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26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0-09-15
    论文
    儿童数概念发展的影响因素:表面相似性效应与标签效应
    韩瑽瑽, 陈蒲晶, 陈英和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5):  449-456. 
    摘要 ( )   PDF (225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主要考查表面相似性效应和标签效应对60名3~5岁儿童数概念发展的影响。实验通过等量匹配任务和数量比较任务测查儿童数概念的发展情况,其中等量匹配任务和数量比较任务都包括了一致和不一致两种条件以考查表面相似性效应对儿童数概念的影响,并通过给物取数任务、给数取物任务和等量匹配任务与数量比较任务的关系测查儿童使用数字标签的能力对儿童数概念形成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4岁和5岁组儿童完成等量匹配任务和数量比较任务的正确率显著高于3岁组儿童;(2)儿童在一致条件下完成等量匹配和数量比较任务的正确率显著高于不一致条件的正确率,表明物体的高表面相似性有利于儿童数概念的形成;(3)擅长使用数字标签的儿童完成等量匹配任务和数量比较任务的次数超过几率水平,使用数字标签有利于儿童数概念的发展。
    前提项目间差异对儿童归纳推理多样性效应的影响
    陈庆飞, 雷怡, 李红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5):  457-464. 
    摘要 ( )   PDF (540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两个实验深入探讨了前提项目间差异对儿童归纳推理多样性效应的表现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1)多样性效应受多样组和非多样组之间差异(前提项目间差异)大小的影响,在减小两组差异的前提下,5~6岁儿童尚未表现出多样性效应;除个别任务外,8~9岁儿童表现出多样性效应(实验1)。(2)对前提图片的形状差异进行数量化处理后发现,儿童在归纳推理多样性效应任务上的归纳判断力度随前提项目间差异的增大而增强;在前提项目间差异很小的情况下,10~12岁儿童也没有运用多样性信息进行推理;当前提项目间差异很大时,被试表现出多样性效应(实验2)。
    小学3~6年级儿童数运算策略的获得及策略应用无效性
    周少贤, 王福兴, 徐菲菲, 陈珺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5):  465-472. 
    摘要 ( )   PDF (230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采用实验室实验和心理测验的方法,选取小学3~6年级的120名儿童为被试,探讨了数运算过程中策略应用无效性是否存在以及儿童策略获得与发展的基本过程。结果发现:(1)在数运算的解题过程中存在策略应用无效性这一阶段;(2)儿童的认知成绩在策略学习前后基本上呈现为一种先下降后上升然后再下降的曲折模式,而不是简单的线性增长;(3)策略获得的过程包括策略探索、策略领会的初步运用和策略使用的退化三个阶段。
    高中生学校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基于日重现法的研究
    田丽丽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5):  473-481. 
    摘要 ( )   PDF (1599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日重现法对133名高中生学校生活中的情感体验进行实描研究,考察了高中生在学校生活中的活动、活动场所、互动对象及与之相应的各种情感体验的日波动模式。结果如下:(1)高中生在一天中的绝大多数活动、场所以及人际互动中均表现为积极情感的体验强度大于消极情感;(2)大部分积极情感以及疲劳的体验强度都表现为在晚睡前达到一天中的最高点,大部分消极情感体验都在该时段降至一天中的最低点;(3)全天都体验到较强烈的胜任感,中午的体验强度最大,早晨的体验强度最低。
    幼儿情绪理解层次的发展及其与依恋的关系
    马伟娜, 姚雨佳, 曹亮, 周丽清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5):  482-488. 
    摘要 ( )   PDF (200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情绪理解测验和儿童依恋行为卡片中文版,探讨幼儿在不同情绪理解层次上的发展特点,并考察其与依恋的关系。114名3~6岁儿童完成了测试。结果显示,不同层次的情绪理解随儿童年龄的增长不断发展:面部表情识别和情绪外因的发展时间相对较早,而混合情绪理解和道德情绪理解相对较晚;不同依恋类型儿童在不同情绪理解层次上存在差异:安全型依恋儿童在情绪理解总分以及情绪外因、基于愿望的情绪理解、基于信念的情绪理解、基于记忆的情绪理解任务的成绩均显著高于非安全型依恋儿童。
    媒体暴力对大学生攻击性的长时效应和短时效应
    魏华, 张丛丽, 周宗奎, 金琼, 田媛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5):  489-494. 
