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 Vol.17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听写任务下儿童汉字输出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栾辉, 舒华, 张大成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17 (1): 1-5.  
    摘要2240)      PDF(pc) (411KB)(1546)    收藏
    本研究采用听写任务,考察了小学六年级儿童的汉字书写心理过程。结果发现:正确率与频率成正比,与目标字学习年级成反比;书写错误主要是别字错误,错字错误少;在错字错误中,超过75%的错字部件正确;在别字错误中,同音错误比例最高,其次是同声旁错误;不同特性的汉字,儿童所犯的错误不同。本研究的结论是记忆有助于儿童汉字书写,汉字构字规则以及同音字多、声旁表音等汉语语言学规律对儿童汉字书写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4)
    2. 内部动机、外部动机与创造力的关系研究
    薛贵, 董奇, 周龙飞, 张华, 陈传生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17 (1): 6-11.  
    摘要2619)      PDF(pc) (624KB)(2285)    收藏
    本研究以277名文科三、四年级的大学生为被试,综合考察在故事、连线和命名任务下,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对创造力表现的影响。多变量方差分析发现,对于三个测验的共同部分,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主效应均显著,但交互作用不显著。分别对每个任务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对于连线任务而言,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主效应均显著;对于命名任务而言,外部动机的主效应显著,内部动机的主效应不显著;对于故事任务而言,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主效应不显著。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之间在三个任务中均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多重回归分析发现,对于不同的任务,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贡献显著不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17)
    3. 儿童欺负行为的类型及其相关因素
    张文新, 王益文, 鞠玉翠, 林崇德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17 (1): 12-17.  
    摘要2958)      PDF(pc) (179KB)(1561)    收藏
    本研究采用Olweus欺负问卷中文修订版对我国6471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探讨了中小学生欺负行为的类型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结果发现:(1)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直接言语欺负的发生率最高,其次是直接身体欺负,间接欺负的发生率最低。(2)小学和初中男生受直接身体欺负的比例显著高于女生,直接言语欺负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3)小学阶段三类欺负行为的发生率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三年级儿童受直接身体欺负的比例极显著地高于四、五年级,受直接言语欺负的比例总体上随儿童年级升高而上升,受间接欺负的比例在2-4年级之间相对稳定,5年级出现极显著的下降;在初中阶段三类欺负行为的发生率相对稳定。(4)欺负者大多与受欺负者同龄或年长于受欺负者,初中学生的欺负呈现出明显的“团体化”特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30)
    4. 8-10个月婴儿社会情绪行为特点的研究
    李蓓蕾, 陶沙, 董奇, 张华, 周江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17 (1): 18-23.  
    摘要2563)      PDF(pc) (630KB)(1437)    收藏
    本研究对8~10个月婴儿的母亲进行实验室结构访谈,考察了婴儿社会情绪行为发展的年龄特点和性别差异。结果表明:(1)8-10个月婴儿已经出现多种性质、较复杂的社会情绪行为,并且在频率上随年龄变化而增加;负性情绪行为的增长相对较明显,婴儿违反规定和分离焦虑行为在第九个月显著增多。(2)在8-10个月的婴儿中,具有不同社会情绪行为特征的婴儿的年龄分布具有显著差异,表现出较强负性情绪行为的婴儿在第九个月中显著增多。(3)8-10个月婴儿的社会情绪行为表现没有显著性别差异,但婴儿的社会情绪行为的发展趋势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男婴在分离焦虑、执拗表现频率的增加上高于女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5)
    5. 幼儿社会行为发展特点的研究
    庞丽娟, 陈琴, 姜勇, 叶子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17 (1): 24-30.  
    摘要2699)      PDF(pc) (187KB)(2458)    收藏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对12个小、中、大班共435名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幼儿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存在一定差异;幼儿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内部不同行为间的发展具有一致性与差异性;在幼儿不同类型的社会行为的发展中,自然因素与环境教育因素在儿童发展不同阶段起着不同作用。幼儿社会行为发展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57)
    6. 9-16岁儿童的合作倾向与合作意图的发展研究
    庞维国, 程学超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17 (1): 31-35.  
