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39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3-03-15
    认知与社会性发展
    儿童、青年与老年人在知觉和高阶元认知监控上的年龄差异
    董肖肖, 刘岩, 胡亚欣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2):  153-160.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23.02.01
    摘要 ( )   HTML ( )   PDF (1010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元认知是以监测和控制为核心的动态调节活动。本研究以9岁儿童、年轻人和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选点任务和词对学习任务,在知觉元认知和高阶元认知层次考察元认知监测和控制及其关系随年龄变化的特点。结果显示:(1)儿童的知觉元认知和高阶元认知监控能力大都低于年轻人;(2)老年人的知觉元认知能力与年轻人相似,但高阶元认知能力则低于年轻人;(3)老年人和年轻人一样能够在记忆监测中利用控制线索,而9岁儿童尚未表现出这种能力。本研究从发展的角度,支持了知觉元认知与高阶元认知能力具有领域特殊性的理论假设,并对监测和控制的关系发展进行了讨论。
    幼儿掌控动机与能力关系的纵向研究:任务类型与气质的调节作用
    刘双, 李梅, 冯晓杭, 张向葵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2):  161-172.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23.02.02
    摘要 ( )   HTML ( )   PDF (1580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幼儿3岁半掌控动机的任务评估、5岁半入学准备能力的测验及气质的教师评定,考察了幼儿掌控动机与能力的纵向关系,及任务类型与气质在两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探索反馈任务中,气质因素活动性-专注性具有显著调节作用。对于活动型幼儿,探索时间负向预测了认知知识,掌控感负向预测了精细动作技能和学习方式,而对于专注型幼儿,预测关系不显著;(2)挑战性任务中成功的幼儿,气质因素反应性-抑制性具有显著调节作用。对于抑制型幼儿,掌控感正向预测了精细动作技能,而对于反应型幼儿,预测关系不显著;(3)挑战性任务中失败的幼儿,气质因素活动性-专注性具有显著调节作用。对于专注型幼儿,坚持性正向预测了学习方式,而对于活动型幼儿,预测关系不显著。
    7~9岁儿童对群体内成员间互相帮助的道德责任探究
    何晓燕, 花蕊, 段继鹏, 罗润锋, 尹军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2):  173-183.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23.02.03
    摘要 ( )   HTML ( )   PDF (1394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往研究对儿童持有的群体内成员间的道德责任进行了探讨,但仅局限于伤害这一消极交互行为上。然而,社会交互还包括积极的交互行为,如帮助,故本研究对7~9岁儿童是否持有群体内成员间应互相帮助的道德责任进行探讨。通过比较外在规则存在与否,被试对群体成员间互相伤害或互不帮助行为的合适度评价是否发生变化,来推测群体内道德责任的存在性。若相较群体间条件,外在规则不存在时被试认为对群体内成员的伤害或不帮助行为更不合适,则说明被试认为群体内成员间应持有相应的道德责任。结果发现:(1)相较于群体间条件,7~9岁儿童认为外在规则存在与否对群体内互不帮助行为合适性的评价影响更小,即外在规则不存在时,儿童依然认为群体内成员间应互相帮助;(2)针对群体内的不帮助行为,13~15岁青少年也表现出与7~9岁儿童相同的结果模式。结果表明,7~9岁儿童认为群体内成员间存在互相帮助的道德责任,且该现象具有跨年龄(至少是13~15岁的青少年)一致性。
    母亲正念与幼儿问题行为的关系:正念养育和亲子关系的链式中介作用
    王英杰, 张刈, 张美霞, 李燕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2):  184-191.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23.02.04
    摘要 ( )   HTML ( )   PDF (945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讨母亲正念与幼儿问题行为的关系以及正念养育和亲子关系在其中的作用,本研究对480名4-6岁幼儿的母亲进行问卷调查,由母亲填写正念注意知觉量表、正念养育量表、亲子关系量表和幼儿困难与长处问卷。结果发现:(1)母亲正念可以显著负向预测幼儿问题行为;(2)正念养育在母亲正念和幼儿问题行为之间起独立中介作用;(3)亲子冲突在母亲正念和幼儿问题行为之间起独立中介作用;(4)正念养育、亲子关系(亲子冲突和亲子亲密)在母亲正念和幼儿问题行为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母亲正念对幼儿问题行为影响的内在机制。
    农村初中学生亲子依恋回避与智能手机依赖: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和家庭经济困难的调节作用
    楚啸原, 楚子强, 王琦, 吉舒天, 雷雳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2):  192-199.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23.02.05
