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 Vol.19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儿童心目中的友好行为及其年龄发展趋
    李丹, 夏飞羚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19 (1): 1-4.  
    摘要2095)      PDF(pc) (467KB)(1092)    收藏
    通过开放式问卷、自我评价等方法对小学、初中儿童心目中的友好行为及其年龄发展趋势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关系的纳入在儿童心目中的友好行为中占主导地位,达54.14%,通常意义上的亲社会行为只占20.24%,将友好行为与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区分开来是非常必要的.友好行为的年龄发展趋是:从4年级到6年级,三类友好行为的自评分数均呈上升趋势,从6年级到8年级呈下降趋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36)
    2. 3~6岁幼儿对攻击性行为的认知评价分析
    陈昌凯, 徐琴美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19 (1): 5-8.  
    摘要2009)      PDF(pc) (472KB)(1411)    收藏
    通过故事评定法分析了3~6岁幼儿对攻击性行为的认知评价,结果表明:①此年龄段的幼儿对攻击性行为的认知已经达到一定的成熟度,开始考虑攻击性行为的条件与方式;②幼儿对攻击性行为的认知评价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受到言语侵犯时的攻击性行为;③对攻击性行为的认知评价的年龄差异突出表现在5岁与6岁之间.④采用蒙特梭利教育法的实验班幼儿,对攻击性行为比非实验班幼儿评价得更消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39)
    3. 5~6岁儿童公平分配玩具行为的心理机制
    王晓艳, 陈会昌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19 (1): 9-13.  
    摘要2091)      PDF(pc) (460KB)(1206)    收藏
    采用实验法和结构访谈法,考察66名5~6岁儿童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公平分配玩具行为的心理机制.结果发现:(1)根据在幼儿园分配玩具的过程中的表现,可以把儿童分为三类:公平型儿童、不公平型和不稳定型,每类儿童的自我评价各不相同;(2)对自己做出的公平行为能做出准确的自我评价,而且对假想的不公平行为也能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这是形成稳定的公平行为的重要心理机制,自我概念、自我形象在道德准则的内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85)
    4. 鼓励条件下幼儿提问的发展
    费广洪, 申继亮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19 (1): 14-19.  
    摘要1805)      PDF(pc) (522KB)(1078)    收藏
    以7所幼儿园的141名3~6岁儿童为被试,采用实验方法,探讨幼儿在8种新异刺激条件下提问的发展.结果表明:(1)3~6岁幼儿提问生成的数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2)幼儿在对当前刺激产生陌生感或出现认知混乱时更容易生成问题;(3)立体刺激材料和平面刺激材料在引发幼儿提问生成上不存在差异;(4)3~6岁幼儿提问元认知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3~4岁期间是提问原因元认知快速发展时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7)
    5. 西北地区小学生学习动机发展特点的研究
    王有智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19 (1): 20-24.  
    摘要2350)      PDF(pc) (322KB)(1495)    收藏
    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2~6年级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特点.结果表明:小学生学习动机发展表现出由附属性动机→威信性动机→认知性动机→成就性动机的强度渐增特点,成就性动机处在较高位置.四类动机及其所含因素在年级、性别、城乡之间存在差异.研究提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应关注学生学习动机问题,重视加强小学中高年级和农村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43)
    6. 中学生学习动机类型和对自身学习能力评价的关系
    张宏, 沃建中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19 (1): 25-30.  
    摘要2181)      PDF(pc) (669KB)(2179)    收藏
    对4个地区1万多名中学生的学习动机类型和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评价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当前中学生中具有内部学习动机者并不多,持外部学习动机的中学生为数甚多.2中学生对自我学习能力的评价普遍较低,中学生认为自身考试的能力要强于课上和课下学习的能力.3外部动机占优势的中学生对自己考试能力评价最高;内部动机占优势的中学生对自己课下学习能力的评价最高.不同年级的学生由于学习任务的需要,可能表现出与学习动机类型不一致的对自我学习能力的评价,在具体的动机类型中,还可能表现出性别优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16)
    7. 青少年个性特征、最要好同伴吸烟行为与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关系
    林丹华, 方晓义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19 (1): 31-36.  
