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26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0-05-15
    论文
    面孔情绪下3~8岁儿童时距知觉的实验研究
    陶云, 马谐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3):  225-232. 
    摘要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近研究结合日趋成熟的标量计时模型及神经学相关依据提出,情绪诱发的生理唤醒会加长主观时距,而注意唤醒会缩短主观时距,且各自有不同的发生特点。本研究选取3、5、8岁被试,系统探讨了800~3200ms范围内,儿童在高兴和生气两种面孔表情刺激下的时距知觉特点,并以中性面孔表情作为参照。研究发现:(1)3~8岁儿童都已具备明显的时距知觉,但时间敏感度随年龄的增加而提高;(2)3~8岁儿童时距判断均会受到情绪的干扰,情绪刺激下的主观时距长于中性刺激下的主观时距;(3)3~8岁儿童生气表情下的主观时距长于高兴表情下的主观时距,生理唤醒效应作用更为明显。
    面孔情绪下3~8岁儿童时距知觉的实验研究
    陶云, 马谐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3):  225-232. 
    摘要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近研究结合日趋成熟的标量计时模型及神经学相关依据提出,情绪诱发的生理唤醒会加长主观时距,而注意唤醒会缩短主观时距,且各自有不同的发生特点。本研究选取3、5、8岁被试,系统探讨了800~3200ms范围内,儿童在高兴和生气两种面孔表情刺激下的时距知觉特点,并以中性面孔表情作为参照。研究发现:(1)3~8岁儿童都已具备明显的时距知觉,但时间敏感度随年龄的增加而提高;(2)3~8岁儿童时距判断均会受到情绪的干扰,情绪刺激下的主观时距长于中性刺激下的主观时距;(3)3~8岁儿童生气表情下的主观时距长于高兴表情下的主观时距,生理唤醒效应作用更为明显。
    面孔情绪下3~8岁儿童时距知觉的实验研究
    陶云, 马谐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3):  225-232. 
    摘要 ( )   PDF (622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近研究结合日趋成熟的标量计时模型及神经学相关依据提出,情绪诱发的生理唤醒会加长主观时距,而注意唤醒会缩短主观时距,且各自有不同的发生特点。本研究选取3、5、8岁被试,系统探讨了800~3200ms范围内,儿童在高兴和生气两种面孔表情刺激下的时距知觉特点,并以中性面孔表情作为参照。研究发现:(1)3~8岁儿童都已具备明显的时距知觉,但时间敏感度随年龄的增加而提高;(2)3~8岁儿童时距判断均会受到情绪的干扰,情绪刺激下的主观时距长于中性刺激下的主观时距;(3)3~8岁儿童生气表情下的主观时距长于高兴表情下的主观时距,生理唤醒效应作用更为明显。
    5~8岁儿童二级信念-愿望推理能力的发展
    刘娟, 李红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3):  233-238. 
    摘要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该研究依据信念(正确-错误)和愿望(接近-回避)对儿童的二级信念-愿望推理能力进行了细分,并据此设计了四个二级信念-愿望任务,探讨了480名5~8岁儿童在四个任务上的表现。结果发现,对儿童而言,不同的二级信念-愿望任务的难度不同,由易到难的顺序依次为:二级真实信念接近愿望、二级错误信念接近愿望、二级真实信念回避愿望、二级错误信念回避愿望。
    5~8岁儿童二级信念-愿望推理能力的发展
    刘娟, 李红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3):  233-238. 
    摘要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该研究依据信念(正确-错误)和愿望(接近-回避)对儿童的二级信念-愿望推理能力进行了细分,并据此设计了四个二级信念-愿望任务,探讨了480名5~8岁儿童在四个任务上的表现。结果发现,对儿童而言,不同的二级信念-愿望任务的难度不同,由易到难的顺序依次为:二级真实信念接近愿望、二级错误信念接近愿望、二级真实信念回避愿望、二级错误信念回避愿望。
    5~8岁儿童二级信念-愿望推理能力的发展
    刘娟, 李红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3):  233-238. 
