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发展与教育 ›› 2006, Vol. 22 ›› Issue (3): 93-98.
岳颂华1, 张卫2, 黄红清3, 李董平2
YUE Song-hua1, ZHANG Wei2, HUANG Hong-qing3, LI Dong-ping2
摘要: 通过对广州地区1431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结果发现,(1)当前青少年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2)随着年级的升高,主观幸福感逐渐降低,成绩差的学生体验到的消极情感显著高于成绩中等和较好的学生;(3)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整体上优于女生,年级和成绩也对心理健康有一定影响;(4)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利于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和良好心理健康的发展,而消极的应对方式、尤其是消极情绪关注的应对方式不利于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
[1] 张旭东,车文博著.挫折应对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03. [2] 谭春芳,邱显清,李焰.初中生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0),723-726. [3] 严标宾,郑雪,邱林.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来自48个国家和地区的调查报告.心理科学,2003,26(5),851-855. [4] 丁新华,王极盛.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4,12(1),59-66. [5] Compas B E,Connor-Smith J K,et al.Coping with stress during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problems,progress,and potential in theory and research.Psychological Bulletin,2001,127(1),87-127. [6] 吴明霞.30年来西方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发展.心理学动态,2000,8(4),23-28. [7] 郑雪,严标宾,邱林等著.幸福心理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51-73,94-163. [8] 王极盛,丁新华.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中国公共卫生,2003,19(10),1181-1182. [9]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69-100. [10] Robinson,Shaver,Wrightsman主编,杨宜音,彭泗清等译.性格与社会心理测量总览.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89-156. [11] 周步成等.心理健康诊断测验手册.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内部资料,1991. [12] 张卫,岳颂华,朱祖德等.青少年压力应对方式问卷的编制.2006(发表中). [13] 聂衍刚,张卫,岳颂华等.青少年压力:两个华人社区之比较研究.心理科学,2006,29(2),332-335-326. [14] 王极盛,丁新华.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2),96-98. [15] 张兴贵,郑雪.青少年学生大五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2),98-103. [16] 黄立清,邢占军.国外有关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国外社会科学,2005(3),29-34. [17] 何瑛.重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重庆师专学报,2000,19(2),35-38. [18] 严标宾,郑雪,邱林.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137-142. [19] 杨海荣,石国兴.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及其相关因素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2(6),416-419. [20] 杨海荣,石国兴,崔春华.初中生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2),116-117. [21] 苗元江.影响幸福的诸因素.社会,2004(4),20-24. [22] 徐维东,吴明证,邱扶东.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心理科学,2005,28(3),562-565. [23] 井世洁.初中学生的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宁波大学学报(教科版),2001,23(4),1-5. [24] Carver C S,Scheier M F,et al.Assessing coping strategies:a theoretically based approach.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9,56(2),267-283. |
[1] | 王玉龙, 赵婧斐, 蔺秀云. 家庭风险因素对青少年自伤的累积效应及其性别差异[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2): 240-247. |
[2] | 王艳辉, 沈梓锋, 赖雪芬. 父母心理控制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意志控制和越轨同伴交往的链式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2): 248-256. |
[3] | 肖嘉林, 梁凯欣, 黄柳玥, 王恩娜, 黄巧敏, 何韵涵, 卢宝琳, 迟新丽. 积极发展资源在减少青少年抑郁水平中的累积效应、关系模式及特定资源的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2): 257-269. |
[4] | 张丽, 潘霈霖, 牛梓瑜, 马敏. 安静自我:基于平衡和成长视角的理解[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2): 288-297. |
[5] | 魏华, 丁慧敏, 陈武, 郝兴风, 熊婕. 父母低头行为与青少年网络欺负的关系:压力的中介作用与年龄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1): 114-121. |
[6] | 邹盛奇, 伍新春. 父母冲突与青少年同伴依恋的关系:亲子依恋的中介作用及性别差异[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6): 798-807. |
[7] | 唐莹莹, 蔺秀云, 殷锦绣, 何婷, 周少嘉, 曹志涛. 亲子依恋和祖孙依恋的一致与不一致和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6): 859-868. |
[8] | 彭海云, 盛靓, 邱凡硕, 周姿言, 辛素飞. 青少年心理减负从“无聊”开始——无聊倾向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6): 895-902. |
[9] | 刘庆, 冯兰. 父母婚姻质量和青少年同胞关系: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及其性别差异[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5): 654-662. |
[10] | 刘思含, 伍新春, 王歆逸. 父母教养方式的潜在类别及其与青少年学习投入和焦虑症状的关系[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5): 673-682. |
[11] | 沙晶莹, 张向葵, 刘千冬. 人以群分?学业动机比较对青少年同伴选择的影响[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5): 683-690. |
[12] | 张雯, 王振宏. 负性生活事件与青少年内化问题的关系: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和亲子亲和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5): 718-725. |
[13] | 洪新伟, 苗灵童, 范航, 宋明华, 朱婷婷, 刘燊, 张林. 父母婚姻冲突与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关系:情绪安全感和学校联结的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5): 726-734. |
[14] | 王玉龙, 苏慧娟, 蔺秀云. 青少年自伤的分类:基于潜在剖面分析[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5): 735-742. |
[15] | 胡义豪, 徐璐妍, 卞小华, 周颖, 刘俊升. 同伴侵害与青少年抑郁的关系:班级攻击规范凸显性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4): 542-54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