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7年 第23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7-04-15
    认知与社会性发展
    不同情景下小学儿童对说谎与说真话的道德评价
    张兢兢, 马凤玲, 徐芬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 (2):  1-5,13. 
    摘要 ( )   PDF (769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探讨了小学7、9、11岁儿童在对说谎与说真话进行道德评价时不同情景间的差异.研究结果发现,小学儿童对于具有积极意义的说谎/真话的评价显著地好于消极性的说谎/真话.但在对具有积极意义的说谎以及具有消极意义的真话进行评价时,具有显著的情景间差异.总的来说,在个体情景下,对谦虚谎及做好事说真话的评价具有年龄的效应,且谦虚谎的评价比白谎更为积极,而白谎的评价比集体情景下的说谎与伤害性说谎更为积极;而儿童对于交往情景下直率真话的评价在所有的年龄都趋于中性,有别于其他情景.
    幼儿情绪理解、情绪调节与其同伴接纳的关系
    潘苗苗, 苏彦捷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 (2):  6-13. 
    摘要 ( )   PDF (888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取83名4岁幼儿,探讨他们的情绪理解、情绪调节与其同伴接纳的关系.采用表情识别任务、情绪观点采择任务测查幼儿的情绪理解能力,采用教师评定问卷测查幼儿的情绪调节策略,使用照片社会评价法测查幼儿被同伴接纳的程度.结果表明:在总体上,情绪观点采择与情绪调节策略有关,情绪调节策略与同伴接纳有关,情绪观点采择能力与同伴接纳的边缘正相关在控制年龄后消失了;年长组儿童的攻击策略能显著预测同伴接纳,年幼组儿童的情绪观点采择、攻击策略、建构性策略都与同伴接纳有关,但只有攻击策略、建构性策略能显著预测同伴接纳;年幼组儿童的情绪观点采择分别通过攻击策略、建构性策略两条路径间接影响了同伴接纳.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了解学前儿童同伴接纳的个体差异来源提供了情绪能力方面的数据.
    4~7岁儿童内在动机的追踪研究
    张荣华, 陈会昌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 (2):  14-17. 
    摘要 ( )   PDF (220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把内在动机看作是一种特质,将其划分为物为定向内在动机和人为定向内在动机.对110名儿童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追踪(从4岁到7岁).在儿童4岁和7岁时,实验室的自由游戏情境中对他们进行录像观察,编码他们的两种内在动机.由父母报告他们对儿童的控制.结果表明:(1)儿童从4岁到7岁,物为定向内在动机和人为定向内在动机均呈显著上升趋势.(2)在儿童4岁、7岁时,物为定向内在动机和人为定向内在动机均呈显著负相关.(3)在儿童4岁、7岁时,物为定向内在动机均显著高于人为定向内在动机.(4)在儿童4岁和7岁时,父母控制与儿童物为定向内在动机和人为定向内在动机均无显著相关.
    小学三~五年级儿童类比问题解决及策略运用发展
    陈英和, 赵笑梅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 (2):  18-22,62. 
    摘要 ( )   PDF (1000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270名小学三~五年级儿童为被试,采用问题解决类比任务范式,探讨了小学儿童类比问题解决及策略运用的发展趋势.结果发现:(1)在儿童类比问题解决质量的发展方面,不同年级儿童差异显著,四年级儿童成绩最好;而儿童类比问题解决速度则随着年级增高而加快;(2)儿童类比策略发展更符合混合模型;随着年级发展,儿童初级、中级和高级类比策略运用逐渐增加,而非类比策略运用渐少;儿童类比策略发展的“飞跃”发生在四到五年级之间;儿童策略运用的发展呈现出多样性、竞争性、适应性的特点.
    初中数学优差生注意转换中的线索和准备效应
    齐冰, 白学军, 沈德立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 (2):  23-28. 
    摘要 ( )   PDF (737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取34名初中数学优差生为被试,采用任务转换实验考察其注意转换中的线索效应和准备效应.结果表明:一般转换代价出现了线索效应和准备效应,特定转换代价仅出现了线索效应,优生比差生更善于利用线索和准备间距提高任务转换成绩.
    不同学业成就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差异研究
    沃建中, 王福兴, 林崇德, 刘彩梅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 (2):  29-35. 
