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85年 第1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85-07-15
    论文
    《学前儿童推理过程的发展与教育》实验研究的总结报告
    杨玉英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85, (3):  1-7. 
    摘要 ( )   PDF (150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学前儿童推理过程的发展与教育》这项实验研究是我们承担的朱智贤教授负责的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六个和第七个五年计划中教育科学的重点研究项目——《中国儿童心理的特点与教育》中的一个课题.为了使这项研究能直接为早期开发儿童的智力服务,我们试图以推理过程为线索,系统地探讨如何了解并促进儿童智力发展这个综合性的课题.
    小学儿童思维规则发展的实验研究
    董奇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85, (3):  8-13,25. 
    摘要 ( )   PDF (2735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问题思维规则是完整思维结构中最重要的组成因素之一,它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性质和联系的主观反映,支配着人们在理解、解决有关问题时的一切思维活动,因而,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儿童动机强度对其思维活动的影响初探
    陈英和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85, (3):  14-19. 
    摘要 ( )   PDF (235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动机对主体的学习、思维是有影响的.长期以来,国内外的心理学家对于这种现象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多种探讨.但是,由于这种影响的发生过程是复杂而隐蔽的,给研究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因此,时至今日,有关这个问题的研究仍是一个较薄弱的环节,有许多问题尚待探讨.
    汉族和少数民族初中学生对自然对象概括能力的比较
    沙毓英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85, (3):  20-25. 
    摘要 ( )   PDF (186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多数生活和劳动在祖国的边疆,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作出了宝贵的贡献.由于历史的原因,边疆少数民族的文化教育一般不够发达,限制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
    小学儿童观察能力研究报告
    王唯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85, (3):  26-32. 
    摘要 ( )   PDF (2604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儿童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是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观察,被称为“智力的门户”.从本质上说,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是人对现实感性认识的一种主动形式.所谓观察能力,就是能够根据一定的目的或要求、顺序,全面和敏锐地知觉事物的能力,尤其是注意到有关事物的各种极不显著但却非常重要的细节和特征.
    儿童心理的发展
    H. A. 梅钦斯卡娅, 吴凤岗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85, (3):  33-38,32. 
    摘要 ( )   PDF (182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家长们从这本日记中能够得到什么好处呢?在复杂的教育工作上它是否可能给予帮助呢?毫无疑问,这些问题将发生在开始阅读这本书的每一个读者面前.书中描绘了儿童在短短的时间间隔中(几周甚至几天)心理和行为上的变比.而关于本质方面的叙述往往是和个别细节的描述相互交错的.
    从认知发展的观点来看自我意识的发展
    卢蜀萍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85, (3):  39-41. 
    摘要 ( )   PDF (1559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很少有人从认知发展的角度来讨论自我意识(Sabin1962)提出出生后头二年内从身体我向社会我的转化序列,Epstein讨论了自我三个子系统——身体我、心理我和道德我——的顺序出现.但是,他们都没有涉及儿童的认识结构的改变是如何影响着他的自我意识的结构的改变.
    文摘卡
    健康男孩和女孩脑电波的发展——一个追踪研究的结果
    Benninger C., j Matthis P., Scheffiner D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85, (3):  42-42. 
    摘要 ( )   PDF (67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连续脑电波图,花了七年时间追踪研究了47名男性和49名女性被试(年龄:4—17岁).分析了儿童期和青年期各种脑电波参数的背景活动和局部解剖分布;考查了个体间的差别、与年龄相关的变化、性别差异及不同脑电波参数的发展速率.发现:4至17岁这段时间,σ波减少而α波增加.女孩比男孩更多地表现为:在枕叶先增加α慢波,减少σ波.随后,这种变化减少,同时α快波增加.
    美国和日本儿童电视节目的比较研究
    Ebata, Keisuke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85, (3):  42-42. 
    摘要 ( )   PDF (67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析了美国和日本儿童电视节目中的主题和主要人物后发现,两个国家大多数共同的主题是权威.美国电视节目中,权威人物的基本特点是具有竞争性,而日本电视中,权威是鬼魔.母女之间亲密关系的描写在日本电视中很突出.美国节目里强调个人主义,而日本节目中强调集体中的亲密关系.
    美感反应与年龄、性别、智商无关吗?
    Farrell, Eclwin, Rogers, Paul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85, (3):  42-42. 
    摘要 ( )   PDF (67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4、7和11年级中各抽出20名被试,按年级分为三组.要求被试用事先提供给他的词去描述一系列的绘画作品.尽管期望在美感反应中会有差别,但结果显示,各组被试的反应有明显的相似性,这就暗示,有一种先验的美感,类似于乔姆斯基的人类“深层”语言结构.同时,进一步暗示有一种共同反应是人类意识的一种普遍现象.
