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29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3-09-15
    认知与社会性发展
    3~4岁幼儿谎言概念理解的特点及心理理论、父母教养方式的作用
    徐芬, 郭筱琳, 张佳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3, (5):  449-456. 
    摘要 ( )   PDF (902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165名3~4岁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情境故事法考察谎言概念理解的年龄特点,并进一步探讨幼儿心理理论、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谎言概念理解的作用。结果表明:(1)幼儿对说真话行为与说谎行为的概念理解不是同步发展的,对说谎的概念理解要早于对说真话的理解,4岁幼儿的谎言概念理解水平高于3岁;(2)控制幼儿的年龄和言语能力后,心理理论与谎言概念理解显著正相关,专制教养方式与谎言概念理解显著负相关;(3)幼儿心理理论在专制教养方式与谎言概念理解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不同任务情境中5~6岁儿童卡通面孔加工的眼动研究
    赵倩, 王静梅, 徐侃鸿, 卢英俊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3, (5):  457-465. 
    摘要 ( )   PDF (1706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卡通面孔图片为刺激材料,赋予5~6岁儿童三种不同的加工任务,包括卡通面孔识别、分类和吸引力评价,旨在比较其在不同任务情境中的眼动差异。结果表明:(1)任务情境会影响儿童对卡通面孔的加工。在不同的面孔加工任务中,儿童的反应时、正确率、注视时间和次数等存在差异;(2)随着三种任务难度的逐渐加大,儿童的加工程度也相应地加深;(3)儿童在三种任务中的加工方式一致,对面部不同部位的关注程度不同:加工初期特别关注鼻子,而后眼睛部位耗费最多的注意资源,其次是鼻子、嘴巴、前额和脸颊,极少关注下巴;(4)男女童在卡通面孔分类任务中表现出较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童具有速度方面的优势,而男童对于关键信息的搜索则更为积极主动。
    规则的不同特点对儿童判断的影响
    周双珠, 陈英和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3, (5):  466-474. 
    摘要 ( )   PDF (2597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探讨不同领域的规则(安全领域规则,个人领域规则)和不同的规则提出者(成人权威,同辈权威)对儿童判断的影响。研究考察了48名4~7岁的儿童在道义推理、奖惩判断、愿望理解和行为判断的发展变化特点。结果表明:(1)直到7岁儿童才能根据规则的不同特点做出不同的判断,7岁儿童预测更不应该违反安全领域规则,违反安全领域规则和成人权威制定的规则后应该受到更多的批评,而4岁组和5岁组儿童在不同规则情境下的判断没有显著差异;(2)各年龄组儿童预测应该给予表扬的数量在各情境下没有显著差异;(3)在规则与愿望相冲突时,高年龄组儿童比低年龄组儿童更多地报告主人公会坚持自己的愿望;(4)在预测主人公是否会违反规则上,各年龄组在不同规则情境下均无显著差异。
    类别学习语言标签效应的眼动研究
    唐志文, 邢强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3, (5):  475-482. 
    摘要 ( )   PDF (893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眼动技术,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人工语言标签与真实语言标签在类别学习中的作用。实验一对33名大学本科被试施测,探讨了人工语言标签对类别学习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人工语言标签下,个体会基于标签的相似性进行分类。实验二对34名大学本科被试施测,探讨了真实语言标签对类别学习的影响。结果发现,在真实语言标签下,个体会基于标签的类别知识进行分类。类别学习中语言标签效应的熟悉程度影响分类方式,不熟悉的类别语言标签基于相似性分类,熟悉的类别语言标签基于知识分类;基于类别知识分类准确性更高,速度更快。
    状态与特质之分:来自社会创造性的证据
    谷传华, 张笑容, 陈洁, 郝恩河, 王亚丽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3, (5):  483-490. 
    摘要 ( )   PDF (914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整群取样的方式选取650名小学儿童,采用社会创造性故事情境问卷、小学儿童社会创造性倾向问卷,分别测量了儿童在问题情境中的社会创造性和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创造性,同时采用小五人格学生问卷中的开放性分量表、Rosenberg(1965)编制的自尊量表以及互联网使用偏好问卷中的(网络交往)信息交流偏好分量表,考察了儿童问题情境中的社会创造性与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创造性的特点和性质。结果表明:(1)二者的发展趋势有所不同,儿童在问题情境中的创造性得分总体上呈现“倒Z形”的发展趋势,而日常生活中的创造性倾向总体上呈现“U形”发展趋势;(2)两种社会创造性与经验开放性、自尊及网络交往(信息交流)偏好呈现不同的相关,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创造性与经验开放性、自尊及网络交往偏好均具有极其显著的正相关,问题情境中的社会创造性与经验开放性、自尊之间也具有显著正相关,但相关系数较低,而且与网络交往偏好无显著相关;(3)经验开放性、自尊和网络交往偏好均可以显著地预测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创造性,而难以预测问题情境中的社会创造性。这表明,社会创造性可能存在状态与特质之分。
    父母与青少年的信任水平及代际传递
    池丽萍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3, (5):  491-499. 
    摘要 ( )   PDF (908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往研究指出,人际信任有其家庭根源。本研究以198个家庭中的青少年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采用投资博弈任务测量子女及其父母的信任水平,考察他们的信任水平的特点及父母和子女之间是否存在信任的代际传递现象。研究结果发现:(1)青少年男生的信任水平稍高于女生,父亲的信任水平高于母亲;(2)父亲和母亲的信任水平都不能预测女生的信任水平;但父亲信任水平能线性预测其儿子的信任;母亲与儿子的信任水平则呈倒U型曲线关系。本研究结果证实了信任存在代际传递的现象,并揭示了父母角色及子女性别在信任代际传递中的调节作用,对于进一步理解信任在家庭内的传递过程有启发意义。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教养行为与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关系
    曲可佳, 邹泓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3, (5):  500-506. 
