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26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0-11-15
    论文
    注意次级任务对客体与空间工作记忆信息保持的选择性干扰
    罗良, 林崇德, 陈桄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6):  561-568,576. 
    摘要 ( )   PDF (715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两个行为实验,考察两种选择性注意干扰任务是否分别对客体与空间信息的保持产生选择性干扰,及干扰效应是否受记忆对象言语命名和编码难易程度的影响.实验1采用言语命名和编码容易的记忆任务,没有发现任何显著的干扰效应.实验2采用了言语命名和编码困难的记忆任务,结果分析发现:空间选择性注意次级干扰任务对空间工作记忆成绩存在显著的干扰效应,而基于客体的选择性注意次级干扰任务则对客体工作记忆成绩产生了显著的干扰.实验结果说明,基于客体的选择性注意和空间选择性注意分别在言语命名和编码困难客体与空间信息的保持加工中发挥作用,但当面对言语命名和编码容易的客体与空间记忆目标时,不再发生作用.
    汉语语音型阅读障碍儿童的范畴知觉技能
    刘文理, 伊廷伟, 杨玉芳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6):  569-576. 
    摘要 ( )   PDF (605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取汉语中存在语音意识缺陷的阅读障碍儿童、正常儿童和成人各25名为被试,考察了语音型阅读障碍儿童是否存在言语知觉缺陷.言语知觉任务采用范畴知觉范式,要求被试识别合成或自然的语音范畴连续体.结果发现语音型阅读障碍儿童识别合成和自然的刺激都表现出范畴知觉缺陷,对范畴内刺激的识别缺少一致性;个体分析表明大部分语音型阅读障碍儿童有较低的识别函数斜率;回归分析表明言语知觉技能通过语音意识的中介作用于阅读能力的发展.
    中学生亲子依恋的特点及其对社会适应的影响:父母亲密的调节作用
    金灿灿, 邹泓, 曾荣, 窦东徽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6):  577-583. 
    摘要 ( )   PDF (503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六城市2630名中学生为被试,用问卷法考察中学生亲子依恋、父母亲密和社会适应的状况,发现:(1)中学生母子依恋质量高于父子依恋质量;男生的父子沟通、母子疏离和父子疏离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随年级升高,亲子依恋质量显著下降;(2)亲子依恋各维度与社会适应各维度存在显著相关.积极社会适应四维度上的得分,存在双亲安全依恋型>一方安全依恋型(父子安全-母子不安全型和父子不安全-母子安全型)>双亲不安全依恋型的情况,消极社会适应的得分则恰好相反;(3)父母亲密能够调节亲子依恋对社会适应的预测作用.
    5~9岁儿童在不同复杂性任务上类比推理的发展特点
    张莉, 辛自强, 古丽扎伯克力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6):  584-591. 
    摘要 ( )   PDF (413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经典的A:B:C:D范式,设计两类难度不同的图片任务,依据关系-表征复杂性模型从等级复杂性和水平复杂性角度分析任务难度.在此基础上,选取5~9岁115名儿童探讨两类任务上类比推理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表明:(1)儿童类比推理呈现多样化特点,主要有:充分意义上掌握了类比推理、部分完成了类比推理、位置关系类比推理、不能类比推理和不确定情况类比推理,其中部分完成了类比推理是复杂任务上所特有的.(2)简单、复杂两类任务上,随着年龄增长,5-9岁儿童充分意义上掌握类比推理的人次比例不断上升,不能类比推理的人次比例不断下降.此外,复杂任务上,随年龄增长,部分完成类比任务的人次比例降低.结果表明,在简单任务上,前运算阶段儿童已具备了类比推理能力;但在复杂任务上,儿童到了具体运算阶段才具备类比推理能力.
    幼儿非形式推理能力的发生与发展
    张奇, 马艳苹, 张黎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6):  592-597,611. 
