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31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5-11-15
    认知与社会性发展
    小学儿童分享的发展及反馈信息的促进效应
    郝嘉佳, 陈英和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5, (6):  641-647.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15.06.01
    摘要 ( )   PDF (797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以独裁者博弈任务为载体,考查了小学儿童分享行为的发展趋势,并探讨了不同来源的正向反馈信息对于儿童分享行为的促进效应。研究随机选取了小学二、四、六年级的学生共386名,每个年级的三个实验组在自然分享条件后分别接受来自权威、同伴和自我的正向反馈信息,继而完成后续任务。结果表明:(1)在自然分享情况下,六年级儿童的分享数量显著多于二、四年级儿童的分享数量;随着年级升高,儿童从倾向于利己分享逐渐转为以平分为主;(2)来自同伴和权威的正向反馈可以提高二、四年级儿童的分享数量;自我评价的正向反馈明显提高四、六年级儿童的分享数量。结论:小学儿童的分享数量和进行平分的人数比例都随年级升高而增加,来自同伴、权威和自我的正向反馈分别适用于特定年龄阶段儿童的分享行为促进。
    不同分配情境下儿童公平行为的发展
    梁福成, 王心怡, 唐卫海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5, (6):  648-653.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15.06.02
    摘要 ( )   PDF (817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究儿童在不同利益对比情境以及与己利益无关情境中的公平行为,研究呈现了自我任务的劣势博弈、优势博弈、冲突博弈以及第三方任务博弈四种分配情境。自我任务中儿童需要为自己与另一名匿名儿童迫选方案,第三方任务中则需为两名匿名儿童迫选方案。结果发现:(1)劣势博弈中所有年龄组均倾向于选择公平方案,而非劣势方案;(2)优势博弈中,8岁、10岁组选择公平方案的人显著多于优势方案,而4岁、6岁组均无显著差异;(3)冲突博弈中,4岁、6岁组选择优势方案的人显著多于劣势方案,而8岁、10岁组均无显著差异;(4)第三方博弈中, 8岁、10岁组选择公平方案的人显著多于不公平方案,而4岁、6岁组均无显著差异。这表明,4岁~6岁儿童尚未真正获得公平观念,且以获得个人利益为主;而8岁是真正获得公平观念的转折年龄,8~10岁儿童对人对己均坚持公平原则,且表现出利他倾向。
    2~3.5岁儿童执行功能发展特点及其言语能力的影响
    吴慧中, 王明怡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5, (6):  654-660.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15.06.03
    摘要 ( )   PDF (775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5岁是婴儿成长到幼儿的重要发展转折期,也是儿童执行功能及言语能力的发展萌芽期。研究通过测查北京市81名2~3.5岁儿童在固定盒子任务、搭积木任务、A非B任务和皮博迪图片词汇测验上的表现,探究了该年龄段儿童执行功能的发展特点、各成分间的内部关系、以及言语能力对执行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2~3.5岁期间,除认知灵活性外,儿童的工作记忆与抑制控制均快速发展,其中,2.5岁前后是工作记忆与抑制控制的重要发展时期;(2)在2~3岁期间,认知灵活性与工作记忆之间相关密切,在3~3.5岁期间,认知灵活性与抑制控制的相关密切,3岁是儿童执行功能内部成分关系的重要发展转折期;(3)在2~3.5岁期间,儿童言语能力呈现快速发展,并且言语能力对该年龄段执行功能各成分间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不同言语能力的儿童在执行功能各成分的表现并没有显著差异。
    非期望刺激的生态意义信息对无意视盲的影响:情绪效价和精细程度的作用
    葛国宏, 金一波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5, (6):  661-667.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15.06.04
    摘要 ( )   PDF (1635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Most(2000)的持续动态的实验范式,以圆圈、抽象面孔和真实面孔为非期望刺激,研究其生态意义信息对无意视盲的影响。研究发现:(1)相对于正性面孔和中性面孔,被试对负性面孔作为非期望刺激时的觉察率更高;而对正性面孔和中性面孔作为非期望刺激时的觉察率无显著性差异;(2)相对于圆圈,抽象面孔和真实面孔作为非期望刺激的觉察率更高,而抽象面孔与真实面孔作为非期望刺激时的觉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负性的、精细的非期望刺激的无意视盲率更低,即生态意义信息强的非期望刺激更易捕获注意。
    大学生性别情绪刻板印象的内隐和外显研究
    张娟, 程刚, 王智, 张大均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5, (6):  668-675.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15.06.05
    摘要 ( )   PDF (1130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了解不同性别大学生的性别情绪刻板印象,并分析内隐和外显测验的关系,对280名大学生进行了外显连线测试,对87名大学生进行了内隐联想测验。结果发现:在内隐和外显测验中,男女大学生均存在性别情绪刻板印象,将男性名字更多地与愤怒词相联系,将女性名字更多地与高兴词相联系;男女大学生的性别情绪刻板印象程度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女生更明显地表现出"男性更容易愤怒、女性更容易高兴"的偏见;被试的内隐和外显性别情绪刻板印象相关不显著,是两个不同的建构。
    成年期残疾个体对不同类型社交线索的注意偏向
    张林, 刘燊, 谢文澜, 李文涛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5, (6):  676-684.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15.06.06
