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38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2-05-15
    认知与社会性发展
    不同情境转换对重复学习条件下类别-例词回忆的影响
    仝宇光, 李亚平, 刘志国, 宋耀武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  305-314.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22.03.01
    摘要 ( )   HTML ( )   PDF (1417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考察重复学习条件下内部心境转换和外部情境转换对类别-例词回忆的影响,本研究参考提取练习范式,进行了两个实验。实验1选取96名被试,在初始学习与重复学习阶段之间通过指导语操纵被试维持初始学习时的心境,或转换为合作心境,或转换为竞争心境;实验2选取64名被试,被试在不同外部情境中进行初始学习和重复学习,测试时或处于初始学习的情境,或处于重复学习的情境。回忆测验的结果显示:与未经历重复学习的基线词相比,同类别重学的例词回忆率高于基线词,表现出促进现象;当发生内部心境转换,或发生外部情境转换且在重复学习的情境测试时,同类别中未重学例词的回忆率低于基线词,表现出削弱现象;当发生外部情境转换但在初始学习情境测试时,同类别未重学例词的回忆却高于基线词。可采用联结凸显-曝光-线索扩展性的三维度观点解释这一结果。
    道德概念净脏隐喻映射的偏向性
    丁凤琴, 孙逸舒, 赵虎英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  315-322.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22.03.02
    摘要 ( )   HTML ( )   PDF (926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概念隐喻理论探讨道德概念净脏隐喻映射的偏向性。实验一考察洁净和肮脏启动对中性刺激道德判断的影响,实验二考察道德和不道德启动对中性刺激净脏判断的影响。结果发现:(1)洁净和肮脏启动下被试对中性刺激的道德判断差异不显著;(2)道德词和不道德词启动下被试对中性刺激的净脏判断差异显著,相比不道德词启动,道德词启动下被试更倾向于对中性刺激作洁净判断。研究结果说明,道德概念净脏隐喻映射存在偏向性,从道德概念目标域到净脏始源域的隐喻映射力量更强。
    婚姻质量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父母积极情绪表达和教养行为的链式中介作用及其性别差异
    王斯麒, 赵彬璇, 吴红, 刘伟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  323-330.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22.03.03
    摘要 ( )   HTML ( )   PDF (1255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父母婚姻质量、情绪表达、教养行为和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采用夫妻适应量表、父母情绪表达量表、教养行为量表和长处量表对贵州省某市2所1~6年级的442名学龄儿童父母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父母婚姻质量与儿童亲社会行为显著正相关;(2)父母积极情绪表达和接纳陪伴教养行为在婚姻质量和儿童亲社会行为间起中介作用,包括积极情绪表达独立中介作用、接纳陪伴教养行为独立中介作用和积极情绪表达-接纳陪伴教养行为的链式中介作用;(3)链式中介效应存在儿童性别差异。因此,改善婚姻质量、增加积极情绪表达、持亲和教养行为,有利于促进孩子亲社会行为发展。
    父母自尊与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间的关系:亲子信任与青少年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
    田玮宜, 徐健捷, 吕广林, 王轶楠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  331-338.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22.03.04
    摘要 ( )   HTML ( )   PDF (990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讨父母自尊和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间的关系及其内在机制,本研究采用罗森伯格自尊量表、积极/消极情感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和亲子信任关系量表,针对233对高中生及其父母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父母自尊与青少年主观幸福感显著正相关;(2)亲子信任在父母自尊与青少年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3)青少年自尊在父母自尊与青少年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4)亲子信任和青少年自尊在父母自尊与青少年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该结果对于揭示影响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寻找到提升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青少年早期冲动性的发展轨迹:界定亚群组及其影响因素
    林琳, 邱少劼, 刘羽, 杨洋, 杨亚楠, 贾绪计, 徐战胜, 白学军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  339-347.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22.03.05
    摘要 ( )   HTML ( )   PDF (1136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发展的整体互动论和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考察青少年早期冲动性的发展轨迹及其影响因素。采用Barratt冲动性量表、家庭环境量表、青少年感知校园氛围问卷对天津市某中学210名初中生进行了为期1年的3次追踪调查,使用潜变量增长模型、潜类别增长模型、多元Logistic回归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1)青少年早期冲动性的发展呈线性增长趋势,并可分为三个亚群组:恒低组(16.67%)、恒高组(41.43%)和居中升高组(41.91%);(2)家庭环境亲密度和教师支持对亚群组有显著预测作用。本研究揭示了在青少年早期冲动性的动态变化性、个体差异性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学生感知的教师欺凌态度与学生欺凌行为的关系——学生欺凌态度的中介作用及其性别的调节作用
    李蓓蕾, 高婷, 张莉莉, 周楠, 邓林园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  348-357.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22.03.06
