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94年 第10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94-01-15
    论文
    LOGO程序设计教学对儿童元认知能力发展影响的研究
    张厚粲, 吴正, 宋华, 柳红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1):  1-5. 
    摘要 ( )   PDF (2496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以北京市一所小学中开始学习LOGO程序设计的150名儿童为被试,以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和自行编制的元认知测验为测验工具,初步探讨了儿童学习LOGO程序设计与发展认知能力特别是元认知能力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儿童学习了一年的LOGO程序设计后,在其一般智力的发展上不能表现出显着提高;(2)儿童经过为期一年的LOGO程序设计教学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计划和监控能力,即程序设计学习有利于儿童元认知能力的发展;(3)关于元认知测验的构成问题,尚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证实.
    青年自我差异与情绪关系的实验研究──自我认知对情绪的启动效应
    王垒, 郑英烨, 高凡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1):  6-11. 
    摘要 ( )   PDF (2545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旨在实验性地探究自我差异作为认知结构的存在性及其与情绪的关系.98名大学生参加了实验.实验Ⅰ考察自我差异类型与抑郁、焦虑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1)实际-理想、实际-应该自我差异均与焦虑存在显着相关,表明两种自我差异可作为焦虑水平的预测指标;2)中国被试的结果与美国研究结果有差异:美国的研究仅发现实际-应该自我差异与焦虑有关.本文对自我差异的文化学内容作了尝试性分析.实验Ⅱ考察“自我差异作为认知结构存在”的可能性及其与情绪的关系的性质.实际-理想自我差异较高、较低两组各12名被试对控制类、焦虑类形容词各12个作“是否适合描述自我”的判断,随后对判断过的形容词作自由回忆.结果表明:(1)两组被试自由回忆量无显着差异;(2)高自我差异组对焦虑类形容词反应时较短.该结果支持了实验假设:个体自我差异可能构成独特的认知结构,与特定情绪相联结,提高对该情绪信息的加工效率,对情绪有启动效应.
    儿童对电视节目中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的注意和理解
    彭聃龄, 江泓, 薛其林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1):  12-17. 
    摘要 ( )   PDF (2559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集中考察儿童对电视中呈现的两种不同信息的加工过程.根据信息呈现的特点,将两部动画片划分为14个隐性信息片段和20个显性信息片段.48名幼儿园中班和大班的儿童观看了实验材料,收看时受到透射在幕布上的幻灯片的干扰的儿童作为实验组,而未受到干扰的作为控制组.实验结果显示,干扰因素对显性信息的理解产生了显着的影响,对隐性信息的理解未产生显着影响;大班和中班的视觉注意量没有显着差异,但大班对隐性信息的理解要显着好于中班.这些结果说明儿童对显性信息进行被动加工,而对隐性信息进行主动加工.儿童有理解隐性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
    同伴提名法与幼儿同伴交往研究
    庞丽娟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1):  18-21. 
    摘要 ( )   PDF (799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将过去主要应用于青少年以上的一种社会测量法──同伴提名法发展为适用于幼儿同伴交往的评价工具,并对同伴提名法的含义、原理和作用进行了阐述.本文还对幼儿同伴交往中同伴提名法实施的各个环节,包括提名标准的确定、实施方法与要求、提名结果的记分与运用等进行了详细说明,为其在科研、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行的指导.最后对同伴提名法进行了评价.
    儿童思维发展水平测验的编制与测试结果
    白学军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1):  22-25. 
    摘要 ( )   PDF (2410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依据皮亚杰的儿童思维发展理论,选取能比较客观地衡量儿童思维发展水平的18个项目共90题,编制了“儿童思维发展水平测验”.经739名儿童的测试,结果表明,该测验具有较高的分半信度和理论构想效度,可以作为儿童思维发展水平的测查工具.
    儿童心理与行为的评估工具──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
    忻仁娥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1):  26-26,43. 