    摘要 ( )   HTML ( )   PDF (1268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探讨农村初中学生的亲子依恋回避与智能手机依赖的关系,并考察社交焦虑和家庭经济困难的作用。基于依恋理论、特质性社交焦虑的进化模型、补偿性网络使用理论和社会阶层的社会认知理论建构了理论模型,并采用智能手机成瘾量表、亲子依恋回避量表、社交焦虑量表和经济困难量表对285名农村初中学生进行调查。其中男生共179人。学生年龄在14到18岁之间(M=15.80岁,SD=0.71岁)。结果表明:(1)初中生亲子依恋回避正向预测其智能手机依赖;(2)社交焦虑在两者间起中介作用;(3)家庭经济困难调节了中介作用的后半段,社交焦虑对高家庭经济困难水平初中生智能手机依赖的预测作用更强。本研究发现对降低初中生智能手机依赖具有理论意义。
    老年人睡眠质量与家人沟通质量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
    林瑶, 张宝山, 徐冉, 张何雅婷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2):  200-209.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23.02.06
    摘要 ( )   HTML ( )   PDF (1202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以1188位55岁以上的老年人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了老年人睡眠质量对家人沟通质量的影响,同时探讨心理一致感的中介作用和是否与子女同住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老年人的睡眠质量显著预测家人沟通质量;(2)心理一致感在老年人睡眠质量与家人沟通质量之间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是否与子女同住可以调节心理一致感与家人沟通的关系,即与未与子女同住的老年人相比,与子女同住的老年人的心理一致感对家人沟通质量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教与学的心理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阅读发展轨迹:早期语言认知技能的预测作用
    张玉平, 董琼, 宋爽, 舒华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2):  210-218.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23.02.07
    摘要 ( )   HTML ( )   PDF (964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264名汉语儿童为研究对象,追踪其从学前到学龄低段的语言认知技能和阅读能力的发展,通过多层线性模型探索儿童小学1~3年级阅读准确性和阅读流畅性的发展轨迹,以及4岁时的语音意识、命名速度和语素意识对上述两项阅读能力的预测作用。结果发现:(1)阅读准确性在小学1~3年级呈线性增长模式,起始水平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且个体差异逐渐扩大; 4岁时的语音意识和命名速度均能预测儿童阅读准确性的起始水平,仅语素意识能预测阅读准确性的发展速度;(2)阅读流畅性在小学1~3年级呈线性增长模式,起始水平和增长速度均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且个体差异逐渐扩大;4岁时的语音意识和命名速度均能预测儿童阅读流畅性的起始水平,仅命名速度能预测阅读流畅性的发展速度。
    二语学习对汉语学龄儿童认知控制与词汇通达的作用——年龄和二语熟练程度的影响
    李君, 王悦, 陈夏妮, 李莹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2):  219-227.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23.02.08
    摘要 ( )   HTML ( )   PDF (1314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学习第二语言对儿童的认知能力和一语发展产生何种影响,是当下二语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本研究通过实验法,选取不同学龄期的汉语母语小学儿童,考察高、低英语熟练程度的学龄儿童在认知控制能力和一语词汇通达上的行为反应表现。结果显示:(1)英语熟练度高的二年级儿童比熟练度低的二年级儿童表现出更小的转换代价和Simon效应量,而英语熟练度不同的中高年级(四年级和六年级)儿童在认知控制任务上的差异并不显著;(2)英语熟练度高的儿童比熟练度低的儿童产词量少,并且英语熟练度高的中高年级儿童对比同年龄组熟练度低的儿童表现出更长的图片命名反应时。研究表明:(1)学龄儿童的认知控制功能随年龄增长而增长,二语学习对学龄儿童的认知控制有促进效应,并且这一效应随儿童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弱;(2)二语学习会影响儿童的一语词汇通达表现,并且这种影响随年龄增长而不同。
    生活事件与中学生学业拖延: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岳鹏飞, 张嘉鑫, 白学军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2):  228-235.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23.02.09
