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 Vol.12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超常学生成就动机模型的比较研究
    王文忠, 时勘, 孙健, Martin Maehr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6, 12 (1): 1-7.  
    摘要1831)      PDF(pc) (675KB)(553)    收藏
    该研究采用“适应性学习模型问卷”调查了北京一所高中52名超常学生和84名普通学生,研究结果表明:1)从总体情况看,学生中存在两种动机模型,一种是适应性动机模型,另一种是非适应性动机模型;2)与普通班学生相比,超常班学生的动机模型更倾向于适应性动机模型,同时,学校和家庭对超常班学生更为民主,更强调掌握目标;3)在高一到高二阶段,超常班学生的动机模型发生了负面变化,超常班高二学生与高一学生相比更倾向于非适应性的动机。这种超常班学生的消极变化与学校在高二阶段对超常班学生强调表现目标有关。本研究认为超常班学生比普通班学生更倾向于采用掌握目标,具有适应性动机模型,但是如果学校强调表现目标,超常学生易于向非适应性的动机模型转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9)
    2. 关于小学生“所有”意识发展的研究
    山本登志哉, 片成男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6, 12 (1): 8-13.  
    摘要1662)      PDF(pc) (2499KB)(443)    收藏
    我们自行设计关于处分权的日常生活问题,考察了小学生“所有”意识的发展特,或。被试选自北京市宣武区的一所小学,从二、四、六年级各选取两个班,由班主任老师当主试进行团体测验。研究结果表明,小学生的“所有”意识随着年龄而发展;小学低年级儿童在“所有”问题上已开始摆脱母亲的权威影响;小学生对不同所有物的所有意识存在一定的差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中学生利他态度和行为倾向的调查研究
    李丹, 黄芸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6, 12 (1): 14-16,13.  
    摘要1783)      PDF(pc) (219KB)(1120)    收藏
    运用自编问卷,通过对173名中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并探讨了中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利他态度和利他行为倾向,发现:中学生利他态度和行为存在冷漠、利他、既不冷漠又不利他三种状态。冷漠者为极少数,既不冷漠又不利他者为大多数(62%).利他态度与行为倾向与年龄没有显着差异,与性别有显着差异。利他的态度和行为受到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环境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37)
    4. 4.5-7.5岁儿童时间持续认知发展的实验研究
    林泳海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6, 12 (1): 17-21.  
    摘要1763)      PDF(pc) (457KB)(1039)    收藏
    本实验以“龟兔赛跑”故事为背景,设置了含有时间、距离、速度等因素的四个情景(即课题),考察了4.5─7.5岁儿童时间持续认知的发生和发展状况。结果表明:5.5─7.5岁是儿童时间持续认知发展的飞跃期;6.5岁儿童初步掌握时间持续概念,其中有75%儿童处于中以上水平;4.5岁和5.5岁分别是儿童时间持续认知的发生和开始发展的年龄。从儿童的策略看,较大儿童更多使用时间因素策略,年幼儿童更多使用有关的因素策略,反映出儿童时间认知的发展遵循从感性直观到抽象概括的思维发展规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6)
    5. 创造力态度测量(CAS)的标准化修订
    周林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6, 12 (1): 22-25.  
    摘要1594)      PDF(pc) (374KB)(1280)    收藏
    关于儿童创造力的研究在教育和发展心理学中的积极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国外教育学和心理学工作者在个体创造力方面已作了大量研究。近年来,随着我国特殊教育的逐渐扩展,我国学者在儿童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而儿童创造力的测量对于智力超常学生筛选和特殊教育效果评判则是有效的工具。在此介绍我们最近完成的一个关于创造力态度测量(CAS)的标准化结果,诚望得到同行的使用和指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1)
    6. 教育评价新方向:符实测评
    陈海平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6, 12 (1): 26-28.  