    摘要 ( )   PDF (224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儿童、少年的行为与心理评估,国外已有很多工具.我国在此领域中的研究起步不久.为使中国儿童的行为,心理发展与国内外的同类研究有可比性,并具有实用性,因此,我们于80年代中期开始从美国引进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在上海地区进行预初试验后应用.
    试论自我意识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桑标, 程渊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1):  27-31. 
    摘要 ( )   PDF (2549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对自我意识的有关理论探讨作了回顾,指出研究者对其在概念界定、表现形式、发展研究上的种种看法;第二部分着重阐述了自我意识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问题,认为自我意识不仅仅为教学活动、师生关系、班级组织等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而且更重要的是实现教育内化的关键.
    教师素质的心理学研究
    周建达, 林崇德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1):  32-37,31. 
    摘要 ( )   PDF (2607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以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从心理学角度对教师素质中的工作积极性、教育机制、教师的自我概念等成分进行了调查分析,同时,也进行了提高中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1)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其心理水平、工作条件、环境因素等有显着的相关.(2)教师解决人际冲突的教育机制,依据其认知发展水平和解决问题采取的策略,可以划分为水平不同的四种类型.(3)改变教师的自我概念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角色理论与家庭儿童发展研究
    金盛华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1):  38-43. 
    摘要 ( )   PDF (2589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重视研究家庭背景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一种潮流.随着亲子关系、家庭过程与儿童发展,特别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系成为研究热点,人们在逐渐成为独立知识领域的家庭研究、心理学及其他相关领域中,已迅速积累起了大量研究资料.
    抚养困难:结构与影响因素的研究
    夏勇, 方晓义, 王艳萍, 林磊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1):  44-51. 
    摘要 ( )   PDF (2724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抚养困难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变量.本研究采用自编的抚养困难量表和家庭情况调查表对选取的572名1~6岁的儿童的母亲进行了评估和调查.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抚养困难具有一定的因素结构,分别从儿童侧面和父母侧面抽取的5个和6个因素的累积解释率为57.90%和60.88%,与预试的结果是一致的.对可能影响母亲抚养困难的因素的考察发现,家庭类型、母亲受教育水平、职业、生产时母亲年龄和孩子的性别等是影响母亲抚养困难的重要因素;家庭经济状况、孩子的性别与父母期望的一致性、母亲生产时是否顺利、父母与儿童在一起的时间多少等因素对母亲的抚养困难没有显着影响,其原因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加以考察.
    多动症和学习困难儿童父母教育方式探讨
    季军, 王玉凤, 顾伯美, 刘靖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1):  52-57. 
    摘要 ( )   PDF (2546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采用两种测量工具,对137名儿童(其中学习困难儿童46名,多动症儿童50名,控制组儿童41名)的父母的教育方式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在教育方式的不同方面和教育方式类型上,学习困难和多动症组儿童的父母与对照组父母存在显着差异.最后,本文结合父母的期望,教育方式与儿童行为问题的关系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多动症及多动症伴发情绪障碍的临床研究
    林霞凤, 忻仁娥, 徐韬园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1):  58-60. 
    摘要 ( )   PDF (2314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作者运用症状诊断量表,儿童行为量表,家庭教育调查表对109例门诊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其中多动症86例(78.9%),多动症伴发焦虑16例(14.7%),多动症伴发抑郁7例(6.4%).结果表明:不伴多动的注意缺损障碍伴发情绪障碍的比率比伴有多动的注意缺损障碍高;家长过高的期望会使多动症儿童伴发情绪障碍的危险性增高.
    儿童多动症的矫治模式
    辛涛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1):  61-64,57. 
    摘要 ( )   PDF (2482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多动症全称注意缺乏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注意力缺乏、唤起过度、活动过多、冲动性和延迟满足困难等一系列心理行为问题的总称.它是儿童期最常见、最复杂的心理与行为障碍之一,对儿童的身心发展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