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27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1-03-15
    论文
    追求创新:中国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必由之路——纪念朱智贤教授逝世20周年
    林崇德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 (2):  113-117. 
    摘要 ( )   PDF (22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91年3月5日,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驾鹤西游,至今已经20周年.朱智贤教授的学生,乃至心理学界都在筹划相关的纪念活动.我想深切缅怀朱老的最佳体现就是将他的学术思想传承下去,不断发扬光大.
    数学焦虑影响儿童数学任务表现的作用机制探析
    崔吉芳, 李嫩晓, 陈英和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 (2):  118-125. 
    摘要 ( )   PDF (471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设计了心算加法和图形旋转/平移两类数学任务,同时采用《儿童数学焦虑问卷》、工作记忆和抑制任务,以探讨数学焦虑影响儿童数学任务表现的作用机制.213名小学五年级儿童参与研究,其中89人参与正式实验.结果发现:(1)数学焦虑与数学成绩呈显著负相关;(2)高数学焦虑组在工作记忆和两类数学任务中的得分均显著低于低数学焦虑组,而两组在抑制任务指标上差异不显著;(3)言语工作记忆和视空间工作记忆是数学焦虑影响心算加法任务的完全中介变量;视空间工作记忆是数学焦虑影响图形旋转/平移任务的完全中介变量,言语工作记忆是二者关系的调节变量.研究结果支持了加工效能理论.
    3~5岁幼儿在主题-规则冲突条件下的类比推理
    顾本柏, 冯廷勇, 袁文萍, 马晓清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 (2):  126-132. 
    摘要 ( )   PDF (383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采用经典类比任务,考察了3~5岁幼儿在主题-规则冲突条件下类比推理发展的水平与特点.结果表明:(1)在无主题联想条件下,幼儿的单维类比推理在3~4岁迅速发展,4~5岁发展较为平缓,而双维类比推理在3~5岁仍处于较低水平.(2)在主题—规则冲突条件下,幼儿在单维类比推理中表现出一定的主题联想优势反应;幼儿在双维类比推理中表现出较强的主题联想优势反应,年龄特点为:3岁幼儿有较强的主题联想优势反应,4岁幼儿的主题联想优势反应明显下降,而5岁幼儿又表现出较强的主题联想优势反应.
    幼儿自我调控的中日比较
    董存梅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 (2):  133-139. 
    摘要 ( )   PDF (745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实验以中日77名大班幼儿为被试(其中中国幼儿40名,日本幼儿37名).在实验中,根据幼儿园的日常生活,设置幼儿与同伴间矛盾场面(抑制场面和主张场面)的测试问题,采用逐张呈现图片并一对一询问的方式进行实验.根据幼儿在测试问题上的情绪反应与行为反应数据,比较中日幼儿自我调控的特征,结果表明:(1)在与同伴间的矛盾场面中,中国幼儿发生情绪反应的人数比率显著小于日本幼儿;(2)在表现出情绪反应的幼儿中,不论在抑制场面还是在主张场面,日本幼儿都比中国幼儿有更多的"自我抑制"或"自我抑制"倾向,而中国幼儿比日本幼儿出现了更多的"依赖教师"和"冲动行为"倾向;(3)中国幼儿的行为反应因情绪反应强度的变化表现出了差异,而日本幼儿的行为反应没有随着情绪反应强度的不同表现出差异.
    亲子沟通的三层次模型:理论、工具及在小学生中的应用
    池丽萍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 (2):  140-150. 
    摘要 ( )   PDF (578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前的亲子沟通研究存在测量工具缺乏理论依据、测量层次和内容混乱等问题.本研究在系统论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亲子沟通的三层次模型,从元素、关系和系统三个层面考察亲子沟通状况,并以此模型为基础编制了相应测量工具.经过文献梳理、理论建构、工具编制等环节,逐步完善了模型和相应测量工具.以371名小学五、六年级儿童为被试,检验了亲子沟通量表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并考察亲子沟通基本状况.结果表明,(1)亲子沟通量表的信、效度指标达到了心理测量学要求,能够用于相关实证研究中;(2)被试家庭中,父母的沟通能力优于儿童,母子沟通质量优于父子沟通,母亲的沟通地位比父亲高;(3)父母的倾听能力能有效预测亲子沟通质量,提高父子沟通质量是让父子和母子两种沟通更协调的主要途径.