    摘要 ( )   PDF (1892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讨成年期残疾个体对不同类型社交线索的注意偏向,以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通过两个实验,分别采用情绪Stroop任务和同中选异任务考察了成年期残疾个体对社交反馈言语线索和社交反馈情绪线索的注意偏向。研究发现:(1)残疾人对社交拒绝词的颜色命名显著快于正常人,即残疾人对消极社交反馈言语线索存在注意偏向;(2)残疾人对愤怒面孔的检测显著快于正常人,正常人对快乐面孔的检测显著快于残疾人,即残疾人对消极社交反馈情绪线索更加敏感,而正常人则对积极社交反馈情绪线索更加敏感;(3)残疾人不存在对消极社交反馈情绪线索的注意解脱困难。
    大学生网络使用与网络利他行为:网络使用自我效能和性别的作用
    刘勤学, 陈武, 周宗奎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5, (6):  685-693.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15.06.07
    摘要 ( )   PDF (1040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湖北省武汉市两所大学的562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网络利他行为问卷、网络自我效能感问卷和网络使用行为问卷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考察网络使用自我效能在网络使用和网络利他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及该中介作用是否受到性别的调节。结果发现:(1)男生在网络利他行为和网络使用自我效能上均显著高于女生;男生在网络游戏、网络信息的使用上显著高于女生,男女生在网络社交上不存在显著差异;(2)网络使用(网络社交、网络信息、网络游戏)与网络使用自我效能、网络利他行为均呈显著正相关,网络使用自我效能与网络利他行为呈显著正相关;(3)网络使用自我效能在网络使用和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性别在网络使用与网络使用自我效能之间具有调节作用,相对于女生,网络使用自我效能的中介效应在男生群体中更为显著。
    真实急病情境下共情对大学生慈善捐助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丁凤琴, 纳雯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5, (6):  694-702.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15.06.08
    摘要 ( )   PDF (1196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真实急病情境,采用道德强度、道德认同、共情和慈善捐助问卷对46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了共情影响大学生慈善捐助的内在机制。结果显示:(1)女生在真实急病情境下比男生更容易对主人公的不幸事件产生共情反应;大学生真实急病情境下的共情反应随年级关系的疏远而逐渐降低;(2)共情在道德强度与慈善捐助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即道德强度通过共情对慈善捐助产生间接影响;(3)道德认同对共情的中介作用具有调节效应,具体而言,相对于低道德认同的个体,高道德认同的个体表现出更多的慈善捐助,并且共情对道德强度和慈善捐助的中介效应也显著增强。研究结论对于理解慈善捐助的内在机制具有理论价值,对于慈善捐助的教育和干预具有现实启示意义。
    教与学心理学
    不同水平五年级维吾尔族学生母语阅读知觉广度
    张玉晶, 买合甫来提·坎吉, 阻木然提古丽·然木吐拉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5, (6):  703-709.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15.06.09
    摘要 ( )   PDF (876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以眼动仪为工具,借助移动窗口技术,比较了16名高阅读水平和14名低阅读水平的五年级维吾尔族小学生维吾尔语阅读知觉广度的大小及其对称性。结果发现:高阅读水平学生的知觉广度为注视点左侧8~11个字符到右侧2~3个字符,而低阅读水平学生的知觉广度为注视点左侧8~11个字符到右侧2个字符。在本研究条件下,可得出以下结论:(1)五年级不同阅读水平的学生维吾尔语阅读知觉广度都具有不对称性,左侧范围大于右侧;(2)阅读水平高的学生其阅读知觉广度略大于低阅读水平的学生,差异主要体现在右侧知觉广度。
    家长投入对中小学生学业投入的影响:有中介的调节模型
    马虹, 姚梅林, 吉雪岩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5, (6):  710-718.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15.06.10
    摘要 ( )   PDF (1085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北京市12所中小学的416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层次回归方法考察了家长投入对子女学业投入的影响以及家长自主支持/控制的教养风格和子女的学业心理需要满足在其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中小学生的家长投入程度随学段升高而降低;(2)家长注重在家辅导方面的投入,在参与社区及学校活动等方面的投入较为欠缺;(3)家长投入对子女的学业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4)家长自主支持/控制的教养风格在家长投入与子女学业投入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且该调节效应部分地通过子女的学业心理需要满足这一中介变量产生作用。
    教师共情对学生学业成绩的促进:基于动画叙述模拟测量的多层线性分析
    李伟健, 丁菀, 孙炳海, 俞丽莉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5, (6):  719-727.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15.06.11
    摘要 ( )   PDF (1003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往研究认为教师共情能促进学生的社交能力和情绪的发展,但教师共情能否促进学生学业成绩呢?以往研究存在较多的分歧。本研究为进一步考察教师共情对学生学业成绩的作用,开发和运用针对教师职业特殊性的ANVs共情测量工具,采用准实验的方式,运用共情培训对20位实验组教师进行干预(另外20位教师作为控制组),同时收集相应实验组803名学生、控制组852名学生的期中、期末成绩,并采用多层线性的方式控制无关变量,关注学生原有成绩的影响,从而检验教师共情与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1)教师共情能力的提高能够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2)在教师共情对学生学业成绩的促进作用中,学生原有成绩起到调节作用。
