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233名中学生为调查对象,测查了他们偶像崇拜的结构特征、类型,及其与自我评价的关系。结果发现:①中学生偶像崇拜结构的3个因素从高到低依次为:认同、情感、行为。三因素在性别和年级上存在差异;②中学生偶像崇拜结构内部各因素之间、崇拜特征与自我评价在许多因素上存在显著相关;③中学生偶像崇拜可分为3种类型:感性型崇拜者(21.00%)、中间型崇拜者(32.88%)、理性型崇拜者(46.12%),按积极性排序依次为理性型崇拜者、感性型崇拜者、中间型崇拜者。
中图分类号:
[1] Blos P. The Second Individuation Process of Adolescent. Psychoanalytic Study of the Child, 1967, (3): 162-186. [2] Josselson R. Finding Herseff: Pathways to Identity Development in Women. San Franco, CA. Jossey-Bass Publishers, 1991. [3] Fromm A. Ability to Love. New York: Farra, stress and Girous, 1967. [4] Erikson E.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Norton and Company, 1968,112-120. [5] 岳晓东.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的异同分析.青年研究,1999,(9):1-9. [6] Emanuel L. Social Attributes of American Movie Stars. Journal of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1990, (12):247-267. [7] 潘一禾.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调查报告.青年研究(专刊).2003,1-10. [8] 雷开春,孙洪彬.关于青少年榜样教育与偶像崇拜的心理调查及思考.青年研究,2000,(5):30-35. [9] 郝玉章,风笑天.青少年的偶像崇拜--207封"赵薇迷"信件的社会学分析.青年研究,2000,(4):22-29. [10] 韩振华.高中生和中师生的偶像崇拜调查分析.青年研究,2000,(7):17-22. [11] 宋兴川,金盛华.多元选择--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青少年研究,2002,(11):1-7. [12] Adams-Price C, Green A L. Secondary Attachment and Adolescent Self-concept. Sex roles, 1990, (22): 187-198. [13] Chan, chang, Lee et al. Moral Values of Youth in Hong Kong.Department of Applied Social Studies,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1997. [14] 王极盛,李焰,赫尔实.中学生SCI-90信度、效度检验与常模建立.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8-10. |
[1] | 陆信哲, 王智, 李勇, 王玢莹. 父母暴力暴露对中学生问题行为的纵向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2): 231-239. |
[2] | 苑媛, 梁周健, 张丽. 结构性校园氛围与中学生抑郁: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6): 869-876. |
[3] | 曹瑞琳, 梅松丽, 梁磊磊, 李传恩, 张莹. 感恩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关系:核心自我评价和生命意义感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2): 286-294. |
[4] | 王小凤, 燕良轼, 丁道群. 童年期不良经历对中学生良心的影响:特质自我控制和自我损耗的链式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8(4): 566-575. |
[5] | 王旭, 刘衍玲, 林杰, 刘传星, 魏灵真, 邱涵宇. 亲子关系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社会支持和心理素质的链式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8(2): 263-271. |
[6] | 程可心, 游雅媛, 叶宝娟, 陈志忠. 家庭功能与中学生自杀态度的关系[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8(2): 272-278. |
[7] | 高斌, 朱穗京, 吴晶玲. 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学习投入的关系: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和核心自我评价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1, 37(3): 400-406. |
[8] | 程翠萍, 黄希庭. 个人取向勇气对中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问题解决和求助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1, 37(1): 60-67. |
[9] | 薛璐璐, 姜媛, 方平. 述情障碍与中学生人际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1, 37(1): 92-100. |
[10] | 彭自芳, 傅纳, 张新杰. 父母冲突与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关系:教养方式和情绪安全感的链式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0, 36(6): 668-676. |
[11] | 祁迪, 林悦, 刘勤学. “打”出来的手机成瘾?父母粗暴养育对青少年智能手机成瘾的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0, 36(6): 677-685. |
[12] | 王凯, 张野. 校园排斥对初中生内外化问题的影响:同伴关系与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0, 36(5): 594-604. |
[13] | 李大林, 黄梅, 陈维, 吴文峰. 生活事件对初中生抑郁的影响:自尊和反刍思维的链式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9, 35(3): 352-359. |
[14] | 李蓓蕾, 高婷, 邓林园, 陈珏君, 倪虹. 初中生核心自我评价在班级环境和学业压力之间的中介作用——性别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9, 35(2): 192-202. |
[15] | 陈旭, 张大均, 程刚, 胡天强, 刘广增. 教师支持与心理素质对中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8, 34(6): 707-7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