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4年 第20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4-10-15
    认知与社会性发展
    4岁儿童对过去事件的自传式回忆的表述特征
    陈会昌, 俞凤茹, 侯静, 陈欣银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 (4):  1-6. 
    摘要 ( )   PDF (620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目的是考察4岁儿童的自传式回忆的表述特征。研究对象为76名4岁儿童(男25,女51),让他们在实验室中面对陌生实验员和另三名儿童讲述自己过生日的经历。对录像材料的编码分为四个维度:对事件回忆的逻辑顺序性、事件内容的丰富性、表述的主动性以及讲述时的身体姿态。结果表明:(1)儿童在对过去事件做自传式回忆时,在事件回忆的逻辑顺序性方面,能够独立地按照事件发生顺序回忆的儿童占36.8%。(2)在进行自传式回忆时,儿童每人平均说出1 7个事件,25个字。(3)4岁儿童在陌生情境中对过去事件进行自传式回忆的能力表现接近于正态分布。(4)4岁儿童自传式表达的主动性与顺序性及含字量之间,事件个数与含字量及顺序性之间,顺序性与体态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图形推理任务中儿童策略获得的微观发展过程
    沃建中, 张宏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 (4):  7-13. 
    摘要 ( )   PDF (922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运用微观发生学设计,对30名6岁儿童在矩阵填充任务中的策略获得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从策略获得的来源看,实验处理(教育干预)是图形推理策略获得的重要来源;从策略获得的个体差异看,儿童遵循的是学习领会或半学习领会的策略获得发展方式;从策略获得的路径看,快速组儿童在达到策略获得标准后正确率不高,而标准组和延迟组则能保持较高的正确率;从策略获得的速率看,在实验前3个阶段正确率有快速的变化,而到后期则保持正确率稳定不变。
    4~6岁儿童合作行为认知发展特点的研究
    陈琴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 (4):  14-18. 
    摘要 ( )   PDF (522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访谈法对119名4~6岁儿童合作行为认知的发展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幼儿的合作选择认知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其中超过一半的幼儿知道在面对问题时可以与同伴合作解决,而在日常游戏中知道与同伴合作共玩的幼儿更是超过了3.4;(2)幼儿的合作归因主要以结果归因为主,客观条件归因次之;同时,在结果归因中,幼儿主要以个体或活动归因为主,同伴关系和共同利益归因所占比例都相对较少;规则和权威归因在幼儿中仍有一定存在;(3)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合作选择认知和合作归因的水平都不断提高;(4)情境是影响幼儿合作选择认知与合作归因的一个重要因素。
    小学2~4年级儿童数学应用题表征策略差异的研究
    陈英和, 仲宁宁, 田国胜, 王治国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 (4):  19-24. 
    摘要 ( )   PDF (552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运用实验法和临床访谈法对某普通小学的123名2~4年级学生进行了数学应用题测验,以考察数学学优生和学差生在解决比较应用题时表征策略的差异。结果表明:(1)从2~4年级儿童解答一致和不一致应用题上看,学优生较多地使用问题模型策略对问题进行表征,学差生较多地使用直接转换策略对问题进行表征;(2)除学差女生的解题正确率低于学差男生的正确率,学差女生自我报告中直接转换策略的使用多于学差男生外,在其它方面,性别差异并不显著;(3)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优生在使用问题模型策略上越来越成熟,学差生并没有学会使用更加有效的问题模型表征策略,仍然停留在直接转换策略上,但他们在关于策略使用的认识上有所提高。
    两难问题儿童对策行为发展的实验研究
    张丽玲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 (4):  25-29. 
    摘要 ( )   PDF (418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实验室方法,通过两难对策任务的情景模拟,研究学生个体在自然情景下的对策行为。结果表明:(1)儿童对策行为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小学五年级是儿童对策行为发生转折的关键期,表现出较高水平的合作策略。(2)性别对对策行为的影响不显著。(3)不同类型的决策者面临同样的决策任务时,会产生不同的对策行为。
    失望情境下小学儿童情绪表达规则的运用
    张丽, 辛自强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 (4):  30-36. 
