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6年 第22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6-10-15
    认知与社会性发展
    学前儿童欺骗及欺骗策略发展的研究
    刘秀丽, 车文博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6, (4):  1-7. 
    摘要 ( )   PDF (2000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取130名学前儿童,采用“找钱币”欺骗任务和标准误信念任务,研究学前儿童欺骗及欺骗策略的发生、发展。结果发现:随年龄增长,采用“破坏证据”和“说谎”欺骗策略的人数呈下降趋势,采用四种联合策略的人数则呈上升趋势;即使3岁儿童也能出示“破坏证据”和“说谎”这两种行为主义的欺骗策略,但“制造虚假痕迹”的心理主义欺骗策略在4岁以后才开始出现;3岁、6岁儿童的误信念理解与欺骗策略不相关,而4岁和5岁儿童的则相关。
    儿童早期测量能力的发展
    张华, 庞丽娟, 韩小雨, 陶沙, 董奇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6, (4):  8-11. 
    摘要 ( )   PDF (443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测量能力是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直接比较和非标准测量能力作为儿童早期测量能力发展的主要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儿童早期测量能力的发展。本研究对92名3岁儿童的测量能力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1)在3~4岁期间,儿童直接比较测量能力和非标准测量能力均得到显著发展,但直接比较测量能力的水平提高得更快;(2)儿童直接比较测量能力的年龄主效应、任务主效应以及年龄和任务的交互效应显著;(3)儿童非标准测量能力的年龄主效应和任务主效应均达到显著水平,非标准测量单位应用能力的水平显著高于非标准测量单位形成能力的水平。
    3~4岁儿童规则因果推理能力的训练研究
    龚银清, 李红, 盛礼萍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6, (4):  12-16. 
    摘要 ( )   PDF (268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学前期是儿童多种推理能力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本研究(以64名3岁儿童为被试,采用Frye和Zelazo等所设计的“二进二出”装置,通过对3岁儿童的规则因果推理能力进行训练,从而探索儿童规则因果推理的内在机制。在本研究条件下,结果发现:1.年龄与训练的交互效应不显著,各年龄组儿童经过训练后,成绩的提高没有显著差异;2.规则与训练的交互效应显著,竖直规则下,儿童通过训练后提高的成绩不显著,但在交叉规则下前测后测成绩差异极其显著;3.训练效应显著,暴露因果机制,给予及时反馈和阐述规则时附加手势这些信息能促进年幼儿童对高级规则的掌握。
    计数与匹配:5~6岁儿童量比较策略的发展特点
    胡清芬, 陈桄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6, (4):  17-23. 
    摘要 ( )   PDF (737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取56名5~6岁儿童,采用计算机呈现刺激的方式,实现了刺激的动态呈现来模拟策略的使用过程,并通过对于被试正确率和反应时的考察确定了每一名被试使用计数和匹配策略进行量比较的特点。结果表明:(1)与计数策略相比,儿童对于匹配策略的掌握更加成熟,5岁和5岁半组被试使用匹配策略解决量比较问题的正确率更高;(2)在已经掌握计数和匹配两种策略的情况下,仍有一部分儿童更倾向于使用匹配策略来解决量比较问题。
    工作记忆中央执行对儿童算术认知策略的影响
    王明怡, 陈英和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6, (4):  24-28. 
    摘要 ( )   PDF (942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运用“双重任务”范式,以113名小学二年级儿童为被试,考察了儿童工作记忆的中央执行对算术认知策略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央执行对儿童算术认知策略的选择产生了针对性的影响,集中表现在外部策略、支持性策略和猜测放弃策略上。中央执行干扰使策略执行的正确率下降、反应时增加。在简单加法任务上,中央执行影响了外部策略和支持性策略的选择频次;在复杂任务中,这种影响体现在外部策略和放弃策略上。无论是简单任务还是复杂任务,中央执行的干扰都造成了策略整体执行效果的下降。
    表征影响三门问题解决的实验研究
    王宝玺, 向玲, 张庆林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6, (4):  29-34. 