    摘要 ( )   PDF (313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该研究依据信念(正确-错误)和愿望(接近-回避)对儿童的二级信念-愿望推理能力进行了细分,并据此设计了四个二级信念-愿望任务,探讨了480名5~8岁儿童在四个任务上的表现。结果发现,对儿童而言,不同的二级信念-愿望任务的难度不同,由易到难的顺序依次为:二级真实信念接近愿望、二级错误信念接近愿望、二级真实信念回避愿望、二级错误信念回避愿望。
    四岁儿童的自我参照效应研究
    周爱保, 刘沛汝, 史战, 张鹏英, 吴慧芬, 李琼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3):  239-244. 
    摘要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探讨4岁儿童的自我参照效应。实验1与实验2分别采用3(4岁、5岁与7岁儿童)×2(自我参照与他人参照)与2(3岁与4岁儿童)×2(自我参照与他人参照)的混合设计。120名被试对物品进行所有权(ownership)识别并报告"这是我的××"或"这是李明的××",然后将图片放入相应的纸盒并再次报告,两分钟后进行自由回忆。结果显示:(1)自我参照条件下4岁组、5岁组与7岁组儿童自由回忆率有显著差异,他人参照条件下没有差异;(2)自我参照条件下4岁组儿童的自由回忆率显著高于3岁组,他人参照条件下没有差异。这说明,4岁儿童已经具有自我参照效应,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参照条件下的自由回忆率呈现递增趋势,表明儿童自我参照效应的发展性特点。
    四岁儿童的自我参照效应研究
    周爱保, 刘沛汝, 史战, 张鹏英, 吴慧芬, 李琼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3):  239-244. 
    摘要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探讨4岁儿童的自我参照效应。实验1与实验2分别采用3(4岁、5岁与7岁儿童)×2(自我参照与他人参照)与2(3岁与4岁儿童)×2(自我参照与他人参照)的混合设计。120名被试对物品进行所有权(ownership)识别并报告"这是我的××"或"这是李明的××",然后将图片放入相应的纸盒并再次报告,两分钟后进行自由回忆。结果显示:(1)自我参照条件下4岁组、5岁组与7岁组儿童自由回忆率有显著差异,他人参照条件下没有差异;(2)自我参照条件下4岁组儿童的自由回忆率显著高于3岁组,他人参照条件下没有差异。这说明,4岁儿童已经具有自我参照效应,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参照条件下的自由回忆率呈现递增趋势,表明儿童自我参照效应的发展性特点。
    四岁儿童的自我参照效应研究
    周爱保, 刘沛汝, 史战, 张鹏英, 吴慧芬, 李琼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3):  239-244. 
    摘要 ( )   PDF (360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探讨4岁儿童的自我参照效应。实验1与实验2分别采用3(4岁、5岁与7岁儿童)×2(自我参照与他人参照)与2(3岁与4岁儿童)×2(自我参照与他人参照)的混合设计。120名被试对物品进行所有权(ownership)识别并报告"这是我的××"或"这是李明的××",然后将图片放入相应的纸盒并再次报告,两分钟后进行自由回忆。结果显示:(1)自我参照条件下4岁组、5岁组与7岁组儿童自由回忆率有显著差异,他人参照条件下没有差异;(2)自我参照条件下4岁组儿童的自由回忆率显著高于3岁组,他人参照条件下没有差异。这说明,4岁儿童已经具有自我参照效应,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参照条件下的自由回忆率呈现递增趋势,表明儿童自我参照效应的发展性特点。
    幼儿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及与气质的关系
    刘文, 彭菲菲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3):  245-250. 
    摘要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主要讨论幼儿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及与气质的关系。研究从执行功能的角度入手,采用实验法和问卷法对90名3~5岁的幼儿进行研究,通过创设难度递进的冲突情境来考察儿童在两种不一致规则中的转换能力。结果表明,幼儿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并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幼儿气质与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专注性和社会抑制性维度对不同水平的幼儿自我调节能力的方差检验都达到了显著,二者与年龄一起,能够对幼儿自我调节能力进行一定程度的预测。
    幼儿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及与气质的关系
    刘文, 彭菲菲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3):  245-250. 
