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 Vol.10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LOGO程序设计教学对儿童元认知能力发展影响的研究
    张厚粲, 吴正, 宋华, 柳红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10 (1): 1-5.  
    摘要1884)      PDF(pc) (2496KB)(798)    收藏
    本研究以北京市一所小学中开始学习LOGO程序设计的150名儿童为被试,以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和自行编制的元认知测验为测验工具,初步探讨了儿童学习LOGO程序设计与发展认知能力特别是元认知能力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儿童学习了一年的LOGO程序设计后,在其一般智力的发展上不能表现出显着提高;(2)儿童经过为期一年的LOGO程序设计教学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计划和监控能力,即程序设计学习有利于儿童元认知能力的发展;(3)关于元认知测验的构成问题,尚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8)
    2. 青年自我差异与情绪关系的实验研究──自我认知对情绪的启动效应
    王垒, 郑英烨, 高凡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10 (1): 6-11.  
    摘要2226)      PDF(pc) (2545KB)(1601)    收藏
    本研究旨在实验性地探究自我差异作为认知结构的存在性及其与情绪的关系.98名大学生参加了实验.实验Ⅰ考察自我差异类型与抑郁、焦虑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1)实际-理想、实际-应该自我差异均与焦虑存在显着相关,表明两种自我差异可作为焦虑水平的预测指标;2)中国被试的结果与美国研究结果有差异:美国的研究仅发现实际-应该自我差异与焦虑有关.本文对自我差异的文化学内容作了尝试性分析.实验Ⅱ考察“自我差异作为认知结构存在”的可能性及其与情绪的关系的性质.实际-理想自我差异较高、较低两组各12名被试对控制类、焦虑类形容词各12个作“是否适合描述自我”的判断,随后对判断过的形容词作自由回忆.结果表明:(1)两组被试自由回忆量无显着差异;(2)高自我差异组对焦虑类形容词反应时较短.该结果支持了实验假设:个体自我差异可能构成独特的认知结构,与特定情绪相联结,提高对该情绪信息的加工效率,对情绪有启动效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48)
    3. 儿童对电视节目中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的注意和理解
    彭聃龄, 江泓, 薛其林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10 (1): 12-17.  
    摘要1836)      PDF(pc) (2559KB)(768)    收藏
    本研究集中考察儿童对电视中呈现的两种不同信息的加工过程.根据信息呈现的特点,将两部动画片划分为14个隐性信息片段和20个显性信息片段.48名幼儿园中班和大班的儿童观看了实验材料,收看时受到透射在幕布上的幻灯片的干扰的儿童作为实验组,而未受到干扰的作为控制组.实验结果显示,干扰因素对显性信息的理解产生了显着的影响,对隐性信息的理解未产生显着影响;大班和中班的视觉注意量没有显着差异,但大班对隐性信息的理解要显着好于中班.这些结果说明儿童对显性信息进行被动加工,而对隐性信息进行主动加工.儿童有理解隐性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3)
    4. 同伴提名法与幼儿同伴交往研究
    庞丽娟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10 (1): 18-21.  
    摘要3338)      PDF(pc) (799KB)(1892)    收藏
    本文将过去主要应用于青少年以上的一种社会测量法──同伴提名法发展为适用于幼儿同伴交往的评价工具,并对同伴提名法的含义、原理和作用进行了阐述.本文还对幼儿同伴交往中同伴提名法实施的各个环节,包括提名标准的确定、实施方法与要求、提名结果的记分与运用等进行了详细说明,为其在科研、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行的指导.最后对同伴提名法进行了评价.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20)
    5. 儿童思维发展水平测验的编制与测试结果
    白学军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10 (1): 22-25.  
