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发展与教育 ›› 2008, Vol. 24 ›› Issue (2): 34-38.
谷传华1,2, 周宗奎1,2
GU Chuan-hua1,2, ZHOU Zong-kui1,2
摘要: 随机选取3~6年级小学儿童363名,采用小学生社会创造性倾向问卷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考察小学儿童社会创造性倾向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结果发现,1.小学儿童社会创造性倾向与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以及偏爱呈显著正相关,与父亲的惩罚、严厉呈显著负相关,与母亲养育方式呈现出相似的相关模式;2.小学儿童的社会创造性倾向与父亲养育方式只有第一对典型变量显著,其中小学儿童的威信或同伴影响力、冲突解决能力、出众性、社会智力、主动尽责性因子与父亲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偏爱呈显著的正向一致性或典型相关,与母亲养育方式的典型相关分析结果与此类似。
[1] Stemberg R J.Handbook of Creativity.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339-350,393-430. [2] Feldman D H.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ity.In R.J.Sternberg (Ed.),Handbook of Creativity.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169-186. [3] Simonton D K.Creativity from a historiometric perspective.In R.J.Sternberg(Ed.),Handbook of Creativity.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117-133. [4] 董奇.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174-179.129-134. [5] 张庆林,Sternberg R J.创造性研究手册.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353-363. [6] 谷传华.社会创造性人格的发展与相关因素:对中国近现代社会创造性人物的历史测量学研究和个案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 [7] 谷传华、陈会吕等.中国近现代社会创造性人物早期的家庭环境与父母教养方式,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4):17-22. [8] Mouehiroud C,Labart T.Social cmativity:a cross-secitonal study of 6-to 11-year-old childre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2002,26(1):60-69. [9] 林崇德.学习与发展--中小学生心理能力发展与培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50-285. [10] 陈尼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335-349. [11]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3,134-142,164-167. [12] Newman & Newman 著,白学军等译.发展心理学(第8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43-191,279-318 |
[1] | 薛笑然, 黄碧娟, 李红霞, 赵晓萌, 司继伟. 小学儿童数学态度与数学成就的纵向联系:学业拖延和数学元认知的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8(4): 520-529. |
[2] | 王振宏, 彭源, 赵一萌. 父母婚姻质量与儿童内化问题:父母情绪表达的中介作用与儿童迷走神经活动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0, 36(1): 121-128. |
[3] | 刘伟方, 张佳佳, 胡冬梅, 张明亮, 司继伟. 元认知监测与算术知识制约小学儿童心算策略运用能力的发展:一年纵向考察[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9, 35(4): 439-446. |
[4] | 郝嘉佳, 陈英和. 小学儿童分享的发展及反馈信息的促进效应[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5, 31(6): 641-647. |
[5] | 孙铃, 梁宗保, 陈会昌, 陈欣银. 儿童2岁活跃性、自我控制与5年后学校适应——父母养育方式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30(1): 9-15,23. |
[6] | 谷传华, 张笑容, 陈洁, 郝恩河, 王亚丽. 状态与特质之分:来自社会创造性的证据[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3, 29(5): 483-490. |
[7] | 李庆功, 周小梅, 徐芬. 好友可信度与9~12岁儿童信任的关系及其发展[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3, 29(3): 232-237. |
[8] | 王昱文, 王振宏, 刘建君. 小学儿童自我意识情绪理解发展及其与亲社会行为、同伴接纳的关系[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 27(1): 65-70. |
[9] | 陈庆飞, 雷怡, 李红. 颜色、形状和大小相似性与变化性对儿童归纳推理的影响[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 27(1): 17-24. |
[10] | 曾晓强. 父母养育方式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26(6): 641-649. |
[11] | 陈庆飞, 雷怡, 李红. 前提项目间差异对儿童归纳推理多样性效应的影响[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26(5): 457-464. |
[12] | 李燕芳, 王莹, 郑渝萍, 董奇. 小学儿童英语课堂学习焦虑发展及其与教师教育行为的关系[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26(1): 42-47. |
[13] | 李燕芳, 管益杰, 楼春芳, 董奇. 小学汉语儿童英语口语产出形式的发展[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9, 25(3): 26-31,38. |
[14] | 谷传华, 周宗奎, 种明慧. 小学儿童社会创造性与其同伴关系、学业成绩的关系[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9, 25(3): 20-25. |
[15] | 张春妹, 邹泓, 侯珂. 小学儿童尊重行为与人格、班级环境的关系[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6, 22(3): 16-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