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发展与教育 ›› 2007, Vol. 23 ›› Issue (3): 56-61.
李辉1, 刘倩倩1, 方晓义2, 蔺秀云2
LI Hui1, LIU Qian-qian1, FANG Xiao-yi2, LIN Xiu-yun2
摘要: 采用SCL-90、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应对方式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自编的外显行为量表对云南省3313名大学生进行了测查,并探讨了包括自杀意念及自杀企图在内的自杀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427(13.2%)名大学生有自杀意念,卡方检验显示女生人数显著多于男生;154(4.7%)名大学生有过自杀企图,男女生人数没有显著差异;(2)自杀意念和自杀企图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有显著差异:在自杀意念上,女生、独生子女、文科生、来自城市的学生和不完整家庭的学生、月支出少于100元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与之对应的大学生;而在自杀企图上,只有来自城市的学生和不完整家庭的学生、月支出少于100元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与之对应的大学生;(3)大学生自杀意念和自杀企图与心理症状、生活事件、情感中心应对呈显著的正相关,与问题中心应对、社会支持呈显著的负相关;(4)在结构模型中,社会支持在心理症状和自杀行为中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情感中心应对在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对心理症状的调节作用中起显著的中介作用,而问题中心应对在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对事件的调节作用中起显著的中介作用。
[1] 童慧琦,徐俊娩.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二)--抑郁、绝望及自杀行为[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77,(4):218-220. [2] 申小莹,高志利.西安交通大学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3(8):413-415. [3] 张立军.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心理分析与预防措施[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12(2):72-74. [4] 张志钢.上海市教委召开高校学生危机干预研讨会[J].大众心理学,2000,18(4):46. [5] 翟书涛.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94:300-308. [6] 荆春霞,王声涌,吴赤蓬等.广州市高校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的危险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03,24(5):469-470. [7] 高宏生,曲成毅,苗茂华.山西省部分大学生自杀意念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3,24(4):324-325. [8] 钟向阳,曾璇,杨利江等.大学新生自杀意念与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J].中国校医,2003,17(3):216-218. [9] David B.Goldstona,Beth A.Reboussinb and Stephanie Sergent.Predictors of Suicide Attempts:State and Trait Components.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2006,115(4):842-849. [10] 张道祥.自杀倾向大学生的心理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2,23(60):526-527. [11] Reidar Tyssen,Per Vaglum,Nina T.Gr? nvold,et al.Suicidal Ideation among Medical Students and Young Physicians:A Nationwide and Prospective Study of Prevalence and Predictors[ J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2001,64:69-79. [12] Jan Neeleman,Simon Wessely,Michael Wadsworth.Predictors of Suicide,Accidental Death,and Premature Natural Death in a General-population Birth Cohort.The Lancet,1998,351(10):93-97. [13] Lester D.Experience of Parental Loss and Later Suicide:Data from Published biographies[J].Acta Psychiatry Scand,1989,79(5):450-452. [14] 翟书涛.自杀学的精神病学侧面[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1,18(1):1-6. [15]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35,127-131,106-108. [16] Kenneth P,Machelle R.The Role of Illness,Resources,Appraisal,and Coping Strategies in Adjustment to HIV/AIDS:the Direct and Buffering effects[J].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2001,24(3):259-279. [17]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有中介的调节变量和有调节的中介变量[J].心理学报,2006,38(3):448-452. [18] 林初锐,李永鑫,胡瑜.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5):1116-1119. [19] 张月娟,阎克乐,王进礼.生活事件、负性自动思维及应对方式影响大学生抑郁的路径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21(1):96-99 [20] Yang B,Clum G A.Life Stress,Social Support,and Problem Solving Skills Predictive of Depressive Symptoms,Hopelessness,and Suicide Ideation in an Asian Student Population:a teat of a model[J].Suicide Life Threat Behave,1994,24(2):127-139. [21] 周若涛.大学生危险行为的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自尊的关系.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33. |
[1] | 郭嘉程, 董柔纯, 许放, 徐旋, 牛更枫, 周宗奎. 社会临场感与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的关系:双自我意识的并行中介及性别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2): 176-186. |
[2] | 樊香麟, 崔英锦. 客体化身体意识与女大学生限制性饮食行为的关系:外貌负面评价恐惧和社会文化压力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1): 122-131. |
[3] | 张慧如, 张伟达, 傅王倩, 邓敏, 彭苏浩, 李玉. 孤独感对创造性倾向的影响:无聊倾向和焦虑情绪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1): 132-141. |
[4] | 何安明, 张钰睿, 惠秋平. 大学生感恩与社会幸福感的关系:手机冷落行为的中介作用和负性生活事件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4): 505-512. |
[5] | 杜秀芳, 武玉玺, 徐政, 袁晓倩, 陈功香. 金钱启动与道德认同对大学生道德伪善的影响[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3): 342-349. |
[6] | 喻昊雪, 李卉, 王福兴. 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与学业倦怠的关系:应对方式与无聊倾向的链式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3): 391-401. |
[7] | 曾子豪, 彭丽仪, 詹林, 刘双金, 欧阳晓优, 丁道群, 黎志华, 胡义秋, 方晓义. 儿童期受虐对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中介和基因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2): 276-285. |
[8] | 曹瑞琳, 梅松丽, 梁磊磊, 李传恩, 张莹. 感恩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关系:核心自我评价和生命意义感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2): 286-294. |
[9] | 高峰, 白学军, 章鹏, 曹海波. 中国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杀意念的元分析[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1): 97-108. |
[10] | 陈子循, 李金文, 王雨萌, 刘霞. 累积环境风险与大学生自伤的关系:情绪调节策略的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1): 109-120. |
[11] | 郑爽, 刘红瑞, 李静, 席雨, 姚梅林. 主动性人格与大学生创业准备行为的关系:创业意向的中介效应与创业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8(6): 813-821. |
[12] | 王浩, 俞国良. 大学生依恋焦虑与抑郁的关系:恋爱中关系攻击和关系质量的序列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8(6): 879-885. |
[13] | 朱黎君, 杨强, 叶宝娟, 陈智楠, 张丽. 自然联结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8(6): 886-893. |
[14] | 张宝生, 李鑫, 李新野, 张庆普. 主观规范对大学生志愿者志愿工作投入的影响机制研究——一个链式双重中介模型[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8(5): 658-666. |
[15] | 李松, 陈旭, 冉光明, 张琪. 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社交焦虑:反刍思维和自我建构的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8(5): 720-7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