    摘要1500)      PDF(pc) (297KB)(761)    收藏
    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世界上很多国家为了保持其在国际上有利的竞争地位和改善本国人民的福利,都纷纷投资教育,掀起教育改革运动。在这些教育改革运动中,由于测验是教育改革的基本手段,因而教育评价的改革居于核心地位。新的教育评价主张吸收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使教育评价能真正为教学实践和教育改革服务。符实测评即是美国和英国教育评价改革运动中提出来的教育评价新做法。本文拟对符实测评作一简单介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
    7. 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与心理表征
    纪桂萍, 焦书兰, 何海东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6, 12 (1): 29-32.  
    摘要1978)      PDF(pc) (338KB)(1400)    收藏
    本研究的目的是揭示数学能力和心理表征之间的关系。我们的假设是数学成绩好的儿童心理表征能力也强。参加实验的被试是64名在校的小学5年级学生,他们的年龄是11─12岁,男女各半。数学测验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需要直接空间表象操作的题目,另一部分是需要逻辑推理和图式知识进行计算的应用题。心理表征能力用的是两项空间表象操作测验:Form Board Test(FT)和Surface Development Test(ST).结果表明儿童的数学测验成绩和空间表征能力呈正相关,数学测验成绩得分高的儿童空间表征测验的得分也高,说明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与空间表象操作能力有密切的关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05)
    8. 学生心理素质与学业成就相关的研究
    钱含芬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6, 12 (1): 33-38.  
    摘要2101)      PDF(pc) (732KB)(1430)    收藏
    研究采用瑞文测验和中小学生人格特征量表,对3119名中小学生进行了智力因素水平和人格因素水平与学业成就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学生智力因素水平与学业成绩高度相关,好胜性因素和沉稳性因素是影响中小学生学业成就的两项主要人格变量。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结构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79)
    9. 学龄儿童的行为问题与家庭因素的关系
    张梅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6, 12 (1): 39-44.  
    摘要1812)      PDF(pc) (571KB)(1795)    收藏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和Moss家庭环境量表,对593名9~14岁的中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测量和个别访谈。得到儿童行为问题总检出率是11.47%.对比研究表明:家庭不健全,家庭的亲密度、知识性、娱乐性和组织性低,矛盾性和控制性高,是儿童行为问题产生的家庭危险因素。提示预防儿童行为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父母文化素质,改善父母间关系和家庭的心理气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68)
    10. 父母离异儿童应激的比较研究
    王惠萍, 张积家, 曲世琏, 陈宗仁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6, 12 (1): 45-49,60.  
    摘要2053)      PDF(pc) (582KB)(742)    收藏
    采用测量和问卷调查的方法,我们考察了136名父母离异的中学生的应激及其相关因素,并同136名正常的中学生的应激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父母离异儿童的应激水平显着地高于正常儿童,不同年龄的父母离异儿童不存在显着的差异,父母离异时年龄小的(1─5岁)儿童其应激水平较低,父母离异时间长的(10年以上)的儿童其应激水平亦较低,不同性别的父母离异儿童应激水平无显着差异,父母离异对儿童应激的影响并不因父母再婚而改变。同时,我们的研究还表明,父母离异儿童的应激水平与其学业成绩、思想品德表现之间存在着较高的相关,应激水平越高,学业成绩越差,思想品德表现也越差,这表明父母离异所导致的应激状态,既影响儿童的学业成绩,也影响他们思想品德的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4)
    11. 认知发展与社会认知发展
    林崇德, 张文新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6, 12 (1): 50-55.  
    摘要1645)      PDF(pc) (671KB)(2442)    收藏
    认知是人类个体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客观世界包括无生物界、生物界和人类社会三大部分。前两者统称自然界,国外心理学者通常称之为物理世界(Physicalworld),而把后者称为社会世界(Social world)。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68)
    12. 西方关于课文理解研究的进展
    伍新春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6, 12 (1): 56-60.  