    摘要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主要讨论幼儿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及与气质的关系。研究从执行功能的角度入手,采用实验法和问卷法对90名3~5岁的幼儿进行研究,通过创设难度递进的冲突情境来考察儿童在两种不一致规则中的转换能力。结果表明,幼儿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并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幼儿气质与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专注性和社会抑制性维度对不同水平的幼儿自我调节能力的方差检验都达到了显著,二者与年龄一起,能够对幼儿自我调节能力进行一定程度的预测。
    幼儿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及与气质的关系
    刘文, 彭菲菲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3):  245-250. 
    摘要 ( )   PDF (338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主要讨论幼儿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及与气质的关系。研究从执行功能的角度入手,采用实验法和问卷法对90名3~5岁的幼儿进行研究,通过创设难度递进的冲突情境来考察儿童在两种不一致规则中的转换能力。结果表明,幼儿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并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幼儿气质与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专注性和社会抑制性维度对不同水平的幼儿自我调节能力的方差检验都达到了显著,二者与年龄一起,能够对幼儿自我调节能力进行一定程度的预测。
    观点采择对高中教师共情反应的影响:共情倾向的中介作用
    孙炳海, 黄小忠, 李伟健, 叶玲珠, 陈海德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3):  251-257. 
    摘要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讨观点采择与共情倾向对高中教师共情反应的影响,164名高中教师完成了人际反应指数量表,并在三种不同的观点采择指导语下完成共情反应问卷。结果表明:(1)观点采择通过指导语操作检验有效;(2)情感观点采择下的共情反应显著高于认知观点采择下的共情反应;认知观点采择下的共情反应显著高于技术观点采择下的共情反应;(3)情感观点采择通过共情倾向的部分中介作用对共情反应产生影响,认知观点采择通过共情倾向的完全中介作用对共情反应产生影响。
    观点采择对高中教师共情反应的影响:共情倾向的中介作用
    孙炳海, 黄小忠, 李伟健, 叶玲珠, 陈海德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3):  251-257. 
    摘要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讨观点采择与共情倾向对高中教师共情反应的影响,164名高中教师完成了人际反应指数量表,并在三种不同的观点采择指导语下完成共情反应问卷。结果表明:(1)观点采择通过指导语操作检验有效;(2)情感观点采择下的共情反应显著高于认知观点采择下的共情反应;认知观点采择下的共情反应显著高于技术观点采择下的共情反应;(3)情感观点采择通过共情倾向的部分中介作用对共情反应产生影响,认知观点采择通过共情倾向的完全中介作用对共情反应产生影响。
    观点采择对高中教师共情反应的影响:共情倾向的中介作用
    孙炳海, 黄小忠, 李伟健, 叶玲珠, 陈海德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3):  251-257. 
    摘要 ( )   PDF (467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讨观点采择与共情倾向对高中教师共情反应的影响,164名高中教师完成了人际反应指数量表,并在三种不同的观点采择指导语下完成共情反应问卷。结果表明:(1)观点采择通过指导语操作检验有效;(2)情感观点采择下的共情反应显著高于认知观点采择下的共情反应;认知观点采择下的共情反应显著高于技术观点采择下的共情反应;(3)情感观点采择通过共情倾向的部分中介作用对共情反应产生影响,认知观点采择通过共情倾向的完全中介作用对共情反应产生影响。
    儿童家庭读写活动、早期读写水平与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成绩的关系
    陈晓, 周晖, 赵瑾东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3):  258-266. 
    摘要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读写萌发的观点出发,探讨6至7岁儿童的家庭读写活动、早期读写水平与其在校语文成绩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在控制儿童的非言语智力和父母的教育水平等变量后,(1)只有儿童的非正式家庭读写活动能够显著预测其口头词汇;(2)只有儿童的正式家庭读写活动能够显著预测其识字量;(3)只有儿童入学时的识字量能够显著预测他们一年级时的语文成绩和平时语文课表现;(4)儿童的口头词汇和家庭读写活动均无法预测其在校的语文课成绩。
    儿童家庭读写活动、早期读写水平与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成绩的关系
    陈晓, 周晖, 赵瑾东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3):  258-266. 