    摘要 ( )   HTML ( )   PDF (1183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考察近端压力(生活事件)与学业拖延的关系,并检验状态焦虑的中介和远端压力(童年期虐待)的调节作用。以750名初中生为被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Aitken拖延问卷(中学生版)和儿童虐待问卷进行测试。结果显示:(1)在控制年级后,生活事件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学业拖延;(2)状态焦虑在生活事件和学业拖延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3)“生活事件→状态焦虑→学业拖延”这一中介效应的前半路径受到童年期虐待的调节。具体来说,相对于童年期受虐程度较高的个体,生活事件对童年期受虐程度较低的个体的状态焦虑正向预测作用更大。
    父母冲突、青少年日常自我效能和学习投入:日常消极情绪与日常沉思在父母冲突调节效应中的中介作用
    李其容, 杨艳宇, 李春萱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2):  236-246.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23.02.10
    摘要 ( )   HTML ( )   PDF (1783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厘清父母冲突在青少年日常学习中的消极作用及内在机制,根据自我损耗理论探析日常消极情绪和日常沉思在父母冲突调节自我效能与学习投入之间积极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来自南方一所中学的175名初中生完整参与了连续5轮次的调查,填答了感知父母冲突量表简表、消极情绪量表、沉思量表、自我效能量表和学习投入量表,共875份有效数据。被中介的调节模型结果显示:父母冲突通过日常消极情绪和日常沉思两条心理资源损耗路径削弱青少年日常自我效能和学习投入之间的积极关系。该研究不仅在个体内层面拓展了青少年日常学习的相关研究,挖掘了父母冲突消极调节效应的内在机制,也能够为家庭和学校在青少年健康成长中扮演的角色提供指导。
    心理健康与教育
    父母心理弹性与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鲁明辉, 王融, 张丽敏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2):  247-254.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23.02.11
    摘要 ( )   HTML ( )   PDF (1021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306名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的父母进行调查,考察了教养能力感在父母心理弹性和儿童情绪行为问题间的中介作用,同时检验了父母自尊对该路径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父母心理弹性可直接预测ASD儿童情绪行为问题;(2)教养能力感在父母心理弹性和ASD儿童情绪行为问题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心理弹性与教养能力感的关系受自尊的调节,即心理弹性对教养能力感的预测作用在自尊水平较高的父母中更大。
    暴力暴露对不同性别青少年早期校园欺凌的影响:基于潜在剖面分析
    李小青, 刘银章, 汪玥, 蒋索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2):  255-265.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23.02.12
    摘要 ( )   HTML ( )   PDF (1346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校园欺凌/受欺凌量表、多重暴力暴露量表和自编基本信息问卷,对浙江省10所小学和8所中学的2462名青少年进行调查,探索不同性别青少年早期校园欺凌潜在模式,并分别考察暴力暴露对男女生卷入校园欺凌的预测作用。结果发现:(1)男女生存在不同校园欺凌潜在模式,男生分为4组:低卷入组(61.90%),中度卷入组(16.49%),高度卷入组(5.05%),受欺凌组(16.56%);女生分为3组:低卷入组(74.16%),中度卷入组(14.29%),受欺凌组(11.55%);(2)暴力暴露是校园欺凌的危险性因素,对校园欺凌的预测效应因情境和形式不同出现差异。从暴力暴露形式出发,亲历暴力均为男女生卷入欺凌的最大危险性因素;从暴力暴露情境出发,家庭及学校、社区分别对男生、女生卷入欺凌的预测作用更大。本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不同性别青少年在校园欺凌方面的差异以及暴力暴露对校园欺凌的预测作用,为校园欺凌预防和干预提供支持和依据。
    冷酷无情特质与初中生校园欺凌行为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张林, 陈燕铃, 洪新伟, 赵明玉, 范航, 刘燊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2):  266-275.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23.02.13