    外向性格、场独立性及认知作业的操作
    Riding, R. J., Dyer, V. A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85, (3):  42-42. 
    摘要 ( )   PDF (123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取120名12岁儿童作被试.(a)调查外向性格、神经过敏症及场独立性之间的关系.(b)调查外向性格和场依存性对两个认知作业(推理和回忆散文)的影响.(c)研究人格特点和言语——表象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
    学龄前儿童学习需要的发展
    Ganoshenko, N. I, Yurkevich, V. S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85, (3):  42-42,58. 
    摘要 ( )   PDF (57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采取了两种方法研究学前儿童学习需要的发展特点,其一是“魔术房”(magishouse),这是在N.I.Berline(1950)的对新奇事物的反应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修改设计的;其二是“童话故事”,在这个方法中,实验者提供1到4个童话供被试听,被试必须选择一个童话,教师对两组儿童即30名3—4岁儿童(年幼组)和30名4—7岁儿童(准备组)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指出,年幼组和年长组(即准备组)之间在学习倾向上有新的变化:从对新刺激的被动反应到主动努力了解新事物.这是好奇心发展的一个方面.
    幼儿通过游戏解除烦恼
    Barnett, lynn A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85, (3):  42-42,58. 
    摘要 ( )   PDF (57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通过实验检验了“游戏作为解除烦恼的工具对幼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个假设.观察在第一天学习中36名男童和38名女童(平均年龄为3.3岁)所表现的烦恼,并为高度焦虑和低度焦虑的被试提供自由游戏和参加阅读故事的活动的机会,两种活动都在有人或无人监视的情境下进行.
    论文
    必须重视和加强师范学校的教育实习——《中等师范学校教育实习手册》序言
    朱智贤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85, (3):  43-43,41. 
    摘要 ( )   PDF (78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黄永言同志编著的《中等师范教育实习手册》列为中师教材,即将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一件非常令人高兴的事,诚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说的:“认真地组织和指导教育实习,是师范院校培养合格师资的必由之路.”
    略论过失型问题行为
    左其沛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85, (3):  44-48. 
    摘要 ( )   PDF (1941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行为的重要性问题行为,是儿童和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利于优良品格形成和个性健康发展的行为.它是发展中的现象,常见于中小学生.问题行为同“问题儿童”、“差生”等概念是不同的.后者只是少数人或个别人,而问题行为则是教育上的普遍范畴,“研究问题行为,寻求解决的途径和方法,实际上是通过教育,促进良好品格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
    浅谈初中学生的性意识与教育
    许瑛国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85, (3):  49-53,48. 
    摘要 ( )   PDF (1913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一初中学生的年龄一般是12~15岁,这个年龄阶段正处在人生第二生长高峰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爱动,消耗大,饭量增,身高和体重都大幅变增长,更重要的是身体内部发生了质的变化,身体的各部分组织开始成熟,特别是“性”开始成熟.性开始成熟就标志着青春期的到来.
    青少年心理卫生浅谈
    郑日昌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85, (3):  54-58. 
    摘要 ( )   PDF (1191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不但应有健康的体魄,还应有健全的精神.保持身体健康要注意生理卫生,保持精神健康则要注意心理卫生.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身体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已变得相对小些了,而心理适应不良甚至失常者却逐渐增多.
    “第一印象”在教学中的作用
    丁志强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85, (3):  59-60,65. 
    摘要 ( )   PDF (1007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社会心理学谈到人际交往时,常常提到“第一印象”.什么是第一印象呢?简单地说:在社会知觉中,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时所形成的印象即称为“第一印象”,它主要是获得对方的表情、姿态、身材、仪表、年龄、服饰以及谈吐等方面的印象.这种第一印象在对人的认识中发生一定的作用,它往往是日后是否继续交往和如何交往的依据.
    改革初中物理教学的心理学实验研究
    马素侠, 范有祥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85, (3):  61-65. 
    摘要 ( )   PDF (2350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实验目的八○年起,我们在调查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习惯和方法的基础上,为了探索提高课堂效率、启迪智慧、培养能力、减轻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对课堂教学结构进行了心理学的改革实验.这项实验,已历时三年半.第一实验周期已完成,第二实验周期也一年半了.
    北京师范大学成立学生心理学会
    赛克基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85, (3):  65-65. 
    摘要 ( )   PDF (54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据悉,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学会于1985年5月31日成立.这个学会由本科学生会员组成,并聘请若干教授、副教授担任顾问.学会的宗旨是促进、发展心理学事业,丰富课内知识,并通过各类活动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加强学术交流,扩大心理学在社会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