    摘要 ( )   PDF (768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91名小学一、三、五年级儿童为被试,采用故事访谈法探讨了失望情境下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运用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小学儿童在失望情景下的真实情绪和表面情绪都变得越来越积极,且失望情境下无论是在真实情绪上还是在表面情绪上,都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2)三种人际关系类型下儿童的表面情绪和真实情绪都表现出极大的差异,而且人际关系类型不同儿童使用表达规则的情况也有很大不同,这可以用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不同来解释;(3)失望情境下,儿童情绪表达规则的使用受到不同人际类型的影响,这可能与儿童对情绪表达社会影响的不同预期有关;(4)儿童的情绪表达目标不受其所处的人际关系类型影响,且不同人际关系下儿童的情绪表达目标不受其年级、性别的影响。
    中学生完成系列回忆任务错误类型发展的实验研究
    韩宗义, 白学军, 沈德立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 (4):  37-42. 
    摘要 ( )   PDF (439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以初中一、三年级和高中二年级学生为被试,以三种类型的汉字(普通字、形似字和同音字)为实验材料,采用系列回忆任务的个别实验法,考察中学生完成系列回忆任务的错误类型特点。结果发现:1.各年级都出现了遗漏错误、侵入错误、移动错误和重复错误,其中移动错误随年级升高而减少且错误率最高。2.四种错误类型表现出不同的位置效应。3.同音字引起的错误率明显高于普通字和形似字。
    初中生认同的亲社会行为的初步研究
    寇彧, 付马, 马艳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 (4):  43-48. 
    摘要 ( )   PDF (642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8名11~14岁初中生的深入访谈,初步探讨了处于初中阶段的青少年认同的亲社会行为。发现:(1)初中生最认同的亲社会行为是帮助行为,其次是交往行为。此外,安慰行为、公益行为、礼貌行为和遵规行为也被他们认同;(2)初中生对不同行为主体间发生的亲社会行为的认同有明显差异,他们更关心发生在他们之间的亲社会行为;(3)普通学校、打工子弟学校的初中生对帮助行为和交往行为认同的比率差异明显;(4)初中生认同的亲社会行为的种类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年轻流动人口的流动模式与其社会适应的关系
    林丹华, 方晓义, 李晓铭, 苏立增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 (4):  49-55. 
    摘要 ( )   PDF (864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农村流动人口已经成为当今中国最具特色的一个社会现象,考察农村流动人口的流动模式和社会适应将有助于推动我国城乡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本研究从北京选取2201名从农村到北京打工的18~30岁的流动人口为被试,探讨其流动模式与其社会适应的关系。结果发现:(1)流动人口外出打工的时间平均接近4年,平均到过2个城市打工;(2)流动人口的社会适应水平偏低,存在较多的吸烟、醉酒行为和非安全性行为,生活和工作满意度一般;(3)流动性可以显著地预测流动人口的社会适应水平。流动性越大,流动人口的吸烟行为越多,抑郁程度越高,而生活和工作满意度越低。
    教与学心理学
    文章标记对阅读理解困难学生信息保持的促进研究
    杨双, 刘翔平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 (4):  56-60. 
    摘要 ( )   PDF (252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阅读理解困难学生不能合理分配注意资源的特点,设置了文章标记这一能引导注意分配的外在线索,并以高层次的主题信息回忆和低层次的从属信息回忆为指标,考察阅读理解正常与困难学生接受标记影响的不同特点。结果表明:(1)文章标记对于阅读理解正常和困难学生的主题信息的回忆均有显著的促进效果,而对于阅读理解困难者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2)文章标记只促进了阅读理解困难者的从属信息的回忆,对于阅读正常者来说,文章标记反而有损于对从属信息的回忆。
    班主任互动风格与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
    韩立敏, 卢谢峰, 江光荣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 (4):  61-65. 
