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1年 第17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1-07-15
    儿童青少年心理学
    两岁儿童情绪调节策略与其问题行为
    王莉, 陈会昌, 陈欣银, 岳永华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3):  1-4,21. 
    摘要 ( )   PDF (590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在实验室中对148名2岁儿童在紧张情境中的情绪调节策略进行观察,通过聚类分析,根据儿童情绪调节策略使用的特点将儿童分为积极活动型,中间型和安慰型.同时,父母报告儿童问题行为.结果发现,在外显问题行为上,三组儿童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而在内向性问题行为上各类型儿童之间的差异显著,具体来说,安慰型儿童的内隐性问题行为得分显著高于其它类型儿童.
    4~8岁儿童视动整合能力发展及其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
    张华, 林磊, 陶沙, 董奇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3):  5-8. 
    摘要 ( )   PDF (464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视动整合能力指个体在有目的的操作活动过程中视觉感知和手部运动的协调与配合能力,在儿童操作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考察了4-8岁儿童视动整合能力的发展水平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结果发现:(1)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视动整合能力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在6-7岁之间发展速度较快;(2)视动整合能力与儿童学业成绩间的相关显著,差异检验表明,学习成绩好的儿童视动整合能力显著高于学习成绩差的儿童.
    中学生人际关系发展特点的研究
    沃建中, 林崇德, 马红中, 李峰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3):  9-15. 
    摘要 ( )   PDF (552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选取北京、河南、重庆、杭州、新疆五地的11743名从初一到高三中学生作为被试,采用《人际关系量表》,从与异性关系、同性关系、父母关系、教师关系、陌生人关系五个方面对中学生人际关系状况和发展特点做了测查.研究结果表明:(1)中学生人际交往水平从初一到初二明显下降,初三时有大幅度的攀升,高中阶段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女生的人际交往水平高于男生.(2)中学生与同伴交往水平较高,与异性同伴的关系要好于与同性同伴的关系;中学生与成人交往水平较低,与陌生成人的关系要好于与父母和教师的关系.(4)初二到初三女生与异性同伴交往水平迅速提高,初三后保持稳定;初二到高一男生与异性同伴交往水平迅速提高,高二后保持稳定;初三到高一,中学生与同性伙伴的交往水平明显提升.(5)初一到初二,中学生与父母和教师的交往水平显著下降,高中生与父母的关系有所改善,但与教师的关系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上.随年龄增长,男生与陌生人的交往水平逐渐提高,女生与陌生人的交往发展波动较大,初三和高三水平较高,初二和高一水平较低.
    3-6年级小学生师生关系:结构、类型及其发展
    王耘, 王晓华, 张红川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3):  16-21. 
    摘要 ( )   PDF (604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采用师生关系教师评定量表,由14名班主任教师对498名3-6年级学生与教师的关系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师生关系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师生关系特点主要表现在冲突性、亲密性和反应性三个维度上.(2)快速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3-6年级学生的师生关系可划分为3种类型:冷漠型、冲突型、亲密型,其分布比例分别为23.0%、33.7%、43.3%.(3)师生关系随学生年级增长而变化.在师生关系各维度及总分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随年级的上升,积极师生关系类型的比例逐渐下降,而消极师生关系类型的比例逐步上升.
    初中生自我概念、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的研究
    王振宏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3):  22-27. 
    摘要 ( )   PDF (644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初中197名学生为被试,研究了初中生自我概念、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关系.研究表明:(1)初中生在一般自我、自我价值感、身体自我方面存在性别差异,在一般自我、学业自我方面存在年级差异,在自我价值感与身体自我概念方面存在性别与年级的交互作用,女生的自我价值感、身体自我概念随年级升高而降低.(2)初中生在应对方式方面的幻想应对上存在性别差异,在求助应对、发泄应对方面存在年级差异.(3)自我概念各因子与问题解决、求助应对存在一定的显著正相关,自我概念越积极,越有可能以问题解决、寻求帮助来应对挫折和烦恼;自我概念部分因子对应对方式的部分因子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显著回归效应.