    摘要 ( )   PDF (813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该研究以676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教养行为与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关系。结果表明:(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自我探索、环境探索、自我-环境匹配度探索、探索意向间显著正相关;(2)父母教养行为显著预测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探索。其中,父亲和母亲情感温暖和理解、母亲监控与保护、父亲监控维度为正向预测,而父亲惩罚严厉维度是负向预测;(3)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不仅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探索有独立的预测作用,还通过母亲情感温暖和理解、母亲监控与保护的中介作用正向预测这一变量。
    教与学心理学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参与对初中生学业成绩的影响:教师支持的调节作用
    乔娜, 张景焕, 刘桂荣, 林崇德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3, (5):  507-514. 
    摘要 ( )   PDF (836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331名初中生为被试,收集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生感知到的教师支持和父母参与,及学生成绩,以验证父母参与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学业成绩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教师支持对父母参与这一中介作用的调节。结果发现:(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正向预测初中生的学业成绩;(2)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初中生学业成绩的预测中,父母参与发挥了中介作用;(3)教师情感支持调节了父母参与中介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初中生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
    服务学习促进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干预研究
    马慧, 姚梅林, 仝丽娟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3, (5):  515-524. 
    摘要 ( )   PDF (1139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准实验设计教学干预,将75名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分为实验组(n=54)和对照组(n=21),实验组进行为期10周的结构化服务学习活动(每周2小时),对照组给予匹配任务(文献阅读和翻译总结)。采用反思日志中的开放性问题和非服务学习领域的结构不良情景问题为测验材料,利用自编的问题解决中的批判性思维表现编码表,对服务学习活动前后和过程中相关材料进行编码,探讨服务学习中服务组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变化及其在非服务学习领域结构不良问题解决中的迁移效果。结果表明服务学习对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表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方案改进维度上,这种促进作用可以迁移到非服务学习领域问题解决的批判性思维表现中。
    心理健康与教育
    父母婚姻质量与儿童行为问题的追踪研究:儿童努力控制的调节作用
    梁宗保, 张安慰, 张光珍, 宋媛, 邓慧华, 陆祖宏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3, (5):  525-532. 
    摘要 ( )   PDF (760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采用母亲报告法,对474名学前儿童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追踪研究,考察完整家庭中父母婚姻质量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以及儿童努力控制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 父母婚姻质量对学前儿童的外显和内隐行为问题均有即时的负向预测作用;(2) 儿童的努力控制对其当前、后期的外显和内隐行为问题均有负向预测作用;(3) 第一年儿童的努力控制对父母婚姻质量与儿童行为问题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成立。
    母亲抑郁和惩罚对儿童早期问题行为的影响及父亲的保护作用
    刘丽莎, 李燕芳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3, (5):  533-540. 
    摘要 ( )   PDF (852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儿童早期是母亲消极情绪和行为的易感期,母亲抑郁和消极的教养行为可能导致儿童早期多方面的发展问题,而父亲的积极教养则可能对孩子的健康发展起到保护作用。本研究以184名学前儿童的父亲和母亲为被试,考察母亲抑郁情绪和惩罚行为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及父亲积极鼓励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母亲抑郁显著预测儿童的内向问题行为,母亲惩罚显著预测内向和外向问题行为;(2)母亲抑郁完全通过其惩罚行为影响儿童的外向问题行为,部分通过惩罚影响儿童的内向问题行为;(3)父亲积极鼓励显著调节母亲抑郁对外向问题行为的影响,边缘显著调节母亲抑郁对内向问题行为的影响;父亲积极鼓励对母亲惩罚与内、外向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的调节不显著,表明积极的父亲鼓励可以缓冲母亲抑郁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
    校园氛围与青少年的自杀意念/企图:自尊的中介作用
    杨雪, 王艳辉, 李董平, 赵力燕, 鲍振宙, 周宗奎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3, (5):  541-551. 
    摘要 ( )   PDF (1216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尽管相当一部分青少年自杀发生于学校背景中,但目前较少有研究考察校园氛围是否会影响以及怎样影响青少年的自杀意念/企图。本研究旨在检验校园氛围的不同方面(教师支持、同学支持、自主机会)与青少年自杀意念/企图的关系,以及自尊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广东省10所学校2758名初中生作为被试,匿名填写家庭功能问卷、社区问题问卷、校园氛围问卷、Rosenberg自尊量表、自杀意念与企图问卷。回归分析表明:(1)在控制了性别、年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功能和社区问题后,教师支持和同学支持均能显著负向预测自杀意念/企图,自主机会对自杀意念/企图的预测作用不显著;(2)自尊在教师支持和同学支持与自杀意念/企图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因此,实践工作中应重视教师支持和同学支持对青少年自尊的塑造作用,进而减少自杀意念/企图。
    理论与进展
    参照性交流中的“听者设计”
    张恒超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3, (5):  552-560. 
    摘要 ( )   PDF (964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听者设计”一直是参照性交流研究领域中的热点。参照性交流过程中交流者通常会根据对交流同伴共享信息的评估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但是这些调整什么时候以及怎样发生的机制问题仍然存在争论。重点评述了“听者设计”的已有研究角度和研究进展,并归纳总结了参照惯例视角、记忆和注意视角、交流情境视角的研究观点。未来研究应扩展已有研究设计,以深入探查“听者设计”的形成、获得、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其与参照性交流其他限制因素间的相互作用;需要结合行为证据和眼动、脑成像证据等以帮助揭示“听者设计”过程的行为特点与认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