    摘要 ( )   PDF (661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实验选取120名大一学生,设计了四种不同的处理,研究表征对解决三门问题及其迁移问题的影响,结果表明:(1)三门问题困难原因有害怕后悔、控制错觉和错误表征问题空间等,其中错误表征问题空间是主要原因。(2)清晰表征选手行为和主持人行为的逻辑关系显著地促进了三门问题的解决,而只有在逻辑关系基础上的频率表征才能够更进一步地促进三门问题的解决,在此基础上概率形式的信息表征没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3)在逻辑关系分解基础上的频率表征无论对结构相似还是内容相似的迁移问题的解决都有最好的正迁移效果。
    长时记忆中文本目标信息的激活机制
    冷英, 莫雷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6, (4):  35-43. 
    摘要 ( )   PDF (721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取138名大学生被试,采用移动窗口实时阅读技术和探测技术,探讨文本理解过程中长时记忆的目标信息激活的机制。实验1探讨在中文条件下目标焦点是否也启动长时记忆中目标信息的整合。结果表明在目标实现的条件下,目标句1可以作为目标启动句,激活进入长时记忆中的目标信息。实验2和3探讨长时记忆中目标信息的激活是自然实现的还是需要目标愈合信号启动激活,实验结果表明长时记忆中目标信息的激活需要目标愈合信号的启动。该研究结果总的表明:阅读过程长时记忆中目标信息的激活不需要与当前阅读信息发生共振,目标愈合情境是影响长时记忆目标信息通达的关键因素。
    云南省学生亲社会倾向发展趋势及对学校适应的预测
    蔺秀云, 方晓义, 李辉, 刘朝莹, 杨志稳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6, (4):  44-51. 
    摘要 ( )   PDF (949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考察云南省大、中、小学生亲社会倾向的发展趋势、类型特点和亲社会倾向与大中小学生学校适应的关系。采用分层随机取样的方式选取云南省大学生3249名和中小学生9055名,调查了他们的亲社会倾向和学校适应。结果发现:(1)云南省大中小学生的亲社会倾向随年级升高而增加,不同年级段学生之间,以及不同年级段男女生之间在亲社会倾向上均存在显著差异;(2)公开和匿名倾向类型所占比例随年级上升而下降,紧急倾向类型相反,紧急倾向在各个年级段所占比例最大,不同年级段学生和性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3)云南学生亲社会倾向总得分高于其它地方的学生,但在利他倾向上却显著低于其他地方的学生;(4)亲社会倾向对大中小学生的学校适应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但对大学生的预测力较小。应加强云南大中小学生利他倾向的培养,发挥亲社会倾向的作用。
    流动人口的饮酒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林丹华, 苏文亮, 邓林园, Li Xiao-ming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6, (4):  52-56. 
    摘要 ( )   PDF (510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择从农村流入到北京打工的18-30岁的年轻流动人口共2201人参加问卷调查,要求被试自我报告他们的饮酒行为、流动时间、流动城市数量以及抑郁和满意度状况,并根据他们所从事的13种职业的性质将之归类为“低危”和“高危”两类,以考察环境和个体因素与流动人口饮酒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过去1个月中,27%的流动人口曾醉过酒,男性流动人口的醉酒率是女性的2倍(35%vs.16%)。但流动人口的饮酒行为不存在显著的年龄、教育水平和婚姻状况的差异;(2)相关分析表明,高危职业流动人口的饮酒行为显著地高于低危职业的流动人口。同时,与没有醉过酒的流动人口相比,曾醉酒者的抑郁情绪更多,生活和工作满意度更低;(3)Amos结果表明,环境和个体因素相互作用影响流动人口的饮酒行为。流动性通过满意度以及抑郁情绪间接地影响流动人口的饮酒行为,职业性质对饮酒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职业性质又通过生活满意度和抑郁情绪间接地作用于流动人口的饮酒行为。
    基于IAT和SEB的内隐性别刻板印象研究
    佐斌, 刘晅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6, (4):  57-63. 