    摘要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读写萌发的观点出发,探讨6至7岁儿童的家庭读写活动、早期读写水平与其在校语文成绩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在控制儿童的非言语智力和父母的教育水平等变量后,(1)只有儿童的非正式家庭读写活动能够显著预测其口头词汇;(2)只有儿童的正式家庭读写活动能够显著预测其识字量;(3)只有儿童入学时的识字量能够显著预测他们一年级时的语文成绩和平时语文课表现;(4)儿童的口头词汇和家庭读写活动均无法预测其在校的语文课成绩。
    儿童家庭读写活动、早期读写水平与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成绩的关系
    陈晓, 周晖, 赵瑾东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3):  258-266. 
    摘要 ( )   PDF (759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读写萌发的观点出发,探讨6至7岁儿童的家庭读写活动、早期读写水平与其在校语文成绩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在控制儿童的非言语智力和父母的教育水平等变量后,(1)只有儿童的非正式家庭读写活动能够显著预测其口头词汇;(2)只有儿童的正式家庭读写活动能够显著预测其识字量;(3)只有儿童入学时的识字量能够显著预测他们一年级时的语文成绩和平时语文课表现;(4)儿童的口头词汇和家庭读写活动均无法预测其在校的语文课成绩。
    学科领域知识与数学学习的知识表征研究
    李长虹, 蔡笑岳, 何伯锋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3):  267-273. 
    摘要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领域知识的结构特点对初中数学学科知识作出改编和重组,形成数学学科领域知识单元进行教学实验,以215名普通初中二年级学生为被试,通过自编问卷和深度访谈考察学科领域知识对知识表征的影响,并探讨了知识表征与数学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学科领域知识可以显著提高学生数学陈述性知识表征全面性和总体水平;(2)学科领域知识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程序性知识表征全面性、自动化、组织性和总体水平;(3)认知结构三要素、陈述性知识表征及程序性知识表征与数学成绩显著相关;(4)学优生的陈述性知识表征准确性、总体水平和程序性知识表征组织性、总体水平显著高于中等生和学困生。
    学科领域知识与数学学习的知识表征研究
    李长虹, 蔡笑岳, 何伯锋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3):  267-273. 
    摘要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领域知识的结构特点对初中数学学科知识作出改编和重组,形成数学学科领域知识单元进行教学实验,以215名普通初中二年级学生为被试,通过自编问卷和深度访谈考察学科领域知识对知识表征的影响,并探讨了知识表征与数学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学科领域知识可以显著提高学生数学陈述性知识表征全面性和总体水平;(2)学科领域知识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程序性知识表征全面性、自动化、组织性和总体水平;(3)认知结构三要素、陈述性知识表征及程序性知识表征与数学成绩显著相关;(4)学优生的陈述性知识表征准确性、总体水平和程序性知识表征组织性、总体水平显著高于中等生和学困生。
    学科领域知识与数学学习的知识表征研究
    李长虹, 蔡笑岳, 何伯锋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3):  267-273. 
    摘要 ( )   PDF (478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领域知识的结构特点对初中数学学科知识作出改编和重组,形成数学学科领域知识单元进行教学实验,以215名普通初中二年级学生为被试,通过自编问卷和深度访谈考察学科领域知识对知识表征的影响,并探讨了知识表征与数学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学科领域知识可以显著提高学生数学陈述性知识表征全面性和总体水平;(2)学科领域知识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程序性知识表征全面性、自动化、组织性和总体水平;(3)认知结构三要素、陈述性知识表征及程序性知识表征与数学成绩显著相关;(4)学优生的陈述性知识表征准确性、总体水平和程序性知识表征组织性、总体水平显著高于中等生和学困生。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疏离感的预测:同伴接纳的调节作用及性别差异
    徐夫真, 张文新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3):  274-281. 
    摘要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608名初一至高二城市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同伴接纳在家庭功能对疏离感预测中的调节作用及其性别差异。结果表明,家庭功能健康水平较低的青少年,其疏离感较高;同伴接纳对家庭功能与疏离感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同伴接纳对家庭功能与青少年疏离感之间关系的调节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高水平的同伴接纳可以调节不健康的家庭功能对男青少年疏离感的影响,而在女青少年中,这种调节作用不显著。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疏离感的预测:同伴接纳的调节作用及性别差异
    徐夫真, 张文新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3):  274-281. 
