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9年 第25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9-01-15
    论文
    旋转任务中3~5岁儿童空间物体位置编码的研究
    王泉泉, 胡清芬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9, (1):  1-6. 
    摘要 ( )   PDF (150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实验探讨3~5岁儿童在对空间物体位置进行编码时,能否有效采用心理旋转策略或根据物体"位置关系"来判断物体方位。实验采用3×4混合设计,在旋转条件下研究上述问题。结果表明:(1)在策略方面,儿童对心理旋转的使用要显著优于利用位置关系进行判断;(2)随着年龄增长,心理旋转的能力不断提高,5岁时进步尤其明显;(3)3~5岁儿童均不能自动利用位置关系对物体位置进行编码,但5岁儿童经提示后可采用此策略。
    教师态度与指导方式对幼儿坚持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但菲, 冯璐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9, (1):  7-13. 
    摘要 ( )   PDF (930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采用3×2×2(年龄×教师态度×言语指导方式)三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考察了教师态度和言语指导对3~6岁幼儿坚持性的影响。其中幼儿年龄、教师态度及言语指导方式为实验的自变量,幼儿坚持完成任务的时间为实验因变量,设计4种实验情境,并随机选择沈阳市两所幼儿园,分层选取小、中、大班的幼儿作为实验研究的被试,年龄分布在3~6岁之间,每种情境下每个年龄段的有效被试各为30人,男女各半,共360人。研究结果表明:(1)3~6岁幼儿的坚持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且4~5岁是幼儿坚持性发展的转折期;(2)不同的教师态度对幼儿的坚持性影响显著;(3)不同的言语指导方式对幼儿坚持性影响显著;(4)教师积极态度下,多次言语指导对幼儿的坚持性会产生最积极的影响。
    7~11岁儿童失言理解及与母亲教养方式的关系
    杜丹, 苏彦捷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9, (1):  14-20. 
    摘要 ( )   PDF (825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失言任务和改编后的教养方式问卷探讨7~11岁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及其与母亲教养方式的相关。结果表明,在学龄期,儿童在不同层面上对失言的理解能力仍在提高,高年级时已超出单一维度。7岁儿童对包含意图的信念理解与母亲的"过度偏爱"显著负相关;8岁儿童对包含意图的信念理解与母亲的"惩罚和严厉"显著负相关。结果提示在某些年龄阶段,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可能与母亲特定的教养方式有关。
    情绪状态对不同年龄儿童定势转换的影响
    赵丽, 王勇慧, 王振宏, 游旭群, 岳彩群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9, (1):  21-26. 
    摘要 ( )   PDF (655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情绪影片引发情绪的方法,考察64名8~12岁儿童在正负情绪状态下定势转换能力的表现。研究为4(年龄)×2(情绪)×3(重复转换条件:重复、短时转换、长时转换)3因素重复测量混合设计。结果表明,情绪状态对任务转换产生了影响,可能是积极情绪比消极情绪对任务定势的长时转换削弱更大。不同年龄的儿童在这两种任务转换条件中没有出现显著的年龄差异,说明8~12岁儿童均已具备在两个任务之间进行即时转换的能力。
    合作指数与描述方式对儿童囚徒困境博弈中合作行为的影响
    孙昕怡, 陈璟, 李红, 李秀丽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9, (1):  27-33. 
    摘要 ( )   PDF (895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采用囚徒困境任务,考察了91名10~12岁儿童和101名成人在博弈决策中合作行为的特点。并分别考察合作指数和描述方式这两个变量对个体合作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描述方式对儿童的合作行为有显著影响,表现为"回避"描述中较之"趋向"描述有更多合作行为,而描述方式对成人则无影响。(2)儿童对合作指数不敏感,平均合作率显著高于成人,表现出合作倾向;成人平均合作率随合作指数的升高而升高,但始终处于几率水平之下,表现出竞争倾向。
    基于关系-表征复杂性模型的数学应用题表征能力测验
    辛自强, 张莉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9, (1):  34-40,53. 
    摘要 ( )   PDF (752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关系-表征复杂性模型,从每道应用题涉及集合关系的嵌套程度角度事前分析其关系复杂性,编制了难度序列变化的应用题测验,以考察问题表征能力。采用该测验测查了四至七年级共165名学生,考察事前分析的合理性及表征水平随年龄的变化。结果表明:(1)事前分析对两个事后难度指标(错误率和Rasch模型分析的任务难度)的解释率分别为73.7%、78.7%;该测验得分与测查思维水平层次变化的SOLO分类测验上的得分有较高相关(r=0.65)。(2)四年级的应用题表征水平显著低于五、六、七年级,其他三个年级差异不显著;而且随着问题关系复杂性的增加,年级差异增大。这说明基于关系-表征复杂性模型的事前分析是合理的,据此编制的测验能够测查表征水平随年龄的变化。
    中学生自恋的年龄特征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
    周晖, 张豹, 郑珊珊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9, (1):  41-45. 