    摘要2344)      PDF(pc) (453KB)(1223)    收藏
    本研究采用情境故事法,对154名9-16岁儿童的合作倾向与合作意图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随着年级升高,儿童的合作倾向逐渐减小,初二到高一之间是儿童的合作倾向发展的转折期,同伴关系是影响儿童合作倾向的稳定因素;儿童的合作意图随年龄增长日趋复杂和分化,维系良好的同伴关系的意图随年龄增长变化不大,自利意图逐渐减弱,利他意图逐渐增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41)
    7. 弱智儿童视觉图形辨认的实验研究
    林仲贤, 张增慧, 孙家驹, 武连江, 闫新中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17 (1): 36-39.  
    摘要1957)      PDF(pc) (522KB)(1071)    收藏
    本研究探讨了不同智商水平的弱智儿童的视觉图形辨认能力的差异,并与同龄正常儿童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智商在31-51,平均智商为41.6,均龄为11.7岁的弱智儿童,在图形以0.05秒速度的呈现条件下,平均辨认正确率为21.4%;在以0.01秒速度呈现的条件下,平均正确率为20.7%。智商在55-75,平均智商为62.0,均龄为10.2岁的弱智儿童,图形以0.05秒速度呈现时,平均辨认正确率为48.5%;在以0.01秒速度呈现时,平均正确率为45.0%。与同均龄的正常儿童比较,无论在哪一种呈现速度条件下,对图形辨认正确率均明显低于正常儿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6)
    8. 教改对教师工作生活质量影响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杨化冬, 时勘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17 (1): 40-46.  
    摘要2160)      PDF(pc) (678KB)(994)    收藏
    本研究采用跨文化教育协作组(CCCRE)编制的访谈问卷,采用结构化访谈方式,通过跨文化教育研究协作对9个国家513名教师进行访谈调查。本文着重探讨了教改的种类、起因和角色特征对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教改类型对教师人际关系和职业发展的变化有显著影响2)教改起因对教师的时间利用和职业发展有显著影响,并在时间利用上显示出文化上的差异。3)我国教改在起因上表现出与总体趋同态势,但它们对教师的人际关系和职业发展的变化有更积极的影响。4)执行者是教师在教改中的主要角色,但这种角色对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没有显著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73)
    9. 职业评定量表(VIESA)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刘视湘, 郑日昌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17 (1): 46-51.  
    摘要2265)      PDF(pc) (594KB)(1133)    收藏
    根据D.E.Super的职业发展理论,职业选择的成熟与发展一般分为五个阶段,中学生正处在从探索到成熟的重要转变期。本研究以美国大学测验中心的职业分类系统为基础,以职业评定量表VIESA为工具和对象,对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的179名高中三年级学生和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的55名二年级学生进行了施测,检验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量表的信度指标基本在.70以上,构想效度良好,以专业满意感为效标的效标效度达到显著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50)
    10. 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陈宝国, 彭聃龄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17 (1): 52-57.  
    摘要4760)      PDF(pc) (616KB)(4304)    收藏
    介绍了语言习得关键期的概念、支持的证据、成因以及研究的主要结果等内容,并指出了语言习得关键期的研究对教育的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42)
    11. 对三种认知迁移理论的述评
    李亦菲, 朱新明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17 (1): 58-62.  
    摘要2395)      PDF(pc) (467KB)(1680)    收藏
    本文介绍了80年代以来,认知心理学家提出的三种新的迁移理论:图式理论、共同要素理论和元认知理论。通过分析这三种理论所强调的影响迁移因素,本文指出:单纯强调内部因素(图式理论和元认知理论),或者单纯强调外部因素(相同要素理论),都不能对迁移的机制作出合理的解释;为了全面、完整地揭示迁移的机制,应综合考虑内部和外部两类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34)
    12. 个人目标取向、课堂目标结构及文化因素与学业求助策略的关系研究
    李晓东, 林崇德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17 (2): 1-6,18.  
