
Select
42.
中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及焦虑的关系研究
冯永辉, 周爱保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2, 18 (
1
): 71-74.
摘要
(
2178
)
PDF(pc)
(139KB)(
1958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讨中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及焦虑之间的关系,对兰州市九所中学共1964名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生活事件依次为学习压力、人际关系问题、受惩罚。(2)中学生对各种生活事件的应对方式与其焦虑程度有关。(3)应对方式是作为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中介变量而存在并发挥作用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262
)
Select
43.
同伴接纳、友谊与学校适应的研究
邹泓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7, 13 (
3
): 55-59.
摘要
(
1744
)
PDF(pc)
(309KB)(
2374
)
可视化
收藏
同伴关系在儿童青少年适应学校生活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青少年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学业的顺利完成以及认知和人格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261
)
Select
44.
初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业成就关系研究
王振宏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9, 15 (
1
): 39-43.
摘要
(
2116
)
PDF(pc)
(448KB)(
2097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初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动机定向、成就目标、归因信念、自我监控学习等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初中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内在动机定向、掌握目标、内部归因、自我监控学习与学业成绩有显着的正相关,而外在动机,外部归因与学业成绩有显着的负相关,同时回归分析揭示,学业自我效能是学生学业成绩的主要预期因素.(2)学业自我效能与动机定向、成就目标、归因信念、自我监控学习等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内在因素,学业自我效能对其它各种影响学业成绩的因素起到一种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261
)
Select
45.
自尊的结构模型及儿童自尊量表的编制
魏运华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7, 13 (
3
): 29-36.
摘要
(
2791
)
PDF(pc)
(342KB)(
3019
)
可视化
收藏
本论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国内42名心理学专家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结构访谈法对63名小学四、五、六年级和初中一、二、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个别访谈,根据调查结果和访谈结果分别建立了自尊结构的专家模型、儿童模型和整合模型Ⅰ、整合模型Ⅱ.本论文采用量表法对664名小学四、五、六年级和初中一、二年级的学生进行了测试,并根据所收集的数据分别对整合模型Ⅰ和整合模型Ⅱ进行了验证型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在整合模型Ⅰ中自我评价、自信心和理想自我三个亚模型与数据有较好的拟合,而成就感与数据的拟合不理想;在整合模型Ⅱ中,品德和社会交往两个亚模型与数据有较好的拟合,而身体和外表、能力和学习成绩与数据的拟合不理想.本论文还对自尊的结构进行了探索型因素分析,确定了自尊的6个结构因素,即外表、体育运动、能力、成就感、纪律、公德与助人,并据此建立了自尊结构的探索模型.探索模型与数据有很好的拟合,可以接受.我们还根据探索模型所确立的自尊的结构因素,编制了“儿童自尊量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260
)
Select
46.
中学生应激源量表的初步编制
郑全全, 陈树林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9, 15 (
4
): 45-49.
摘要
(
2742
)
PDF(pc)
(536KB)(
1589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根据浙江省的行政区域划分,在6个城市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1870名从初一到高三的中学生,对所编制的中学生应激源量表进行了项目分析和因素分析,得到包括学习压力、教师压力在内的7个因子,验证了量表的信效度,最后形成由39个条目组成的中学生应激源量表,并在浙江省范围内确定了常模。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都符合心理测量的要求,量表的编制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257
)
Select
47.
应对方式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孤独情绪关系上的调节作用
方晓义, 范兴华, 刘杨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 24 (
4
): 93-99.
摘要
(
2614
)
PDF(pc)
(173KB)(
1983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整群取样方法对选自北京市的1164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应对方式在歧视知觉与孤独情绪关系上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75.5%的流动儿童报告受到过歧视,但所报告的被歧视的体验并不强烈;受歧视儿童的孤独得分显著高于未受歧视儿童;受歧视程度越高,流动儿童越孤独;消极应对对是否遭受歧视与孤独情绪之间的关系具有增强作用;积极应对对受歧视儿童的歧视程度与孤独情绪之间的关系具有增强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248
)
Select
48.
城乡青少年父母教育方式的比较研究
张文新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7, 13 (
3
): 44-49.
摘要
(
2590
)
PDF(pc)
(250KB)(
2053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分层抽样法,从省会城市、县城和农村三种社经层面上共抽取初中一、二、三年级在校学生895人,男女大致各半.对被试施以父母教育方式量表,以省城和县城被试为城市样本,对城乡父母教育方式进行比较.结果发现:1.在城乡两种文化背景中,父母双方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2.父母教育方式存在城乡差异,与农村青少年的父亲相比,城市青少年的父亲对子女有更多的情感温暖与理解,但同时,其对子女的惩罚与严厉、过分干涉和拒绝否认也多于前者;与农村青少年的母亲相比,城市青少年的母亲对子女干涉和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等更多,但在情感温暖与理解方面不存在差异.3.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父母对男孩和女孩的教育方式都存在差异,但在两种文化背景中这种差异表现出不同的模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239
)
Select
49.
初中生自我概念、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的研究
王振宏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17 (
3
): 22-27.
摘要
(
2335
)
PDF(pc)
(644KB)(
2436
)
可视化
收藏
以初中197名学生为被试,研究了初中生自我概念、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关系.研究表明:(1)初中生在一般自我、自我价值感、身体自我方面存在性别差异,在一般自我、学业自我方面存在年级差异,在自我价值感与身体自我概念方面存在性别与年级的交互作用,女生的自我价值感、身体自我概念随年级升高而降低.(2)初中生在应对方式方面的幻想应对上存在性别差异,在求助应对、发泄应对方面存在年级差异.(3)自我概念各因子与问题解决、求助应对存在一定的显著正相关,自我概念越积极,越有可能以问题解决、寻求帮助来应对挫折和烦恼;自我概念部分因子对应对方式的部分因子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显著回归效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238
)
Select
50.
3~6岁儿童母亲的教育方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陶沙, 林磊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10 (
3
): 40-47.
摘要
(
2658
)
PDF(pc)
(2701KB)(
1707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采用母亲教育方式问卷探讨了440名3~6岁儿童母亲的教育方式特点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母亲在教育方式各维度上的表现倾向各不相同,其中在成就要求和溺爱两个维度上的得分非常显着地高于其它维度的得分,而在忽视维度上得分非常显着地低于其它维度的得分。本研究还发现,儿童的年龄与性别对母亲教育方式的某些方面有明显的影响,同时母亲的教育方式还因其受教育程度及职业不同有显着差异,而家庭经济状况对母亲教育方式的影响不显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2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