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30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4-11-15
    认知与社会性发展
    亲社会视频游戏对玩家人性化知觉水平的影响
    陈朝阳, 马兵兵, 马婷, 张锋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6):  561-569. 
    摘要 ( )   PDF (877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讨亲社会视频游戏对玩家人性化知觉的影响, 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 通过两个实验, 分别采用自陈报告法和单类别内隐联想测验技术考察了亲社会视频游戏对玩家自我及他人外显及内隐人性化知觉的影响。结果发现:(1)相对于中性游戏, 不论是普遍人性, 还是独特人性, 亲社会视频游戏均可提高玩家对自我及他人外显的人性化知觉水平;(2)相对于中性游戏, 亲社会游戏可显著提高玩家对自我及他人独特人性的内隐知觉水平, 也可提升对自我普遍人性的内隐知觉水平, 但对他人普遍人性的内隐知觉的效应不明确。这些结果表明, 亲社会视频游戏对于提升玩家对自我和他人的人性化知觉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4~7岁儿童基于不同可信度特质和情景的信任判断
    周海丽, 周晖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6):  570-576. 
    摘要 ( )   PDF (787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120名4~7岁儿童为研究对象, 采用改编后的对偶选择范式, 探讨儿童基于两种不同的可信度特质(善良和能力)和两个与信任有关的情景进行的信任判断能力。结果显示:(1)4~7岁儿童在善良情景正确判断率都高于随机水平, 而在能力情景中, 仅6岁和7岁儿童的正确率显著高于随机水平; (2)6岁儿童虽然已经具备依据可信度特质和情景做出正确的信任判断的能力, 但是在善意情景中的信任判断能力要好于在能力情景中的信任判断能力, 而7岁儿童在能力情景和善意情景中的信任判断能力则没有显著差异;(3)同时考虑两种可信度特质和情景时, 5~7 岁儿童的正确率高于了随机水平, 并且6、7岁儿童的正确率要显著高于5岁儿童。这些结果表明儿童到了5岁才初步发展出同时考虑可信度特质和情景进行信任判断的能力, 直到7岁这一能力才相对成熟和稳定。
    儿童早期情绪性对学步期父母养育方式的影响
    朱颖, 刘亚鹏, 张光珍, 张印平, 梁宗保, 叶明, 邓慧华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6):  577-584. 
    摘要 ( )   PDF (782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运用追踪设计和分层回归分析, 探究了281名儿童6个月和14个月时的受限后沮丧、恐惧和微笑大笑如何影响24个月时父母养育方式, 以及这种影响是否随儿童年龄增长而变化。研究结果显示:(1)6个月时, 仅受限后沮丧能正向预测24个月时母亲严厉的养育方式, 14个月时受限后沮丧仍能正向预测母亲的严厉, 恐惧也能正向预测母亲的保护担忧, 而微笑大笑能正向预测母亲的接受, 负向预测母亲的严厉和保护担忧;(2)6个月时, 儿童的受限后沮丧能正向预测24个月时父亲的严厉和保护担忧, 14个月儿童的受限后沮丧仍能正向预测24个月时父亲的严厉。
    家庭环境与高中生发展:自主的中介作用及其性别差异
    王帆, 方晓义, 胡伟, 陈海德, 吴梦希, 唐芹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6):  585-593. 
    摘要 ( )   PDF (1065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浙江省三所全日制高中选取348名高一到高三的学生为被试, 采用集体上机填答的方式实施问卷调查, 考察家庭环境对高中生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探讨自主的中介作用及其性别差异。使用描述检验、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 结果发现:(1)男生的情感自主显著高于女生, 感知到的家庭亲密度水平显著低于女生;(2)家庭环境和自主与积极发展呈显著正相关, 与消极发展呈显著负相关, 积极发展与消极发展呈显著负相关;(3)家庭环境对积极发展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对消极发展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且对积极发展的预测作用显著高于消极发展;(4)总体上, 自主在家庭环境和高中生积极、消极发展的关系中起显著的中介作用;自主在家庭环境和积极发展间的中介作用在男生和女生样本中均达到显著水平, 而在家庭环境和消极发展间的中介作用在男生样本中为完全中介, 在女生样本中不显著。研究结果为从家庭角度促进高中生的积极发展、降低消极发展的可能性提供了依据。
    大学生客观社会经济地位与自尊:主观社会地位的中介作用
    陈艳红, 程刚, 关雨生, 张大均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6):  594-600. 