    摘要2281)      PDF(pc) (602KB)(1322)    收藏
    本研究旨在探讨最要好同伴吸烟、青少年个性特征与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关系.对北京市一所普通中学和一所重点中学的1042名初一至高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让被试自我报告他们和最要好同伴的吸烟行为,以及他们的个性特点.结果表明:(1)吸烟和不吸烟的青少年在遵从动机、自我效能感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与不吸烟青少年相比,吸烟的青少年表现出更高的遵从动机和更低的自我效能感;(2)青少年的遵从动机、自我效能感与最要好同伴吸烟行为间存在显著关系.遵从动机高、自我效能感低的青少年,其最要好同伴吸烟率要显著地高于遵从动机低、自我效能感高的青少年;(3)最要好同伴吸烟行为与青少年吸烟行为间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4)最要好同伴吸烟行为既对青少年吸烟行为产生直接作用,又通过自我效能感、遵从动机对青少年吸烟行为产生间接影响.但最要好同伴吸烟行为对青少年吸烟行为的直接作用要大于间接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56)
    8. 中文读写能力及其相关因素的结构模型
    孟祥芝, 刘红云, 周晓林, 孟庆茂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19 (1): 37-43.  
    摘要1915)      PDF(pc) (342KB)(1183)    收藏
    运用问卷调查法考查了中文儿童读写能力及其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对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指标进行了分析,发现量表具有较好的项目信度和结构效度.结构模型分析发现阅读听写能力影响书面语意义理解和书写技能,而书面语意义理解和书写技能对书面表达有显著影响.家庭阅读背景影响儿童的口语能力和阅读听写能力,口语能力影响意义理解和阅读听写能力,基本知觉加工影响口语能力和阅读听写,动作技能影响书写技能.上述结果表明中文字词识别、书写技能和意义理解水平都影响书面表达,即段落产生能力.而口语能力、家庭阅读背景、基本知觉加工和动作技能分别对读写能力的不同侧面产生影响.本研究还分析了模型的年龄和性别特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33)
    9. 指向性遗忘中认知抑制能力的发展
    黄红清, 张卫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19 (1): 44-48.  
    摘要2320)      PDF(pc) (253KB)(1118)    收藏
    采用组块提示法,以小学二年级、五年级学生和大学生共104名为被试,考察语词记忆指向性遗忘效应的机制及其发展.结果表明:(1)各年龄段被试都明显存在着指向性遗忘效应;(2)指向性遗忘效应是提取抑制和选择性编码两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且年幼儿童与年长儿童、成人之间作用情况可能存在差异;(3)小学二年级、五年级学生和大学生之间认知抑制能力差异显著,随年龄增长,认知抑制能力不断增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7)
    10. 小学数学真实性问题解决的调查研究
    刘儒德, 陈红艳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19 (1): 49-54.  
    摘要2004)      PDF(pc) (560KB)(1181)    收藏
    在常规课堂上对来自北京市两所小学148位10-12岁的小学生进行真实性问题的测验,研究结果表明:1)被试中对真实数学问题作出真实性解答的人数比例约为四分之一,高于国外同类研究中比例.2)作出常规解答的人数比例约为一半,显著高于作出真实解答的人数比例.3)六年级被试作出真实解答的人数比例普遍高于四年级,但是在某些问题上,六年级被试中作出常规解答的人数比例反而高于四年级.4)被试对不同真实问题的反应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可能与真实问题的特点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样例的子目标编码对新问题解决中原理运用的作用研究
    邢强, 莫雷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19 (1): 55-59.  
    摘要1607)      PDF(pc) (242KB)(934)    收藏
    运用排列和组合原理,通过三个实验研究了样例解题步骤的编码方式对原理运用的作用.实验1和实验2分别探讨了样例解题步骤的不同编码方式对解决表面概貌变化和表面对应变化的新问题时原理运用的影响;实验3探讨了不同编码条件下原理运用概化的形成.结果表明:用子目标编码样例的解题步骤有利于消除新问题解决中由于表面概貌和表面对应变化带来的消极影响;用子目标编码样例的解题步骤促进了学习者对原理的理解和获得原理的概化图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57)
    12. 小学生表征数学应用题策略的实验研究
    路海东, 董妍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19 (1): 60-63.  