    摘要2338)      PDF(pc) (578KB)(1479)    收藏
    本研究以982名初中学生为被试,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和多元回归方法对个人目标取向、课堂目标结构及文化因素与学业求助策略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个人目标取向可以区分出任务取向、趋向型自我取向和逃避型自我取向,它们对学业求助的影响是不同的,只有逃避型自我取向的学生才倾向于作不利于学习的执行性求助。(2)课堂目标结构对学业求助有影响 ,在任务取向的课堂里 ,学生倾向于作工具性求助。(3)文化因素对学业求助有影响。认同中国求助格言的学生愿意作工具性求助,在意他人评价的学生倾向于回避求助或作执行性求助。(4)个人目标取向、课堂目标结构和文化因素对不同年级学生学业求助的影响模式不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35)
    13. 3~7岁儿童分类方式对分类结果影响的研究
    曹瑞, 阴国恩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17 (2): 7-12.  
    摘要2152)      PDF(pc) (620KB)(947)    收藏
    以300名3-7岁儿童为被试,探讨在相同条件下,三种不同的分类方式(自由分类、根据言语指导分类、根据目标图分类)对分类结果的影响,结果发现:从总的分类结果来看分类方式对分类结果的影响是较显著的,这种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年龄差异,6岁组分类方式对分类结果的影响最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0)
    14. 5-10岁儿童发展性学习困难的教育干预研究
    陈学锋, 谢天壬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17 (2): 13-18.  
    摘要2542)      PDF(pc) (583KB)(1740)    收藏
    本研究采用教育自然实验和纵向研究设计对100名5-10岁学习困难儿童进行训练,以认知能力训练为主,同时综合进行运动和感觉统合能力训练,以及儿童自我意识和同伴关系,亲子关系调整的训练方法,研究发现训练有较为明显的效果,训练所采取的游戏性学习方式和小组训练方式都有助于加强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40)
    15. 初中阶段青少年健康行为的因素结构特点分析
    张红川, 王耘, 孙燕青, 王昌海, 董奇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17 (2): 19-25.  
    摘要2104)      PDF(pc) (669KB)(1036)    收藏
    本研究以北京地区398名初中学生为被试,以适度睡眠、合理饮食、口腔卫生、体育锻炼、防止久坐五类健康促进行为与冒险、越轨、吸烟、过量饮酒、冒险骑车五类健康危害行为为对象,对其健康行为的因素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初中阶段青少年的健康危害行为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而健康促进行为间的关系则较为复杂。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初中阶段青少年健康行为的因素结构主要包含了两个因素,其中健康生活习惯因素主要包括适度睡眠、合理饮食与口腔卫生三类健康促进行为;冒险生活方式因素则包括了冒险、越轨、吸烟、过量饮酒、冒险骑车五类健康危害行为以及体育锻炼、防止久坐两类健康促进行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34)
    16. 感知的和实际的友伴吸烟行为对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影响
    方晓义, 林丹华, 房超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17 (2): 26-30,35.  
    摘要1857)      PDF(pc) (463KB)(1035)    收藏
    选取北京市一所普通中学和一所重点中学初一至高三的学生为被试,采取自由参与研究和被试自我报告、被试报告友伴、友伴自我报告吸烟行为的方式,从认知发展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感知的与实际的友伴吸烟行为对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影响。结果验证了认知发展理论,即感知的友伴吸烟行为对青少年吸烟行为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而实际的友伴吸烟行为没有明显的影响作用。研究还发现,性别和友伴关系类型对感知的与实际的友伴吸烟行为之间的差异存在明显的主效应;友伴自我报告的吸烟行为超过被试自我报告的吸烟行为。讨论揭示了研究结果对预防和干预青少年吸烟行为的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64)
    17. 学生认知方式影响文章阅读理解的实验研究
    宋广文, 李寿欣, 王新波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17 (2): 31-35.  