    摘要 ( )   PDF (881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探讨了大学生主观社会地位在客观社会经济地位与自尊间所起的作用。采用客观社会经济地位问卷、Rosenberg总体自尊量表、大学生主观社会地位问卷, 对1066名大学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主观社会地位和客观社会经济地位均与自尊呈显著正相关;大学生主观社会地位在客观社会经济地位和自尊之间起显著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34)。
    青年子女的传统孝观念及其与早期父母教养行为的关系
    李晓彤, 王雪玲, 王大华, 燕磊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6):  601-608. 
    摘要 ( )   PDF (933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孝道认知量表和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 调查了479名青年子女的传统孝观念, 探讨在青年独生和非独生子女群体中, 传统孝观念的保持情况, 以及传统孝观念与早期(18岁以前)父母教养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1)青年子女的传统孝观念整体上有弱化的趋势;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孝观念并无显著差异;(2)性别对传统孝观念存在一定影响, 女性尊亲恳亲和奉养祭念的孝观念显著强于男性;(3)父母的教养行为与子女孝观念的强弱有密切关联, 且这种关联因家庭结构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教与学心理学
    线索强度对测试效应的调节:时间间隔上的差异
    郑俊, 张玮, 罗良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6):  609-615. 
    摘要 ( )   PDF (751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采用不同线索强度(强/弱)的中文词对, 选取大学生被试126人, 考察了不同学习方式(重学/测试)在不同时间间隔(5分钟/2天)最终自由回忆测试成绩上的差异。结果发现:在强线索强度词对上, 学习方式主效应显著, 测试条件的回忆成绩在5分钟以及2天后均高于重学条件;而在弱线索强度词对上, 学习方式与间隔时间交互作用显著, 5分钟时重学条件与测试条件的记忆成绩差异不显著, 而2天后测试条件的记忆成绩却显著高于重学条件。结果表明词对的线索强度能够调节测试对不同时间间隔记忆保持的促进作用, 支持了精细提取假设。
    书面字形在汉语低年级儿童口语词汇学习中的作用
    陈钰, 李虹, 张洁, 阮晓彤, 饶夏溦, 伍新春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6):  616-623. 
    摘要 ( )   PDF (787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配对联想学习范式, 通过2个实验, 系统考察了书面字形在汉语低年级儿童口语词汇学习中的作用。实验一以40名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 控制了假字的形旁透明度, 操纵了声旁的规则性, 要求儿童分别在规则字、不规则字和无字形条件下学习4个新异物体的名称, 结果发现呈现不规则汉字阻碍了儿童口语词汇的学习;实验二以27名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 采用相同的配对联想学习范式, 同时操纵了假字的声旁规则性和形旁透明度, 再次发现了不规则汉字的阻碍效应, 并且发现透明形旁对口语词汇学习的促进作用。整个研究表明, 书面字形在汉语儿童口语词汇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 这对今后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都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心理健康与教育
    母子关系、师幼关系与学前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行为
    李燕芳, 徐良苑, 吕莹, 刘丽君, 王耘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6):  624-634. 
    摘要 ( )   PDF (1233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母子关系和师幼关系是儿童早期发展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在儿童社会适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研究以北京市271名学前流动儿童和552名学前城市儿童为被试, 采用问卷法考察母子关系、师幼关系与学前流动儿童的社会技能、外显和内隐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流动儿童母子关系亲密程度低于城市儿童, 母子关系冲突性、师幼关系亲密性和冲突性与城市儿童没有差异;(2)母子关系对儿童社会适应行为的预测作用在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上没有显著差异, 母子关系亲密性正向预测社会技能, 负向预测内隐问题行为;母子关系冲突性负向预测社会技能, 正向预测外显和内隐问题行为;师幼关系亲密性正向预测城市和流动儿童的社会技能, 并且显著负向预测流动儿童的内隐问题行为;(3)师幼关系对母子关系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流动儿童而非城市儿童上, 师幼关系低冲突能够减少母子关系冲突性对流动儿童社会技能的负向预测作用, 师幼关系高亲密能够减少母子关系冲突性对流动儿童内隐问题行为的正向预测作用。
    父母心理控制与ODD症状儿童抑郁、攻击行为的关系
    蔺秀云, 李龙凤, 黎燕斌, 王中会, 陈琦, 方晓义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6):  635-645. 