    摘要1695)      PDF(pc) (456KB)(1195)    收藏
    通过一个2(成功与否)×2(提示与否)×2(题型)的混合实验设计,对小学五年级学生解决和差应用题的表征策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与比较应用题的表征相类似,小学生对和差应用题的表征也存在着直译策略和问题模型策略;(2)不成功组解题者在表征和差应用题时倾向于运用直译策略,而成功组的解题者更倾向于运用问题模型策略,这导致了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列式上的差异,特别是在不一致题型上表现得更明显;(3)在读题前给以“请注意理解这道题的意思”这样简单的提示,对不成功的解题者对和差问题的正确表征并不能起到作用;(4)成功的和差应用题解题者和不成功的解题者在列式正确性的自我评价上存在显著差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22)
    13. 认知训练对不同类型考试焦虑的作用
    田宝, 郭德俊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19 (1): 64-69.  
    摘要1924)      PDF(pc) (528KB)(1510)    收藏
    以163名高中一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现场实验法考察了认知训练对认知主导型考试焦虑(C型)、生理唤醒主导型考试焦虑(P型)和学习技能缺乏型考试焦虑(S型)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认知训练能显著地降低三种考试焦虑类型的状态考试焦虑,提高C型和P型的考试成绩.认知训练在降低考试焦虑和提高考试成绩两方面对C型考试焦虑者作用尤为明显.认知训练没有表明对S型考试焦虑者有提高考试成绩的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49)
    14. 理性情绪教育对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研究
    刘宣文, 梁一波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19 (1): 70-75.  
    摘要2308)      PDF(pc) (488KB)(1596)    收藏
    目的:探讨理性情绪教育在提升学生自我概念,增进情绪稳定性,促进心理健康方面的有效性.方法:选取丽水市花园中学初二年级学生92人(实验班46人,对照班46人),对实验班进行一个学期(18周)的理性情绪教育,对照班不接受理性情绪教育.用自行设计的理情教育教材对实验班学生进行每周一课时的干预.最后用SCL-90量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和艾森克情绪稳定性量表进行评定.结果:理性情绪教育对提升学生的自我概念、情绪稳定性和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理性情绪教育十分适合成长中青少年的需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75)
    15. 系统式团体心理辅导改善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
    李文权, 李辉, 刘春燕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19 (1): 76-79.  
    摘要2503)      PDF(pc) (423KB)(1397)    收藏
    本研究将系统家庭治疗的思想及技术移植到学校情景中,对实验班人际距离较远的5名嫌弃儿在原班级中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实验结果表明:嫌弃儿的人际距离明显改善.辅导中系统思想的引入、积极取向的气氛对同伴关系辅导有特殊的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88)
    16.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赵玉芳, 毕重增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19 (1): 80-84.  
    摘要3682)      PDF(pc) (411KB)(2982)    收藏
    职业倦怠是职业压力的一种,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征.教师是职业倦怠感的高发人群.教师身上表现出的职业倦怠感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巨大的消极影响.以中学教师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考察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整体上并不严重;教龄6-10年是教师职业倦怠最严重的阶段;职称是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性别、所在学校是否重点以及是否班主任对教师职业倦怠没有显著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137)
    17. 儿童期负研究的问题与前瞻
    谷传华, 张文新, 秦丽丽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19 (1): 85-88.  
    摘要1905)      PDF(pc) (464KB)(1121)    收藏
    简要评价了儿童欺负研究的现状和不足,其中包括欺负的界定、欺负的系统发生性和互动本质、欺负的适应意义等基本理论问题和具体研究方法、被试选择、研究思路和模式等方法论问题.在此基础上,简要剖析了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14)
    18. 青少年自主研究综述
    吴波, 方晓义, 李一飞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19 (1): 89-96.  