    摘要1660)      PDF(pc) (588KB)(947)    收藏
    所谓课文理解,是指读者在阅读活动中将课文的层次结构、段落大意、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提取出来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在读者头脑中构建起一个关于课文内容、层次及主题的表征系统。关于课文理解的研究,西方有一个从不太重视到比较重视、从不太深入到比较深入的过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强调的是课文中的词汇因素,因而推迟了对于课文理解的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2)
    13. 当今西方智慧理论四大流派的划分
    李业富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6, 12 (1): 61-64.  
    摘要1903)      PDF(pc) (491KB)(713)    收藏
    智慧是心理学者重点研讨的课题。对于智慧的理论性研究,西方学者的工作与我国传统文化背景不尽相同。当今关于智慧的西方理论纷坛多样,使我们很难评估人类智慧的真正本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儿童解决算术应用题认知加工过程及比较图式形成的实验研究
    刘广珠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6, 12 (2): 1-5,18.  
    摘要1949)      PDF(pc) (549KB)(1135)    收藏
    通过对100名5-9岁儿童解比较题认知加工过程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儿童解比较题认知加工可划分为三级水平。2.问题表征分为动作、表象、符号三种方式,它与数学知识结构建立联系实现数学表征转换,能否实现转换影响算法选择,解题策略具有加性和减性两种类型,存在实物匹配、计数和加法表三个水平。3.比较图式整合为部总关系图式,其水平依照动作、表象、思维顺序发展,结构依照求差集、求比较集、求标准集顺序扩大。4.儿童解比较题困难是因为问题缺少操作动词和儿童不能实现相应的数学表征转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31)
    15. 当前社会形势下儿童──老年助人行为发展的实验研究
    张向葵, 盖笑松, 陈彩琦, 宋小冬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6, 12 (2): 6-11.  
    摘要2094)      PDF(pc) (440KB)(1193)    收藏
    本研究针对当前社会形势下,不同年龄人们助人行为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①在非紧急情境下,助人行为普遍存在,绝大多数人乐意帮助他人,在紧急情境下助人行为则明显降低。②儿童助人行为具有最大的情境性,在他们力所能及情况下能积极热心助人,在紧急情况下受能力所限助人行为很少发生。青年助人行为自觉性较高、但责任感差。中年人冷漠不关心他人行为突出。老年人的仁爱同情心最强,社会公益水平最高。③在各年龄组之间,助人行为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但都更倾向于帮助与自己性别相同的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44)
    16. 儿童社会性三维结构形成实验研究报告
    王健敏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6, 12 (2): 12-18.  
    摘要2135)      PDF(pc) (537KB)(1234)    收藏
    儿童社会性发展是当前国内外心理学界研究的热点,在我国起步较晚。儿童社会性发展集中反映在对事、对人、对己三个方面,可以概括为儿童责任心、合作性、自制力三维结构。儿童社会性三维结构是在接受并履行有关的社会规范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内化而构建的,这一内化过程分为依从、认同和信奉三个阶段;不同的阶段受制于不同因素,需要不同的条件。本研究采用教育生态环境下的自然实验,验证社会性三维结构形成的理论构想,提出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为教育改革积累理论和实践的经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67)
    17. 四种社交类型大班幼儿内外控制点的研究
    姜勇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6, 12 (2): 19-25.  
    摘要2656)      PDF(pc) (2625KB)(704)    收藏
    本研究采用了“同伴提名法”和访谈问卷法,对北京市区三所幼儿园的6个大班幼儿进行了社交类型与内外控制点的研究。结果表明,大班幼儿的内外控是稳定的,支持了麦克尔(Mischel,M.)的实验结果。受欢迎型幼儿在内控点上人数占优,被拒绝型幼儿在外控点上人数居多。在日常生活选择中无论成就感还是失败感幼儿的外控得分要显着高于内控得分,但在失败感上内控得分显着高于在成就感上的内控得分。幼儿对教师的教育活动评价具有公正性,把成就和失败都归因于教师的居多。在他人具体评价时幼儿更易于倾向内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
    18. 温斯坦标准化学习策略量表简介
    刘儒德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6, 12 (2): 26-28.  
