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4年 第2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4-04-15
    认识与社会性发展
    阅读障碍学生创造力特征的研究
    张向葵, 孙天威, 缴润凯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 (2):  1-6. 
    摘要 ( )   PDF (617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采用问卷测量的方法,对76名阅读障碍学生的创造力特征以及教师对其创造力评价的客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阅读障碍学生的创造力总分与正常学生并无显著差异,但阅读障碍学生创造力的独特性和抽象性成绩显著优于正常学生。(2)对阅读障碍学生而言,流畅性、精细性和创造力总分存在性别差异;创造力总分亦存在年级差异;独特性与创造力总分在年级与性别因素上均存在交互作用。(3)不同学科教师对正常学生的创造力评价显著高于阅读障碍学生,他们对正常学生的创造力评价基本客观,对阅读障碍学生创造力的评价则与测验成绩呈显著负相关。
    阅读障碍儿童汉字认知特点研究
    刘翔平, 候典牧, 杨双, 杜雯翀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 (2):  7-11. 
    摘要 ( )   PDF (553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运用多重评估法从760名小学3年级学生中选取了30名阅读与记字困难学生和30名正常学生为被试,分别研究了儿童视觉能力、听知觉能力和字形-音及字形义通道联结能力的识字认知特点。研究结果表明,阅读障碍儿童基本语音辩别能力不存在落后,而在视觉辨别、字形长时记忆、语音短时记忆以及形音和形义联结长时记忆上都存在程度不同的落后。研究还发现,阅读障碍儿童具有对汉字做浅层次机械加工和视觉加工的倾向。
    3~5岁儿童情绪能力的年龄特征、发展趋势和性别差异的研究
    姚端维, 陈英和, 赵延芹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 (2):  12-16. 
    摘要 ( )   PDF (614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采用测验法和问卷法,考察了150名3~5岁儿童的情绪能力的年龄特征、发展趋势和性别差异。结果表明:(1)3~4岁幼儿的情绪理解能力有显著变化,对积极情绪的理解要高于对消极情绪的理解,女孩推测他人情绪状态的能力高于同龄男孩;(2)幼儿能够运用多种策略来应对同伴之间的冲突情境,使用频率最高的策略是建构性策略,其次是回避和情绪释放策略,最后是破坏性策略;(3)幼儿的情绪观点采择能力能够预测情绪调节的发展。
    7岁儿童在助人情境中的行为表现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牛宙, 陈会昌, 王莉, 张宏学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 (2):  17-21. 
    摘要 ( )   PDF (600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实验室结构观察中穿插3个助人情境,观察119名7岁儿童(男42,女77)的行为表现,并考察其三种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结果发现:7岁儿童在三种情境中的助人行为无显著的性别差异,在"搬桌子"和"砸脚"情境中男孩的游戏行为显著多于女孩,观望行为显著少于女孩。儿童的行为表现与同性别的家长教养方式关系更强。
    中学生思维风格发展特点的研究
    李洪玉, 姜德红, 胡中华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 (2):  22-28. 
    摘要 ( )   PDF (607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心理测验法与横断法相结合的综合性研究方法,利用自行修订的《Sternberg—Wagner思维风格量表》对826名中学生被试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中生比高中生具有更为明显的执法、司法、等级制、寡头统治、外向性和开放性等思维风格;高中生比初中生具有更为明显的整体性思维风格。(2)男生比女生具有更为明显的内向性思维风格,而女生比男生具有更为明显的等级制和寡头统治思维风格。
    青少年的时间透视、应对方式与互联网使用的关系
    李宏利, 雷雳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 (2):  29-33. 
    摘要 ( )   PDF (519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问卷法调查了589名青少年(M=15 07,SD=1 37)的互联网使用状况。研究发现不同时间透视占优个体可以通过应对方式预测青少年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PIU)。进一步说,青少年群体中存在的严重PIU是类似于物质使用的一种新的心理行为问题,但严重PIU可能具有不同于物质使用的某些特点,即现在定向占优个体比未来定向占优个体更容易感知到PIU,但不同时间定向占优个体都可能感知到PIU。研究证实青少年更多采用"问题解决"一种应对方式与较少使用"幻想、发泄"两种应对方式,有利于其受益互联网使用。
    情绪对不同智力水平学生推理操作的影响
    廖声立, 陶德清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 (2):  34-39. 
    摘要 ( )   PDF (505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试图探讨三种情绪状态(喜悦、中性、悲伤)对13岁不同智力水平学生思维推理操作(简单、一般、复杂)的影响及相互关系。研究表明,在简单和中等推理中,喜悦对优等、中等智力组的推理起更大的促进作用;在较高难度推理中,优等智力组受喜悦情绪的干扰,悲伤对不同智力组都产生干扰作用。对优等智力组而言,情绪强度(由负到正的变化)与智能操作活动效果之间的关系符合耶尔克斯—道森定律,即优等智力组在完成较复杂推理中以中性情绪为最佳;中等智力组和中下等智力组的操作效果不符合该定律。
    工读学生与普通学生对责任判断的比较研究
    李安, 乐国安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 (2):  40-45. 
    摘要 ( )   PDF (578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内隐联想测验对40名工读学生与普通学生的责任判断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工读学生比普通学生辨别攻击词以及与"责任在他"有关的短语的反应时短;工读学生辨别与"责任在他"有关的短语的速度比辨别与"责任在我"有关的短语的速度快,而普通学生辨别与"责任在他"有关的短语的速度比辨别与"责任在我"有关的短语的速度要慢;工读学生在"责任在他—攻击,责任在我-不攻击"的联合辨别反应时上比普通学生短。这些反应时的差异反映了工读学生存在着敌意归因与对攻击信念的内隐联想。
    大学生友伴选择标准及其友伴关系
    范兴华, 方晓义, 林丹华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 (2):  46-50. 
