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发展与教育 ›› 2023, Vol. 39 ›› Issue (3): 449-456.doi: 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23.03.16
• 心理健康与教育 • 上一篇
彭海云, 盛靓, 王金睿, 周姿言, 辛素飞
PENG Haiyun, SHENG Liang, WANG Jinrui, ZHOU Ziyan, XIN Sufei
摘要: 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孤独感作为衡量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对其动态变化趋势的探究有助于完善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干预方案。本研究采用横断历史研究的方法对2001至2019年间的79篇测查青少年孤独感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青少年孤独感水平在逐年上升;(2)经济状况、社会联结和社会威胁三方面的6项社会指标的变化都能显著预测青少年孤独感水平的上升;(3)与高中生相比,初中生的孤独感水平上升趋势更为明显;(4)相比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青少年的孤独感水平上升趋势较明显。
中图分类号:
Ang, C. -S. (2016). Types of social connectedness and loneliness:The joint moderating effects of age and gender. Applied Research in Quality of Life, 11(4), 1173-1187. Bronfenbrenner, U. (1979).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ohen, J. (1992). 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3), 98-101. Hawkley, L. C., & Cacioppo, J. T. (2010). Loneliness matters: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view of consequences and mechanisms. Annals of Behavioral Medicine, 40(2), 218-227. Russell, D. W. (1996). UCLA loneliness scale (version 3):Reliability, validity, and factor structu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66, 20-40. Su, Q., & Liu, G. F. (2020). Depression in Chinese from 1989 to 2018:An increasing trend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social environments. Current Psychology.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https://doi.org/10.1007/s12144-020-01181-6 Twenge, J. M. (2000). The age of anxiety? Birth cohort change in anxiety and neuroticism, 1952-1993.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9(6), 1007-1021. Xin, S. F., Wang, Y. X., & Sheng, L. (2020). Impact of social changes and birth cohort on anxiety in adolescents in mainland China (1992-2017):A cross-temporal meta-analysis.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116, 105159.https://doi.org/10.1016/j.Childyouth.2020.105159 蔡华俭, 黄梓航, 林莉, 张明杨, 王潇欧, 朱慧珺, … 敬一鸣. (2020). 半个多世纪来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变化——心理学视野下的研究. 心理科学进展, 28(10), 1599-1618. 陈友华, 苗国. (2021). 升学锦标赛、教育内卷化与学区分层.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3), 55-63. 成鹏. (2021). 青少年孤独感与错失恐惧的关系:社交媒体使用强度的中介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9(1), 187-190. 池丽萍, 辛自强. (2020). 各类人群社会心理的时代变迁. 心理技术与应用, 8(2), 95-103. 邓小平, 刘思瑶, 张向葵. (2018). 家庭收入与青少年社会适应:家庭社会资本的中介作用. 心理与行为研究, 16(6), 793-800. 范和生, 唐惠敏. (2015). 论转型期中国社会心理的重构.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6(1), 66-73. 国家统计局. (2020). 中国统计年鉴.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何花, 张大均. (2019). 心理素质对初一和高一新生问题行为的影响:孤独感与安全感的中介作用.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1(2), 46-51. 李彩娜, 邹泓. (2006). 青少年孤独感的特点及其与人格、家庭功能的关系.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115-121. 林荣茂, 严由伟, 唐向东. (2010). 近15年中国青少年学生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调查结果的元分析.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4(11), 839-844. 马利艳, 雷雳. (2008). 初中生生活事件、即时通讯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 心理发展与教育, 24(4), 106-112. 彭源, 朱蕾, 王振宏. (2018). 父母情绪表达与青少年问题行为:亲子依恋、孤独感的多重中介效应. 心理发展与教育, 34(4), 504-512. 石庆玲, 郭峰. (2017). 高房价与中国犯罪率的上升——基于35个大中城市的实证研究. 