    摘要 ( )   PDF (142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采取前后测实验设计,以内隐联想测验和Buss的攻击性问卷为研究工具,探讨了媒体暴力对大学生攻击性的长时效应和短时效应。结果发现:(1)个体实验前接触媒体暴力的程度越强烈,内隐攻击性越强,外显攻击性也越强;(2)接触暴力视频游戏10分钟就会增强个体的内隐攻击性,接触非暴力视频游戏10分钟对个体的内隐攻击性没有影响;接触暴力和非暴力视频游戏10分钟对个体的外显攻击性没有影响;(3)外显攻击性基线水平和游戏类型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内隐攻击性基线水平和游戏类型交互作用显著。内隐攻击性基线水平较高的个体,游戏类型对其内隐攻击性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内隐攻击性基线水平较低的个体,暴力视频游戏增加了他们的内隐攻击性,非暴力视频游戏对他们的内隐攻击性没有影响。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大五”人格、因果取向的关系
    王树青, 石猛, 陈会昌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5):  495-501. 
    摘要 ( )   PDF (909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536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考察了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大五"人格、因果取向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大五"人格和因果取向均是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的重要预测因素,能在较大程度上解释大学生所处自我同一性状态(特别是同一性获得状态和扩散状态)上的差异;(2)因果取向在"大五"人格对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影响中起重要的中介作用。
    流动儿童的未来取向及与学业卷入的关系
    胡心怡, 刘霞, 冀巧玲, 申继亮, 张玲玲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5):  502-508. 
    摘要 ( )   PDF (153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问卷法,选取755名初中生(其中流动儿童562名)作为被试,对未来取向及其与学业卷入的关系进行考察。结果表明:(1)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的未来取向与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城市儿童差异较大,具体表现为,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的受教育领域未来目标显著较少,未来职业目标较多;未来计划得分显著较低;未来评价方面,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具有较少的内部归因,乐观性也较弱;(2)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未来取向主要表现出了年级差异,初一年级受教育目标显著高于初二年级,而未来职业内部归因显著低于初二年级;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则表现出了性别差异,男生在各领域上的外部归因和乐观性均显著高于女生;(3)教育计划和乐观性对流动儿童的行为卷入得分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教育的外部归因和未来的职业计划有着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流动儿童的未来受教育计划、教育目标和乐观性以及职业的内部归因对其心理卷入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与依恋的自我-他人工作模型的关系
    李彩娜, 周伟, 张曼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5):  509-514. 
    摘要 ( )   PDF (149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一般依恋问卷调查了725名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现状及其与依恋的自我-他人工作模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大学生人际困扰的总体水平较低;(2)依恋的自我-他人工作模型与大学生人际困扰各维度及总均分间相关显著,自我工作模型与人际困扰的相关显著高于他人工作模型与人际困扰的相关;(3)依恋的自我工作模型能显著预测人际困扰的各维度及总均分,他人工作模型则仅能预测交谈交流困扰。结论:依恋的自我-他人工作模型与大学生人际困扰间存在显著相关,依恋的自我工作模型可显著预测大学生人际困扰。
    乐观性对自我反思和内在觉知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李虹, 孙汉银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5):  515-520. 
    摘要 ( )   PDF (149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检验乐观性对自我反思和内在觉知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被试为来自北京市三所高校的568名大学生,所采用的主要测量工具有:个人自我意识量表,乐观性问卷、自尊量表和一般健康问卷(GHQ-20)。主要研究结果为:(1)乐观性可以调节自我反思和一般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但是不可以调节自我反思和自尊之间的关系;(2)乐观性可以调节内在觉知和一般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可以调节自我反思和自尊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乐观性对于自我反思和内在觉知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假设得到部分支持。
    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多层变量之间的关系
    石雷山, 高峰强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5):  521-526. 