    心理健康与教育
    中学生创伤后成长、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展趋势:心理复原力的预测效应
    李仁莉, 戴艳, 林崇德, 伍新春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5, (6):  728-737.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15.06.12
    摘要 ( )   PDF (1105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汶川震后初一年级的学生进行2.5年的追踪研究,通过多层线性模型(HLM)来探索创伤后成长(PTG)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发展趋势以及心理复原力对二者的预测效应。结果发现,随着时间的发展,心理复原力仅在第二次施测时呈显著下降趋势,PTSD与PTG均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非线性发展趋势;心理复原力的三个因子对PTG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力量因子对PTSD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其中,乐观因子可进一步预测PTG的发展速度,力量因子可进一步预测PTSD的发展速度;在灾后中学生PTG的增长、PTSD的降低中,心理复原力可以分别解释18.87%和14.74%的变异。
    同伴排斥与青少年早期饮酒行为:同伴侵害和不良同伴的中介效应
    江艳平, 张卫, 喻承甫, 鲍振宙, 刘莎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5, (6):  738-745.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15.06.13
    摘要 ( )   PDF (924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同伴提名、同伴侵害问卷、不良同伴问卷和饮酒行为问卷调查广东地区4所普通初级中学1386名7年级学生,考察了同伴排斥与青少年早期饮酒行为的关系,以及同伴侵害和结交不良同伴在其中的链式中介效应。结果发现:(1)同伴排斥、同伴侵害和结交不良同伴均与青少年早期的饮酒行为呈显著正相关;(2)同伴侵害和结交不良同伴在同伴排斥影响青少年早期饮酒行为过程中的链式中介效应显著,即同伴排斥通过增加同伴侵害,从而提高结交不良同伴的风险,进而增加青少年早期的饮酒行为;(3)在控制同伴侵害和结交不良同伴后,同伴排斥对青少年早期的饮酒行为仍存在显著预测作用。
    父母支持与服刑青少年的情绪适应:公正世界信念的中介作用
    张莉, 李静雅, 赵景欣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5, (6):  746-752.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15.06.14
    摘要 ( )   PDF (974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446名服刑青少年为被试,采用问卷法,探讨了青少年服刑后的父母支持、公正世界信念与其情绪适应的关系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服刑青少年的情绪适应状况较差,抑郁水平较高,生活满意度较低;(2)服刑后的父母支持和公正世界信念显著负向地预测青少年的抑郁,显著正向地预测其生活满意度;(3)公正世界信念在父母支持和抑郁、生活满意度之间均起着部分中介作用。这表明,服刑后青少年的父母支持既可以直接促进其服刑期间的情绪适应,又可以通过提升其公正世界信念来促进其服刑期间的情绪适应。
    幼儿教师职业承诺对工作绩效的影响:职业幸福感的中介作用
    王钢, 黄旭, 鲁雪, 张大均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5, (6):  753-760.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15.06.15
    摘要 ( )   PDF (1089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索幼儿教师职业承诺和职业幸福感对工作绩效的影响,选取川渝两地幼儿教师328名,用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量表(KTOWBS)、教师职业承诺问卷(TOCQ)、教师工作绩效量表(TJPS)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控制学校性质、工作时间、每月收入、教师年龄以及教龄影响后,幼儿教师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分别对工作绩效有显著的积极影响,继续承诺则对工作绩效有显著的消极影响;(2)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在情感承诺、规范承诺和继续承诺对工作绩效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以上研究结果对保护和提高幼儿教师工作绩效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理论与方法
    早期高级认知发展与前额叶功能发育的fNIRS研究
    邹雨晨, 李燕芳, 丁颖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5, (6):  761-768.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15.06.16
    摘要 ( )   PDF (844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儿童早期阶段是各项认知能力和脑发育的关键阶段。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fNIRS)凭借其非侵害性、便捷操作以及对头动容忍度高等特点,在早期阶段儿童认知发展与脑发育的研究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从早期高级认知发展与前额叶功能的单侧优势变化、对应前额叶脑区逐渐专门化、发展关键期与前额叶功能的可塑性,以及前额叶功能异常与早期发展障碍的关系等四个方面对基于fNIRS技术开展的早期认知发展与脑发育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指出未来研究应探究儿童早期认知能力发展和脑发育的轨迹及关键期,探讨有发展性障碍家族风险儿童的早期大脑发育特点,为早期教育和发展障碍的早期预警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