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39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3-05-15
    认知与社会性发展
    聋童和正常儿童身体表情注意瞬脱的比较研究
    金星, 刘景弘, 马跃, 于战宇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  305-312.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23.03.01
    摘要 ( )   HTML ( )   PDF (1057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双任务快速序列视觉呈现范式,通过两个实验探究聋童与正常儿童对厌恶和恐惧身体表情的注意瞬脱差异,结果表明:(1)无论对身体表情遮挡与否,聋童和正常儿童对首个目标刺激(T1)为厌恶情绪刺激的反应正确率均大于对T1恐惧情绪刺激的反应正确率;(2)在完整身体表情条件下,只有聋童发生了注意瞬脱,而在手臂遮挡残缺身体表情条件下,聋童和正常儿童注意瞬脱均显著。研究结果表明聋童和正常儿童均对厌恶情绪更加敏感,聋童视觉注意能力弱于正常儿童,但遮挡手臂后,聋童视觉注意能力与正常儿童相当。
    语言范畴影响面部表情知觉的电生理学证据
    钟伟芳, 郭永兴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  313-322.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23.03.02
    摘要 ( )   HTML ( )   PDF (1848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探讨了语言范畴影响面部表情知觉的时程及大脑偏侧化特点。采用从快乐到恐惧渐变的4张人类面孔表情图片为实验材料,以分视野呈现刺激的oddball范式设计脑电实验,并以分心任务使被试不注意实验表情图片之间的差异。实验结果显示,表情知觉诱发的ERP成分N1和N2上均出现了偏右视野-左脑表情范畴知觉,即在右视野呈现的条件下,范畴间偏差刺激比范畴内偏差刺激诱发了更大的vMMN效应,而在左视野呈现的条件下,两类偏差刺激诱发的vMMN效应无显著差异。这一结果表明表情范畴知觉发生在表情知觉的早期感觉水平加工及后知觉加工阶段,且具有偏右视野-左脑特性,提示语言范畴会同时影响早期、注意前表情知觉及后知觉加工,支持了沃尔夫假说。
    贫困家庭儿童在青少年早期的亲社会行为发展轨迹:性别及父母教养方式异质性的影响
    赵纤, 王志航, 王东方, 袁言云, 尹霞云, 黎志华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  323-332.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23.03.03
    摘要 ( )   HTML ( )   PDF (1370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究贫困家庭儿童在青少年早期的亲社会行为发展轨迹以及父母教养方式的异质性及其性别效应,对815名贫困家庭儿童(M=11.75±1.55岁;男生351人)的父母教养方式进行评估,并对其亲社会行为进行了2年共4次的追踪调查,数据分别采用潜在剖面分析和多组潜变量增长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贫困家庭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水平在青少年早期呈显著的线性下降趋势;(2)贫困家庭父母教养方式的异质性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初始水平和发展轨迹均有显著的效应,积极关爱型贫困家庭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初始水平得分显著高于其它类型,但在发展轨迹上却呈线性下降的趋势;消极控制型贫困家庭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在初始水平上显著低于其它类型,其发展轨迹无显著变化;(3)在性别效应上,适度关爱型组别中女生亲社会行为的初始水平显著的高于男生,且该组女生的亲社会行为下降速度比男生缓慢。结论:贫困家庭父母教养方式的异质性对青少年早期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轨迹存在显著效应,适度关爱型父母教养方式可以缓冲贫困家庭中女孩亲社会行为的下降速度。
    青少年网络利他行为的发展趋势及社会阶层的影响:一项追踪研究
    郑显亮, 陈慧萍, 王雪, 鲍振宙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  333-341.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23.03.04
    摘要 ( )   HTML ( )   PDF (1005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追踪研究设计对832名12~20岁的青少年进行为期1年半共4次的追踪测查,考察青少年网络利他行为的发展趋势以及社会阶层与青少年网络利他行为发展趋势的关系。运用多层线性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青少年网络利他行为呈逐渐上升趋势;(2)性别、每周上网时间和客观社会阶层对青少年网络利他行为发展趋势的影响不显著,而主观社会阶层对青少年网络利他行为发展趋势的影响显著,即青少年的主观社会阶层越高,其网络利他行为的上升趋势越强。
    金钱启动与道德认同对大学生道德伪善的影响
    杜秀芳, 武玉玺, 徐政, 袁晓倩, 陈功香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  342-349.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23.03.05
