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发展与教育 ›› 2003, Vol. 19 ›› Issue (4): 17-22.
谷传华, 陈会昌, 许晶晶
GU Chuan-hua, CHEN Hui-chang, XUE Jing-jing
摘要: 从家庭环境量表(FES-CV)与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的基本维度,对30位中国近现代社会创造性人物的早期家庭环境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进行考察。结果表明,(1)这些家庭在控制性、组织性、亲密度、独立性、道德宗教观等维度上的平均得分较高,而在矛盾性上的平均得分较低;其家庭环境特点主要表现在家庭的价值观和人际关系、家庭秩序性与家庭活跃性三个方面。(2)上述家庭总体上表现出"严父慈母"的传统教养方式;其父母教养方式主要表现在严厉性与慈爱性两个方面。(3)聚类分析显示,家庭环境可分为低控传统型家庭与高控传统型家庭两类,父母教养方式可分为严厉型教养方式与温暖型教养方式两类。
中图分类号:
[1] 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89-104. [2] 邓世英,刘视湘,郑日昌.西方有关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问题行为关系的理论及其研究综述.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17(2):50-54. [3] Crusec J E, Lytton H. Socialization and the family. In J E Crusec & H. Lytton (Eds.), Social development. Spring-Verlag, 1988:161-212. [4] 方晓义,郑宇.初中生父母抚养方式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14(4):32-36. [5] 吕勤,陈会昌,王莉等.父母教养态度与儿童在2(4岁期间的问题行为.心理学报,2002,35(1):89-92. [6] 陶沙,王耘,王雁平等.3(6岁儿童母亲教养行为的结构及其与儿童特征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14(3):42-46. [7] 魏运华.父母教养方式对少年儿童自尊发展影响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15(3):7-11. [8] 程学超,谷传华.母亲行为与小学儿童自尊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4):23-28. [9] 董奇.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174-179. [10] 俞国良.创造力心理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283-288. [11] 张庆林,Stemberg R J.创造性研究手册.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353-363. [12] Feldman D H.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ity. In R J Sternberg (Ed.), Handbook of Creativit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169-186. [13] Simonton D K. Creativity from a historiometric perspective. In R. J. Steinberg (Ed.), Handbook of Creativit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117-133. [14] Simonton D K. Psychology, science, and history: an introduction to historiometry.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90:1-29. [15]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3:134-142,164-167. [16] 雷雳,王争艳,刘红云等.初中生的亲子沟通及其与家庭环境系统和社会适应关系的研究.应用心理学,2000,8(1):14-20. |
[1] | 秦瑶, 彭运石. 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社交焦虑的影响:同伴接纳和反刍思维的链式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1): 103-113. |
[2] | 刘思含, 伍新春, 王歆逸. 父母教养方式的潜在类别及其与青少年学习投入和焦虑症状的关系[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5): 673-682. |
[3] | 赵纤, 王志航, 王东方, 袁言云, 尹霞云, 黎志华. 贫困家庭儿童在青少年早期的亲社会行为发展轨迹:性别及父母教养方式异质性的影响[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3): 323-332. |
[4] | 高峰, 白学军, 章鹏, 曹海波. 中国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杀意念的元分析[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1): 97-108. |
[5] | 谢云天, 史滋福, 尹霖, 兰洛. 中国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学业成绩关系的元分析[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8(3): 366-379. |
[6] | 李婷, 张又文, 李玥漪, 黄峥. 坚毅力的代际传递:父母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8(2): 207-215. |
[7] | 王靖民, 郭明宇, 常淑敏. 儿童父母拒绝与同伴拒绝的关系:问题行为的中介作用和家庭环境纷杂度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1, 37(6): 845-853. |
[8] | 李文福, 贾旭卿, 李功迎, 张庆林.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手机依赖:自我控制和感觉寻求的链式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1, 37(5): 660-667. |
[9] | 吴鹏, 张琪, 王杨春子. 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网络受欺负行为的关系:一项追踪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1, 37(5): 719-726. |
[10] | 赖燕群, 连榕, 杨琪, 牛更枫. 家庭功能与初中生欺负行为:有调节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1, 37(5): 727-734. |
[11] | 罗世兰, 张大均, 刘云艳.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影响: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心理素质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1, 37(1): 26-33. |
[12] | 彭自芳, 傅纳, 张新杰. 父母冲突与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关系:教养方式和情绪安全感的链式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0, 36(6): 668-676. |
[13] | 王亚丹, 孔繁昌, 赵改, 张星杰, 周博, 唐凤, 周宗奎. 父母教养方式影响青少年感恩:心理特权和观点采择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0, 36(4): 422-429. |
[14] | 雷丽丽, 冉光明, 张琪, 米倩文, 陈旭. 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焦虑关系的三水平元分析[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0, 36(3): 329-340. |
[15] | 李永占. 父母教养方式对高中生学习投入的影响:一个链式中介效应模型[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8, 34(5): 576-58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