    摘要 ( )   PDF (145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问卷法调查了39所学校的370名小学教师,运用多层线性模型在个体和组织的不同层面上对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1)教师集体效能越高,情感衰竭、低个人成就感和人格解体的得分就越低;校长越关心人,教师的人格解体得分就越高;(2)教师集体效能越高或校长越关心工作,则教师效能对情感衰竭的负向作用就越弱;而校长越关心人,则教师效能对情感衰竭的负向作用就越强;(3)教师集体效能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不因教师性别和教龄的不同而不同,但校长领导行为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却出现了性别和教龄的差异:关心工作导致了女性的个人成就感更低,对改善高教龄教师的低个人成就感更为有利,而关心人对改善低教龄教师的成就感、人格解体的帮助更大。
    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现象的特征及相关因素
    惠善康, 曹健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5):  527-533,560. 
    摘要 ( )   PDF (437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428名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涯高原现象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当前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现象的特征,探索其形成的影响因素并编制了三个教师职业生涯高原影响因素量表,分别为职业情感量表、背景支持量表、社会压力量表。研究结果表明自编的三个教师职业生涯高原影响因素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相关分析表明教师职业生涯高原与职业情感、背景支持、社会压力显著相关;回归模型的比较表明,教师的职业情感对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的形成影响最大,其次是社会压力、背景支持;教师职业情感在背景支持和社会压力对教师职业生涯高原形成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的作用。
    幼儿教师工作投入问卷的编制
    王彦峰, 秦金亮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5):  534-542. 
    摘要 ( )   PDF (693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编制适合我国幼儿教师职业特点的工作投入问卷。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根据访谈(N=24)和开放式问卷调查(N=72),编制了问卷的项目;根据探索性因素分析(N=516),抽取了四个因素,即工作愉悦、工作价值、工作责任和工作专注;根据验证性因素分析及信效度检验(N=720),考察了问卷的主要心理测量学指标,均符合要求。幼儿教师工作投入问卷共有21个项目,结构和信效度良好,可以作为幼儿教师工作投入的测评工具。
    偶像崇拜量表的修订及其理论模型的验证
    彭文波, 邱晓婷, 刘电芝, 王平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5):  543-548. 
    摘要 ( )   PDF (145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偶像崇拜量表进行修订获得较好的测量学指标,经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的量表条目为27个,得到五个维度分别命名为"娱乐社交"、"情感投射"、"完全认同"、"关系幻想"、"病理边缘",从低到高表示偶像崇拜的不同迷恋程度。经验证性因素分析,该结构具有良好的结构合理性和一致性,不同人口学背景被试共享该理论模型,模型的因素载荷一致性得到完全验证,题目截距一致性得到较大程度验证,可以用作测量青少年偶像崇拜有效工具。
    社会变迁下的青少年情绪发展
    桑标, 邓欣媚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5):  549-553. 
    摘要 ( )   PDF (127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大量关于情绪调节及其相关变量发展的研究,本文对社会变迁下青少年的情绪发展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情绪调节、情绪体验、情绪智力以及情绪调节态度的发展如何反映了社会变迁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同时,根据情绪研究和发展研究在方法上的特点,指出了情绪发展研究的挑战并提出了方法上的改进——追踪法研究和时间取样法研究。最后,介绍了有关青少年情绪发展追踪和时间取样的实证研究,通过其会聚式的结果推论在中国当前背景下减弱调节策略是一种有效且具适应价值的调节策略。
    青少年“网络成瘾”探析
    雷雳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5):  554-560. 
    摘要 ( )   PDF (150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青少年网民已是第一大用户群体。但青少年的"网络成瘾"却成了让人忧心的问题,据我们多项研究的结果,其比例约为5.40%;青少年的自我中心思维、分离—个体化过程、虚拟自我、自我认同、依恋关系、人格、应对方式、心理弹性、生活压力等与其互联网服务偏好、"网络成瘾"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我们也编制了"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对青少年健康上网的概念内涵进行了内容分析,提出了青少年健康上网的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