    摘要 ( )   HTML ( )   PDF (984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大学生为被试,采用任务分配范式,实验1考察了金钱概念启动和道德认同对个体道德伪善的影响;实验2探讨了金钱丰富程度启动和道德认同对个体道德伪善的影响。结果发现:(1)与控制组相比,金钱概念启动使得言行不一的人数显著增加;与金钱匮乏感启动组相比,金钱富足感启动使得言行不一的人数显著增加;(2)低道德认同被试中道德伪善者的比例显著高于高道德认同被试;而且金钱启动显著增加了高道德认同被试的道德伪善。该研究启示我们减少情境中的金钱等与利益有关的线索以及提高个体的道德认同水平,将有利于减少道德伪善的发生。
    亲关系动机对家庭消费决策及婚姻满意度的影响
    李越, 辛自强, 兰艺华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  350-359.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23.03.06
    摘要 ( )   HTML ( )   PDF (1095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亲关系动机对家庭消费决策及婚姻满意度的影响,通过两项研究分别在单独决策和共同决策情境下,采用家庭消费决策任务、亲关系动机量表、婚姻调适测定问卷对118名个体被试(研究1)和94对夫妻被试(研究2)进行考察,结果发现:(1)当个体单独进行家庭消费决策时,亲关系动机越高,理性程度越低,而婚姻满意度越高;(2)当夫妻共同进行家庭消费决策时,不同亲关系动机组合下的夫妻理性程度无显著差异,而整体婚姻满意度差异显著,具体表现为夫妻二人亲关系动机“同高”组合下的整体婚姻满意度显著高于“同低”组合和“混合”组合,后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此外,结果还发现亲关系动机与年龄、婚龄、子女情况、受教育程度和收入均有关。本研究表明,亲关系动机虽有利于提高婚姻满意度,但在个体单独决策时易引发非理性消费,强调了互动沟通在家庭消费决策中的重要性。
    时间定价启动与主观社会阶层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李强强, 胡佳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  360-368.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23.03.07
    摘要 ( )   HTML ( )   PDF (966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亲社会行为是指以牺牲自我利益为代价帮助他人的行为,按照损失利益属性,可分为时间亲社会行为、金钱亲社会行为。以往研究认为时间定价启动会导致个体减少亲社会行为,但是较少考察时间定价启动影响亲社会行为是否受主观社会阶层作用。本研究通过三个实验考察时间定价启动与主观社会阶层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1)时间定价启动会减少亲社会行为;(2)主观社会阶层正向预测金钱亲社会行为,但无法预测时间亲社会行为;(3)时间定价启动与主观社会阶层存在交互作用:时间定价启动下,主观社会阶层正向预测金钱亲社会行为、反向预测时间亲社会行为;非时间定价启动下,主观社会阶层正向预测金钱亲社会行为,但无法预测时间亲社会行为。
    教与学心理
    阅读模式对汉语儿童阅读理解的影响:有中介的调节模型
    王淏蘭, 陈红君, 伍新春, 赵英, 孙鹏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  369-378.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23.03.08
    摘要 ( )   HTML ( )   PDF (1198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年级在汉语儿童阅读模式影响阅读理解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内部机制,对933名小学2~6年级儿童在不同阅读模式(朗读、喃喃自语、默读)下的阅读理解进行测查,并采用三分钟阅读测验考察儿童的阅读流畅性,探讨其在上述调节模型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喃喃自语比默读更有利于小学汉语儿童的阅读理解;(2)年级在阅读模式对阅读理解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二年级儿童朗读和喃喃自语时的阅读理解成绩高于默读;喃喃自语比默读更有利于四年级儿童的阅读理解;五年级时,喃喃自语成为绝对优势,好于朗读和默读;(3)年级的调节作用部分通过阅读流畅性这一中介变量而实现。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验证和补充了维果茨基内化说在阅读发展中的应用,启示不应盲目纠正儿童自然的阅读模式(如阅读中的喃喃自语)。此外,重视儿童阅读流畅性的训练可能有助于促进儿童阅读的内化进程。
    近似数量系统与数学能力的关系:一项元分析
    程阳春, 黄瑾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  379-390.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23.03.09
    摘要 ( )   HTML ( )   PDF (1711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似数量系统(ANS)与数学能力的关系是国际认知与心理研究的经典问题,大量研究进行了探索,但仍存在争议。为了揭示二者关系及其方向和调节机制,本研究对来自55项研究、59个独立样本、12661名被试的242个效应值进行了元分析。结果发现,ANS与数学能力之间存在稳定的中相关,二者关系是双向的,受ANS测量指标、数学能力内容和年龄的调节。研究结果为深入的纵向研究、实验研究和干预研究奠定了基础,为数学教育提供了实证依据和视角。