    摘要1477)      PDF(pc) (2410KB)(1124)    收藏
    本研究依据皮亚杰的儿童思维发展理论,选取能比较客观地衡量儿童思维发展水平的18个项目共90题,编制了“儿童思维发展水平测验”.经739名儿童的测试,结果表明,该测验具有较高的分半信度和理论构想效度,可以作为儿童思维发展水平的测查工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0)
    6. 儿童心理与行为的评估工具──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
    忻仁娥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10 (1): 26-26,43.  
    摘要2305)      PDF(pc) (2247KB)(1410)    收藏
    儿童、少年的行为与心理评估,国外已有很多工具.我国在此领域中的研究起步不久.为使中国儿童的行为,心理发展与国内外的同类研究有可比性,并具有实用性,因此,我们于80年代中期开始从美国引进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在上海地区进行预初试验后应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1)
    7. 试论自我意识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桑标, 程渊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10 (1): 27-31.  
    摘要2063)      PDF(pc) (2549KB)(1161)    收藏
    本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对自我意识的有关理论探讨作了回顾,指出研究者对其在概念界定、表现形式、发展研究上的种种看法;第二部分着重阐述了自我意识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问题,认为自我意识不仅仅为教学活动、师生关系、班级组织等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而且更重要的是实现教育内化的关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32)
    8. 教师素质的心理学研究
    周建达, 林崇德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10 (1): 32-37,31.  
    摘要1859)      PDF(pc) (2607KB)(1170)    收藏
    本研究以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从心理学角度对教师素质中的工作积极性、教育机制、教师的自我概念等成分进行了调查分析,同时,也进行了提高中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1)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其心理水平、工作条件、环境因素等有显着的相关.(2)教师解决人际冲突的教育机制,依据其认知发展水平和解决问题采取的策略,可以划分为水平不同的四种类型.(3)改变教师的自我概念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36)
    9. 角色理论与家庭儿童发展研究
    金盛华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10 (1): 38-43.  
    摘要1845)      PDF(pc) (2589KB)(1282)    收藏
    重视研究家庭背景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一种潮流.随着亲子关系、家庭过程与儿童发展,特别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系成为研究热点,人们在逐渐成为独立知识领域的家庭研究、心理学及其他相关领域中,已迅速积累起了大量研究资料.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8)
    10. 抚养困难:结构与影响因素的研究
    夏勇, 方晓义, 王艳萍, 林磊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10 (1): 44-51.  
    摘要1599)      PDF(pc) (2724KB)(868)    收藏
    抚养困难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变量.本研究采用自编的抚养困难量表和家庭情况调查表对选取的572名1~6岁的儿童的母亲进行了评估和调查.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抚养困难具有一定的因素结构,分别从儿童侧面和父母侧面抽取的5个和6个因素的累积解释率为57.90%和60.88%,与预试的结果是一致的.对可能影响母亲抚养困难的因素的考察发现,家庭类型、母亲受教育水平、职业、生产时母亲年龄和孩子的性别等是影响母亲抚养困难的重要因素;家庭经济状况、孩子的性别与父母期望的一致性、母亲生产时是否顺利、父母与儿童在一起的时间多少等因素对母亲的抚养困难没有显着影响,其原因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加以考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6)
    11. 多动症和学习困难儿童父母教育方式探讨
    季军, 王玉凤, 顾伯美, 刘靖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10 (1): 52-57.  
    摘要2008)      PDF(pc) (2546KB)(1256)    收藏
    本研究采用两种测量工具,对137名儿童(其中学习困难儿童46名,多动症儿童50名,控制组儿童41名)的父母的教育方式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在教育方式的不同方面和教育方式类型上,学习困难和多动症组儿童的父母与对照组父母存在显着差异.最后,本文结合父母的期望,教育方式与儿童行为问题的关系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6)
    12. 多动症及多动症伴发情绪障碍的临床研究
    林霞凤, 忻仁娥, 徐韬园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10 (1): 58-60.  