    摘要 ( )   PDF (593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以735名4~6年级小学生为被试,运用多层线性模型的分析方法,考察在个体水平和班级水平上班主任风格的两个维度与小学生自我概念的8个方面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除运动能力的自我概念以外,无论是在个体水平还是在班级水平,班主任的互动风格都与小学生自我概念存在显著相关,不过这种相关关系在互动风格的两个维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此外,按分析层次看,在班级水平上班主任风格对小学生的整体自我概念的预测力远远高于在个体水平上班主任风格对小学生个体自我概念的预测力。
    正、负性压力情境下教师应对方式的比较研究
    申艳娥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 (4):  66-69. 
    摘要 ( )   PDF (520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修订的COPE量表对53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探讨中小学教师压力现状及其在正、负性压力情境下应对方式的异同。结果表明:(1)中小学教师总体压力水平为中等,但承受着较大的工作压力且负性多于正性;(2)中小学教师应对两类性质压力采用的方式趋于一致,具有一定的跨情境性。但在应对负性压力时,倾向于联合使用各种应对方式,且更倾向于采用精神寄托、行为解脱等非适应性应对方式。
    专家—熟手—新手型教师教学策略的比较研究
    孟迎芳, 连榕, 郭春彦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 (4):  70-73. 
    摘要 ( )   PDF (498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578名中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的中学教师教学策略量表对不同类型教师的教学策略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教师其教学策略水平存在着差异,新手型教师比熟手型教师更重视课前策略,但课中策略上显著低于熟手型教师,课后策略上二者没有差异;熟手型教师在教学策略三个维度上都显著低于专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教学策略表现出灵活性、创造性以及有效的反思能力。
    关于中小学数学教师对教学问题认知的调查分析
    曾拓, 杨小洋, 申继亮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 (4):  74-78. 
    摘要 ( )   PDF (468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中小学教师的教学问题意识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被试者为来自不同类型中小学校的数学教师共175名。结果表明:(1)中小学教师意识到的教学问题主要属于"教学技巧"或"胜任教学"层面的问题,此外教师意识到的属于教学条件、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估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2)从整体上看,中小学教师的教学问题意识不强;(3)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对其教学问题意识的强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研究方法与进展
    世纪之交中的中国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计量学分析
    余益兵, 葛明贵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 (4):  79-83. 
    摘要 ( )   PDF (477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收录在中国期刊网上的704篇发展心理学的论文题录(1997年-2003年)进行了计量学分析,发现:发展心理学研究集中在社会认知与交往、智能与思维、个性与人格发展三大领域,品德心理、心理健康及特殊儿童心理研究有一定进展,而动作与活动、生理发展、感知觉和老年化四个领域相对不足;研究对象以幼儿、小学儿童和青少年为主,对人生两极的研究还很薄弱;研究形式以合作研究为主,但合作的形式和范围有待拓展;研究机构以高等师范院校为主,研究力量地区分布不平衡。
    物理概念图试题的评分方法
    王立君, 姚广珍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 (4):  84-88. 
    摘要 ( )   PDF (519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详细介绍了运用知识编码对物理概念图试题进行评分的具体方法,并对物理概念图试题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检验,计算了物理概念图试题与传统物理题型共同组成的期末物理测验的信度,说明依据知识编码评定物理概念图试题分数,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评分方法,按照知识编码评定物理概念图试题的分数使物理概念图试题成为一道高质量的试题。
    理论探讨与创新
    幼儿群体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元胞自动机模拟
    田菩提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 (4):  89-93. 
    摘要 ( )   PDF (540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元胞自动机模型对幼教环境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过程进行了模拟。探讨了"从众"和"模仿"心理作用下,不同幼教环境,不同素质、不同数量教师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影响。研究表明,元胞自动机模型能反映幼教环境下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动态过程,再现幼儿教师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形成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有望成为幼儿群体行为学、心理学研究的仿真工具。
    认知与社会性发展
    从祖父母到代理双亲:当代西方关于祖父母角色的研究综述
    赵梅, 邓世英, 郑日昌, 周霞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 (4):  94-96. 
    摘要 ( )   PDF (432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回顾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关于祖父母角色的相关研究。生命全程理论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架构及方法指导。研究表明,传统的祖父母角色对家庭职能的良好运作提供了很大的支持。而在今天,越来越多的祖父母肩负起了抚养孙辈的责任,这种代理父母的责任给祖父母的生活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并由此造成祖孙关系的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