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27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1-05-15
    论文
    3~5岁幼儿在视野阻隔任务中的长度传递性推理
    莫秀锋, 李红, 张仲明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 (3):  225-232. 
    摘要 ( )   PDF (516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设计视野阻隔任务,控制了短时记忆和直接比较的两难问题,考察3~5岁幼儿长度传递性推理能力的发展趋势和传递性推理这一认知过程的发展序列。以2(间隔长度)×2(摆放方式)×4(年龄)的三因素混合设计,研究了240名幼儿,结果表明:(1)3~4岁是长度传递性推理能力的快速发展期,4岁以后的幼儿大部分具备了这一能力,发展速度趋于平缓;(2)任务类型影响推理成绩;(3)基于传递关系的推理依据与推理总成绩显著正相关。研究认为:年仅4岁幼儿具备传递性推理能力蕴含教育价值;传递性推理的认知过程经历了四个可辨别的发展序列,依次主要发生在36~42个月、43~48个月、49~54个月和55~60个月的幼儿当中。
    学前儿童情绪理解的发展及其与父母元情绪理念的关系
    梁宗保, 张光珍, 陈会昌, 张萍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 (3):  233-240. 
    摘要 ( )   PDF (609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341名3~5岁儿童情绪理解的测查及问卷调查,考察儿童情绪理解的发展特点及其与父母元情绪理念的关系。结果表明:(1)女孩的情绪识别显著优于男孩;(2)学前儿童的情绪理解具有显著的年龄差异,年长儿童显著优于年幼儿童;(3)母亲情绪不干涉的元情绪理念对儿童情绪识别具有促进作用,而情绪紊乱的理念则对儿童情绪识别有阻碍作用;(4)与日常经验不同,父亲情绪紊乱的元情绪理念可能反而对儿童情绪识别、情景情绪理解具有正向作用。
    冲动-思考型儿童在拼图游戏中的问题解决及元认知差异
    陈英和, 郝嘉佳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 (3):  241-246. 
    摘要 ( )   PDF (381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小学六年级思考型和冲动型儿童各32名为被试,通过考查儿童在完成不同难度拼图任务时的表现,探讨不同认知风格儿童在问题解决中认知活动和元认知活动的差异。结果发现:(1)在线与离线元认知监控均表现出认知风格与任务难度的交互作用。在简单和中等任务中,思考型的儿童运用更多的在线元认知监控,进行计划和检查的时间更长。离线元认知监控的差异只表现在简单任务中,思考型比冲动型儿童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预测和评价;(2)在问题解决结果上,认知风格不同的儿童完成任务的时间没有显著差异;(3)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冲动型儿童解决问题的操作步数多于思考型儿童;冲动型儿童更多地使用主体参照策略,而思考型儿童更多使用线索推断策略。
    婴儿气质的实验室观察与母亲报告的一致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于珩, 张明浩, 陈欣银, 邓慧华, 陆祖宏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 (3):  247-254. 
    摘要 ( )   PDF (626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采用呈现三种性质物品的实验室观察法与母亲报告法,考察203名6个月婴儿在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一致性。结果表明:(1)在正性情境下,实验室观察的积极、消极情绪与母亲报告的消极情绪显著相关;(2)母亲的抑郁倾向与两种气质测查方法测查的婴儿消极情绪的一致性正相关显著;婴儿性别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着母亲养育压力与两种方法测查婴儿积极情绪的一致性。
    小学高年级儿童的内隐智力理论及其与表扬的关系
    邢淑芬, 俞国良, 林崇德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 (3):  255-259. 
    摘要 ( )   PDF (487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101名小学五年级的儿童为被试,采用实验法考察小学高年级儿童内隐智力理论的特点,及不同归因取向的表扬对儿童内隐智力理论的影响。结果表明:(1)三组儿童对智力不可控性的得分显著低于中值,说明小学高年级儿童持有智力的发展观;控制组对努力因素的重要性评定显著高于能力因素,说明小学高年级儿童强调努力的重要性;(2)接受能力取向表扬的儿童对智力不可控性的得分显著高于接受努力取向表扬的儿童和控制组,表明能力取向的表扬使儿童倾向于认为智力是不可控的。
    青少年感恩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
    王建平, 喻承甫, 曾毅茵, 叶婷, 张卫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 (3):  260-266. 