    摘要2172)      PDF(pc) (478KB)(1381)    收藏
    以初二学生为被试 ,考察了不同认知方式学生对不同体裁文章以及对有无标记说明文的学习效果。结果表明,(1)不同认知方式学生对散文的学习无明显差异,对说明文的学习场独立学生要好于场依存者;(2)场独立者对有标记的说明文的学习效果要好于场依存者;对无标记说明文的学习,场独立与场依存者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47)
    18. 作文前构思时间分配及其对写作成绩影响的研究
    戴健林, 许尚侠, 莫雷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17 (2): 36-40.  
    摘要2250)      PDF(pc) (486KB)(1016)    收藏
    通过3个分实验考察了优差生的作文前构思时间分配及其不同的构思时间分配策略对作文成绩的影响。实验1发现“优生”和“差生”在无时限写作情况下,前者花在构思上的时间更多,并运用了较好的构思策略;实验2发现“优生”和“差生在限时写作情况下,在构思时间上没有显著的差异,但他们在构思策略上仍表现出差异;实验3发现长时限构思比短时限构思能够带来更好的文本质量。作者对写作前构思的计划和管理,可能是提高作文质量的自我调控策略之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45)
    19. 小学生课堂参与的类型研究
    曾琦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17 (2): 41-44,49.  
    摘要2396)      PDF(pc) (513KB)(1312)    收藏
    综合运用课堂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法,本研究以263名小学1~6年级学生为被试,考察了小学生课堂参与的类型及其发展特点。结果表明:1)根据学生课堂参与的性质、参与的程度可以将小学生划分为三类,即消极参与型、主动参与型和被动参与型;2)从总体分布上看,小学生课堂参与的类型是比较多样化的,相比较而言,被动参与型的人数最多,主动参与型次之,消极参与型最少;3)在学习成绩和自我概念方面,主动参与型学生的发展要优于被动参与型和消极参与型学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63)
    20. 错误信念理解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王美芳, 陈会昌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17 (2): 45-49.  
    摘要2237)      PDF(pc) (558KB)(1338)    收藏
    错误信念理解后儿童心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是近年来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比较活跃的一个课题。该文在简要介绍儿童心理理论获得的主要标志——错误信念理解的基础上,概括阐述了该领域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争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71)
    21. 西方有关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问题行为关系的理论及其研究综述
    邓世英, 刘视湘, 郑日昌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17 (2): 50-54.  
    摘要4613)      PDF(pc) (412KB)(3334)    收藏
    对父母教养方式和青少年问题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西方心理学和社会学界,国内在此领域内的理论探讨和经验性研究都很缺乏。本文对近五十年来西方在父母教养方式和青少年问题行为发展之间的关系上的几种主要理论模型及部分经验性研究进行了客观的回顾,简要介绍了双因素论(危险性因素与保护性因素)、社会控制理论、社会背景模型和强制模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15)
    22. 对中学教学中教师运用情感因素的现状调查
    卢家楣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17 (2): 55-58,64.  
    摘要2244)      PDF(pc) (422KB)(1355)    收藏
    针对中学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情感因素现状的大规模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重知轻情现象在当前的中学教学中十分普遍,并主要表现在虽有一定认识却鲜于教学实践的状况上,其原因主要是缺乏情感教学方面的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也为一些误解所致,而市区和郊区中学、重点和非重点中学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基本一致,不存在明显差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72)
    23. 学校组织健康与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潘孝富, 程正方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17 (2): 59-64.  
    摘要2074)      PDF(pc) (695KB)(1141)    收藏
    探讨初中组织健康与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结果表明,学校组织健康状况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相关十分显著,学校组织越健康,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置身于健康学校组织里和不健康学校组织里的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显著;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学校组织健康因子与学生心理健康因子有较好的回归关系,特别是校长倡导、关心体贴和校长影响力这三个组织健康因子与学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回归显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39)
    24. 两岁儿童情绪调节策略与其问题行为
    王莉, 陈会昌, 陈欣银, 岳永华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17 (3): 1-4,21.  