    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与学业倦怠的关系:应对方式与无聊倾向的链式中介作用
    喻昊雪, 李卉, 王福兴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  391-401.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23.03.10
    摘要 ( )   HTML ( )   PDF (1399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与学业倦怠的关系,以及应对方式和无聊倾向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采用公正世界信念问卷、大学生无聊倾向性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和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对95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 以积极应对与无聊倾向为中介变量,公正世界信念不能直接显著预测学业倦怠,无聊倾向在其中起完全中介作用;以消极应对与无聊倾向为中介变量,公正世界信念能负向显著预测学业倦怠,消极应对与无聊倾向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2) 积极/消极应对-无聊倾向的链式中介作用在公正世界信念与学业倦怠的关系中均成立,且达到显著性水平。本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公正世界信念对学业倦怠的作用机制,并为大学生学业倦怠的缓解提供建议。
    心理健康与教育
    睡眠不足对中小学生负性情绪的影响:一个链式中介模型
    张鹏程, 李喜, 韩午阳, 沈永江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  402-409.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23.03.11
    摘要 ( )   HTML ( )   PDF (9624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睡眠不足已然成为当代中小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为考察社会支持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睡眠不足与中小学生负性情绪关系间的中介作用,研究采用睡眠不足问卷、抑郁-焦虑-压力量表简体中文版、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以整群抽样法抽取江苏、安徽1103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睡眠不足显著正向预测中小学生负性情绪;(2)社会支持与管理消极情绪自我效能感在睡眠不足与中小学生负性情绪间发挥单独中介作用;表达积极情绪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不显著;(3)社会支持与管理消极情绪自我效能感在睡眠不足与中小学生负性情绪间发挥链式中介作用。可见,睡眠不足对中小学生负性情绪有显著预测作用,社会支持、管理消极情绪自我效能感在其中具有单独及链式中介效应。
    受欺负对初中生主动性和反应性攻击的影响:道德推脱和性别的作用
    汪悦, 熊昱可, 任萍, 杨柳, 苗薇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  410-418.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23.03.12
    摘要 ( )   HTML ( )   PDF (1159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采用追踪研究设计,探讨受欺负与初中生主动性和反应性攻击之间的关系,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以及性别的调节作用。研究对2533名八年级学生(初测年龄为13.95±0.60,51.32%男生)开展了间隔半年的两次测查。结果表明:(1)T1受欺负显著正向预测T2主动性攻击和反应性攻击;(2)T2道德推脱在T1受欺负和T2主动性、反应性攻击之间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主动性攻击的中介模型还受性别的调节,在女生中T1受欺负对T2道德推脱的预测作用更强,在男生中T2道德推脱对T2主动性攻击的预测作用更强。本研究的结果提示,相关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受欺负青少年的道德推脱水平,对这些青少年的道德认知进行有效干预,从而阻断受欺负和攻击行为之间的关联。
    负性生活事件与初中生内化问题:反刍思维的中介作用与同伴依恋的调节作用
    冯全升, 周宗奎, 孙晓军, 张艳红, 连帅磊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  419-428.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23.03.13