    摘要 ( )   PDF (661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和刻板解释偏差(SEB)两种测量内隐社会认知的方法考察了120名大学生被试的内隐性别刻板印象。结果表明,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较强的内隐性别刻板印象,人们对于男性以及男性本身持有的刻板印象符合传统的认知习惯,而对于女性及女性持有的刻板印象则与传统的认知习惯有所不同。用IAT和SEB这两种方法测量大学生的内隐性别刻板印象,在被试的性别变量上得到的结果不一致。
    教与学心理学
    焦虑在歧义容忍度与英语学习成绩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张素敏, 王桂平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6, (4):  64-67. 
    摘要 ( )   PDF (581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选取石家庄市210名普通高校大学生为被试,探讨了焦虑在歧义容忍度和英语学习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在英语学习成绩方面,高歧义容忍度的学生显著优于低歧义容忍度的学生,中歧义容忍度的学生显著优于低歧义容忍度的学生;(2)高、中、低不同歧义容忍度的学生,在焦虑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3)焦虑感中介作用分析发现,焦虑在歧义容忍度和英语学习成绩之间关系有完全中介作用。
    音标-语音意识的整合训练对英文准朗读的作用
    李庆安, 许莹, 林崇德, 张萌, 姚峰, 林依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6, (4):  68-76. 
    摘要 ( )   PDF (998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前-后测对照组的准实验设计,以39名小学一年级学生为音标知识、音素分解与合成技能相整合的干预组,以23名小学一年级学生为音标知识、音素分解、合成、删除与替换技能相整合的干预组,以28名小学三年级学生为对照组,主要考察了音标-语音意识的整合训练对于英文准朗读技能的作用。结果表明:(1)音标-语音意识的整合训练,有助于小学一年级学生英语语音意识和英文准朗读技能的提高;(2)小学一年级学生英文准朗读技能的培养,有助于其英文朗读技能的培养;(3)音标知识、音素分解与合成技能相整合的训练方案,以及音标知识、音素分解、合成、删除与替换技能相整合的训练方案,均有利于提高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英文准朗读技能和朗读技能;不过,前一种方案的训练效果,不如后一种方案。
    不同结构文章重复阅读时主题转换效应的眼动研究
    崔磊, 王穗苹, 赵娟, 杨晓映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6, (4):  77-82. 
    摘要 ( )   PDF (293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取36名大学生,运用眼动技术,探讨不同结构类型文章在重复阅读时主题转换效应的变化特点。被试阅读的材料有两类:一是段落内部各个句子之间为平行关系(平行材料);一是每段第一个句子为该段落主题句(总分材料)。结果发现,两类材料在第一遍阅读过程中均出现了显著的主题转换效应,但在重复阅读时,主题转换效应消失,说明读者在第一遍阅读时已构建了文章的主题结构表征,并以此来指导后面的阅读。该结果支持共同策略假设理论,说明无论文章中是否存在标记,读者在阅读时都会构建一定完善的主题结构表征。
    心理健康与教育
    青少年自我表露和自我隐瞒的特点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李董平, 余苗梓, 王才康, 谢晰君, 周柳梅, 朱训明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6, (4):  83-90. 
    摘要 ( )   PDF (974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691名初一至大四学生的自我表露和自我隐瞒特点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女生对父亲、母亲以及最好同性朋友的表露高于男生,自我隐瞒则低于男生。(2)初中生对母亲的表露高于高中生;中学生对最好同性朋友的表露低于大学生;青少年对最好异性朋友的表露随年级增长而提高。(3)独生子女对最好同性朋友和最好异性朋友的表露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4)青少年自我表露时对目标人的偏爱也存在性别和年级差异。(5)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对父母的表露能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对父亲和最好异性朋友的表露能正向预测正性情感;自我隐瞒和对父亲的表露分别能正向和负向预测负性情感。
    认知评价与心理控制感在中年人对社会政策变化感受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作用
    张向葵, 柳杨, 田录梅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6, (4):  91-96. 