    摘要2057)      PDF(pc) (879KB)(1663)    收藏
    青少年自主发展作为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之相关的研究十分庞杂.本文从青少年自主概念及其测量、青少年自主发展水平、青少年自主发展影响因素和自主与青少年心理行为发展的关系共四个方面对青少年自主研究进行了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45)
    19. 行为责任归因与批评程度的关系
    张爱卿, 刘华山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19 (3): 1-5.  
    摘要1968)      PDF(pc) (493KB)(865)    收藏
    选取171名进修教师和大学生被试探讨行为责任归因与批评程度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1)内在的可控的稳定的失败原因引起最高责任推断和最严重批评决定;内在的不可控的不稳定的原因与最低责任和批评程度相联系。(2)控制性维度和责任与批评程度的关系密切。(3)从总体上说责任和批评程度的变化趋势相似。(4)教师特别是女教师对批评方法的使用更为慎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9)
    20. 高自控与低自控儿童的控制归因、自控期望比较研究
    杨慧芳, 刘金花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19 (3): 6-11.  
    摘要2182)      PDF(pc) (482KB)(975)    收藏
    采用问卷法,对小学3~5年级179名高自控和188名低自控儿童的控制归因、自控期望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高自控儿童易做内归因,低自控儿童易做外归因;随年龄增长,儿童内归因的准确性提高;男生比女生更易采用外归因,内归因的性别差异不显著。(2)高自控儿童自控期望高,低自控儿童自控期望低;随年龄增长,儿童的自控期望增强;各年级男生都比女生自控期望低,儿童中低自控男生自控期望最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9)
    21. 等级图形加工半球偏侧化的发展
    严霄霏, 苏彦捷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19 (3): 12-16.  
    摘要1902)      PDF(pc) (604KB)(1042)    收藏
    以往的研究显示,大脑对等级视觉信息的加工有半球偏侧化的现象,左半球有加工局部特征的优势,右半球有加工整体的优势。本研究采用2年级、4年级、6年级和成人4个年龄组的被试,对等级复合图形中的靶子做选择判断,通过单侧呈现来考察整体-局部加工的大脑功能偏侧化发展。结果发现反应时发展呈现从局部优先到整体优先的过程,半球偏侧化发展呈现从无偏侧化到左侧呈现较右侧呈现更强的整体优先。发展的转折点可能在4~6年级(约9岁~12岁)之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8)
    22. 不同年龄儿童对权威认知水平的研究
    安秋玲, 陈国鹏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19 (3): 17-22.  
    摘要1998)      PDF(pc) (719KB)(1514)    收藏
    文章采用两难故事法对儿童(7~17岁)在与权威(父母、教师与社会上的成人)发生矛盾冲突时所处的认知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儿童对有关权威的规则与命令并不是一种盲目的服从与不服从,而是依据自己对权威的一种认知而行动的,儿童对权威的认知处于一种发展过程中,不同年龄儿童对权威的认知水平不同且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和对象差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42)
    23. 幼儿心理理论表现的任务特异性分析
    邓赐平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19 (3): 23-28.  
    摘要2070)      PDF(pc) (681KB)(983)    收藏
    研究以90名3~5岁幼儿为被试,采用相同材料和标准评估幼儿外表-事实的区分和错误信念认识,考察幼儿表现的任务特异性及材料刺激的影响。结果表明;幼儿的表现仍存在任务特异性,并且实验材料对儿童的外表-事实区分和错误信念认识具有重要影响。在解释这些结果时,特殊领域知识习得观似乎优于表征缺失理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71)
    24. 5~9岁儿童内疚情绪理解的特点
    徐琴美, 张晓贤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19 (3): 29-34.  