    摘要 ( )   PDF (473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感恩问卷、自尊量表、应对效能量表、亲子关系问卷、同伴支持问卷、同伴拒绝问卷、学校联结量表、社区安全问卷和社区满意问卷对1217名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了青少年感恩的影响因素及其内在机制。结果发现:(1)自尊、应对效能、亲子关系、同伴支持、学校联结、社区安全和社区满意与感恩显著正相关,同伴拒绝与感恩显著负相关;(2)自尊在亲子关系、学校联结与青少年感恩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应对效能在亲子关系、同伴支持、学校联结与青少年感恩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表明与亲子关系、同伴支持、学校联结等环境因素相比,自尊和应对效能等个体因素是影响青少年感恩的更近端因素。
    青少年的父母监控状况及其对社会适应的影响
    张文娟, 邹泓, 李晓巍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 (3):  267-273. 
    摘要 ( )   PDF (402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2324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青少年的父母监控状况,并探讨了青少年的父母监控与社会适应、情绪性人格的关系。结果发现:(1)青少年的父母监控在年级和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父母对青少年的知晓度方面,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在父母对青少年的消极控制方面,男生显著高于女生;但在自主准予方面,性别差异不显著。且在父母监控的三维度上均呈现出年级越高得分越低的趋势。(2)青少年的父母监控可以分为民主型、控制型和放任型,它们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比例分别是38%、30%和32%。(3)不同父母监控类型的青少年在社会适应八个维度上的差异均达到了极其显著的水平。(4)情绪性人格对父母监控与青少年消极适应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及其对就业结果的影响
    乔志宏, 王爽, 谢冰清, 王祯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 (3):  274-281. 
    摘要 ( )   PDF (786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1017名大学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及其对就业结果的影响。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Fugate,Kinicki和Ashforth(2004)提出的就业能力结构理论:就业能力由适应性、职业认同、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组成。就业能力与就业结果各因素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学校类别,职业认同、人力资本对大学毕业生所获得的录用通知数量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学校类别,人力资本对大学生毕业后的起步工资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人力资本、职业认同、适应性对大学毕业生对所签约工作的满意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适应性对入职半年后的工作适应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构思策略教学改善小学写困生故事文质量的实验研究
    田澜, 张大均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 (3):  282-288. 
    摘要 ( )   PDF (482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实验设计,运用SRSD策略教学模式,对23名小学写困生进行构思策略的训练。实验结果表明,在训练之前,实验组与控制组学生在故事文的长度、6项分质量指标及总体质量上的得分差异均不显著;但在接受策略教学后,实验组学生所写的后测故事文在情节吸引力、条理清晰度和总体质量上的平均得分均显著优于控制组学生,其总体质量的改善效应为0.80。因此,构思策略的教学能显著改善小学写困生的故事文写作质量。
    班级集体效能对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习倦怠的调节作用
    石雷山, 高峰强, 沈永江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 (3):  289-296. 
    摘要 ( )   PDF (439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学习倦怠、学业自我效能、班级集体效能问卷,选取26个班级的1125名初中生作为被试,运用多层线性模型探讨班级集体效能对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习倦怠的影响。在控制性别和年级的影响后,结果发现:(1)班级集体效能与学习倦怠具有直接的关联:班级正向联合力越高,则学生的学习成就感越高;班级负向联合力越高,则学生的情绪与生理的消耗越严重;班级优秀成员的效能越高,则其他学生学习的成就感越低,师生关系越疏远、生理消耗越严重;而班级成员的自我效能越高,学生的学习成就感越高、情绪的损耗越小;(2)班级集体效能对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班级的正向和负向联合力越强,则学业自我效能对师生疏离的负向影响就越弱;班级的负向联合力越强,则学业自我效能对情绪耗竭的负向影响就越小;优秀成员效能越高,则学业自我效能对学习低成就感的负向影响就越大;而成员自我效能强,则学业自我效能对师生疏离的负向影响也强。
    部件特征和正字法意识在儿童汉字书写发展中的作用
    史冰洁, 李虹, 张玉平, 舒华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 (3):  297-303. 