    摘要 ( )   PDF (477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自编问卷以714名城镇中年人为被试,考察了认知评价与心理控制感在中年人对社会政策变化感受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作用。结果发现:(1)总体上,社会政策变化对中年人造成的心理感受以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都是积极的。(2)认知评价、心理控制感在中年人对社会政策变化感受与心理健康之间起中介作用。
    研究方法与工具
    二分数据的多层线性模型:原理与应用
    李雪燕, 辛涛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6, (4):  97-102. 
    摘要 ( )   PDF (591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类数据的多层线性模型在我国的心理学研究中鲜有使用。本研究旨在将这种模型引入到我国心理学研究之中。论文首先介绍了二分数据的多层线性模型的原理和假设条件、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然后以6187名小学生为被试,采用二分变量的多层线性模型,说明了个体因素和学校因素对儿童攻击行为的影响,并对分析结果进行了解释。
    中小学生感觉寻求量表的编制与应用
    陈丽娜, 张明, 金志成, 赵闪, 梅松丽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6, (4):  103-108. 
    摘要 ( )   PDF (628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文献分析和实证研究,构建了中小学生感觉寻求的理论维度,并据此编制了中小学生感觉寻求的测量量表。以14,560名中小学生为有效被试,对量表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后表明:中小学生感觉寻求包含两个维度,即兴奋与冒险寻求、去抑制,所构建的中小学生感觉寻求理论体系比较合理,中小学生感觉寻求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中小学生感觉寻求研究的测量工具。我国中小学生感觉寻求特点同国外研究结果表现出大体相同趋势。兴奋与冒险寻求、去抑制,以及综合感觉寻求水平,男生均显著高于女生。从年级发展趋势看,中小学生感觉寻求水平总体上逐年增高。
    不同应对风格个体的幸福感研究——应对风格问卷的修改与应用
    石林, 王志云, 任海燕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6, (4):  109-114. 
    摘要 ( )   PDF (686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参考目前应对领域中较成熟的分类方式,对石林、封丹2004年编制的应对风格问卷进行了项目调整,将问题应对和情绪应对项目进一步划分为5个维度。以590名大学生为被试,分别施测修改后的应对风格问卷和幸福感指数、总体幸福感指数量表。结果显示灵活型和控制型风格个体的幸福感较高,反向型个体的幸福感最低。不同风格个体的幸福感差异不仅源于他们对应对方式的选择不同,而且因为他们对应对方式的使用效果不同。灵活型和控制型个体更能从自己的应对方式中受益。
    理论探讨与进展
    国外人类先天“数字模块”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晏倩, 熊哲宏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6, (4):  115-118. 
    摘要 ( )   PDF (218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先天数能力是数学认知心理学的新的研究领域,国内对该领域尚缺乏整体性的认识。1999年Butterworth提出“数字模块”理论,假设人类的算术能力以先天的数字模块为基础,以后天的文化资源为拓展工具。在此基础上,作者介绍了国外近期数能力的先天机制与后天发展研究的最新情况,并对未来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近50年来关于儿童顺从行为的研究
    陈会昌, 夏美萍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6, (4):  119-123. 
    摘要 ( )   PDF (626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儿童早期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和成就是获得自控能力,即根据情境的要求来控制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对年幼儿童来说,自我控制能力主要表现在对成人要求的顺从,并且做出积极适当的行为。顺从通常被认为是儿童早期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该文在纵览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叙述了对儿童顺从行为研究的内容、已有成果、研究思路及趋势等问题。
    信念归因的机制:fMRI能告诉我们什么
    林志成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6, (4):  124-128. 
    摘要 ( )   PDF (281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信念归因与抑制性控制和语言(特别是补充句法,complement syntax)有着密切的联系,儿童抑制性控制能力和补充句法能力与其错误信念任务的表现有较高的相关。但是抑制性控制能力和补充句法能力对于信念归因是不是必须的在发展心理学中并没有得到解决。脑成像研究表明,信念归因与抑制性控制和补充句法有着不同的神经机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至少对于大人,在完成错误信念归因任务过程中可能并不需要抑制性控制和补充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