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0年 第16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0-04-15
    儿童青少年心理学
    目标倾向测量及其与绩效的关系
    徐方忠, 朱祖祥, 林芝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0, (2):  1-6. 
    摘要 ( )   PDF (521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修订了B.Button等人所编制的目标倾向调查问卷,修订后的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选取了58名文科大二学生为被试,以本学期各科期末成绩作为绩效指标,经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绩效目标倾向和中国近代教育史、管理学概论、世界文化史等科目的成绩有显著相关,学习目标倾向与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测量学、英语4级等科目的成绩有显著相关。两类目标倾向与英语成绩的关系随课程难度的不同而变化,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在目标倾向与绩效的关系上,可以从资源需求的角度来加以考察。
    心理因素对高中生学业成就的影响
    司继伟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0, (2):  7-12. 
    摘要 ( )   PDF (701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问卷法和量表法考察了原有知识、学习策略、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等心理因素对高中生学业成就的影响程度及其作用机制。结论如下:(l)高中生的主要心理因素与学业成就之间均呈显著的正相关;(2)原有知识、学习策略和非智力因素是导致高中生学业成就出现差异的直接影响因素。原有知识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学习策略和非智力因素;(3)智力通过原有知识对学业成就发挥重要的间接影响;(4)非智力因素还通过原有知识对学业成就有显著的间接影响。
    中小学生广告认知水平的发展特点
    陆跃祥, 陈勃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0, (2):  13-16. 
    摘要 ( )   PDF (427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调查分析783名不同年级的中小学生对广告重要性、广告信任度和广告意图的认知水平,本研究发现:中小学生对广告重要性的认知随着年级的增长基本呈现上升趋势,小学六年级为关键的转折期;小学生对广告的信任度在小学四年级显著提高,而到了初中则显著下降,并且男生对广告的信任度高于女生;中小学生对广告意图的认知基本随着年级的增长而提高。
    教育心理学
    不同认知风格学生的问题共性意识水平对解题迁移的影响
    杨卫星, 王学臣, 张梅玲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0, (2):  17-21,27. 
    摘要 ( )   PDF (645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通过实验,对初中生的平面几何成绩与其认知风格之间的关系、解题者对迁移题与源题之间共性关系的意识水平对解题迁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初中生的平面几何成绩与认知风格有显著的正相关;(2)在平面几何解题过程中,当迁移题与源题之间具有结构共同性,且表面相似性和条件隐蔽性为中等程度时,解题者对先后问题之间共性关系的意识水平对解题迁移有显著影响。
    图式教学对阅读理解能力、推理能力与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张向葵, 暴占光, 关文信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0, (2):  22-27. 
    摘要 ( )   PDF (603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采用自然实验法对吉林省松原市逸夫实验小学160名四、五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探讨图式教学对阅读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结果表明:(1)四、五年级实验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普遍提高,五年级明显。(2)仅五年级实验班学生的推理能力有了显著提高,相对而言,图式教学对五年级学生推理能力的影响要优于四年级。(3)四、五年级实验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均明显增强。这说明图式教学比常规教学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自我效能感。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张爱卿, 刘华山, 刘玲玲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0, (2):  28-32. 
    摘要 ( )   PDF (528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奥苏伯尔提出的一种较为完善的教学理论。该研究运用自然实验的方法对该理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实际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策略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与保持效果,而且它对学习的帮助主要是通过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而实现的。
    心理学研究方法
    《ARCS兴趣问卷》的编制
    郭德俊, 马庆霞, 赵凤贞, 袁惠萱, 林海波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0, (2):  33-37. 
    摘要 ( )   PDF (603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以凯勒的“ARCS模型”作为理论基础,以“激励策略”作为载体和表现形式。经过开放式调查以及对教师和学生的访谈,编制了《ARCS兴趣问卷》。被试是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小学4、5年级8个班的349名学生,施测了《ARCS兴趣问卷》。对4年级的4个班还施测了《IMMS》和《CIE&CES》问卷。对《ARCS兴趣问卷》的项目进行了筛选和修订,最后保留49条项目。对《ARCS兴趣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考察,总体来看,问卷的信度和效度都比较好。研究表明注意与切身性相关,自信心与满意相关。
    大学生非智力因素测查问卷的编制报告
    龙立荣, 陈雪玲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0, (2):  38-43. 
    摘要 ( )   PDF (565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在对非智力因素的结构进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结合对大学生的访谈资料,确定了10项与大学生学习活动关系比较密切的非智力因素。采用自陈量表编制原理,编制了具有较高信度和实证效度的大学生非智力因素量表。
    内田克莱佩林心理测验简介
    方晓义, 郑晓齐, 玉井宽, 大野裕美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0, (2):  44-48. 
    摘要 ( )   PDF (453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内田克莱佩林心理测验是由日本心理学家内田勇三郎于1920年提出,在日本教育界得到广泛应用的一项心理测验。本文从测验构成、测验方法、测验结果的判定标准、测验结果的呈现、测验的优点五个方面对内田克莱佩林心理测验进行了介绍。
    儿童与教育心理学研究进展
    国外儿童情绪调节研究的现状
    乔建中, 饶虹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0, (2):  49-52. 
    摘要 ( )   PDF (430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自从心理学家系统研究人类行为以来,情绪调节就一直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课题。近十几年来,随着个体社会化研究的深入和心理教育研究的兴起,情绪调节及其研究的重要性日益为心理学家所重视.并在儿童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成果。本文仅对国外儿童情绪调节研究的现状作一简要介绍。
    儿童“心理理论”及其有关欺骗研究的新进展
    徐芬, 包雪华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0, (2):  53-56,64. 
    摘要 ( )   PDF (187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所谓“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是指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需要、信念、意图、感觉等)的认识,并由此对相应行为作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3].大多数成人都知道无论在生理还是在心理上,人是一个整体;而且成人都理解心理与生理活动有着巨大的不同。他们理解一个人的心理可能有别于另一个人;他们也理解心理、行为和环境之间的某些关系。所有这些对心理的不同的理解,构成了研究者所谓的“心理理论”.“心理理论”在人与人的相互作用中起着基本的、重要的作用[2],是个体生存于社会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内容。
    应用研究
    小学校长领导行为研究
    张忠山, 吴志宏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0, (2):  57-60. 
    摘要 ( )   PDF (374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通过上海市的461名小学教师,对小学校长的建立结构和关心体谅行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小学校长的建立结构显著高于关心体谅行为。(2)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学校规模的校长领导行为及不同性别、年龄的教师所感知的校长领导行为均没有显著差异。民办学校校长的建立结构行为显著高于公办学校校长的建立结构行为,在关心体谅方面,民办学校校长与公办学校校长没有显著差异。
    肥胖与儿童的身心发展及家庭干预
    王雁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0, (2):  61-64. 
    摘要 ( )   PDF (452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健康的体魄,对于正在生长发育中的儿童也不例外。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很多,但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已使传染病和营养缺乏等不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取而代之的则是与人们的社会心理因素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因而儿童肥胖就成了20世纪影响儿童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近些年来,我国儿童肥胖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陈锐等[1]总结我国1985—1995年十年来肥胖儿童及超体重儿童情况指出:肥胖儿童及超体重儿童比率与十年前相比,7—18岁男童从1985年的3.38%上升为7.18%,尤其是城市男生的超体重及肥胖率高达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