    摘要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608名初一至高二城市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同伴接纳在家庭功能对疏离感预测中的调节作用及其性别差异。结果表明,家庭功能健康水平较低的青少年,其疏离感较高;同伴接纳对家庭功能与疏离感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同伴接纳对家庭功能与青少年疏离感之间关系的调节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高水平的同伴接纳可以调节不健康的家庭功能对男青少年疏离感的影响,而在女青少年中,这种调节作用不显著。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疏离感的预测:同伴接纳的调节作用及性别差异
    徐夫真, 张文新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3):  274-281. 
    摘要 ( )   PDF (752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608名初一至高二城市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同伴接纳在家庭功能对疏离感预测中的调节作用及其性别差异。结果表明,家庭功能健康水平较低的青少年,其疏离感较高;同伴接纳对家庭功能与疏离感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同伴接纳对家庭功能与青少年疏离感之间关系的调节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高水平的同伴接纳可以调节不健康的家庭功能对男青少年疏离感的影响,而在女青少年中,这种调节作用不显著。
    社会支持、学习观和自我效能感对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宋灵青, 刘儒德, 李玉环, 高振华, 李文君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3):  282-287. 
    摘要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469名初中生的问卷调查,考察社会支持、学习观、自我效能感与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1)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总体在中等水平以上,不存在性别差异;非重点学校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低于重点学校的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随年级的升高而逐渐降低。(2)控制了人口学变量的影响后,社会支持、学习观和自我效能感对学习主观幸福感仍有显著影响,其中自我效能感对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作用较大。(3)社会支持对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既具有直接影响,同时也具有间接影响;初中生学习观和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支持和学习主观幸福感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社会支持、学习观和自我效能感对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宋灵青, 刘儒德, 李玉环, 高振华, 李文君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3):  282-287. 
    摘要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469名初中生的问卷调查,考察社会支持、学习观、自我效能感与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1)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总体在中等水平以上,不存在性别差异;非重点学校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低于重点学校的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随年级的升高而逐渐降低。(2)控制了人口学变量的影响后,社会支持、学习观和自我效能感对学习主观幸福感仍有显著影响,其中自我效能感对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作用较大。(3)社会支持对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既具有直接影响,同时也具有间接影响;初中生学习观和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支持和学习主观幸福感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社会支持、学习观和自我效能感对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宋灵青, 刘儒德, 李玉环, 高振华, 李文君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3):  282-287. 
    摘要 ( )   PDF (413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469名初中生的问卷调查,考察社会支持、学习观、自我效能感与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1)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总体在中等水平以上,不存在性别差异;非重点学校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低于重点学校的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随年级的升高而逐渐降低。(2)控制了人口学变量的影响后,社会支持、学习观和自我效能感对学习主观幸福感仍有显著影响,其中自我效能感对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作用较大。(3)社会支持对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既具有直接影响,同时也具有间接影响;初中生学习观和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支持和学习主观幸福感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环境和个体因素与青少年饮酒行为的关系
    林丹华, 范兴华, 潘瑾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3):  288-294. 
    摘要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择湖南长沙三所中小学的681个学生为被试,考察青少年饮酒行为的特点及环境和个体影响因素的预测作用。结果发现:(1)过去的一个月中,31%的青少年曾有过饮酒行为,12.7%和8.5%的青少年有过大量饮酒和醉酒行为。男生、学习成绩中下者饮酒行为更多;(2)青少年饮酒行为与最好同伴和普通同学的饮酒行为、学校周围的饮酒环境呈显著正相关,与最好同伴和普通同学的饮酒态度、青少年自身的饮酒态度和饮酒拒绝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3)同伴、学校环境因素和饮酒态度可以直接预测青少年的拒绝效能感,同时,同伴、学校环境因素又通过饮酒态度和拒绝效能感间接地预测青少年的饮酒行为。
    环境和个体因素与青少年饮酒行为的关系
    林丹华, 范兴华, 潘瑾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3):  288-294. 