    青少年元认知、大五人格与学习适应行为的关系
    聂衍刚, 杨安, 曾敏霞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 (2):  151-157. 
    摘要 ( )   PDF (411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试图探讨青少年学习适应行为的认知机制以及大五人格特质在其中所起的作用.采用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量表、大五人格简式量表及元认知问卷对广州市985名中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学校、年级因素在元认知总分、学习适应行为上均存在显著差异;(2)学习适应行为与元认知、大五人格各维度均存在显著相关;(3)大五人格各特质在元认知与学习适应行为的关系间起到中介作用.
    语音意识、语素意识和快速命名在儿童言语发展中的作用
    李虹, 饶夏溦, 董琼, 朱瑾, 伍新春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 (2):  158-163. 
    摘要 ( )   PDF (346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130名幼儿园小、中、大班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层回归,系统比较了语音意识、语素意识和快速命名三种认知技能在学前儿童口语词汇、汉字识别和阅读理解等言语能力发展中的作用和相对重要性,结果发现:(1)学前儿童的各项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提高;(2)除了年龄因素之外,语音意识和语素意识是解释口语词汇的重要变量;(3)在控制了年龄和口语词汇量之后,语音意识、语素意识和快速命名能力都分别对汉字识别成绩具有独立的预测作用;(4)在控制了年龄、口语词汇量、汉字识别和其他两种认知技能之后,只有语素意识仍然能够独立预测阅读理解成绩,表明语素意识对于汉语阅读能力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
    语文学习困难儿童汉字记忆编码的神经机制研究
    王恩国, 沈徳立, 吕勇, 胡伟, 李永鑫, 陈海霞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 (2):  164-173. 
    摘要 ( )   PDF (887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方法,探讨语文学习困难儿童汉字记忆编码过程的特点.研究发现:语文学习困难组和对照组在编码过程的300-700ms均存在显著的相继记忆效应.语文学习困难组与对照组的Dm效应存在着显著的时间与空间上的差异.在Dm效应出现前,语文学习困难组加工的P2潜伏期显著晚于对照组.同时还发现,不同能力组加工的N2和LPC差异与Dm效应十分相似,对照组比语文学习困难组更正,与Dm效应不同,不同能力组加工的分离明显大于Dm效应的分离,且持续时间更长,一直持续到1000ms之后,远远晚于Dm效应的分离时间,对照组比语文学习困难组有一个更正的晚正成分.语文学习困难组与对照组在加工程度上存在差异,使编码项目的记忆痕迹呈现出不同特点.
    青少年父母、同伴依恋与社会适应性的关系
    琚晓燕, 刘宣文, 方晓义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 (2):  174-180. 
    摘要 ( )   PDF (405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519个初、高中生施测青少年父母同伴依恋量表(IPPA)、自尊(SES)、中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以探讨青少年父母、同伴依恋的现状,以及它们和自尊、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青少年总体依恋质量较高.同伴的依恋质量高于父母依恋质量.(2)青少年的父母依恋在性别上没有差异;女生的同伴依恋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父母依恋的发展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初一年级最高,初三年级最低;同伴依恋呈先升后降再升趋势,但未见显著差异.(3)父亲依恋对青少年的心理弹性预测力最强,母亲依恋对心理优势感预测力最强,同伴依恋对人际适应性预测力最强.这种影响通过自尊的部分中介作用而实现.
    大学生犬儒态度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
    谢倩, 陈谢平, 张进辅, 洪显利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 (2):  181-187. 
    摘要 ( )   PDF (432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问卷法考察了454名大学生对学校抱有的犬儒态度与其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并探讨了社会支持对这一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大学生犬儒态度与其生活满意度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2)政策犬儒、学习犬儒和环境犬儒对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中以政策犬儒的影响效果较为突出;学校犬儒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没有达到显著水平.(3)家庭支持、老师和同学的支持以及朋友支持对大学生犬儒态度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均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小学教师核心自我评价、应对方式与工作倦怠的关系
    孙配贞, 郑雪, 许庆平, 余祖伟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 (2):  188-194. 