    摘要2543)      PDF(pc) (590KB)(1591)    收藏
    本研究在实验室中对148名2岁儿童在紧张情境中的情绪调节策略进行观察,通过聚类分析,根据儿童情绪调节策略使用的特点将儿童分为积极活动型,中间型和安慰型.同时,父母报告儿童问题行为.结果发现,在外显问题行为上,三组儿童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而在内向性问题行为上各类型儿童之间的差异显著,具体来说,安慰型儿童的内隐性问题行为得分显著高于其它类型儿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56)
    25. 4~8岁儿童视动整合能力发展及其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
    张华, 林磊, 陶沙, 董奇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17 (3): 5-8.  
    摘要2044)      PDF(pc) (464KB)(1159)    收藏
    视动整合能力指个体在有目的的操作活动过程中视觉感知和手部运动的协调与配合能力,在儿童操作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考察了4-8岁儿童视动整合能力的发展水平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结果发现:(1)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视动整合能力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在6-7岁之间发展速度较快;(2)视动整合能力与儿童学业成绩间的相关显著,差异检验表明,学习成绩好的儿童视动整合能力显著高于学习成绩差的儿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2)
    26. 中学生人际关系发展特点的研究
    沃建中, 林崇德, 马红中, 李峰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17 (3): 9-15.  
    摘要2715)      PDF(pc) (552KB)(3462)    收藏
    本研究选取北京、河南、重庆、杭州、新疆五地的11743名从初一到高三中学生作为被试,采用《人际关系量表》,从与异性关系、同性关系、父母关系、教师关系、陌生人关系五个方面对中学生人际关系状况和发展特点做了测查.研究结果表明:(1)中学生人际交往水平从初一到初二明显下降,初三时有大幅度的攀升,高中阶段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女生的人际交往水平高于男生.(2)中学生与同伴交往水平较高,与异性同伴的关系要好于与同性同伴的关系;中学生与成人交往水平较低,与陌生成人的关系要好于与父母和教师的关系.(4)初二到初三女生与异性同伴交往水平迅速提高,初三后保持稳定;初二到高一男生与异性同伴交往水平迅速提高,高二后保持稳定;初三到高一,中学生与同性伙伴的交往水平明显提升.(5)初一到初二,中学生与父母和教师的交往水平显著下降,高中生与父母的关系有所改善,但与教师的关系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上.随年龄增长,男生与陌生人的交往水平逐渐提高,女生与陌生人的交往发展波动较大,初三和高三水平较高,初二和高一水平较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387)
    27. 3-6年级小学生师生关系:结构、类型及其发展
    王耘, 王晓华, 张红川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17 (3): 16-21.  
    摘要2759)      PDF(pc) (604KB)(1816)    收藏
    本研究采用师生关系教师评定量表,由14名班主任教师对498名3-6年级学生与教师的关系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师生关系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师生关系特点主要表现在冲突性、亲密性和反应性三个维度上.(2)快速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3-6年级学生的师生关系可划分为3种类型:冷漠型、冲突型、亲密型,其分布比例分别为23.0%、33.7%、43.3%.(3)师生关系随学生年级增长而变化.在师生关系各维度及总分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随年级的上升,积极师生关系类型的比例逐渐下降,而消极师生关系类型的比例逐步上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43)
    28. 初中生自我概念、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的研究
    王振宏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17 (3): 22-27.  
    摘要2307)      PDF(pc) (644KB)(2426)    收藏
    以初中197名学生为被试,研究了初中生自我概念、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关系.研究表明:(1)初中生在一般自我、自我价值感、身体自我方面存在性别差异,在一般自我、学业自我方面存在年级差异,在自我价值感与身体自我概念方面存在性别与年级的交互作用,女生的自我价值感、身体自我概念随年级升高而降低.(2)初中生在应对方式方面的幻想应对上存在性别差异,在求助应对、发泄应对方面存在年级差异.(3)自我概念各因子与问题解决、求助应对存在一定的显著正相关,自我概念越积极,越有可能以问题解决、寻求帮助来应对挫折和烦恼;自我概念部分因子对应对方式的部分因子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显著回归效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38)
    29. 青少年家庭义务感的研究
    王美萍, 张坤, 张文新, Andrew J Fuligni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17 (3): 28-32,39.  