    摘要 ( )   PDF (783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采用创造力量表对990名不同学业成就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高学业成就组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显著高于低学业成就组.(2)高低学业成就组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表现出年级差异性.(3)高低学业成就组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都随着年级发展而上升,但是两组的高峰期却出现差异,高学业成就组创造力高峰出现在初二和高二,而低学业成就组出现在高一.(4)发散思维的发展趋势上,高学业成就组呈现出曲折上升的趋势,而低学业成就组整体的发展趋势平稳.(5)高低学业成就组中学生聚合思维的发展趋势相似,都呈现出在初中阶段上升到高中阶段趋于稳定,并且在高中阶段两组的水平接近.
    中小学生创造性倾向、智力及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
    蔡笑岳, 朱雨洁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 (2):  36-41. 
    摘要 ( )   PDF (594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采用威廉斯创造性倾向量表和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结合中小学生语文、数学成绩,对524名中小学生进行创造性倾向、智力和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研究发现:(1)中小学生创造性倾向从小学到初中都处于发展阶段,高中以后基本趋于稳定,中小学生的智力一直处于发展增长趋势;(2)小学生的语文、数学成绩与创造性倾向总分有显著相关,初中生的数学成绩与创造性倾向总分以及四项行为特质都有显著相关,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的语文、数学成绩与智力有显著相关;(3)小学中、低分段语文成绩和低分段数学成绩与其创造性倾向有显著相关,初中学生的语文成绩只有高分段与创造性倾向有显著相关,小学和高中语、数成绩三个分段学生的学业成绩跟智力显著相关.
    青少年外向/宜人性人格、互联网服务偏好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杨洋, 雷雳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 (2):  42-48. 
    摘要 ( )   PDF (754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该研究采用问卷法,以481名中学生为被试,通过无约束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探讨了外向性、宜人性人格特征与互联网服务偏好的交互作用对网络成瘾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对网络成瘾的影响上,青少年宜人性人格特征与互联网社交服务偏好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但与互联网娱乐、信息和交易服务偏好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外向性人格特征与互联服务偏好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1)从平均影响来看,外向性、宜人性、互联网社交、娱乐和交易使用偏好能够正向预测网络成瘾,互联网信息使用偏好对网络成瘾没有显著的预测效果;(2)在宜人性高分组中,互联网社交服务偏好与PIU的正向关系要强于宜人性低分组.斜率检验表明对于低宜人性人格的青少年来说,互联网社交服务偏好不易导致其成瘾,而对高宜人性人格的青少年而言,互联网社交服务偏好反而容易导致其成瘾.
    云南省中小学生师生关系发展特点及对学校适应的预测
    杨阿丽, 方晓义, 李辉, 蔺秀云, 刘倩倩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 (2):  49-56. 
    摘要 ( )   PDF (927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考察云南省中、小学生师生关系的发展趋势、类型特点和师生关系对中小学生学校适应的作用.采用分层随机取样的方式选取云南省中小学生9055名,调查了他们的师生关系和学校适应.结果发现:(1)云南省中小学生与教师的依恋和亲密性随年级升高呈下降趋势,冲突和回避性随年级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初中生得分最高.不同年级段学生和性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2)云南省中小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存在三种类型:矛盾型、疏远型和亲密型.在矛盾型分布上,随年级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初中生矛盾型最多.在疏远型上,随年级升高呈上升趋势,高中生疏远型最多.在亲密型上,随年级升高呈下降趋势,小学生亲密型最多.在三种类型上,小学和初中年级段学生存在显著性别差异;(3)冲突性和亲密性是中小学生学校适应的重要预测变量,回避性对中学生有显著预测作用.(4)具有亲密型师生关系的学生学校适应能力显著好于矛盾型和疏远型.结论:应加强对学生亲密型师生关系的培养,更加重视对中学生师生关系的干预.
    儿童学校适应的分类及判定
    黄宁, 辛涛, 栗晓霞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 (2):  57-62. 
    摘要 ( )   PDF (797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6579名小学三、五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方法,结果表明:(1)根据儿童学校适应的指标将儿童的学校适应状况分为良好型、闲适型、紧张型、高危型四种类型.(2)良好型的儿童,在学业自我评估、学业动机和心理健康水平三个水平上的得分为正向,在问题行为上的得分为负;高危型儿童的结果与适应良好型的儿童完全相反;而在闲适型的儿童中,学业动机为负、心理健康水平为正;在紧张型的儿童中,学业动机为正向、而心理健康水平是负向的.(3)建立儿童学校适应的判别函数,为儿童在教育和心理问题进行指导提供了初步诊断依据,同时也对有关学校适应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大学生同一性与职业探索、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
    李文道, 邹泓, 赵霞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 (2):  63-67. 