南开经济研究, (6), 113-130. 孙经, 何健, 张丁, 杨汴生, 王旭. (2014). 河南省中学生孤独感现况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 35(4), 543-545. 孙梦圆, 刘堃. (2018). 孤独感在中学生社交焦虑与抑郁症状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中国卫生统计, 35(6), 926-928. 王勍, 俞国良. (2017). 初中生心理健康的横断历史研究. 中国特殊教育, (11), 74-80. 吴愈晓, 王鹏, 杜思佳. (2018). 变迁中的中国家庭结构与青少年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 (2), 98-120. 谢华, 苟萍. (2007). 近十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孤独感本土化研究综述.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 (11), 36-38. 辛素飞, 梁鑫, 盛靓, 赵智睿. (2021). 我国内地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变迁(2002-2019):横断历史研究的视角. 心理学报, 58(3), 875-889. 辛自强, 池丽萍. (2008). 社会变迁中的青少年.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辛自强, 张梅. (2009). 1992年以来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变迁:一项横断历史研究. 心理学报, 41(1), 69-78. 闫志民, 李丹, 赵宇晗, 余林, 杨逊, 朱水容, 王平. (2014). 日益孤独的中国老年人:一项横断历史研究. 心理科学进展, 22(7), 1084-1091. 俞国良, 李天然, 王勍. (2016). 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横断历史研究. 教育研究, 37(10), 113-122. 俞国良, 王浩. (2020). 文化潮流与社会转型:影响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及现实策略.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41(9), 213-219. 翟光勇. (2019). 网络社会时空转型与青少年社会化风险规避.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47(3), 111-116. 张见有, 江慧, 韦嘉, 易旭灿, 张进辅. (2014). 中学生感知的同学关系和学校满意度对孤独感的影响. 中国学校卫生, 35(10), 1509-1510+1513. |
[1] | 王玉龙, 赵婧斐, 蔺秀云. 家庭风险因素对青少年自伤的累积效应及其性别差异[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2): 240-247. |
[2] | 王艳辉, 沈梓锋, 赖雪芬. 父母心理控制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意志控制和越轨同伴交往的链式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2): 248-256. |
[3] | 肖嘉林, 梁凯欣, 黄柳玥, 王恩娜, 黄巧敏, 何韵涵, 卢宝琳, 迟新丽. 积极发展资源在减少青少年抑郁水平中的累积效应、关系模式及特定资源的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2): 257-269. |
[4] | 张丽, 潘霈霖, 牛梓瑜, 马敏. 安静自我:基于平衡和成长视角的理解[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2): 288-297. |
[5] | 魏华, 丁慧敏, 陈武, 郝兴风, 熊婕. 父母低头行为与青少年网络欺负的关系:压力的中介作用与年龄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1): 114-121. |
[6] | 张慧如, 张伟达, 傅王倩, 邓敏, 彭苏浩, 李玉. 孤独感对创造性倾向的影响:无聊倾向和焦虑情绪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1): 132-141. |
[7] | 邹盛奇, 伍新春. 父母冲突与青少年同伴依恋的关系:亲子依恋的中介作用及性别差异[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6): 798-807. |
[8] | 彭海云, 盛靓, 邱凡硕, 周姿言, 辛素飞. 青少年心理减负从“无聊”开始——无聊倾向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6): 895-902. |
[9] | 刘庆, 冯兰. 父母婚姻质量和青少年同胞关系: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及其性别差异[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5): 654-662. |
[10] | 刘思含, 伍新春, 王歆逸. 父母教养方式的潜在类别及其与青少年学习投入和焦虑症状的关系[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5): 673-682. |
[11] | 沙晶莹, 张向葵, 刘千冬. 人以群分?学业动机比较对青少年同伴选择的影响[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5): 683-690. |
[12] | 张雯, 王振宏. 负性生活事件与青少年内化问题的关系: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和亲子亲和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5): 718-725. |
[13] | 洪新伟, 苗灵童, 范航, 宋明华, 朱婷婷, 刘燊, 张林. 父母婚姻冲突与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关系:情绪安全感和学校联结的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5): 726-734. |
[14] | 王玉龙, 苏慧娟, 蔺秀云. 青少年自伤的分类:基于潜在剖面分析[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5): 735-742. |
[15] | 胡义豪, 徐璐妍, 卞小华, 周颖, 刘俊升. 同伴侵害与青少年抑郁的关系:班级攻击规范凸显性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4): 542-54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