    摘要 ( )   PDF (163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459名初一到高二学生施测自恋、自尊以及社会适应问卷,以探讨中学生自恋的年龄特征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结果表明:(1)中学生的自恋不存在性别差异,但是年级差异显著,初三学生的自恋水平要显著低于高一学生。由于年级差异的效应值很小(G2=0.025),要谨慎分析该年级差异。(2)自恋与中学生自我报告的社会适应良好呈显著正相关。(3)自尊在自恋与社会适应的关系间起到了中介作用。
    考试焦虑对错误记忆的影响
    陈顺森, 唐丹虹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9, (1):  46-53. 
    摘要 ( )   PDF (192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认知考试焦虑量表从550名高一学生中筛选出75名不同考试焦虑水平的学生,运用Deese-Roediger-McDermott范式(DRM范式)诱发错误记忆,考察考试焦虑对错误记忆的影响。结果显示:(1)DRM范式能有效诱发个体对未呈现的关键诱词产生错误记忆;(2)中等考试焦虑水平的学生产生的错误记忆最少;(3)高考试焦虑水平的学生在高唤醒情境下对关键诱词的再认错误率显著高于中、低唤醒情境下的个体。使学生保持中度考试焦虑能减少错误记忆,提高认知成绩。
    现实预期和意愿预期在文本阅读中的激活强度
    吕超, 莫雷, 伍丽梅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9, (1):  54-60. 
    摘要 ( )   PDF (2061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文本阅读中,读者往往对事件的后续发展进行预期推理。预期推理有两种倾向,要么是倾向于根据客观现实条件进行的现实预期,要么是倾向于根据主观个人意愿进行的意愿预期。两个实验探讨了文本阅读中读者产生的现实预期和意愿预期的激活强度。结果发现,现实预期和意愿预期都可以在阅读中即时产生,意愿预期强于现实预期;把读者分为"情感导向型"和"非情感导向型",发现"情感导向型"的读者,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意愿预期强于现实预期,而"非情感导向型"的读者则不是。
    不同自尊者在赌博情境下的风险规避行为
    杨娟, 张庆林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9, (1):  61-65. 
    摘要 ( )   PDF (1028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考察不同自尊水平的个体在赌博情境下的风险规避行为,263名大学生被试同时完成外显Rosenberg量表、内隐联想测验和21点赌博游戏。实验结果发现,(1)随着风险的增加,所有被试都表现出风险规避;(2)在高外显自尊水平的个体中,低内隐自尊水平个体比高内隐自尊水平个体表现出更多的风险规避行为;在低内隐自尊的个体中,高外显自尊个体比低外显自尊个体表现出更多的风险规避行为。风险规避行为间接地反映出个体的防御倾向,结果提示,在风险情境中,高外显低内隐自尊个体表现出较高的自我防御倾向。
    语音训练对幼儿英语语音意识和字母知识的促进
    郑小蓓, 王正科, 刘冬梅, 许婕, 李文玲, 孟祥芝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9, (1):  66-71. 
    摘要 ( )   PDF (263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语音意识是影响英语阅读能力的关键因素。本研究结合语音教学法的思想,采用自编的教学材料和语音游戏,通过字母故事和语音训练游戏,训练儿童的语音意识。研究者在北京市一所普通幼儿园选取了无英语学习经验的3岁左右中国幼儿63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经过8周的语音教学实验,发现接受语音教学的实验组儿童在音节意识、音韵意识、音素意识和字母识别等方面较接受普通英语教学的控制组都有显著提高。结果表明早期有针对性的语音训练可能能够更快地提高幼儿的语音意识。
    汉语母语儿童和成人视听双通道英语语音知觉的训练研究
    李燕芳, 董奇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9, (1):  72-78. 
    摘要 ( )   PDF (922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通过前测-训练-后测的实验程序,对22名五年级小学生和29名大学一年级学生在不同测查条件下知觉英语辅音/s/和/θ/的可塑性情况进行了考察和比较。两个年龄阶段被试在前后测中均接受纯听、视听一致、视听不一致和纯视条件下的测查,训练时两个年龄阶段被试中分别有一半接受纯听训练,另一半接受视听训练,训练时间历时10天,每天30分钟左右。对训练效果的分析发现:(1)接受纯听和视听训练的五年级学生在纯视测查条件下知觉英语辅音/s/和/θ/的提高率有显著差异,视听训练被试显著高于纯听训练被试,在其他条件下没有显著差异;(2)接受两种训练的大学生在所有条件下知觉英语辅音/s/和/θ/的提高率都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儿童表现出了更强的视听双通道语音知觉的可塑性。
    学优生与学困生内隐与外显协同学习的比较研究
    葛操, 沈德立, 白学军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9, (1):  79-82,91. 