    摘要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择湖南长沙三所中小学的681个学生为被试,考察青少年饮酒行为的特点及环境和个体影响因素的预测作用。结果发现:(1)过去的一个月中,31%的青少年曾有过饮酒行为,12.7%和8.5%的青少年有过大量饮酒和醉酒行为。男生、学习成绩中下者饮酒行为更多;(2)青少年饮酒行为与最好同伴和普通同学的饮酒行为、学校周围的饮酒环境呈显著正相关,与最好同伴和普通同学的饮酒态度、青少年自身的饮酒态度和饮酒拒绝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3)同伴、学校环境因素和饮酒态度可以直接预测青少年的拒绝效能感,同时,同伴、学校环境因素又通过饮酒态度和拒绝效能感间接地预测青少年的饮酒行为。
    环境和个体因素与青少年饮酒行为的关系
    林丹华, 范兴华, 潘瑾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3):  288-294. 
    摘要 ( )   PDF (668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择湖南长沙三所中小学的681个学生为被试,考察青少年饮酒行为的特点及环境和个体影响因素的预测作用。结果发现:(1)过去的一个月中,31%的青少年曾有过饮酒行为,12.7%和8.5%的青少年有过大量饮酒和醉酒行为。男生、学习成绩中下者饮酒行为更多;(2)青少年饮酒行为与最好同伴和普通同学的饮酒行为、学校周围的饮酒环境呈显著正相关,与最好同伴和普通同学的饮酒态度、青少年自身的饮酒态度和饮酒拒绝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3)同伴、学校环境因素和饮酒态度可以直接预测青少年的拒绝效能感,同时,同伴、学校环境因素又通过饮酒态度和拒绝效能感间接地预测青少年的饮酒行为。
    教师心理健康评价量表的编制及现状研究
    俞国良, 金东贤, 郑建君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3):  295-301. 
    摘要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理论分析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自行编制了针对我国教师心理健康的评价量表,并对来自北京、河北、江苏、山东、山西、青海、浙江等7个省市的1819名教师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教师心理健康评价量表》由自我、社会、工作和生活四个分量表构成。经检验,《教师心理健康评价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在今后相关研究中作为了解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测量工具使用;同时研究还发现,幼儿园、小学、初中和大学的教师同时存在发展性问题和适应性问题,而高中教师只有适应性问题,没有发展性问题。
    教师心理健康评价量表的编制及现状研究
    俞国良, 金东贤, 郑建君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3):  295-301. 
    摘要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理论分析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自行编制了针对我国教师心理健康的评价量表,并对来自北京、河北、江苏、山东、山西、青海、浙江等7个省市的1819名教师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教师心理健康评价量表》由自我、社会、工作和生活四个分量表构成。经检验,《教师心理健康评价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在今后相关研究中作为了解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测量工具使用;同时研究还发现,幼儿园、小学、初中和大学的教师同时存在发展性问题和适应性问题,而高中教师只有适应性问题,没有发展性问题。
    教师心理健康评价量表的编制及现状研究
    俞国良, 金东贤, 郑建君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3):  295-301. 
    摘要 ( )   PDF (476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理论分析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自行编制了针对我国教师心理健康的评价量表,并对来自北京、河北、江苏、山东、山西、青海、浙江等7个省市的1819名教师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教师心理健康评价量表》由自我、社会、工作和生活四个分量表构成。经检验,《教师心理健康评价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在今后相关研究中作为了解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测量工具使用;同时研究还发现,幼儿园、小学、初中和大学的教师同时存在发展性问题和适应性问题,而高中教师只有适应性问题,没有发展性问题。
    教师教学自主性问卷的编制与修订
    姚计海, 申继亮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3):  302-307. 
    摘要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提出了中小学教师教学自主性的结构构想,并编制了教学自主性问卷。通过387名教师的初测和1222名教师的正式测试,对该问卷进行分析和修订,结果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项目区分度、信度和效度。根据验证性因素分析确立了教学自主性的七因素结构,包括自发性、目的性、责任性、独立性、胜任性、自省性和自控性。
    教师教学自主性问卷的编制与修订
    姚计海, 申继亮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3):  302-307. 