    摘要2260)      PDF(pc) (556KB)(1167)    收藏
    选取87名5、7、9岁儿童探讨儿童对违规行为的道德评价对其内疚情绪理解的影响。以期揭示儿童在同伴条件下,对内疚情绪的理解特点。结果发现(1)5~9岁的儿童对违规行为都给出了消极的道德评价,他们已经具备了产生内疚情绪的认知能力,但尚不能进行道德情感推理,即不认为违规者会产生内疚情绪。(2)三个年龄段的儿童大部分对于内疚情绪还不能很好地理解,他们更多地是从行为产生有利于违规者的结果来理解违规者的情绪。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11)
    25. 六年级儿童的估算水平与策略
    司继伟, 张庆林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19 (3): 35-40.  
    摘要2291)      PDF(pc) (705KB)(937)    收藏
    借鉴Lemaire与Siegler提出的儿童认知策略的一般概念框架,运用自编的估算题目对210名小学六年级儿童的估算能力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小学六年级儿童具有一定的估算能力,只是所给估算答案明显受到数字类型和运算规则的交互影响;他们会运用多种估算策略,但各种策略的使用频率、执行速度和准确性都存在明显差异。文章还对儿童估算策略的评估做了深入讨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54)
    26. 工作记忆对小学三年级学生解决比较问题的影响
    李晓东, 聂尤彦, 庞爱莲, 林崇德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19 (3): 41-45.  
    摘要1937)      PDF(pc) (530KB)(1429)    收藏
    研究工作记忆与小学生解决比较问题成绩之间的关系。实验1运用双任务作业研究一致问题和不一致问题的工作记忆负荷是否有显著差别,被试为34名小学三年级学生。实验2运用工作记忆测验研究成功解题者与不成功解题者的工作记忆容量是否有显著差别,被试为37名小学三年级学生。结果表明;(1)小学生解决比较问题的成绩受问题类型的影响,他们在一致问题上的成绩显著优于不一致问题。(2)一致问题和不一致问题的工作记忆负荷水平不同,不一致问题的工作记忆负荷大于一致问题。(3)成功解题者的工作记忆容量大于不成功解题者的工作记忆容量。本研究结果说明工作记忆对小学生解决比较问题有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52)
    27. 青少年期亲子冲突的特点
    方晓义, 张锦涛, 刘钊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19 (3): 46-52.  
    摘要2416)      PDF(pc) (640KB)(1880)    收藏
    从北京市四所普通中学选取829名初一、初二、高一和高二学生为被试,采取匿名的方式让被试报告与父亲和母亲在8个方面冲突的频率和强度,以及与父亲和母亲冲突的形式,冲突时的应对策略,以此探讨青少年期亲子冲突的特点。结果发现;(1)青少年与父母的冲突处于较低水平,发生冲突最多和最激烈的三个方面依次为学业、日常生活安排和做家务,而发生冲突最少和最弱的是隐私;言语冲突和情绪冲突是青少年与父母冲突的主要形式;在与父母发生冲突时,青少年使用最多的策略是回避,使用最少的策略是第三方干预;(2)除家庭成员关系外,青少年与母亲发生冲突的频率和强度均显著高于与父亲发生冲突的频率和强度;(3)女生与母亲在做家务方面的冲突频率和强度显著高于男生,而男生与父亲在花钱方面的冲突频率显著多于女生;男生与父母的身体冲突显著多于女生,而女生与父母的情绪冲突显著多于男生;在应对策略的使用上,男生使用第三方干预策略的情况显著多于女生;(4)随年级升高,青少年与父母冲突的频率和强度呈倒U型曲线发展,初二年级处于顶峰;青少年使用协商、回避和干预策略的情况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19)
    28. 中学生自我觉知的日常问题解决能力研究
    陈勃, 陈小爱, 游河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19 (3): 53-57.  
    摘要1853)      PDF(pc) (521KB)(1092)    收藏
    采用问卷法对907名中学生自我觉知的日常问题解决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自我觉知的日常问题解决能力存在显著的领域差异;对不同领域的日常问题,初中生与高中生自我觉知的能力有不同的差异模式,我向思维会导致初中生在某些领域高估其能力水平;性别差异以及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差异在多项能力评估中显著存在;大多数自我觉知能力与自评健康状况、家庭经济状况、自评外在形象、做家务事的次数及父母管教严格程度有显著的正相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0)
    29. 大学生实时距、空时距估计的比较研究
    郭秀艳, 聂晶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19 (3): 58-62.  