    摘要 ( )   PDF (599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目前国内采用的标准,选取学优生和学困生各120人。运用内隐学习中的双条件人工语法材料和强分离的实验范式,考察和比较了两种学生的内隐学习、内隐与外显协同学习的成绩。结果显示:(1)学优生在外显学习、协同学习(先内隐后外显以及内隐与外显交替)方式下的成绩显著好于学困生,而在内隐学习方式下,二者成绩差异不显著。(2)学优生的外显学习及协同学习成绩显著好于内隐学习成绩,而学困生在四种学习方式下成绩差异不显著。表明在人工语法学习中学优生的有意识学习及其与无意识的协同学习效果较好,而学困生的有意识学习及协同学习较差。
    信息呈现方式与学习者的个性特征对多媒体环境下学习效果的影响
    康诚, 周爱保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9, (1):  83-91. 
    摘要 ( )   PDF (997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两个实验:实验一以陈述性知识为学习内容,实验二以程序性知识为学习内容,在这两种情况下,分别用组间设计探讨信息呈现方式对不同认知风格和空间能力的学习者在多媒体环境下学习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认知风格对陈述性知识在多媒体环境下的学习效果产生影响,而选择的多媒体信息呈现方式和被试的空间能力则对其不产生影响;(2)对于程序性知识的保持,多媒体信息呈现方式和被试认知风格都会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被试空间能力则不会产生影响,而且被试不同的认知风格在不同的多媒体信息呈现方式上会产生不同的影响;(3)对程序性知识的迁移,多媒体信息呈现方式、被试认知风格和空间能力都会对多媒体环境下的学习效果产生影响,而且被试不同的认知风格和空间能力在不同的多媒体信息呈现方式上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农村留守初中生依恋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肖聪阁, 陈旭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9, (1):  92-96. 
    摘要 ( )   PDF (755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青少年父母、同伴依恋问卷和青少年应对方式问卷对方便取样得到的492名农村留守初中生、514名非留守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农村留守初中生依恋和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留守初中生父母、同伴依恋显著低于对照组;留守初中生使用问题解决和求助的方式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发泄显著高于对照组。(2)留守初中生的依恋与应对方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父母同伴依恋与问题解决和求助正相关,与幻想、忍耐等显著负相关。父母同伴的信任、沟通和疏离与应对方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
    外显与内隐自尊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预测
    耿晓伟, 张峰, 郑全全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9, (1):  97-102. 
    摘要 ( )   PDF (785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通过运用内隐联想测验和量表法对111名大学生进行测试,在确认自尊结构的基础上,考察外显和内隐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结果发现:(1)大学生自尊结构是双重的,存在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两种成分;(2)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都可以显著预测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教师工作满意感与工作绩效:职业倦怠的中介效用
    孟慧, 梁巧飞, 李永鑫, 熊梅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9, (1):  103-107. 
    摘要 ( )   PDF (175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通过考察398名幼儿园和小学教师的工作满意感、职业倦怠和工作绩效状况,采用纵向研究方法,借助于结构方程模型建构,以揭示其工作满意感、职业倦怠与工作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工作满意感对工作绩效存在显著的影响;(2)工作满意感通过职业倦怠中情感耗竭维度的中介作用影响教师的工作绩效;(3)职业倦怠中人格解体维度和成就感低落维度对工作绩效没有显著影响。
    教师压力影响职业倦怠:教学效能感的调节作用
    刘毅, 吴宇驹, 邢强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9, (1):  108-113. 
    摘要 ( )   PDF (558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问卷法以743名中小学在职教师为被试研究了教学效能感在职业压力影响职业倦怠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①教师的工作特征、学生等压力源能有效预测教师职业倦怠。随着从业年限的增加,影响职业倦怠的主要压力源从工作特征过渡到社会特征。②教学效能的调节作用因教师不同的人口学分布而异,其中一般教学效能和个体教学效能所表现出来的调节效应也不同。③个体教学效能表现出线性调节作用,一般教学效能表现出曲线调节作用,两种调节作用的性质取决于不同的压力源。
    角色压力源对教师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影响
    李超平, 张翼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9, (1):  114-119. 
    摘要 ( )   PDF (792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首先,对角色压力源量表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进行了检验,6所学校586份调查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和内部一致性分析表明,角色压力源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7所学校612份调查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角色压力源问卷的效度和信度。然后,利用7所学校612份有效数据,采用层次回归分析考察了角色压力源与教师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角色压力源对教师的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的测量
    吴明霞, 张大均, 陈旭, 余林, 郭成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9, (1):  120-127. 
    摘要 ( )   PDF (1006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分析我国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的结构并编制适合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家庭冲突问卷。在文献分析基础上,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分析1025份问卷数据,确定了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包括工作干扰家庭和家庭干扰工作两方面,两方面均包括情绪情感、心理资源和行为方式三维度。编制的我国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问卷共22个项目,信效度良好,适合用来分析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