    摘要 ( )   PDF (371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以北京地区262名汉语儿童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部件复杂程度和部件数量对儿童延迟抄写成绩的影响,并通过一年的追踪,考察了儿童书写加工基本单位及其发展变化历程,并分析了儿童的正字法意识对其书写能力发展的预测作用。实验一发现汉语儿童的书写单位是一个从笔画到部件的多水平发展过程,在控制整字笔画的情况下,对于部件复杂的汉字,以笔画为单位进行编码,错误类型以笔画乱写和部件错误为主,而对于由简单部件组成的汉字,主要以部件为单位进行组块,儿童多犯部件替换的错误。实验二发现在部件复杂程度相同的情况下,汉字所包含的部件数量越多,儿童的书写正确率越低,多犯部件缺失和部件替换的错误。实验三发现儿童一年级的正字法意识能够显著预测当年及一年后的书写成绩,表明正字法意识对于儿童的书写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基于情绪调节模型的教师情绪劳动的中介效应探讨
    吴宇驹, 刘毅, 凌文辁, 路红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 (3):  304-312. 
    摘要 ( )   PDF (695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以Grandey的情绪调节模型为框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探讨正性情绪、负性情绪、情绪劳动以及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828名中小学教师的有效数据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于不同情绪感受的情绪劳动对职业倦怠的影响存在差异;情绪劳动各维度既充当正负情绪均值差距(MN-P)影响职业倦怠各维度的部分中介变量,又充当正负情绪变异系数差距(CVN-P)影响去个性化或个人成就感的部分中介变量;表层行为、深层行为在正负情绪均值差距(MN-P)影响去个性化之间的部分中介效应受到性别的调节。
    压力对“蚁族”群体心理健康的影响:希望的调节作用
    胡金凤, 郑雪, 孙娜娜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 (3):  313-318. 
    摘要 ( )   PDF (416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广州市棠下、上社、岑村、赤沙等地340名"蚁族"(高校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为被试,采用成人希望特质量表(ADHS)、压力知觉量表(CPSS)、一般心理健康问卷(GHQ),考察了"蚁族"群体的希望水平,并分析了希望在压力和心理健康之间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①从整体上看,该群体的希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②压力对于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希望能够起到压力缓冲作用,调节压力与一般健康问题、忧郁情绪和自我肯定感之间的关系。③希望对心理健康的忧郁、自我肯定维度的调节作用大小不同,对于忧郁情绪的调节作用更大,而对自我肯定调节作用较小。
    高二学生情绪调节方式与父母反应方式的关系
    周司丽, 侯志瑾, 邵瑾, 珠玛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 (3):  319-328. 
    摘要 ( )   PDF (1648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自我决定理论为理论依据,对500名高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统计方法分析了在悲伤、害怕、生气三种情绪条件下,父亲、母亲的反应方式与高二男生、女生情绪调节方式之间的两种关系模型。模型比较结果显示,父、母反应方式对高二年级青少年情绪调节方式的预测作用小于高二年级青少年情绪调节方式对其父、母反应方式的预测作用,这一点在女生身上更为突出;高二年级青少年的情绪调节方式与其父母反应方式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了性别差异;在不同情绪条件下,高二年级青少年的情绪调节方式对父母反应方式的预测关系表现出了一致性;父亲、母亲对高二学生消极情绪调节方式的反应也表现出了一致性。
    大学生反刍思维对消极情感和积极情感的影响——以孤独感和情绪智力为例
    郭素然, 伍新春, 郭幽圻, 王琳琳, 唐顺艳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 (3):  329-336. 
    摘要 ( )   PDF (435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331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反刍思维量表、孤独感量表和情绪智力量表,考察了三者之间的关系,以说明反刍思维既可以对个体情绪产生消极影响,也可以对其产生积极影响。结果表明,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反刍思维的反省维度得分高于抑郁相关和沉思维度得分;反刍思维总分及三个维度都可以正向预测孤独感;反刍思维的抑郁相关维度负向预测情绪智力水平,反省维度正向预测情绪智力;情绪智力分别在反刍思维、抑郁相关和沉思三个变量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中起着调节作用,可以缓解三个变量对孤独感的预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