    摘要2156)      PDF(pc) (556KB)(1268)    收藏
    本研究采用2(空时距、实时距)×8(1秒~8秒)的实验设计,以224名大学生为被试,考察了不同类型、不同长度的时距估计特点,结果发现;(1)时距类型在时距估计中存在主效应,在本实验中,1秒~8秒条件下实时距估计比空时距准确;(2)时距长度在时距估计中存在主效应,时距估计所产生的误差随时距长度的增加而增大;(3)时距类型与时距长度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对实时距、空时距估计进行曲线估计及预测,发现两类时距估计呈现动态特征,1845052秒之前实时距估计比空时距准确,之后空时距估计比实时距准确,两类时距估计曲线的变化速度也呈交替上升趋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6)
    30. 双语双文教学促进小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研究
    陈宝国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19 (3): 63-67.  
    摘要1903)      PDF(pc) (516KB)(979)    收藏
    采用测量法,考察了我国西南部缺乏汉语环境的少数民族地区,双语双文教学方式对小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双语双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这种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和运用上。小学四年级和五年级阶段这种促进作用明显,但到六年级促进作用减弱。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4)
    31. 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构成的研究
    张学民, 申继亮, 林崇德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19 (3): 68-72.  
    摘要2093)      PDF(pc) (546KB)(1269)    收藏
    采用实验与心理测验法,探讨知识结构、教学效能感、教学监控力和基本心理能力在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并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方法,建构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结果表明;知识结构、教学效能感和教学监控力在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中起着重要作用;基本心理能力主要受年龄发展的影响,对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作用不显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17)
    32. 初中生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李文道, 邹泓, 赵霞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19 (3): 73-81.  
    摘要2105)      PDF(pc) (893KB)(1824)    收藏
    采用问卷法对328名初中生的社会支持和学校适应状况进行研究,探讨不同支持源的社会支持和初中生的学校适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母亲是初中生最经常的支持源。(2)初一年级学生感受到的社会支持显著高于初二学生,其学校适应状况也显著好于初二学生。(3)社会支持水平不同的初中生在学校适应的质量上存在差异,高支持水平学生的适应质量显著高于低支持水平学生的适应质量。(4)教师支持、同学支持对初中生的学校适应具有显著的回归效应。两者对积极的学校适应具有增益作用,而对消极的学校适应具有缓冲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68)
    33. 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的修编
    王国香, 刘长江, 伍新春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19 (3): 82-86.  
    摘要3135)      PDF(pc) (520KB)(2183)    收藏
    编制修订教师职业倦怠量表。调查170名中学班主任。结果表明,教师职业倦怠具有3个因子;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自我成就感。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80~0.86之间,分半信度在0.78~0.84之间,再测信度在0.75~0.76之间;量表各个维度与自我效能和抑郁达到显著的相关。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达到心理测量学指标要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575)
    34. 表演治疗的理论与方法述评
    郝琦, 汪新建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19 (3): 87-91.  
    摘要1599)      PDF(pc) (432KB)(1410)    收藏
    表演治疗是艺术治疗的主要形式之一,利用即席创作和自发性角色扮演作为鼓励个人自我表达的手段。表演作为对日常行为的选择和超越,有助于减少习惯性的心理防卫,唤起创造力。表演治疗的特征不是直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而是为人们提供一种全新的生活工具,并引导人们建构出自己想要的生活环境,从而成为新生活的建设者。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会成长起来,而新的情绪、情感就会从新的活动中产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39)
    35. 依恋的研究进展
    黄桂梅, 张敏强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19 (3): 92-96.  
    摘要1760)      PDF(pc) (449KB)(1701)    收藏
    目前对依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依恋的精神病理学的研究;2青少年依恋的发展性研究;3依恋与个体认知、情感和职业成熟度关系的研究。该文对依恋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22)
    36. 四种注意情境下幼儿自我延迟满足的实验研究
    杨丽珠, 徐丽敏, 王江洋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19 (4): 1-6.  