    摘要 ( )   PDF (481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湖南两所大学选取297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探讨大学生友伴选择的影响因素,并制定友伴选择标准调查问卷,然后再从湖南一所大学选取1166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对大学生友伴选择标准及其友伴数量、友伴关系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在友伴选择标准方面可以归为完美型、适度型和低要求型3种类型;不同类型在性别、年级、专业上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适度型大学生的友伴数量显著多于完美型;完美型、适度型大学生在与友伴的帮助与支持、与友伴的冲突方面显著多于低要求型,完美型在与友伴的冲突强度上也显著大于低要求型。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郭金山, 车文博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 (2):  51-55. 
    摘要 ( )   PDF (135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文章探讨了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人格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相关分析发现,不同的自我同一性状态与不同的人格特征相联系,呈现不同的人格特征,四种自我同一性状态在每一人格维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尤其是在成熟、高级的自我同一性和低级的自我同一性之间人格特征的差异更大。研究进一步证明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是大学生发展追求的核心主题,它标志着人格的完善。
    教与学心理学
    职业压力、教学效能感与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
    刘晓明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 (2):  56-61. 
    摘要 ( )   PDF (582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199名中小学教师为被试,采用典型相关研究的方法考察了职业压力、教学效能感与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结果表明:(1)职业压力将导致中小学教师出现情绪衰竭和人格解体症状,职业压力越大,则职业倦怠的程度就越严重;(2)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越低,则其情绪衰竭和人格解体的程度也将越严重;(3)教学效能感在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之间可能具有调节作用,高教学效能感可以改变职业压力的作用,减少"情绪衰竭"和"人格解体"的程度。
    元认知训练对提高中学生解答数学应用题能力的实验研究
    童世斌, 张庆林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 (2):  62-68. 
    摘要 ( )   PDF (757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运用自编思维训练教程及元认知监控提问单对初二年级学生进行有关解答数学应用题的思维策略训练及其元认知训练。结果表明:(1)不同层次学生(优、中、差生)的思维策略训练效果显著,中、差生的效果尤为显著。(2)在思维策略训练的基础上再加上元认知训练,能够更有效地提高解答数学应用题思维训练的效果。
    研究方法与工具
    儿童攻击行为的多方法测评研究
    王益文, 林崇德, 张文新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 (2):  69-74. 
    摘要 ( )   PDF (180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儿童攻击测评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直接决定着该领域研究的水平和质量,因而测评方法的研究是该领域研究的基础性任务。本研究以济南城区三所幼儿园的177名3~4岁儿童为被试,同时运用自然观察法、母亲评定法、教师评定法和同伴提名法评定儿童攻击,采用常规统计方法和结构方程模型评估四种测评的适用特点。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自然观察法、同伴提名法、教师评定法和母亲评定法具有中高程度的信效度,但各有优缺点,适用研究对象不同;2、测评模型与实测数据拟合良好,同时采用多种方法可以更为准确有效地测评儿童的攻击行为。
    心理健康的测量:自尊量表和情感量表的比较
    李虹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 (2):  75-79. 
    摘要 ( )   PDF (496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两个西方常用的心理健康测量工具:Rosenberg的《自尊量表》和Bradburn的《正性情感量表和负性情感量表》进行心理测量学指标的比较。被试取自北京市三所高校的一至三年级大学生,共1142人。两个分研究的结果均表明:《自尊量表》的各项心理测量学指标都好于《正性情感量表和负性情感量表》。作为心理健康的测量工具,《自尊量表》在多数情况下比《正性情感量表和负性情感量表》更有效。
    理论探讨与进展
    论儿童的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的关系
    崔云, 李红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 (2):  80-83. 
    摘要 ( )   PDF (491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错误 信念任务和表面 现实任务为主要测量手段的大量心理理论研究的结果表明,儿童的心理理论大约在4岁左右才能形成。儿童的心理理论为什么不能在4岁之前形成?研究者利用执行功能的缺乏来解释这种现象。研究表明,抑制控制、规则使用、工作记忆等可能均是与心理理论相关的一些执行成分,但这些观点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质疑。因此,关于心理理论和执行功能的关系,还需要开展大量的后续研究。新近提出的关于"冷"执行功能和"热"执行功能的区分,也许是进一步探讨心理理论和执行功能关系的新途径。
    同伴冲突解决策略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鞠亮, 邹泓, 李一茗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 (2):  84-88. 
    摘要 ( )   PDF (447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同伴冲突对儿童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同伴冲突的各成分中,冲突解决方式是决定冲突结果的关键因素。以往有关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冲突解决策略的内容、分类、影响因素等方面。在综述相关研究基础上,本文还对冲突解决策略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回顾,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思想的当代发展
    麻彦坤, 叶浩生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 (2):  89-93. 
    摘要 ( )   PDF (558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思想近年来再次进入心理学的话语中心,激起了当代学者的研究热潮,启发了一系列的理论建构,并在学习能力的动态评估、支架教学、同伴合作等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研究,昭显出旺盛的生命力。虽然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与缺陷,但它对当代心理学的启迪与影响是深刻而久远的。
    心理学词目研究的又一力作——《心理学大辞典》最新出版
    陈英和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 (2):  94-96. 
    摘要 ( )   PDF (16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心理学大辞典》是一部学术水平高,词条广泛,诠意严谨,体例规范,并具有实用价值的一部国内最大型的心理学类工具书。本文从《心理学大辞典》的编纂背景、编著人员构成及辞典本身的精要独到之处等方面讨论其多层面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