    摘要 ( )   HTML ( )   PDF (1216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素质-压力模型及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理论,研究考察了反刍思维在负性生活事件与初中生内化问题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同伴依恋的调节作用。研究从武汉和商丘两所初中三个年级共选取800名初中生,采用问卷法对其负性生活事件、反刍思维、同伴依恋及抑郁和焦虑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在控制性别、年龄、年级、独生与否后,负性生活事件对初中生抑郁和焦虑均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2)反刍思维能够在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和焦虑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3)反刍思维在负性生活事件与初中生抑郁、焦虑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会受到同伴依恋的调节;(4)同伴依恋能够调节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之间的关系,但在负性生活事件与焦虑之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研究结果揭示了负性生活事件对青少年内化问题产生影响的心理机制,为引导青少年提升同伴依恋水平,促进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有益建议。
    青少年抑郁与自伤行为的发展轨迹及其关系:基于两年的追踪研究
    李金文, 白荣, 王雨萌, 刘霞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  429-438.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23.03.14
    摘要 ( )   HTML ( )   PDF (1396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通过对贵州四所学校的581名初一学生进行历时2年的3次追踪测查,采用交叉滞后模型和潜变量增长模型考察了青少年抑郁和自伤行为的时序效应以及二者的发展轨迹及其关系,同时探究了社会支持在其间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1)青少年抑郁能够显著预测其后续的自伤行为,但自伤行为对后续抑郁的预测作用不显著;(2)抑郁和自伤行为在青少年早期并非稳定不变,而是呈线性增长趋势;(3)抑郁的初始水平和增长均能正向预测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增长;(4)社会支持能够显著调节抑郁增长对青少年自伤行为增长的影响,具体而言,抑郁增长对青少年自伤行为增长的影响在低社会支持水平下更强,而在高社会支持水平下有所减弱,说明高社会支持在其中发挥了保护作用。该结果揭示了青少年抑郁和自伤行为的动态发展关系及其保护性因素,对于制定科学的预防及干预方案、帮助青少年减少自伤行为等具有重要价值。
    父母低头行为与青少年网络欺负行为:自尊和基本共情的作用
    高玲, 孟文慧, 刘介地, 杨继平, 王兴超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  439-448.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23.03.15
    摘要 ( )   HTML ( )   PDF (1030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来自山西省太原市和长治市的7所中学的2407名初一学生进行了调查,探究了父母低头行为与青少年网络欺负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尊的中介作用和基本共情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1)父母低头行为正向预测青少年网络欺负行为;(2)自尊在父母低头行为与青少年网络欺负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3)基本共情可以显著地调节自尊对青少年网络欺负行为的影响路径,但不能显著地调节父母低头行为对青少年网络欺负行为的影响路径。
    2001~2019年我国青少年孤独感的变迁:横断历史研究的视角
    彭海云, 盛靓, 王金睿, 周姿言, 辛素飞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  449-456.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23.03.16
    摘要 ( )   HTML ( )   PDF (1116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孤独感作为衡量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对其动态变化趋势的探究有助于完善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干预方案。本研究采用横断历史研究的方法对2001至2019年间的79篇测查青少年孤独感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青少年孤独感水平在逐年上升;(2)经济状况、社会联结和社会威胁三方面的6项社会指标的变化都能显著预测青少年孤独感水平的上升;(3)与高中生相比,初中生的孤独感水平上升趋势更为明显;(4)相比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青少年的孤独感水平上升趋势较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