    摘要 ( )   PDF (383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工作倦怠量表对广州市425名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考察核心自我评价对小学教师工作倦怠的影响以及应对方式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核心自我评价对小学教师的情感耗竭、人格解体、成就感降低都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2)应对方式在核心自我评价对小学教师工作倦怠的影响中起着中介作用.其作用路径为:核心自我评价直接和通过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间接影响情感耗竭,核心自我评价通过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间接影响人格解体,核心自我评价直接和通过积极应对间接影响成就感降低.
    老年人配偶支持的特点及其与夫妻依恋、婚姻满意度的关系
    王大华, 张明妍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 (2):  195-201. 
    摘要 ( )   PDF (414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别从实际和期望支持、情感和物质支持两个维度考察了老年人配偶支持的特点,并且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来检验配偶支持、夫妻依恋和婚姻满意度三者之间的关系.289位有配偶的城市社区老年人参加了本次问卷调查,年龄范围为60~88岁.重要他人问卷、老年人夫妻依恋问卷及Locke-Wallace婚姻调适测定问卷分别用来测量老年人的配偶支持、夫妻依恋和婚姻满意度情况.结果表明:(1)性别、年龄及受教育水平不同的老年人在配偶支持上存在显著差异;(2)老年人的配偶支持与夫妻依恋和婚姻满意度三者两两相关,配偶支持以夫妻依恋为中介影响婚姻满意度.
    发展视野下的生命认知:研究取向与整合
    徐晓滢, 李丹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 (2):  202-209. 
    摘要 ( )   PDF (434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生命认知"的定义及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要分析对象,将其分为三大研究取向:"知"的看法和理解、"情"的体验和感悟、"意"的探索和领悟,并依次介绍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在各取向的研究成果.文章最后指出,该领域的研究应注重:研究范畴的界定、"知情意"的三者结合、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和研究视角的选取,以此来更全面地探寻儿童和青少年生命认知的发展特点及其规律,为生命教育提供实证依据.
    标准参照测验决策一致性指标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陈平, 李珍, 辛涛, 高慧健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 (2):  210-215. 
    摘要 ( )   PDF (344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决策一致性指考生在两次平行测验中被一致归类的程度,是衡量标准参照测验质量的重要指标.到目前为止,基于经典测量模型和项目反应模型,研究者已经提出了数十种估计决策一致性指标的方法,并对这些方法的优劣进行了比较.由于模型基础和对分数分布的假设不同,各种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测验情境.未来的研究应当对已有方法进行验证,并探讨决策一致性在教育测量中的应用途径,为教育和心理测量工作者估计测验的决策一致性指标提供凭据.
    歧视知觉的影响效应及其机制
    刘霞, 赵景欣, 师保国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 (2):  216-223. 
    摘要 ( )   PDF (436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歧视研究领域中的"强势心理学"现象开始减弱,研究者们逐渐重视弱势群体自身对于歧视现象的知觉与反应.本文在整合歧视知觉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就歧视知觉的概念内涵、测量进行阐述;继而从"风险"与"弹性"两个方面,分别探讨歧视知觉的消极影响效应与间接性的积极影响效应;最后从整合的视角,对歧视知觉影响效应的内在机制——拒绝认同理论进行讨论.未来歧视知觉领域的研究将会进一步细化群体成员资格;重视考察个体和群体歧视知觉的作用差异;加强探讨个体水平的中介变量的作用;更多关注儿童群体的歧视知觉问题.
    “心理和谐与人才强国”高层论坛会议纪要
    《心理和谐与人才强国》高层论坛秘书处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 (2):  224-224. 
    摘要 ( )   PDF (103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贯彻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精神.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任、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院长“中国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沈德立教授,发起并组织了全国心理学界著名专家到天津共议“十二五”期间中国心理学界该如何积极行动起来,为社会和谐稳定、人才培养和教育改革服务及应承担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