    摘要2135)      PDF(pc) (2314KB)(843)    收藏
    作者运用症状诊断量表,儿童行为量表,家庭教育调查表对109例门诊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其中多动症86例(78.9%),多动症伴发焦虑16例(14.7%),多动症伴发抑郁7例(6.4%).结果表明:不伴多动的注意缺损障碍伴发情绪障碍的比率比伴有多动的注意缺损障碍高;家长过高的期望会使多动症儿童伴发情绪障碍的危险性增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8)
    13. 儿童多动症的矫治模式
    辛涛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10 (1): 61-64,57.  
    摘要1630)      PDF(pc) (2482KB)(1356)    收藏
    多动症全称注意缺乏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注意力缺乏、唤起过度、活动过多、冲动性和延迟满足困难等一系列心理行为问题的总称.它是儿童期最常见、最复杂的心理与行为障碍之一,对儿童的身心发展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6)
    14. 青少年同伴关系网络结构的研究
    K. Urberg S. Degirmencioglu, J. Tolson, K. Halliday-Scher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10 (2): 1-7.  
    摘要2094)      PDF(pc) (2730KB)(596)    收藏
    本研究探讨了美国三所学校6~12年级学生的校内同伴网络的结构特征。要求被试提名其在校内的最好朋友以及至多9个一般朋友。将被试与所提名朋友的选择相匹配,以评价其相互关系,并据此确定出不同的朋友团体。研究考察了被试在朋友提名、好朋友、朋友团体及社会群体的年级差异和性别差异,以及同伴网络的重叠程度和等级组织。结果表明:(1)同伴关系网络结构存在着性别差异,女孩与同伴网络的联系比男孩更紧密;(2)随着年级的增长,同伴网络的排外性有所增强;(3)最好朋友基本上来自被试所在的朋友团体;(4)被试提名的朋友中有些不属于其朋友团体,被试也不把朋友团体中的每个人都列为朋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4)
    15. 儿童角色采择能力与利他行为发展的相关研究
    李丹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10 (2): 8-10,14.  
    摘要2244)      PDF(pc) (2377KB)(1275)    收藏
    对120名5~7岁儿童的角色采择能力与分享行为、捐献行为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年龄儿童的角色采择能力有显着差异;(2)幼儿的角色采择能力与其分享行为之间的相关没有显着意义;(3)角色采择能力与其捐献行为有一定相关,角色采择能力强的被试有更多的捐献行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52)
    16. 香港学前儿童粤语词汇理解能力的发展
    苏周简开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10 (2): 11-14.  
    摘要2126)      PDF(pc) (2403KB)(1239)    收藏
    本研究采用粤语词汇理解测验(So and Varley,1991),探讨了125名两岁六个月至五岁五个月香港粤语学前儿童的词汇理解能力,研究结果表明:(1)香港学前儿童的粤语词汇理解能力随年龄而增长;(2)五岁五个月时香港学前儿童的粤语词汇理解能力已基本接近成人程度,并准确性达到91%;(3)错误分析表现出粤语学前儿童在四岁前有声调、音节和语意的混淆和偏移状况;(4)儿童的音节和语意混淆现象由四岁六个月起急剧减退,而声调的混淆现象则持续到五岁六个月;(5)检验确定了粤语学前儿童声调错误的不同类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
    17. 儿童、中青年和老年人敲击动作速度的比较实验
    林仲贤, 张增慧, 张家英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10 (2): 15-17,32.  
    摘要2174)      PDF(pc) (2424KB)(757)    收藏
    本研究探讨了儿童、中青年和老年人的左,右手敲击动作速度的差异。结果表明:(1)中青年组的结果最优,平均每分钟敲击动作次数为356次;其次为老年组,平均每分钟敲击动作次数为324次;儿童组的敲击动作次数平均每分钟为202次;(2)在各个年龄组中,右手的敲击动作速度(次数)均高于左手。敲击动作速度与利手有着密切关系;(3)男女性别的结果差异,中青年及老年人中差别均不明显,在儿童组中,则存在差异,女性儿童的结果优于男性儿童的结果。这种敲击动作与个体生长成熟及动作熟练和经验有着密切关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5)
    18. 儿童依恋行为分类卡片中文版的修订
    吴放, 邹泓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10 (2): 18-24.  