    摘要1986)      PDF(pc) (567KB)(1454)    收藏
    本研究采用家庭义务感问卷对711名高一和高三的城乡青少年进行了调查,考察当前青少年家庭义务感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1)青少年总体上具有较强的家庭义务感;(2)农村青少年比城市青少年更为重视“未来对家庭的支持”;女青少年比男青少年更重视当前与未来对家庭的支持,以及对家人的尊敬;独生与非独生青少年的家庭义务感无显著差异;(3)在“当前对家庭的支持”与“未来对家庭的支持”方面,青少年的义务感高于他所感知到的父母的期望,但在“对家人的尊敬”上,青少年的态度与父母的期望间无显著差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34)
    30. 高中学生解决计算类化学问题的表征及其与策略关系的研究
    李广洲, 任红艳, 余嘉元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17 (3): 33-39.  
    摘要1987)      PDF(pc) (323KB)(982)    收藏
    在国内外关于问题解决中表征和策略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高中学生解决计算类化学问题的五个表征层次和四种解决策略,并用出声思维法对15位典型被试学生进行了详尽的个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中学生在解决计算类化学问题时的表征程度(包括表征时间的长短和表征正确率的高低)决定了其问题解决策略的选取,表征程度高的学生倾向于选择相对优化的策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98)
    31. 高中生解决化学实验问题的心理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进一步研究
    王磊, 胡久华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17 (3): 40-46.  
    摘要2142)      PDF(pc) (729KB)(1067)    收藏
    对中学化学实验问题解决心理机制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采用活动任务分析、心理模拟、现场实验活动观测、学生自我反思问卷调查,以及定量统计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22名高三优秀学生解决化学实验问题的心理活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较深入的探查,对了解我国高中生化学实验问题解决的能力和水平特点,以及如何改革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具有重要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05)
    32. 《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问卷》中文版的初步修订
    罗清旭, 杨鑫辉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17 (3): 47-51.  
    摘要6992)      PDF(pc) (432KB)(4913)    收藏
    《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问卷》(CCTDI)是测评批判性人格特质的有效工具之一.论文对CCTDI作了中文版的修订.修订工作包括翻译、试测、修订、重测等.试测和重测对象为大专1至3年级和本科1至4年级的学生.试测对象为173人,重测对象为382人.对CCTDI作的统计分析表明,该问卷的中文修订版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适合于团体测验之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63)
    33. 处境不利儿童的友谊关系研究
    高琨, 邹泓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17 (3): 52-55.  
    摘要2058)      PDF(pc) (454KB)(1378)    收藏
    处境不利儿童是一个特殊的儿童群体,他们有许多与正常儿童不同的心理特点.这些特点使他们与同伴建立友谊关系时会遭遇一定的困难,并使得建立起的友谊关系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简要介绍了处境不利儿童的友谊特点,不同理论流派、研究对于他们遭遇友谊困难的原因的解释,以及与同伴积极、亲密的友谊对于处境不利儿童的特殊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62)
    34. 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陈英和, 姚端维, 郭向和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17 (3): 56-59,27.  
    摘要2407)      PDF(pc) (444KB)(3431)    收藏
    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已成为近15年来发展心理学的一个研究热点.早期这方面的研究相对集中在儿童心理理论获得年龄上,近期研究的焦点转移到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本文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模式、儿童心理理论发展速度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儿童心理理论发展质量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以往研究的不足以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29)
    35.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参与式教师培训初探
    李辉, 周永红, 刘春燕, 施江玉, 李文权, 苏雯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17 (3): 60-64.  
    摘要2248)      PDF(pc) (560KB)(1005)    收藏
    本研究通过参与式培训手段,提高了昆明市东华一小全体教师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能力,并探讨参与式培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多维评估结果表明本次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原因在于:1.通过需求评估确定内容,增加了培训内容的针对性.2.参与式教学手段的引入,激发了学员的参与热情,提升了培训效果.3.全员培训从“面”上增进了教师积极的日常教学行为,减少了消极的日常教学行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