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发展与教育 ›› 2006, Vol. 22 ›› Issue (1): 52-57.
王沛1,2, 杨金花1
WANG Pei1,2, YANG Jin-hua1
摘要: 在应用自尊量表(SES)和成就动机量表(AMS)对106名大学生(男生46名,女生60名)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通过设计框架性职业决策情景,探究了大学生职业决策和自尊、成就动机的关系。结果发现:(1)成就动机中避免失败变量与框架效应的交互作用对大学生职业决策倾向性有显著性影响;(2)自尊水平对大学生职业决策倾向性存在显著性作用;(3)框架效应在大学生职业决策中发生作用,对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倾向性有显著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
[1] 谢维和,王洪才.从分配到择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实证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12-15. [2] http://www.lncc.edu.cn/zhnews/xn31.btm. [3] Singh R,Greenhaus J H.The relation between career decisionmaking strategies and person-job fit:A study of job changers.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4,64 (1):198-221. [4] 杨治良,李朝旭.局中人和局外人的决策差异研究.心理科学,2004,27(6):1282-1287. [5] 谢晓非,王晓田.成就动机与机会威胁-认知.心理学报,2002,34(2):192-199. [6] Kahneman D,Tversky A.Choices,Values,and Frames.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7] Robinson J P,Shaver P R,Wrightsman L S.性格与社会心理测量总揽(上册):情感篇.杨宜音、张志学等译,杨中芳总校订.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 [8] 王沛,康廷虎.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调查问卷的编制及初步研究,应用心理学,2005,7(2),48-53. |
[1] | 郭嘉程, 董柔纯, 许放, 徐旋, 牛更枫, 周宗奎. 社会临场感与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的关系:双自我意识的并行中介及性别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2): 176-186. |
[2] | 王鑫强, 李金文, 卢红燕, 赖正伟, 李佳源. 择偶优劣势对师范大学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择偶价值感的中介及自尊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1): 64-73. |
[3] | 樊香麟, 崔英锦. 客体化身体意识与女大学生限制性饮食行为的关系:外貌负面评价恐惧和社会文化压力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1): 122-131. |
[4] | 张慧如, 张伟达, 傅王倩, 邓敏, 彭苏浩, 李玉. 孤独感对创造性倾向的影响:无聊倾向和焦虑情绪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1): 132-141. |
[5] | 路翠萍, 郑希付. 低自尊还是高“他尊”?高、低社交焦虑者的不同内隐自尊特性——来自EAST的证据[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6): 808-816. |
[6] | 沙晶莹, 张向葵, 刘千冬. 人以群分?学业动机比较对青少年同伴选择的影响[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5): 683-690. |
[7] | 何安明, 张钰睿, 惠秋平. 大学生感恩与社会幸福感的关系:手机冷落行为的中介作用和负性生活事件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4): 505-512. |
[8] | 辛国刚, 张李斌, 常睿生, 张云运. 青少年早期受欺凌发展轨迹:抑郁、自尊和学业成就的预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4): 568-579. |
[9] | 杜秀芳, 武玉玺, 徐政, 袁晓倩, 陈功香. 金钱启动与道德认同对大学生道德伪善的影响[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3): 342-349. |
[10] | 喻昊雪, 李卉, 王福兴. 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与学业倦怠的关系:应对方式与无聊倾向的链式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3): 391-401. |
[11] | 高玲, 孟文慧, 刘介地, 杨继平, 王兴超. 父母低头行为与青少年网络欺负行为:自尊和基本共情的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3): 439-448. |
[12] | 鲁明辉, 王融, 张丽敏. 父母心理弹性与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2): 247-254. |
[13] | 曾子豪, 彭丽仪, 詹林, 刘双金, 欧阳晓优, 丁道群, 黎志华, 胡义秋, 方晓义. 儿童期受虐对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中介和基因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2): 276-285. |
[14] | 曹瑞琳, 梅松丽, 梁磊磊, 李传恩, 张莹. 感恩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关系:核心自我评价和生命意义感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2): 286-294. |
[15] | 陈子循, 李金文, 王雨萌, 刘霞. 累积环境风险与大学生自伤的关系:情绪调节策略的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1): 109-1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