    摘要3522)      PDF(pc) (2675KB)(1757)    收藏
    本研究目的是在中国翻译和修订沃特斯一迪因儿童依恋行为分类卡片,以便用于评价中国儿童对成人的依恋行为。来自中国教育界和心理学界的44名专家参加了本研究。他们根据自己对理想的中国儿童的理解,使用中文版的儿童依恋行为分类卡片进行了行为分类。统计结果表明,中文翻译版分类卡片的再测信度是,r=0.96(p<0.01);中文和英文版的再测信度是r=0.97(p<0.01);英文原版和英文再译版的再测信度为r=0.91(p<0.01).根据44名中国专家所做的行为分类平均数,我们建立了中国版的儿童依恋安全性指标。这一指标与美国原版的儿童依恋行为安全性指标的相关系数为r=0.83(p<0.01).研究结果表明,被广泛用来测量西方儿童依恋行为的沃特斯一迪因儿童依恋分类卡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不受文化差异的影响,相对有效地测量中国儿童对成人的依恋行为。本报告还初步探讨了中、英文版儿童依恋安全性指标中单项行为评分差异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51)
    19. 社会支持与母亲抚养困难的关系的研究
    王耘, 董奇, 刘桂珍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10 (2): 19-54.  
    摘要1905)      PDF(pc) (2413KB)(768)    收藏
    本研究以572名1─6岁儿童的母亲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社会支持与母亲抚养困难的关系及在低社会支持情境下影响母亲抚养困难的调节因素,结果发现:(1)社会支持与母亲抚养困难有显着的负相关,并主要与父母侧面因素显着相关;(2)祖父母、外祖父母和朋友的支持有助于减轻母亲因抚养儿童所产生的角色限制和身体健康方面的压力,而配偶的支持则影响母亲抚养行为中的情绪、自信心、积极性和与儿童的亲子关系,亲戚和邻居的支持与母亲抚养困难没有显着的联系;(3)在低社会支持情况下,母亲的婚姻关系、儿童的性别对母亲抚养困难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5)
    20. “3~6岁家庭环境量表”(城市版)的编制
    冯玲英, 华健, 郑慕时, 李慧蓉, 刘湘云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10 (2): 25-27.  
    摘要3013)      PDF(pc) (2502KB)(1217)    收藏
    为了对我国儿童的家庭环境因素进行全面综合评价,本文编制了”3~6岁家庭环境量表“(HES).该量表由6个分量表组成。内容包括父母素质和对早期教育的重视,自然和精神环境,促进儿童智力、语言、社会适应和行为发展的形式以及教育方法等。实施以问卷与观察相结合,简单易行,评分明确。本文还制订了上海市(城市)常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5个有代表,性的城区内抽取3~6岁儿童535名,男女比例为1:1.统计结果本常模非常接近正态分布,抽样代表性好。质量分析显示信息和效度满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1. 社会技能量表简介
    于鲁文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10 (2): 28-32.  
    摘要2580)      PDF(pc) (2672KB)(1078)    收藏
    本文主要介绍了社会技能量表的构成、施测和计分方法及常模。还简要介绍了该量表的信度与效度研究。社会技能量表是一份可以广泛应用于咨询与治疗、婚姻研究、管理与领导训练、人事选拔、健康心理学等领域的有效工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35)
    22. 儿童解决算术应用题时认知加工过程的实验研究
    徐敏毅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10 (2): 33-39.  