    摘要3752)      PDF(pc) (323KB)(2113)    收藏
    温斯坦标准化学习策略量表简介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有效地测量学习策略对学习策略的深入研究、诊断、培训及其评价都是很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72)
    19. 儿童智力评价实施中的有关问题
    刘凤瑜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6, 12 (2): 29-32.  
    摘要1827)      PDF(pc) (319KB)(913)    收藏
    儿童智力评价实施中的有关问题刘凤瑜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智力评价是儿童青少年心理评价领域中发展最早、也是最富发展希望的重要领域之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
    20. 校长领导行为类型问卷及类型状况的初步分析
    程正方, 应小萍, 于红晖, 唐京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6, 12 (2): 33-37.  
    摘要2123)      PDF(pc) (500KB)(1198)    收藏
    本报告为《中小学校长领导类型与学校组织气氛的研究》课题的校长领导类型和学校组织效能部分。通过对北京市城、郊三个行政区的111所中小学的一千多名教师及校长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本文报告1.问卷的信度;2.小学:教师评价与校长自评在领导行为问卷的教育、政治、象征、结构四领导行为上得分差异不显着,人际领导,差异显着;中学:在教育、政治、人际、结构四个领导行为上,自评与他评差异显着,对象征领导行为,两者评价一致;3.对58所小学,53所中学的教师领导行为得分进行聚类分析,可分为Ⅰ型与Ⅱ型两类学校,它们在组织效能上差异显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37)
    21. 中学生学习负担程度及其心身反应的调查
    阴国恩, 吕勇, 阎国利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6, 12 (2): 38-42.  
    摘要1988)      PDF(pc) (499KB)(1273)    收藏
    对96名教师和1022名中学生及其家长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对中学生学习负担程度的评价,教师的评价最重,家长的评价最轻;在四种类型学校中,农村校的评价最重;城市区级重点校次之,市级重点校最轻。总的看来,学习负担的心身反应并不十分严重,相比之下,情绪反应比较强烈且主要体现在学习竞争方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61)
    22. 上海市民好家长标准调查
    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会课题组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6, 12 (2): 43-48.  
    摘要1537)      PDF(pc) (2630KB)(457)    收藏
    好家长的标准是什么?本调查利用自编问卷,对上海市部分幼儿、小学生、中学生的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分析,得出了上海市民对目前好家长标准以及21世纪好家长标准的看法;了解不同身份、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子女年龄的家长对标准的不同看法;以及上海市民评定好家长的心理维度指向①对人、对事对社会的态度;②对自己的态度和要求。这对家庭教育研究和家庭教育指导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3. 青少年的吸烟饮酒行为与人格特征的关系
    方晓义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6, 12 (2): 49-53,42.  
    摘要2252)      PDF(pc) (432KB)(1278)    收藏
    本研究以北京地区普通中小学1040名学生为被试,探讨人格特征与青少年吸烟和饮酒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吸烟与不吸烟、饮酒与不饮酒青少年之间在反抗性、感觉寻求、冲动性、内外控,以及道德感等5项人格特征方面存在显着差异,这种差异因性别、年级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5项人格特征中,感觉寻求对青少年吸烟及饮酒行为的影响作用最大。结果说明人格特征在青少年吸烟及饮酒行为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58)
    24. 10—15岁学习不良儿童自我概念发展的研究
    俞国良, 翁亚君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6, 12 (2): 54-59.  