    摘要 ( )   PDF (606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问卷法对439名大学生的同一性与职业探索、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同一性地位类型的大学生在职业探索上存在显著差异,环境探索和自我探索两个维度的得分都呈现出达成型>延缓型>早闭型>混乱型的趋势,同一性地位越高,职业探索得分越高.(2)不同同一性地位类型的大学生在职业决策困难上存在显著差异,职业决策困难各维度得分及各维度平均分上大致呈现出同一性地位越高,职业决策困难得分越低的趋势.
    中国父母关爱行为的多维度测量研究
    王燕, 张雷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 (2):  68-75. 
    摘要 ( )   PDF (410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运用问卷法,对北京905名中小学生及其父母进行了问卷测量,并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对父母关爱行为的维度结构进行了检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与西方研究者所使用的单维度关爱结构不同,中国父母的关爱行为具有多维度结构,除了情感关爱之外,物质关爱(包括行为关爱和饮食关爱两种)也作为独立的维度单独存在.此外,数据分析显示,中国父母在情感关爱和饮食关爱上有较高的水平表现,小学生父母在情感、物质层面上的关爱表现水平要高于中学生父母,父母的情感关爱表现水平与其受教育程度之间存在着正向关联.并且,父母不同维度的关爱行为与不同年龄段及不同性别儿童的发展之间,展现出了不同的关联程度,因此也从另一侧面支持了父母关爱行为的多维度结构.
    教与学心理学
    一~四年级小学生发展性计算障碍的亚类型研究
    张树东, 董奇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 (2):  76-81. 
    摘要 ( )   PDF (596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以1~4年级小学生为被试,探讨发展性计算障碍的亚类型.对筛选出的54名发展性计算障碍学生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小学1~4年级学生中,存在着4种发展性计算障碍的亚类型,分别是听觉型、视觉型、类比型和听觉——类比型,这几种亚类型在数字加工和计算能力不同功能模块上的缺陷模式存在着差异.
    语音意识的不同成分在汉语儿童英语阅读学习中的作用
    陶沙, 冯艳皎, 李伟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 (2):  82-92. 
    摘要 ( )   PDF (1250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一测查了74名小学三、五年级儿童辨别、删除汉语和英语音节、首音-韵脚、音位等不同语音成分的能力以及英语单词阅读,考察语音意识不同成分与英语阅读学习的关系及母语语音意识的作用途径.研究二测查了83名英语阅读较差和73名英语阅读一般及以上儿童的英语语音删除和单词认读能力,考察阅读水平对于语音意识作用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英语首音-韵脚意识对英语阅读具有显著的独立贡献;(2)汉语首音-韵脚意识和声调意识分别对英语单词认读和假词拼读具有显著的独立贡献,二者通过英语首音-韵脚意识的中介发挥作用;(3)阅读水平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首音-韵脚意识是正常儿童阅读的有效预测变量,而音节意识是低水平儿童阅读的有效预测变量.上述结果与有关语音意识各成分在英语为母语儿童阅读学习中作用的研究结果不同,提示第二语言的学习具有特殊性,母语经验影响着个体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
    教师变量对小学生数学学习观影响的多层线性分析
    李琼, 倪玉菁, 萧宁波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 (2):  93-99. 
    摘要 ( )   PDF (861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名小学数学教师与这些教师所教班级的1691名学生参与了本研究.两个测量工具评价了教师的数学学科知识与学科教学知识,对教师的55节数学课进行了录像;并按照学习任务的认知水平与课堂对话的特点进行了编码,采用问卷法测查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看法与态度.多水平分析表明: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课堂学习任务的认知水平、课堂师生对话的权威来源与教师运用学生想法的程度对学生数学学习观具有显著预测作用;教师的学科知识对学生数学学习观的预测未达到显著性水平.
    中学生写作中思维品质的发展特点
    王可, 林崇德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 (2):  100-105. 