    摘要2177)      PDF(pc) (2454KB)(1152)    收藏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儿童解决算术应用题的认知加工过程。实验采用个别交谈的临床方法,被试是学前及小学儿童,共125名,4~8岁,分成5个年龄组,每组25名,实验材料是6道算术应用题。研究表明,儿童解题的认知能力可分为四级水平。在各级水平上,问题表征、算法选择及计算策略的运用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我们初步构建了儿童解决算术应用题的认知加工模型。此外,本研究对由Briars、Larkin以及由Riley、Greeno和Heller提出的有关模型也提供了一个实验论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2)
    23. 提高小学教师教学水平途径的内隐理论研究
    申继亮, 余贤君, 谭瑞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10 (2): 40-43,64.  
    摘要3898)      PDF(pc) (2040KB)(3645)    收藏
    本研究以认知内隐理论为依据,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探讨提高小学教师教学水平的途径。研究分两步,第一步,通过开放式问卷归纳出20条具体途径。第二步对第一步得出的20条途径的有效性进行评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教师们认为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有五条途径:(1)提高教师的教学操作技能,(2)提高教师基本素质(知识与职业道德),(3)组织各种教学活动,(4)积累教学经验,(5)改善教学的环境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操作技能。本研究还表明:(1)小学教师们提出的途径要比专家学者们提出的途径更丰富,(2)小学教师们与专家学者强调的侧重点不一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3)
    24. 家庭因素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
    姚本先, 何军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10 (2): 44-48.  
    摘要3092)      PDF(pc) (2550KB)(1558)    收藏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最早执行者和基本执行者,它对儿童社会化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文献法,全面论述家庭诸要素如家庭结构及类型、家庭生活及心理气氛、家庭的教育方式及态度、家庭职业、父母家长的期望以及儿童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等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与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30)
    25. 中小学学习困难学生焦虑的研究
    杨心德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10 (2): 55-58.  
    摘要2351)      PDF(pc) (2473KB)(1074)    收藏
    本研究以152名中小学学习困难学生为研究对象,用一般性焦虑测验量表(GAT)为工具,通过与181名学习优秀学生的比较,研究他们的焦虑特点。结果发现,学习困难学生的平均焦虑水平与学习优秀学生无显着差异,但学习困难学生中高焦虑者和低焦虑者明显多于学习优秀学生。在学习困难学生中,女学生的焦虑水平明显高于男学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54)
    26. 论学习困难的界定方法和基本类型
    张舒哲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10 (2): 59-64.  
    摘要3245)      PDF(pc) (2441KB)(1176)    收藏
    “学习困难”目前已经成为心理学、教育学和医学都很感兴趣的问题。本文从学习困难的症状分析入手,探讨了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学习困难的5种不同界定方法、其中包括:临床推断分类法;推理定义分类法;多元实证分类法;学习过程诊断法;学业成绩分类法。并重点介绍了4种有代表性的划分类型:生理缺陷型与心理障碍型;单一型与综合型;暂时型与持续型;兴奋型与安静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62)
    27. 对儿童语言获得的几点看法─—从追踪研究结果分析影响儿童语言获得的因素
    许政援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10 (3): 1-6.  
    摘要2158)      PDF(pc) (2570KB)(1177)    收藏
    儿童语言获得有普遍性,但也存在某些差异。经分析,影响和决定儿童语言获得普遍性和差异的是同样的四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语言本身有普遍性,但不同语言也存在一些差异;第二个因素是人脑和言语器官有普遍性,但发育水平有差异;第三个因素,儿童的认知发展有普遍性,但存在的某些差异能促进或限制语言获得;第四个因素是儿童与成人的语言交际、成人的语言教援和儿童相应的模仿学习。以及儿童本身的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总之,儿童的语言获得是在人脑和语言器官发育和认知发展的基础上,在与成人和其他儿童的交际过程中,经过成人的言语教授(示范、强化、扩展和激励)和儿童有选择的模仿学习,并经概括而成的。因此,我们不能否认人脑和语言器官、认知发展的作用;同样,我们也不能否认成人言语教授和儿童模仿学习的作用,以及儿童本身在语言获得过程中表现在选择和概括两个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2)
    28. 幼儿互助行为发展的实验研究
    满晶, 马欣川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10 (3): 7-10.  