    摘要2142)      PDF(pc) (565KB)(869)    收藏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自我概念是一种有关自我的理论,福托斯认为自我概念是对自己多方面知觉的总和,包括被试对自己性格、能力兴趣、欲望的了解、个人与别人和环境的关系、个人处理事物的经验,以及对生活目标的认识和评价等。本文应用量表对小学四年级到初二年级(10-15岁)211个学习不良儿童和217个一般儿童的自我概念的8个维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学习不良儿童的自我概念发展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和年龄特征;与一般儿童自我概念发展相比具有显着差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97)
    25. 弱智儿童识记材料的组织特点及训练的实验研究(一)
    高亚兵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6, 12 (2): 60-64.  
    摘要1958)      PDF(pc) (390KB)(691)    收藏
    本研究设计了三个识记测验(数字组织测验、类群集测验、主观组织测验),对弱智儿童识记时记忆组织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弱智儿童识记表现出以下特征:1.大多数弱智儿童采用机械识记法,记忆的数字组织水平很低,只在难度低的项目中表现出有记忆组织的能力,对类群集和无关联材料的记忆,没有记忆组织的能力。2.在对数字组织材料识记时,要借助于外部言语和手的动作,识记速度缓慢。3.识记时记忆监控能力很差。研究还表明:有无利用记忆组织识记是影响回忆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6. 三岁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和有关的理论问题
    许政援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6, 12 (3): 1-11.  
    摘要4834)      PDF(pc) (968KB)(5200)    收藏
    本文是对我们从1955年到1995年(其间1966-1977年停)所做三岁前儿童言语发展追踪研究的总结,也包括一些横断研究和实验研究.文中对三岁前儿童言语发展的过程、阶段、特点、规律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作了分析;并在这些研究材料的基础上对语言发展的普遍性、儿童语言获得的理论和语言发展与认知(思维)发展关系等有关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89)
    27. 信息加工速度的年龄差异机制
    沃建中, 申继亮, 林崇德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6, 12 (3): 12-19.  
    摘要2152)      PDF(pc) (741KB)(1155)    收藏
    选择7-19岁的被试140名,对三种不同任务进行操作.结果表明,在心理旋转任务中,儿童青少年的反应时是青年期反应时的函数,指数函数能较好的描述这种共同的发展变化趋势,但在简单反应时和图形匹配任务中,这种线性关系较差;随着年龄的变化,信息加工速度的下降速率是根据不同的加工任务变化的,简单任务(指简单反应时和图形匹配)下降速度快,复杂任务(指心理旋转)下降速度慢;性别差异随着年龄增长逐步缩小,但不同的加工任务其差异缩小的年龄阶段不同,简单反应时在11岁,图形匹配在13岁,心理旋转在17岁;且性别差异量与年龄不完全是一种函数关系;最后,本研究对信息加工速度的年龄差异机制进行了讨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7)
    28. 速示条件下蒙古族、汉族儿童对文字辨读率与反应时的对比研究
    静进, 陈学彬, 亚新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6, 12 (3): 20-23.  
    摘要2038)      PDF(pc) (353KB)(762)    收藏
    本研究采用半视野速示术对蒙古族和汉族儿童进行了辨读蒙汉文字反应时的测定.结果表明,两民族儿童辨读单汉字时右视野(左脑半球)反应时均短于左视野(右脑半球),认知准确度上右视野亦优于左视野,蒙古族儿童两视野反应时差异达到了显着性水平.蒙古族儿童辨读蒙文单字词时右视野反应时明显短于左视野.认为蒙古族儿童言语功能侧化于左半球的程度甚于汉族儿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9. 儿童社会技能的测评方法
    周宗奎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6, 12 (3): 24-29.  
    摘要3263)      PDF(pc) (561KB)(1364)    收藏
    儿童社会技能的测评方法随着应用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本文主要讨论在学校情境中进行测评的社会测量法和行为评价法,具体介绍了同伴题名、行为描述、等级评定、直接观察、行为角色扮演和自我报告.文中分析了各种方法的基本程序、主要特点、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并讨论了儿童社会技能测评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44)
    30. 三~六年级小学生数学能力及认知结构的发展
    于萍, 左梦兰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6, 12 (3): 30-36.  