    摘要 ( )   PDF (700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洛阳市一所普通中学6个年级随机选取801名被试,使用自编问卷研究了中学生写作中思维品质的发展特点,结果发现:(1)中学生写作中思维品质总体上呈随年级增长显著上升的发展特点,初二到初三阶段更为突出;(2)深刻性和灵活性品质为上升趋势,但在高一年级存在1个回调点;(3)批判性和独创性从初一到高一呈现明显上升趋势,高一以后呈波浪式发展;(4)中学生写作中的思维品质在初一、初二、高一和高三年级存在性别差异.
    林崇德教授学术论文跻身国际权威理论心理学杂志排行榜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 (2):  105-105. 
    摘要 ( )   PDF (7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据最新资料表明,林崇德教授与其弟子李庆安博士发表在国际权威理论心理学杂志Theory&Psychology上的论文“Multiple Intelligence and the Structure of Thinking”(《多元智力与思维结构》),跻身著名的英国学术出版集团SAGE Publications的网站所发布的自Theory&Psychology杂志创刊17年以来所有600余篇论文中,“被阅读次数最多的50篇文章”最新排行榜,位居第19位.该文发表在该杂志2003年第13卷第6期上.在此排行榜中,这是唯一一篇由中国心理学家撰写的论文.
    语言提示对高中生英语阅读的影响
    赵俊峰, 张晓慧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 (2):  106-110. 
    摘要 ( )   PDF (266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取英语成绩中等的高二学生100名为被试,进行诱发情绪实验以及英语阅读测验,结果发现,语言提示对个体的情绪具有显著的影响,积极的语言提示使人倾向于产生积极的情绪,而消极的语言提示使人倾向于产生消极的情绪.在消极情绪下,个体在微观题目上的信息提取效果更好,在宏观题目上的信息提取效果更差.在积极情绪下,个体采用较为宽松的判断标准,所以积极的语言提示倾向于使个体产生高标准的记忆意向,消极的语言提示则倾向于使个体出现低标准的记忆意向.
    心理健康与教育
    大学生归因方式、气质性乐观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
    袁莉敏, 张日昇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 (2):  111-115. 
    摘要 ( )   PDF (601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350名大学生的归因方式、气质性乐观与心理幸福感(即抑郁、生活满意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归因方式问卷的总分与气质性乐观、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气质性乐观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2)归因方式的自身性维度上,乐观者、悲观者的归因方式无显著性差异;持久性和整体性维度上,对可控性低水平事件的归因方式无显著性差异,对中、高水平事件,悲观者的归因方式比乐观者更悲观;(3)归因方式对抑郁、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以气质性乐观为中介变量.
    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张灵, 郑雪, 严标宾, 温娟娟, 石艳彩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 (2):  116-121. 
    摘要 ( )   PDF (154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467名大学生进行测试,旨在探讨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与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其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人际交谈困扰存在地域和独生/非独生子女的交互作用,城市的独生子女大学生人际交谈困扰最低;在与异性交往困扰方面,来自乡镇的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有较大的困扰.(2)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存在着地域和独生/非独生子女的交互作用,城市的独生子女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最高,乡镇的独生子女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最低.(3)人际关系困扰四个维度对主观幸福感的不同成份有不同的预测作用,人际交友困扰、人际交谈困扰和与异性交往困扰对生活满意度有预测作用,而人际交友困扰、人际交谈困扰和待人接物困扰三个维度对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有预测作用.
    理论探讨与进展
    儿童攻击发展研究的新进展
    纪林芹, 张文新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 (2):  122-127. 
    摘要 ( )   PDF (1000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一、二十年来,心理学家在儿童青少年攻击发展的一些主要问题上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结果,同时在理论层面上出现了一些新的思路与视角.本文对儿童青少年攻击行为研究在近二十年中的新进展进行了介绍,包括攻击的界定、攻击的发展模式与稳定性、关于攻击的遗传基础及生理机制的研究.
    全国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2006年学术年会近日在广州召开
    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 (2):  128-128. 
    摘要 ( )   PDF (5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06年12月22日至24日,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在广州举行.本次学术年会由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广州大学承办.会议历时两天半,共有8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正式代表600余人,广州大学校内代表200余人.大会邀请了中国心理学界的著名专家林崇德教授、李其维教授、董奇教授及在国际心理学界卓有成绩的美籍华人严文蕃教授做了四场大会报告,分别分析了发展心理学的历史变迁和新进展、描述了21世纪的科学前沿—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功能及研究取向、对当前心理学的研究状态和未来趋势进行了全面阐释,并介绍了高级统计手段—多层线性分析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中的应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