    摘要 ( )   PDF (382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在儿童非形式推理能力发生研究中评价标准不一和研究结果中发生年龄不同的问题,在论证并提出幼儿非形式推理发生评价标准的基础上,采用提示访谈法对333名3-6岁幼儿的非形式推理做了考察.结果显示:幼儿的我方推理普遍在3岁3个月~3岁9个月发生;他方推理普遍在4岁~4岁6个月发生;反驳推理普遍在4岁9个月~6岁发生.幼儿在推理过程中提出的理由数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多,年龄差异显著,但无显著性别差异.研究中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有效测量幼儿非形式推理的发生和发展.
    初中生感恩与学业成就的关系:学习投入的中介作用
    文超, 张卫, 李董平, 喻承甫, 代维祝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6):  598-605. 
    摘要 ( )   PDF (494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青少年感恩量表、学习投入量表和学业成就量表对669名初一、初二年级的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中国文化背景下初中生感恩与学业成就的关系,探讨学习投入的情感、认知和行为三大成分在其中的系列中介效应,以及学业成就性别差异的可能来源.结果表明:(1)初中生的感恩与学业成就正相关;(2)学习投入三大成分在感恩与学业成就之间具有系列中介效应;(3)女生比男生具有更高的感恩和行为投入水平,有助于解释初中生学业成就性别差异的来源.
    信息外部表征形式对初中生学习决策框架效应的影响
    刘儒德, 宋灵青, 和美君, 张俊, 袁稹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6):  606-611. 
    摘要 ( )   PDF (369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3名初中生被分配到基于描述表征的两种条件下,分别对获得框架与损失框架下的风险回避类与风险寻求类学习时间选项进行抉择,以探讨信息外部表征对学习决策框架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基于描述表征的条件下,学习决策领域中存在框架效应,但有其领域特殊性,被试在获得框架中无明显决策偏向,但在损失框架中的决策明显偏向风险寻求.2)在基于经验表征的条件下,学习决策不存在框架效应.无论是在获得框架还是损失框架中的学习决策均不存在明显的偏向.
    专家与新手教师对静态课堂教学场景的知觉差异
    王福兴, 申继亮, 田宏杰, 周宗奎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6):  612-617. 
    摘要 ( )   PDF (560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实时监控和加工课堂中的各种信息,以此来调整教学和管理课堂.研究选取9名专家教师和16名师范类研究生,采用专家、新手教师对比的范式,借鉴场景知觉的研究方法,以静态教学场景和非教学场景作为刺激材料,利用眼动技术,探讨了教学经验对课堂教学场景知觉的影响.结果发现,相对于新手,专家对静态课堂教学场景的注视次数更多,总注视时间更长;对于不同的场景类型,非教学场景受到的注视次数更多;专家对于非教学场景的注视次数要多于教学场景,但是平均注视时间少于教学场景;专家对非教学场景的总注视时间长于新手.研究表明,专家对非教学场景采取的是多次注视但每次注视时间短的策略,体现的是一种快速扫描的注视模式,而对教学场景采取的是少量注视但每次注视时间长的策略,体现的是认真观看的注视模式.
    大学生网络使用、网络特定自我效能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罗喆慧, 万晶晶, 刘勤学, 方晓义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6):  618-626. 
    摘要 ( )   PDF (645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讨大学生的网络特定自我效能对网络使用行为与网络成瘾之间关系的影响,选取武汉五所大学的1121名学生为被试开展研究.测量问卷包括陈淑惠编制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根据CNNIC报告改编的网络使用问卷、经修订的Eastin和LaRose的网络使用自我效能问卷和自编的网络控制自我效能问卷.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最经常使用的网络功能是在线娱乐,其次是信息收集,再次是网络游戏和网络社交,使用最少的是网上交易.大学生的网络使用行为存在性别和年级差异.在受测群体中,有12.2%的大学生网络成瘾,成瘾比例存在性别和年级差异.大学生的网络特定自我效能存在性别和年级差异.大学生的每周上网天数、网络游戏、网络社交和网上交易等行为对网络成瘾有直接的预测作用.大学生的网络使用行为不但会直接影响网络成瘾,而且还通过网络使用自我效能和网络控制自我效能间接影响网络成瘾.结果对网络成瘾的预防和干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城乡空巢老人的亲子支持及其与抑郁的关系
    彭华茂, 尹述飞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6):  627-633. 