    摘要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提出了中小学教师教学自主性的结构构想,并编制了教学自主性问卷。通过387名教师的初测和1222名教师的正式测试,对该问卷进行分析和修订,结果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项目区分度、信度和效度。根据验证性因素分析确立了教学自主性的七因素结构,包括自发性、目的性、责任性、独立性、胜任性、自省性和自控性。
    教师教学自主性问卷的编制与修订
    姚计海, 申继亮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3):  302-307. 
    摘要 ( )   PDF (330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提出了中小学教师教学自主性的结构构想,并编制了教学自主性问卷。通过387名教师的初测和1222名教师的正式测试,对该问卷进行分析和修订,结果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项目区分度、信度和效度。根据验证性因素分析确立了教学自主性的七因素结构,包括自发性、目的性、责任性、独立性、胜任性、自省性和自控性。
    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的初步编制
    黄时华, 李冬玲, 张卫, 李董平, 钟海荣, 黄诚恳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3):  308-314. 
    摘要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文献分析基础上,结合国外常用的无聊倾向量表,通过开放式问卷、访谈等方法,编制适用于我国大学生的无聊倾向问卷。并对972名大学生进行测查,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对无聊倾向性的结构进行剖析。结果表明:(1)问卷分为两个维度:外部刺激和内部刺激;(2)这两个维度由6个因子组成:单调性、约束性、孤独感、紧张感、自控力和创造力;(3)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是测量大学生无聊指数的有效工具。
    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的初步编制
    黄时华, 李冬玲, 张卫, 李董平, 钟海荣, 黄诚恳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3):  308-314. 
    摘要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文献分析基础上,结合国外常用的无聊倾向量表,通过开放式问卷、访谈等方法,编制适用于我国大学生的无聊倾向问卷。并对972名大学生进行测查,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对无聊倾向性的结构进行剖析。结果表明:(1)问卷分为两个维度:外部刺激和内部刺激;(2)这两个维度由6个因子组成:单调性、约束性、孤独感、紧张感、自控力和创造力;(3)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是测量大学生无聊指数的有效工具。
    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的初步编制
    黄时华, 李冬玲, 张卫, 李董平, 钟海荣, 黄诚恳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3):  308-314. 
    摘要 ( )   PDF (383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文献分析基础上,结合国外常用的无聊倾向量表,通过开放式问卷、访谈等方法,编制适用于我国大学生的无聊倾向问卷。并对972名大学生进行测查,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对无聊倾向性的结构进行剖析。结果表明:(1)问卷分为两个维度:外部刺激和内部刺激;(2)这两个维度由6个因子组成:单调性、约束性、孤独感、紧张感、自控力和创造力;(3)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是测量大学生无聊指数的有效工具。
    高校教师心理契约问卷的编制
    韩明, 董学安, 范丹, 何先友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3):  315-321. 
    摘要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文献分析与教师访谈的基础上,编制了《高校教师心理契约问卷》。对174名高校教师进行预试,通过对问卷的信度、效度的检验与探索性因素分析后,形成初步问卷。应用该问卷对11个省31所大学的358名教师进行测量,验证性因素分析后修正了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的结构模型。结果表明,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的结构符合三维度结构模型,且教师责任和学校责任两方面均分为交易责任、发展责任和关系责任。编制的高校教师心理契约问卷共24个项目,信度、效度良好,适合用以研究高校教师的心理契约。
    高校教师心理契约问卷的编制
    韩明, 董学安, 范丹, 何先友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3):  315-321. 
    摘要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文献分析与教师访谈的基础上,编制了《高校教师心理契约问卷》。对174名高校教师进行预试,通过对问卷的信度、效度的检验与探索性因素分析后,形成初步问卷。应用该问卷对11个省31所大学的358名教师进行测量,验证性因素分析后修正了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的结构模型。结果表明,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的结构符合三维度结构模型,且教师责任和学校责任两方面均分为交易责任、发展责任和关系责任。编制的高校教师心理契约问卷共24个项目,信度、效度良好,适合用以研究高校教师的心理契约。
    高校教师心理契约问卷的编制
    韩明, 董学安, 范丹, 何先友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3):  315-321. 