    摘要 ( )   HTML ( )   PDF (1521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考察冷酷无情特质与初中生校园欺凌行为的关系,探讨道德推脱和内疚是否在冷酷无情特质与欺凌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以及这个中介过程是否受班级氛围的调节,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法,以522名初中生为被试,采用冷酷无情特质量表、道德推脱量表、中学生内疚感量表、学生感知班级氛围量表和欺凌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冷酷无情特质显著正向预测欺凌行为,道德推脱和内疚在该过程中均起部分中介作用;(2)良好的班级氛围可以降低冷酷无情特质对欺凌行为的正向预测作用,也可以通过提高内疚水平从而减少欺凌行为,亦可以抑制道德推脱对欺凌行为的诱发作用。这表明,冷酷无情特质是初中生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的一个重要风险因子,学校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和干预高冷酷无情特质学生的道德认知以减少其欺凌行为的发生。
    儿童期受虐对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中介和基因的调节作用
    曾子豪, 彭丽仪, 詹林, 刘双金, 欧阳晓优, 丁道群, 黎志华, 胡义秋, 方晓义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2):  276-285.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23.02.14
    摘要 ( )   HTML ( )   PDF (1201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抑郁的差别易感性模型,以301名大学生(年龄=19.15±0.63岁,年龄范围为17~20岁)为研究对象,并引入关键环境因素(儿童期受虐和主观幸福感)和重要位点(MAOA基因rs6323和TPH2基因rs17110747)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究大学生抑郁发生发展机制。结果表明:(1)儿童期受虐与大学生抑郁症状呈显著正相关,主观幸福感与儿童期受虐和大学生抑郁症状显著负相关;(2)主观幸福感在儿童期受虐对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3)MAOA基因rs6323和TPH2基因rs17110747多态性在主观幸福感与大学生抑郁症状中起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相比携带rs6323位点G/G与T/T纯合子和rs17110747位点G/G与G/A基因型,携带rs6323位点G/T和rs17110747位点A/A基因型个体主观幸福感对抑郁症状的负向预测更强。
    感恩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关系:核心自我评价和生命意义感的中介作用
    曹瑞琳, 梅松丽, 梁磊磊, 李传恩, 张莹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2):  286-294.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23.02.15
    摘要 ( )   HTML ( )   PDF (1401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核心自我评价和生命意义感在感恩与网络成瘾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感恩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和网络成瘾量表对吉林省3所高校大一到研三的107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感恩、核心自我评价和生命意义感三者之间呈显著两两正相关,且三者分别与网络成瘾呈显著负相关;(2)感恩对网络成瘾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显著,间接效应包含了两条路径:通过生命意义感的部分中介作用和通过核心自我评价—生命意义感的链式中介作用。本研究揭示了感恩与网络成瘾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对预防及减少大学生网络成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独特性需要与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关系:焦虑和意志控制的链式中介作用
    魏华, 丁慧敏, 黄峰, 何安明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2):  295-304.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23.02.16
    摘要 ( )   HTML ( )   PDF (1343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基于最优独特性理论和网络成瘾的个人-情绪-认知-执行交互模型,考察独特性需要与大学生手机成瘾之间的关系以及焦虑和意志控制的链式中介作用。采用独特性需要问卷、GHQ-20量表中的焦虑分量表、意志控制量表以及手机成瘾量表对826名大学生(女生=526人,Mage=19.93,SD=1.38)进行测查。结果发现:(1)独特性需要与手机成瘾、焦虑呈正相关,与意志控制呈负相关;焦虑与意志控制呈负相关,与手机成瘾呈正相关;意志控制与手机成瘾呈负相关;(2)焦虑和意志控制在独特性需要和手机成瘾之间的单独中介作用均显著;且焦虑、意志控制的链式中介作用也显著。本研究的结果表明,独特性需要既可以直接与大学生手机成瘾产生联系,也可以分别经由焦虑、意志控制的中介作用、以及两者的链式中介作用与大学生手机成瘾产生联系。本研究的结果支持并拓展了I-PACE模型,并为手机成瘾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了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