    摘要2198)      PDF(pc) (430KB)(1584)    收藏
    本文是对三~六年级昆明地区和西双版纳地区的汉族与傣族儿童所作的数学能力和认知结构发展的实验研究.结果指出:昆明三、四年级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能掌握维度间的双重协调,准确地完成直观加减乘除运算.从五年级开始,儿童数学能力和认知结构出现了显着变化,儿童运用抽象推理进行维度间精致协调,开始向形式运算转化.其发展的过程是从量的增长逐步地过渡到质的变化.西双版纳地区的两种不同民族儿童数学能力发展未出现明显的差异,但与昆明同年级儿童相比,都低于昆明儿童.低年级差异尤其明显,高年级差异趋于缩小.说明早期教育对儿童数学能力和认知结构的发展有特殊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5)
    31. 11~15岁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
    周国韬, 贺岭峰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6, 12 (3): 37-42.  
    摘要2765)      PDF(pc) (532KB)(1879)    收藏
    本文先以369名初中二年级学生为被试修订了Song-Hatie自我概念量表,又以500名11~15岁中小学学生为被试研究了青春前期自我概念的发展趋势.结果发现:①修订后的Song-Hatie自我概念量表取得了较好的信度和效度;②11-15岁学生的各项自我概念(身体自我除外)基本上表现出U字形发展趋势,初一(13岁)是自我概念发展的最低点.③身体自我概念未出现年级差异,但女生在初一、初二时的得分低于男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71)
    32. 大学生人格障碍和心理防御机制的关系
    陈绍建, 温研, 刘键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6, 12 (3): 43-46.  
    摘要2687)      PDF(pc) (179KB)(1291)    收藏
    本研究通过对160名随机抽样的在校大学生施测DSQ和PDR问卷,研究人格障碍与心理防御机制的关系,结果显示:(1)不成熟的防御机制与人格障碍呈正相关,而成熟的防御机制与人格障碍无明显的相关:(2)投射、被动攻击、潜意显现和退缩是与大学生的人格障碍相关最显着的四种防御机制;(3)在某些人格障碍类型上,男女生使用的防御机制有所不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30)
    33. 母亲敏感性与反应性的影响因素:父母受教育水平、职业的作用分析
    陶沙, 董奇, 邬佩霞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6, 12 (3): 47-53.  
    摘要2214)      PDF(pc) (826KB)(1497)    收藏
    本研究选取1,072名幼儿的母亲为被试,考察了母亲受教育水平、职业及父亲受教育水平与母亲对于幼儿生理、心理需要的敏感性和反应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母亲的受教育水平对母亲对于幼儿心理需要的敏感性和反应性具有显着的主效应;协方差分析(ANCOVA)发现,在对母亲的受教育水平进行统计控制后,母亲职业的主效应不显着.(2)父亲的受教育水平对母亲对于幼儿心理需要的敏感性和反应性具有显着的主效应;同时,协方差分析表明,对母亲受教育水平进行统计控制后,父亲的受教育水平对母亲对于幼儿心理需要的敏感性与反应性依然具有显着的主效应.(3)当母亲受教育水平为高中及以下时,父亲受教育水平越高,则母亲对于幼儿心理需要的敏感性、反应性明显越高;当母亲受教育水平在大专及以上时,母亲对于幼儿心理需要的敏感性、反应性与父亲受教育水平的高低无显着关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0)
    34. 俄罗斯儿童心理学发展新动向
    史民德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6, 12 (3): 54-56.  
    摘要1872)      PDF(pc) (129KB)(933)    收藏
    俄罗斯儿童心理学发展新动向史民德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当1991年苏联心理学随着一场急剧的社会变革,戛然结束了它长达70年的发展史时,作为它的老朋友的中国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工作者无不为之感念,维果茨基、鲁宾斯坦等着名心理学家奠定的方向能否继承下来疑团,压在每个人的心头,因为中国心理学和苏联心理学的密切关系使我们不能不十分关注它的命运和前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5. 皮亚杰建构说在心理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程利国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6, 12 (3): 57-62.  
