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发展与教育 ›› 2017, Vol. 33 ›› Issue (1): 30-36.doi: 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17.01.04
田园1, 明桦1, 黄四林1, 孙铃2
TIAN Yuan1, MING Hua1, HUANG Silin1, SUN Ling2
摘要: 已有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等心理状态随社会变迁而发生变化,那么作为个体内在特质的人格是如何随年代变化呢?本研究对2004至2013年65篇采用五因素人格量表的研究进行了横断历史分析,以揭示47029名大学生人格特质的变化趋势。结果发现:(1)2004至2013年期间,大学生的人格五个因子得分与年代之间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大学生人格特质发生了整体变化。(2)大学生的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和严谨性得分在10年期间均上升1个标准差以上,其d值在1.06~1.30之间,宜人性提高0.57个标准差。大学生在变得更加外向、开放、严谨和宜人的同时,情绪稳定性也更差。(3)男女大学生人格特质的变化既有共同趋势,又存在明显差异,男生的五个因子得分都显著上升,但是女生的开放性无变化,宜人性却有所下降。
中图分类号:
B844
Cohen, J. (1988). 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2nd ed.). New York:Academic Press.Costa, P. T., & McCrea, R. R. (1989). Revised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 (NEO PI-R) and NEO Five-Factor Inventory(NEO-FFI). Odessa, FL: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Resources.Ku, K. Y. L., & Ho, I. T. (2010). Dispositional factors predicting Chinese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performance. 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8(1), 54-58.Twenge, J. M. (2000). The Age of Anxiety? Birth cohort change in anxiety and neuroticism, 1952-1993.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79(6), 1007-1021.Twenge, J. M. (2001). Birth cohort changes in extraversion:a cross-temporal meta-analysis, 1966-1993. 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0(5), 735-748.Twenge, J. M. (2001). Changes in women's assertiveness in response to status and roles:a cross-temporal meta-analysis, 1931-1993.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81(1), 133-45.Twenge. J. M., & Foster, J. D. (2008). Mapping the scale of the narcissism epidemic:increases in narcissism 2002-2007 within ethnic group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2(6), 1619-1622.Twenge. J. M., & Im. C. (2007). Changes in the need for social approval, 1958-2001.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1(1), 171-189.Twenge, J. M., & Foster, J. D. (2010). Birth cohort increases in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traits among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 1982-2009. Social Psychological & Personality Science, 1(1), 99-106.Twenge, J. M. (2015). Time period and birth cohort differences in depressive symptoms in the U.S, 1982-2013.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121(2), 437-454.陈基越, 徐建平, 黎红艳, 范业鑫, 路晓兰. (2015). 五因素取向人格测验的发展与比较. 心理科学进展, 23(03), 460-478.黄四林, 侯佳伟, 张梅, 辛自强, 张红川, 孙铃等. (2015). 中国农民工心理健康水平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1995-2011. 心理学报, 47(04), 466-477.黄真浩, 白新文, 林琳, & 宋莹. (2014). 尽责性和神经质影响拖延行为的中介机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2(1), 140-144.李双双, 李雪萍. (2015).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变迁的元分析研究. 心理技术与应用, (10), 12-17.罗杰, 周瑗, 陈维, 潘运, 赵守盈. (2016). 大五人格测验在中国应用的信度概化分析. 心理发展与教育, 32(01), 121-128.卢勤, 苏彦捷. (2004). 性别角色与基本人格维度的相关研究.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0(4),642-651.刘亚, 王振宏, 马娟, & 霍静萍. (2011). 大学生外倾性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情绪和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9(5), 666-668.全宏艳. (2007). 大学生社会支持在人格与心理健康之间作用的探析. 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辛自强, 池丽萍. (2008). 横断历史研究:以元分析考察社会变迁中的心理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 44-51.辛自强, 辛素飞, 张梅. (2011). 1993至2009年大学生焦虑的变迁:一项横断历史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27(06), 648-653.辛自强, 周正. (2012). 大学生人际信任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 心理科学进展, 20(03), 344-353.辛自强, 张梅, 何琳. (2012). 大学生心理健康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 心理学报, 44(05), 664-679.杨薛雯.(2010)."90后"与"80后"大学生人格特质比较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华东师范大学.姚若松,梁乐瑶.(2010).大五人格量表简化版(NEO-FFI)在大学生人群的应用分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8(4), 457-459.张菊红. (2013). 大学生自我概念、人格特质与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性.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12(12), 1899-1902.张厚粲,龚耀先. (2012). 心理测量学.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
[1] | 郭嘉程, 董柔纯, 许放, 徐旋, 牛更枫, 周宗奎. 社会临场感与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的关系:双自我意识的并行中介及性别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2): 176-186. |
[2] | 高斌, 张丹丹, 朱根, 蔡艳香, 郭羽希. 高中生主动性人格与网络学习投入:网络学习自我效能和学业期望的序列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2): 224-230. |
[3] | 谢和平, 王燕青, 王福兴, 周宗奎, 邓素娥, 段朝辉. 记忆的生成绘图效应及其边界条件:一项元分析[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1): 29-43. |
[4] | 樊香麟, 崔英锦. 客体化身体意识与女大学生限制性饮食行为的关系:外貌负面评价恐惧和社会文化压力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1): 122-131. |
[5] | 张慧如, 张伟达, 傅王倩, 邓敏, 彭苏浩, 李玉. 孤独感对创造性倾向的影响:无聊倾向和焦虑情绪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1): 132-141. |
[6] | 牛湘, 冉光明. 同伴关系与幼儿问题行为关系的三水平元分析[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4): 473-487. |
[7] | 何安明, 张钰睿, 惠秋平. 大学生感恩与社会幸福感的关系:手机冷落行为的中介作用和负性生活事件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4): 505-512. |
[8] | 杜秀芳, 武玉玺, 徐政, 袁晓倩, 陈功香. 金钱启动与道德认同对大学生道德伪善的影响[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3): 342-349. |
[9] | 程阳春, 黄瑾. 近似数量系统与数学能力的关系:一项元分析[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3): 379-390. |
[10] | 喻昊雪, 李卉, 王福兴. 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与学业倦怠的关系:应对方式与无聊倾向的链式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3): 391-401. |
[11] | 彭海云, 盛靓, 王金睿, 周姿言, 辛素飞. 2001~2019年我国青少年孤独感的变迁:横断历史研究的视角[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3): 449-456. |
[12] | 曾子豪, 彭丽仪, 詹林, 刘双金, 欧阳晓优, 丁道群, 黎志华, 胡义秋, 方晓义. 儿童期受虐对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中介和基因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2): 276-285. |
[13] | 曹瑞琳, 梅松丽, 梁磊磊, 李传恩, 张莹. 感恩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关系:核心自我评价和生命意义感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2): 286-294. |
[14] | 黄杰, 朱丹, 杨澳. 实习初期教师职业认同的发展轨迹及其与主动性人格的关系:一项追踪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1): 40-47. |
[15] | 高峰, 白学军, 章鹏, 曹海波. 中国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杀意念的元分析[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1): 97-1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