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发展与教育 ›› 2004, Vol. 20 ›› Issue (1): 70-76.
饶燕婷1, 张红霞1, 李晓铭2
RAO Yan-ting1, ZHANG Hong-xia1, LI Xiao-ning2
摘要: 为了了解大学生的抑郁和疏离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随机整群抽取了江苏省19所高校19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CES D量表、Alienation量表得分和心理健康的可能家庭影响因素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结果显示,14.7%的大学生CES-D量表得分≥20,3.3%的大学生Alienation量表得分≤30;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家庭月收入、家庭凝聚力、家庭沟通、家庭冲突、父母受教育程度、职业、情感表达等,对大学生的抑郁和疏离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由此可见,家庭因素仍然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1] 孔燕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9-10. [2] 叶湘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病理学研究.现代大学教育,2003,1. [3] 杜召云,王克勤.1597名大学生抑郁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9,8(3):172-173. [4] 刘贤臣等.SDS和CES-D对大学生抑郁病症评定结果的比较.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9(1):19-20. [5] Chan D W.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depressed mood among Chinese medical Students in Hong Kong. Psyehistry, 1991,32 (2). 170-180. [6] 杨东,吴晓蓉.疏离感研究的进展及理论构建.心理科学进展,2002,10(1):71-77. [7] 王欣等.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焦虑水平的相关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5):344-345. [8] 钱铭怡,肖广兰.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效能、自尊与父母抚养方式的相关研究.心理科学,1998,2(6)553-555. [9] Ruter M, Conger R D. Antecedents of Parent-Adolescents. Journal of Marrlage & Family, 1995,57:435-449. [10] Grotevant H D, Cooper C R. Patterns of Interaction in Family Relationshlp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dentity Exploration in Adolescence.Child Development, 1985,56: 415-428. [11] Brage D, Meredith W A. Causal of Adolescent Depression. Journal of psychology, 1994,128: 455-468. [12] 卢晓红.1173名大学新生心理卫生水平测评.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1):800. [13] 白春玉等.工读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家庭影响因素分析.中国校医,1999,13(5):333-335. [14] Radloff L S. The CES-D scale: A self-report depression scalefor research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Applie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1977(1):385-401. [15] Jessor R. & Jesser S. Problem behavior and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7. [16] Moos R, Moos B. Family Environment Scale Manual. Palo Alto CA: 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 1981. [17] Jackson C, Henriksen L, Foshee V A. The Authoritative Parenting Index: Predicting health risk behaviors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Health Education & Behavior, 1998,25(3):319-337. [18] 张明园.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精神科评定量表专辑.上海精神医学,1990(2):42. [19] United Nations. Levels and Trends of Contraceptive Use as Assessed In 1988. New York. [20] 杨东,吴晓蓉.大学生疏离感的初步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3):47-52. [21] 许韶君等.大学生抑郁、焦虑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安徽预防医学杂志,1999,5(2):121-122. [22] 王建中,樊富珉.北京市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研.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5):331.333. [23] 张青方.青少年心里社会发展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青年研究.1998.5 |
[1] | 郭嘉程, 董柔纯, 许放, 徐旋, 牛更枫, 周宗奎. 社会临场感与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的关系:双自我意识的并行中介及性别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2): 176-186. |
[2] | 肖嘉林, 梁凯欣, 黄柳玥, 王恩娜, 黄巧敏, 何韵涵, 卢宝琳, 迟新丽. 积极发展资源在减少青少年抑郁水平中的累积效应、关系模式及特定资源的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2): 257-269. |
[3] | 樊香麟, 崔英锦. 客体化身体意识与女大学生限制性饮食行为的关系:外貌负面评价恐惧和社会文化压力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1): 122-131. |
[4] | 张慧如, 张伟达, 傅王倩, 邓敏, 彭苏浩, 李玉. 孤独感对创造性倾向的影响:无聊倾向和焦虑情绪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1): 132-141. |
[5] | 苑媛, 梁周健, 张丽. 结构性校园氛围与中学生抑郁: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6): 869-876. |
[6] | 何灿, 魏华, 丁倩, 桂勇. 父母工作性通信工具使用对粗暴养育的影响:焦虑抑郁的中介作用与主管支持感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6): 903-912. |
[7] | 何安明, 张钰睿, 惠秋平. 大学生感恩与社会幸福感的关系:手机冷落行为的中介作用和负性生活事件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4): 505-512. |
[8] | 胡义豪, 徐璐妍, 卞小华, 周颖, 刘俊升. 同伴侵害与青少年抑郁的关系:班级攻击规范凸显性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4): 542-549. |
[9] | 辛国刚, 张李斌, 常睿生, 张云运. 青少年早期受欺凌发展轨迹:抑郁、自尊和学业成就的预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4): 568-579. |
[10] | 杜秀芳, 武玉玺, 徐政, 袁晓倩, 陈功香. 金钱启动与道德认同对大学生道德伪善的影响[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3): 342-349. |
[11] | 喻昊雪, 李卉, 王福兴. 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与学业倦怠的关系:应对方式与无聊倾向的链式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3): 391-401. |
[12] | 李金文, 白荣, 王雨萌, 刘霞. 青少年抑郁与自伤行为的发展轨迹及其关系:基于两年的追踪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3): 429-438. |
[13] | 曾子豪, 彭丽仪, 詹林, 刘双金, 欧阳晓优, 丁道群, 黎志华, 胡义秋, 方晓义. 儿童期受虐对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中介和基因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2): 276-285. |
[14] | 曹瑞琳, 梅松丽, 梁磊磊, 李传恩, 张莹. 感恩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关系:核心自我评价和生命意义感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2): 286-294. |
[15] | 蒋索, 丁金琦, 刘艳, 陆元圆, 李小青, 陈静. 青少年早期网络欺凌/受欺凌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社交焦虑和抑郁情绪的链式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1): 85-9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