    摘要 ( )   PDF (361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文献分析与教师访谈的基础上,编制了《高校教师心理契约问卷》。对174名高校教师进行预试,通过对问卷的信度、效度的检验与探索性因素分析后,形成初步问卷。应用该问卷对11个省31所大学的358名教师进行测量,验证性因素分析后修正了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的结构模型。结果表明,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的结构符合三维度结构模型,且教师责任和学校责任两方面均分为交易责任、发展责任和关系责任。编制的高校教师心理契约问卷共24个项目,信度、效度良好,适合用以研究高校教师的心理契约。
    教学实验中的处理忠实度
    庞维国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3):  322-328. 
    摘要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实验处理的忠实度是指主试在实验中实际施加的处理与预定处理之间的一致程度,它是影响实验研究效度和结论的重要因素。教学实验的处理忠实度受实验设计、培训、教学情境、教师、学生等多种因素影响,完善实验设计、进行系统培训、实施预备试验、监控实验过程是提升教学实验处理忠实度的重要途径。教学实验的处理忠实度可以通过现场观察、作品分析、教师报告等方式进行评估。
    教学实验中的处理忠实度
    庞维国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3):  322-328. 
    摘要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实验处理的忠实度是指主试在实验中实际施加的处理与预定处理之间的一致程度,它是影响实验研究效度和结论的重要因素。教学实验的处理忠实度受实验设计、培训、教学情境、教师、学生等多种因素影响,完善实验设计、进行系统培训、实施预备试验、监控实验过程是提升教学实验处理忠实度的重要途径。教学实验的处理忠实度可以通过现场观察、作品分析、教师报告等方式进行评估。
    教学实验中的处理忠实度
    庞维国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3):  322-328. 
    摘要 ( )   PDF (374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实验处理的忠实度是指主试在实验中实际施加的处理与预定处理之间的一致程度,它是影响实验研究效度和结论的重要因素。教学实验的处理忠实度受实验设计、培训、教学情境、教师、学生等多种因素影响,完善实验设计、进行系统培训、实施预备试验、监控实验过程是提升教学实验处理忠实度的重要途径。教学实验的处理忠实度可以通过现场观察、作品分析、教师报告等方式进行评估。
    元理解:动态的交互系统
    陈启山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3):  329-336. 
    摘要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元理解关注读者对自己阅读理解过程与结果的监测以及随后的调控,读者的元理解监测影响元理解调控,并进而影响阅读理解的加工状态或加工过程,可见,元理解是一个动态的交互系统,它通过元理解监测和元理解调控的互动来实现读者阅读理解时认知层和元认知层的互动。对元理解监测的精确性、元理解调控的有效性、元理解监测与元理解调控的关系以及二者对阅读理解的效应等问题进行了梳理与剖析,并就未来研究提出建议,以深化对元理解这个动态的交互系统的认识。
    元理解:动态的交互系统
    陈启山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3):  329-336. 
    摘要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元理解关注读者对自己阅读理解过程与结果的监测以及随后的调控,读者的元理解监测影响元理解调控,并进而影响阅读理解的加工状态或加工过程,可见,元理解是一个动态的交互系统,它通过元理解监测和元理解调控的互动来实现读者阅读理解时认知层和元认知层的互动。对元理解监测的精确性、元理解调控的有效性、元理解监测与元理解调控的关系以及二者对阅读理解的效应等问题进行了梳理与剖析,并就未来研究提出建议,以深化对元理解这个动态的交互系统的认识。
    元理解:动态的交互系统
    陈启山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3):  329-336. 
    摘要 ( )   PDF (435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元理解关注读者对自己阅读理解过程与结果的监测以及随后的调控,读者的元理解监测影响元理解调控,并进而影响阅读理解的加工状态或加工过程,可见,元理解是一个动态的交互系统,它通过元理解监测和元理解调控的互动来实现读者阅读理解时认知层和元认知层的互动。对元理解监测的精确性、元理解调控的有效性、元理解监测与元理解调控的关系以及二者对阅读理解的效应等问题进行了梳理与剖析,并就未来研究提出建议,以深化对元理解这个动态的交互系统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