    摘要 ( )   HTML ( )   PDF (1370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校园欺凌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教师是预防和干预校园欺凌的重要力量。本研究拟在考察学生感知的教师欺凌态度与学生欺凌行为关系的基础上,探究学生欺凌态度的中介效应以及性别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校园欺凌量表》、《学生欺凌态度量表》以及《学生感知的教师欺凌态度量表》对来自北京市两所初中的698名初一和初二学生进行测查。结果显示:(1)初中男生总体及不同类型的欺凌行为及其欺凌态度均显著高于女生,而女生所感知的教师欺凌严重性态度则显著高于男生;(2)学生感知的教师欺凌严重性态度显著负向预测学生欺凌行为;(3)学生欺凌态度在学生感知的教师欺凌态度和学生欺凌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4)学生欺凌态度的中介效应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男生欺凌态度为部分中介作用,而女生欺凌态度为完全中介作用。
    教与学心理
    学校联结和学业能力对高中生自尊的影响:一个多层线性模型
    张小敏, 陈欣, 务凯, 赵国祥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  358-365.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22.03.07
    摘要 ( )   HTML ( )   PDF (908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究高中生自尊的影响因素,本研究以来自18所学校的4776名高中生为研究对象,以自尊的价值—能力理论为依据,采用问卷法探讨价值因素(学校联结)和能力因素(学业能力)对高中生自尊的影响,并基于生态系统学视角构建多层线性模型。结果表明:(1)班级层面学校联结对个体自尊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2)个体学业能力在学校联结与自尊之间具有中介作用;(3)个体学业能力对个体自尊的正向预测作用受到班级学业能力的调节,在高学业能力的班级条件下,个体学业能力对自尊水平的预测作用更强。
    中国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学业成绩关系的元分析
    谢云天, 史滋福, 尹霖, 兰洛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  366-379.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22.03.08
    摘要 ( )   HTML ( )   PDF (2422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元分析的方法探讨中国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通过文献检索,共有54篇文献、793个独立样本符合纳入标准(n=24630)。主效应检验发现,积极教养方式(情感温暖和理解)与学业成绩显著正相关,而消极教养方式(惩罚和严厉、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偏爱被试、拒绝和否认)与学业成绩显著负相关。调节效应检验发现,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受到父母角色的调节。除了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其他教养方式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均受到年龄阶段的调节。偏爱被试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受到学科的调节。情感温暖和理解、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受到年代的调节。上述结果表明,中国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密切。同时,还要考虑父母角色、年龄阶段、学科以及年代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
    教师自主支持与学生学业成就关系的元分析:心理需要满足、动机及投入的中介作用
    王国霞, 赵扬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  380-390.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22.03.09
    摘要 ( )   HTML ( )   PDF (1359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引导者,他们的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学业成就具有重要影响。根据自我决定理论,自主支持型教师能够满足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促进学习动机内化,进而提高学业投入及学业成就。本研究通过对37篇教师自主支持与学生学业成就的实证研究(53个独立样本,18278名学生)进行元分析,结果发现:(1)教师自主支持显著正向预测需要满足、动机、投入及学业成就;同时自主支持对需要满足、动机及投入的效应量高于对学业成就的效应量;(2)学生的需要满足及动机在教师自主支持对学业成就影响中起中介作用,但学业投入的中介作用不显著;(3)教师自主支持对学业成就的影响在不同年龄、经济与文化背景下没有显著差异。综上,在未来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支持,以满足学生基本心理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业投入,提升学业成就。
    心理健康与教育
    手机依赖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学业倦怠的中介作用和应对方式的调节作用
    何安明, 万娇娇, 惠秋平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  391-398.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22.03.10
    摘要 ( )   HTML ( )   PDF (1180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青少年手机依赖、学业倦怠、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作用机制,采用手机依赖指数量表、初中生学习倦怠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SCL-90心理症状自评量表,对黑龙江、天津、山东、河南、江西8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以及河南省2所初中、2所高中的中学生共1191名青少年进行测查。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1)手机依赖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2)学业倦怠在手机依赖和心理健康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3)消极应对方式调节了手机依赖通过学业倦怠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中介作用的后半段路径,相对于低消极应对的青少年,中介作用在高消极应对的青少年中更显著。该研究结果对维护和促进手机移动互联网时代青少年心理健康具有积极启示意义。
    青少年留守经历对网络成瘾的影响: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认知行为模型视角
    魏华, 何灿, 刘元, 周宗奎, 李倩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  399-406.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22.03.11