    青少年家庭义务感的研究
    王美萍, 张坤, 张文新, Andrew J Fuligni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3):  28-32,39. 
    摘要 ( )   PDF (567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采用家庭义务感问卷对711名高一和高三的城乡青少年进行了调查,考察当前青少年家庭义务感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1)青少年总体上具有较强的家庭义务感;(2)农村青少年比城市青少年更为重视“未来对家庭的支持”;女青少年比男青少年更重视当前与未来对家庭的支持,以及对家人的尊敬;独生与非独生青少年的家庭义务感无显著差异;(3)在“当前对家庭的支持”与“未来对家庭的支持”方面,青少年的义务感高于他所感知到的父母的期望,但在“对家人的尊敬”上,青少年的态度与父母的期望间无显著差异.
    学科教育心理学
    高中学生解决计算类化学问题的表征及其与策略关系的研究
    李广洲, 任红艳, 余嘉元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3):  33-39. 
    摘要 ( )   PDF (323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国内外关于问题解决中表征和策略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高中学生解决计算类化学问题的五个表征层次和四种解决策略,并用出声思维法对15位典型被试学生进行了详尽的个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中学生在解决计算类化学问题时的表征程度(包括表征时间的长短和表征正确率的高低)决定了其问题解决策略的选取,表征程度高的学生倾向于选择相对优化的策略.
    高中生解决化学实验问题的心理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进一步研究
    王磊, 胡久华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3):  40-46. 
    摘要 ( )   PDF (729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中学化学实验问题解决心理机制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采用活动任务分析、心理模拟、现场实验活动观测、学生自我反思问卷调查,以及定量统计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22名高三优秀学生解决化学实验问题的心理活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较深入的探查,对了解我国高中生化学实验问题解决的能力和水平特点,以及如何改革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具有重要启示.
    心理学研究方法
    《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问卷》中文版的初步修订
    罗清旭, 杨鑫辉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3):  47-51. 
    摘要 ( )   PDF (432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问卷》(CCTDI)是测评批判性人格特质的有效工具之一.论文对CCTDI作了中文版的修订.修订工作包括翻译、试测、修订、重测等.试测和重测对象为大专1至3年级和本科1至4年级的学生.试测对象为173人,重测对象为382人.对CCTDI作的统计分析表明,该问卷的中文修订版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适合于团体测验之用.
    儿童与教育心理学新进展
    处境不利儿童的友谊关系研究
    高琨, 邹泓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3):  52-55. 
    摘要 ( )   PDF (454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处境不利儿童是一个特殊的儿童群体,他们有许多与正常儿童不同的心理特点.这些特点使他们与同伴建立友谊关系时会遭遇一定的困难,并使得建立起的友谊关系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简要介绍了处境不利儿童的友谊特点,不同理论流派、研究对于他们遭遇友谊困难的原因的解释,以及与同伴积极、亲密的友谊对于处境不利儿童的特殊意义
    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陈英和, 姚端维, 郭向和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3):  56-59,27. 
    摘要 ( )   PDF (444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已成为近15年来发展心理学的一个研究热点.早期这方面的研究相对集中在儿童心理理论获得年龄上,近期研究的焦点转移到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本文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模式、儿童心理理论发展速度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儿童心理理论发展质量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以往研究的不足以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应用研究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参与式教师培训初探
    李辉, 周永红, 刘春燕, 施江玉, 李文权, 苏雯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3):  60-64. 
    摘要 ( )   PDF (560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通过参与式培训手段,提高了昆明市东华一小全体教师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能力,并探讨参与式培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多维评估结果表明本次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原因在于:1.通过需求评估确定内容,增加了培训内容的针对性.2.参与式教学手段的引入,激发了学员的参与热情,提升了培训效果.3.全员培训从“面”上增进了教师积极的日常教学行为,减少了消极的日常教学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