    摘要1675)      PDF(pc) (426KB)(1058)    收藏
    建构主义的平衡化理论是整个皮亚杰学说的精华部分,把皮亚杰的建构说运用于心理治疗的领域,是一项开创性的系统工程.本文从心理病理学、心理诊断和心理治疗三个方面,深入探讨了皮亚杰建构说在心理治疗领域中的临床价值,这将有力地促进心理治疗的重心从求乐论模式向适应社会环境的控制论模式转移,在心理治疗的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
    36. 当代智力心理学丛书总序
    林崇德, 沈德立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6, 12 (3): 63-64.  
    摘要1802)      PDF(pc) (80KB)(834)    收藏
    当代智力心理学丛书总序林崇德沈德立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浩荡宇宙,万千生灵,一切自有其发展的生长点.人类发展的生长点在于智力.当今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军事竞争,归根到底,在于人才竞争,全民素质竞争.因而,无论是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古代中国的孔子、孟子和老子,还是近现代西方的笛卡尔、康德、赫尔巴哈、斯皮尔曼、皮亚杰和马斯洛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都在智力研究领域中不懈地探索.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3)
    37. 幼儿园教师与幼儿师范学校学生的儿童观和教育观的异同
    李文馥, 高桥晃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6, 12 (4): 1-7.  
    摘要1928)      PDF(pc) (500KB)(1042)    收藏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问卷对幼儿园教师和幼儿师范学校学生进行了关于儿童观和教育观的调查.结果表明:约有80%的幼教人员不主张儿童的发展是其固有品格的自然表现;平均有70%的幼教人员认为与成人相比儿童具有许多优良品格,但教师的这种评价显着地低于学生;在教育问题上主张正面说服教育、反对惩罚儿童的观点,师生是相当一致的;幼教人员对培养儿童自主地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的观念非常薄弱,其中学生的这种观念更显着地低于教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4)
    38. 初中生利他取向、社会赞许性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实验研究
    白利刚, 章志光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6, 12 (4): 8-13.  
    摘要2143)      PDF(pc) (295KB)(1325)    收藏
    通过对利他取向和社会赞许性两个维度的测试,将初中生被试区分为四种类型.借助对高、低赞许性情境的操纵,考察了四种类型被试在亲社会行为表现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对亲社会行为的准确预测和解释要取决于利他取向、社会赞许性及情境三种因素的交互作用.社会赞许性变量的引入,加深了对高、低利他取向作用的认识,对指导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7)
    39. 中学生适应性学习模型的发展研究
    王鹏, 时勘, 左衍涛, 孙健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6, 12 (4): 14-17,55.  
    摘要2105)      PDF(pc) (550KB)(1124)    收藏
    本研究采用中科院心理所时勘等人修订的美国密执安大学MARTINMAEHR编制的适应性学习模型问卷,调查了北京市一所中学从初一到高三年级的1331名学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37)
    40. 学前儿童在园攻击性行为的观察研究
    张文新, 张福建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6, 12 (4): 18-22,34.  
    摘要5339)      PDF(pc) (753KB)(4013)    收藏
    采用行为取样的方法,对242名小班、中班和大班幼儿在幼儿园中的攻击性行为进行为期10天的现场观察,共获得有效行为样本339件.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中班和大班幼儿攻击同性别同伴的次数显着多于攻击异性同伴;(2)引起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各种起因的次数分布存在极显着的差异,但各种起因的次数在三个年龄组和不同性别上的分布不存在显着差异;(3)小班幼儿的工具性攻击行为多于敌意性攻击行为,大班儿童的敌意性攻击多于工具性攻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