    摘要 ( )   HTML ( )   PDF (991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认知行为模型,本研究考察青少年留守经历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并检验非适应性认知的中介作用和粗暴养育的调节作用。以525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非适应性认知问卷、粗暴养育问卷和网络成瘾问卷进行测试,结果发现:(1)有留守经历的个体非适应性认知和网络成瘾的程度更高,而且非适应性认知越强,网络成瘾程度越高;(2)留守经历通过非适应性认知的中介作用影响网络成瘾;(3)留守经历对非适应性认知的影响受到粗暴养育的调节。具体而言,经历较多粗暴养育的青少年,留守经历会增加非适应性认知;但是对于经历较少粗暴养育的青少年,留守经历不会对非适应性认知产生影响。本研究的结果表明,青少年留守经历会增强非适应性认知,进而增加网络成瘾的倾向。但是,如果青少年家庭中粗暴养育程度较低,青少年留守经历对非适应性认知的影响就会消失。
    儿童期情感忽视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控制感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链式中介作用
    谢韵梓, 吴继霞, 王诗成, 阳泽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  407-417.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22.03.12
    摘要 ( )   HTML ( )   PDF (1540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儿童期情感忽视与大学生抑郁的关系,以及控制感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采用儿童期创伤问卷、控制感量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和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对重庆市两所高校共83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儿童期情感忽视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抑郁;(2)控制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儿童期情感忽视与抑郁之间起独立中介作用;(3)控制感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儿童期情感忽视与抑郁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且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各维度的效应皆成立。本研究考察了儿童期情感忽视对抑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家庭教养方式的改善及大学生抑郁问题的预防与干预提供了实践启示。
    自我批评与青少年自伤: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顾红磊, 丁仲羽, 夏天生, 王立昭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  418-426.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22.03.13
    摘要 ( )   HTML ( )   PDF (1176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情绪调节量表、自我批评量表、心理痛苦量表和自伤行为量表对914名中学生进行测查,从中筛选出311名有自伤行为的青少年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自我批评与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考察心理痛苦的中介作用和认知重评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在控制了性别和是否独生子女的影响后,自我批评可以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的自伤行为,心理痛苦在二者之间起中介作用;(2)自我批评通过心理痛苦对自伤行为的间接效应受到认知重评的调节,认知重评可以减弱自我批评对自伤行为的间接影响。
    理论探讨与进展
    人类对知识的好奇:认识性好奇心
    张傲雪, 高佳, 王阳阳, 高亚茹, 司继伟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  427-436.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22.03.14
    摘要 ( )   HTML ( )   PDF (1046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认识性好奇心是个体对新知识的好奇,可从状态和特质角度理解,其中特质认识性好奇心又区分为兴趣型和剥夺型两种类型。近年来众多证据表明,认识性好奇心受知道感、性别、对信息的偏好模式等因素影响,并在学习、记忆及创造性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未来研究有必要着眼于毕生发展的角度进行纵向考察,完善其测量方式,并深入考察认识性好奇心对学习的影响机制,从而为教育实践提供一定启示。
    亲社会行为的认知过程及脑神经基础
    唐蕾, 刘衍玲, 杨营凯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  437-446.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22.03.15
    摘要 ( )   HTML ( )   PDF (1226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亲社会行为是指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包括合作、分享、助人、安慰等。亲社会行为产生主要涉及几种认知过程:对他人行为和情绪的注意、社会信息加工、对结果的奖赏预期、社会规范表征、自我控制、以及社会信息整合与价值计算等。基于这些认知过程,研究发现,亲社会行为主要与前脑岛和前扣带回、默认网络背内侧子系统、奖赏系统以及前额叶皮层等神经区域有关,因此提出亲社会行为共同的认知-脑神经回路。未来可以对亲社会行为脑神经基础的共性、功能连接以及跨文化研究等方面做进一步探讨。
    中国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基于《心理发展与教育》创刊35年的文献计量分析
    刘燊, 甘烨彤, 汪琛, 王高峰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  447-456.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22.03.16
    摘要 ( )   HTML ( )   PDF (2329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宏观地把握中国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基于我国唯一的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学术刊物《心理发展与教育》1985~2019年的2456篇文献,采用文献计量法对该刊年发文量、年被引量、年下载量、年转载量、研究机构、关键词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心理发展与教育》历年的发文量总体呈波动上升的趋势,认知与社会性发展的研究为教育与学习心理以及心理健康的研究主题奠定了夯实的理论基础。结合关键词共现和聚类分析的结果,本文从发展时期、学科交叉和特殊群体三方面对我国发展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