    摘要2462)      PDF(pc) (734KB)(1651)    收藏
    将120名中等自控能力的3~5岁幼儿随机分配到四种注意情境下:两种奖励物同时呈现、只呈现即时奖励物、只呈现延迟奖励物、两种奖励物都不呈现,以探索幼儿自我延迟满足的注意机制及发展特点。结果发现:(1)幼儿自我延迟满足在两种奖励物都不呈现情境下平均延迟时间最长,在呈现奖励物的三种情境下平均延迟时间较短,表现出跨年龄稳定性;(2)3~5岁幼儿自我延迟满足发展存在显著年龄差异,表现出随年龄增长而提高的趋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20)
    37. 幼儿心理理论水平及其与抑制控制发展的关系
    徐芬, 王卫星, 高山, Mark Sabbagh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19 (4): 7-11.  
    摘要2300)      PDF(pc) (581KB)(1568)    收藏
    本研究通过经典的错误信念任务首先考察了3与4岁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水平;然后通过抑制控制任务探讨了幼儿心理理论发展水平与抑制控制能力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3、4岁在完成错误信念任务时有显著的年龄差异;通过错误信念任务的幼儿在抑制冲突的得分显著地高于没有通过错误信念的幼儿;而且除了他人的错误信念,幼儿在其他错误信念上的水平与抑制冲突成绩有显著的相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42)
    38. 青少年社会行为对同伴关系的影响
    辛自强, 孙汉银, 刘丙元, 池丽萍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19 (4): 12-16.  
    摘要2543)      PDF(pc) (587KB)(1682)    收藏
    以349名初中一至三年级青少年为被试,采用同伴提名法和"班级戏剧"量表收集数据,考察社会行为对同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1)"班级戏剧"量表中的30种社会行为可划分为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退缩行为和有争议行为四个方面;(2)亲社会行为和有争议行为能够正向预测同伴的正向提名,攻击和退缩行为能够正向预测同伴的反向提名,亲社会行为能正向预测社会喜好程度,而社会影响程度则主要是由亲社会、攻击和有争议行为预测的。(3)受欢迎组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和有争议行为较多;被拒绝组的攻击和退缩行为较多;被忽视组的退缩行为最多;有争议组青少年的攻击行为、有争议行为和亲社会行为均较多,退缩行为最少。其中,受欢迎组和被拒绝组又可以根据被欢迎和拒绝的理由而划分出亚类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86)
    39. 中国近现代社会创造性人物早期的家庭环境与父母教养方式
    谷传华, 陈会昌, 许晶晶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19 (4): 17-22.  
    摘要3074)      PDF(pc) (555KB)(2108)    收藏
    从家庭环境量表(FES-CV)与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的基本维度,对30位中国近现代社会创造性人物的早期家庭环境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进行考察。结果表明,(1)这些家庭在控制性、组织性、亲密度、独立性、道德宗教观等维度上的平均得分较高,而在矛盾性上的平均得分较低;其家庭环境特点主要表现在家庭的价值观和人际关系、家庭秩序性与家庭活跃性三个方面。(2)上述家庭总体上表现出"严父慈母"的传统教养方式;其父母教养方式主要表现在严厉性与慈爱性两个方面。(3)聚类分析显示,家庭环境可分为低控传统型家庭与高控传统型家庭两类,父母教养方式可分为严厉型教养方式与温暖型教养方式两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79)
    40. 同伴接纳性对中学生内隐社会认知的影响
    郑信军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19 (4): 23-26.  
    摘要1882)      PDF(pc) (510KB)(1001)    收藏
    采用内隐记忆加工分离程序的简化方案,以表现人际关系好坏状况的汉语词汇为实验材料,考察不同社会测量地位高中学生的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成绩。结果表明:被试对表现不良人际关系状态的行为词汇具有更明显的内隐认知特征;同伴接纳性低的学生在内隐记忆中对表现不良人关系状态的行为词汇更敏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