    摘要2281)      PDF(pc) (2312KB)(875)    收藏
    互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互助行为是利他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以长春市一所普通幼儿园各年龄组的288名幼儿为被试,采用自行设计的实验情境,初步探讨了幼儿互助行为的发展水平和一般趋势。结果表明:①幼儿期儿童存在以利他为目的互助行为;②随年龄的增长,各年龄组之间在发展水平上差异不显着,但在互助行为发生的频率上却有一个下降的趋势;③男女幼儿在互助发展水平上不存在显着差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9)
    29. 拼音在小学低年级儿童早期阅读中作用的研究
    舒华, 刘宝霞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10 (3): 11-15.  
    摘要2258)      PDF(pc) (2414KB)(1022)    收藏
    本研究采用多重选择图画测验,对拼音在小学一、二年级儿童阅读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低年级儿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利用拼音和语境线索克服句子阅读中的生字词障碍,能力高的儿童能更好地利用多种书面线索学习生字词。词的概念难度是影响儿童早期独立阅读的一个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2)
    30. 认知方式及其与学生数学思维灵活性的关系研究
    李明振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10 (3): 16-20.  
    摘要1904)      PDF(pc) (2529KB)(754)    收藏
    本文以测试材料为基础,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了认知方式及其与学生数学思维灵活性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3)
    31. 关于婴儿期概念发生的研究方法
    陈英和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10 (3): 21-24.  
    摘要1989)      PDF(pc) (2476KB)(1067)    收藏
    本文介绍了测查婴儿期概念发生的两种主要方法:知觉辨认法和习惯化/去习惯化法;并较详细地描述了这两类方法的设计思路、具体使用程序及不同的测查角度;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这两类方法的使用对于进一步了解人类个体概念的起源及个体概念形成的机制等问题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
    32. FSSC-R量表对中国儿童的适用性
    曾琦, 刘凤瑜, 芦咏莉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10 (3): 25-29.  
    摘要2466)      PDF(pc) (2534KB)(912)    收藏
    本研究从普通小学、普通中学的小学四年级至高中三年级随机抽取888名有效被试,应用中文版的的儿童恐惧检测表(FSSC-R)考察他们的恐惧状况,从因素结构、区分效度、内部同质性三方面评价了FSSC-R对中国儿童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对中国被试资料的因素分析得到五个因素:对死亡和危险的恐惧、对惩罚的恐惧、对小动物和轻度伤害的恐惧、对未知的恐惧、对受评价的恐惧,与美国使用的英文版FSSC-R的因素结构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异;中国儿童在FSSC-R上的得分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中文版FSSC-R总量表的内部同质性Cronbach'salpha=0.60.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7)
    33. 学习动机、归因、自我效能感与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行为的关系研究
    周勇, 董奇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10 (3): 30-33,15.  
    摘要4545)      PDF(pc) (2538KB)(5861)    收藏
    本研究以266名中小学生为被试,研究了学习动机、归因、自我效能感与自我监控学习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1)自我监控学习行为与表面型学习动机有非常显着的负相关,与深层型学习动机有非常显着的正相关,与成就型学习动机无显着相关;(2)自我监控学习行为与成功归因的内控分数成正比,但与失败归因的关系不大;(3)自我监控学习行为与自我效能感有显着正相关关系;(4)学习动机、归因、自我效能感是影响自我监控学习行为的几个重要的内部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724)
    34. 提高中学数学教师课堂行为效能的研究
    沃建中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10 (3): 34-39,47.  
    摘要2233)      PDF(pc) (2736KB)(529)    收藏
    本研究利用角色改变、自我评价、现场指导三种方法作为干预手段探讨了中学数学教师的自我概念的改变对其课堂教学能力发展的影响,以及对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影响。实验设计为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时间序列设计。实验组接受10周训练。训练措施是①角色改变;②自我评价;③现场指导。前后测使用的测量工具是①中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测验;②中小学教师自我概念量表;③中学生数学思维品质测验。对所得数据进行了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①中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通过实验干预是可以改变的,变化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监控能力。②每种维度上各个成分在实验干预情况下,变化速度不一样。③中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品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8)
    35. 3~6岁儿童母亲的教育方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陶沙, 林磊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10 (3): 40-47.  