    摘要 ( )   PDF (364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老年人亲子支持问卷和流调中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对196名老人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城乡空巢老人亲子支持的特点及其与抑郁的关系.结果表明:(1)总体上,老人接受子女的社会支持与给予子女的社会支持差异不显著.(2)在接受子女支持上,服务支持最多,其次是情感和物质支持,非空巢与空巢老人,城市与农村老人均无差异.(3)而在给予子女支持上,情感和服务支持高于物质支持,非空巢与空巢老人无显著差异,而城市老人在各维度上均高于农村老人.(4)影响老人抑郁的亲子支持维度不同:对城市非空巢老人,给予子女的情感支持越多,抑郁水平越低;对城市空巢老人,给予子女的情感支持越多,物质支持越少,抑郁水平越低.农村非空巢老人接受子女的服务支持越多,抑郁水平越低;而对农村空巢老人,亲子支持可能不影响其抑郁.因此,为了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待不同处境的老年人应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
    农村留守儿童的抑郁和反社会行为:日常积极事件的保护作用
    赵景欣, 刘霞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6):  634-640. 
    摘要 ( )   PDF (434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来自河南省农村的410名农村留守儿童(双亲外出和单亲外出)和非留守儿童为被试,考察了日常烦恼这一危险因素与儿童抑郁、反社会行为的关系,并探讨了日常积极事件在其中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儿童经历的日常烦恼越多,其抑郁和反社会行为水平越高.日常积极事件表现出了对儿童抑郁和反社会行为的改善效应,但是因儿童留守类别的不同而不同:日常积极事件对单亲外出儿童和非留守儿童抑郁的改善效应较强,对双亲外出儿童反社会行为的改善效应较强.此外,日常积极事件还可以有效抵抗日常烦恼对儿童反社会行为的不利影响.
    父母养育方式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
    曾晓强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6):  641-649. 
    摘要 ( )   PDF (837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自尊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人际信任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整体情感与幸福指数量表对765名大学生施测,考察父母养育方式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1)与父亲关爱相比,大学生感知到更多的母亲关爱;与女生相比,男生感知到更多的父母过度保护;(2)父、母养育方式与自尊、自我效能感、人际信任、社会支持感知、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3)母亲关爱对自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显著大于父亲关爱的影响,而父、母养育方式对人际信任、社会支持感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4)与自我效能感、人际信任相比,自尊、社会支持感知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5)自尊、社会支持感知是父、母养育方式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中介.
    大学生人际适应性量表的初步研制
    王钢, 张大均, 江琦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6):  650-657. 
    摘要 ( )   PDF (407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文章界定了人际适应性的概念并通过开放式问卷、专家访谈和理论分析进行理论建构,据此编制大学生人际适应性量表对2100名有效被试进行调查.经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以及信效度检验,结果表明:(1)大学生人际适应性是一阶11因素二阶2因素的多维度多层次结构.一阶因素包括自知性、关系认知性和合作性等,二阶因素包括人际认知性和人际互动性.(2)大学生人际适应性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测量大学生人际适应性.
    情绪自我控制发展的影响因素
    姜媛, 林崇德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6):  658-664. 
    摘要 ( )   PDF (410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情绪自我控制是儿童发展的重要能力,现已成为情绪、动机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问题.文章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提供认识情绪自我控制发展的脉络,并结合已有研究,阐述影响情绪自我控制发展的内外因素.最后,分析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研究发展的方向.
    青少年吸毒行为预防干预研究述评及展望
    林丹华, LI Xiao-ming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6):  665-672. 
    摘要 ( )   PDF (456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青少年吸毒问题已令人触目惊心,应引起研究者高度的关注.该文对国外18岁以下青少年吸毒预防干预的方法、模式和影响干预效果有效性的重要要素进行了述评,介绍了一些国外著名的青少年吸毒预防干预方案,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最新的研究进展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