    摘要 ( )   PDF (1110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北京市、山东省和云南省14所小学中的340名有对立违抗障碍(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 ODD)症状的儿童及其158名班主任为被试, 收集了儿童自己填写的父母心理控制、自尊、抑郁量表, 班主任评估的儿童攻击行为量表, 用以考察父亲与母亲心理控制对ODD症状儿童抑郁、攻击行为的不同影响, 以及自尊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和儿童性别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与有ODD症状的女孩相比, 具有ODD症状的男孩人数更多, 抑郁、攻击行为问题更为严重, 自尊也更差;(2)父亲对男孩的心理控制显著多于女孩, 而母亲对男孩、女孩的心理控制没有显著差异;(3)父亲和母亲心理控制与ODD症状儿童的抑郁、攻击行为都呈显著正相关且父亲心理控制能显著预测儿童的抑郁和攻击行为, 而母亲心理控制能显著的预测攻击行为;(4)自尊在父亲心理控制与ODD症状儿童的抑郁、母亲心理控制与儿童的攻击行为之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 在父亲心理控制与儿童的攻击行为、母亲心理控制与儿童的抑郁之间均起完全中介作用。
    留守对农村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倾向值匹配的比较分析
    侯珂, 刘艳, 屈智勇, 蒋索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6):  646-655. 
    摘要 ( )   PDF (1287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河南和陕西两省3812名4~9年级农村学生为研究样本, 考察其在抑郁、自尊、问题行为、幸福感、未来压力感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社会适应状况, 并运用倾向值匹配方法探讨了父母外出务工对其产生的影响。结果发现, 在倾向值匹配之前, 双亲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在未来压力感知、抑郁和幸福感3方面的适应状况均比非留守儿童差, 在师生关系上得分高于非留守儿童;单亲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感知到的未来压力及抑郁水平也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经过倾向值匹配处理后, 双亲外出留守儿童的幸福感仍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 单亲外出留守儿童的未来压力感知也高于非留守儿童, 但其他方面的差异不再显著。研究结果提示对于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存在的社会适应差异不能完全归咎于父母的外出务工状态。
    理论与方法
    青少年脑发育的神经法学研究与应用
    刘兆敏, 张琼林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6):  656-663. 
    摘要 ( )   PDF (1129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神经科学研究的发展推动并孕育了新兴交叉学科——神经法学, 青少年脑发育与其刑事责任能力的关系是神经法学的重要关注内容。研究发现, 青少年中期冒险行为倾向加剧可能源于其社会情感和认知控制的脑发育轨迹不同, 由皮层下组织主导的社会情感系统呈倒U形发展趋势, 在青少年中期达到峰值, 而由额叶成熟主导的认知控制系统发展呈线性增长,到成人早期才完成, 即, 皮层下组织与前额皮层的功能成熟不平衡导致了青少年的高犯罪率。这些神经科学证据已经进入美国青少年刑事案件的审判并产生实质影响, 但也有人对神经科学证据应用于法庭持有异议。相对于法律系统的需求, 青少年脑发育的神经法学需要在研究和实践方面同时努力。
    具身道德:道德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
    陈潇, 江琦, 侯敏, 朱梦音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6):  664-672. 
    摘要 ( )   PDF (1074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具身道德是指身体及其活动方式与道德心理和行为的相互作用。迄今为止, 具身道德研究主要采用道德Stroop范式、内隐联想测验范式、情境操纵范式和心境诱发范式。具身道德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身体解剖学结构、知觉经验及身体与环境的嵌入作用与道德心理及行为的相互作用, 且在广泛的知觉经验内容中包涵了身体厌恶与道德的关系、自我洁净—道德纯洁隐喻、道德—明度隐喻、道德—颜色隐喻、道德的空间维度与时间维度等多个内容。未来的研究需从研究内容的丰富性与全面性、隐喻效应的文化差异与一致性效应、研究方法技术的科学性与多样性等几个方面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