    摘要2524)      PDF(pc) (2701KB)(1693)    收藏
    本研究采用母亲教育方式问卷探讨了440名3~6岁儿童母亲的教育方式特点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母亲在教育方式各维度上的表现倾向各不相同,其中在成就要求和溺爱两个维度上的得分非常显着地高于其它维度的得分,而在忽视维度上得分非常显着地低于其它维度的得分。本研究还发现,儿童的年龄与性别对母亲教育方式的某些方面有明显的影响,同时母亲的教育方式还因其受教育程度及职业不同有显着差异,而家庭经济状况对母亲教育方式的影响不显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33)
    36. 控制与反应:2.5~3岁儿童的母子交往
    张冬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10 (3): 48-54.  
    摘要2087)      PDF(pc) (2717KB)(909)    收藏
    本研究通过对31名2.5~3岁儿童母子交往的家庭自然观察和对母亲访谈,考察了母子交往中控制与反应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儿童对母亲控制行为的反应有服从与不服从之分,而不服从行为是其自主性发展的积极信号;母子交往中母亲的控制行为与儿童的反应行为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8)
    37. 初中生侵犯行为及其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研究
    张嘉玮, 王金莉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10 (3): 55-59.  
    摘要1786)      PDF(pc) (2402KB)(768)    收藏
    本实验研究以长春市双阳县一所普通中学的141名初中生为被试,以自编投射性故事和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为测验工具,初步探讨了初中生侵犯行为及其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意图情境与同伴组合对初中生侵犯行为的主效果及交互作用均达显着性水平,其中意图情境的作用更大些。(2)随年龄增长,初中生的侵犯行为水平呈递减趋势;男生侵犯行为强度普通高于女生,其中身体侵犯行为水平男女生差异显着。(3)初中生的侵犯行为和偏执因子、敌对因子呈正相关,但差异不显着,尚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
    38. 弱智学校低年级学生语言能力研究
    张福娟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10 (3): 60-63.  
    摘要2032)      PDF(pc) (1927KB)(755)    收藏
    本研究以上海1-3年级弱智学生为研究对象,测查其语言交往和语音掌握的情况。结果发现:(1)弱智学生普遍存在语言障碍;(2)轻度弱智学生语言测试成绩明显好于中度者;(3)随着年级增高,弱智学生的语言交往与语音障碍会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2)
    39.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测量──《中国3-9岁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课题总报告
    陈会昌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10 (4): 1-17.  
    摘要3139)      PDF(pc) (3793KB)(3034)    收藏
    陈会昌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中国3-9岁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系由中国儿童发展中心主持和组织、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国内六省市十三个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参加、于1991-1994年间进行的大型协作性课题.本课题的宗旨是,系统、全面地考察中国3-9岁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情况,探索儿童社会化过程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发现父母、同伴、教师和其他社会因素对儿童社会化过程的影响作用,寻找适当的干预措施和测量手段.为更好地促进儿童社会性的正常发展提供可靠而有实用价值的科学依据.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生活在中国现今文化背景下3-9岁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实证资料.这些结果将不仅对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和社区服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对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建设亦将产生影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14)
    40. 3-9岁儿童的自我意识与社会性发展
    冉乃彦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10 (4): 18-21,29.  
    摘要2543)      PDF(pc) (2623KB)(1064)    收藏
    国外对自我意识和社会性发展的研究,有较长的历史.尤其是50年代以后,皮亚杰、科尔伯格对自我意识做了有价值的探索;前苏联心理学家除对自我意识的本质、结构进行研究外,对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调节等做了较多的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