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发展与教育 ›› 2015, Vol. 31 ›› Issue (1): 9-14.doi: 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15.01.02
杨丽珠
YANG Lizhu
摘要: 儿童青少年人格发展与培养是新世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性问题。自1981年以来,我们将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经验总结有机结合,在全面系统地评述儿童人格发展理论的基础上,采用综合研究方法对我国儿童青少年人格进行全方位系统研究,基本构建出我国儿童青少年,特别是儿童人格发展与教育的基本框架。本文将具体阐述我们三十多年来对于儿童青少年人格发展研究的成果,系统地阐述儿童青少年人格及重要特质的结构,发展的一般特点,影响儿童青少年人格发展的因素,以及培养儿童健全人格发展的有效模式,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建议。
中图分类号:
DeYoung, C. G. (2010). Personality neuroscience and the biology of traits.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 4(12), 1165-1180. Roberts, B. W., & DelVecchio, W. F. (2000). The rank-order consistency of personality traits from childhood to old age: A quantitative review of longitudinal studie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6(1), 3-25. Sun, Y., He, M., & Yang, L. (2014). Comprehensive influence model of preschool children's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Bayesian Network. Abstract and Applied Analysis, 2014, 1-6. Yang, L., & Zou, X. (2005). A study of the cross-situational stability of three-to five-year-old children's independ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ly Years Education, 13(2), 171-178. 韩进之, 魏华忠, 杨丽珠. (1990). 中国儿童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与教育. 朱智贤编著, 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北京: 中国卓越出版公司. 胡金生. (2011). 儿童同情的发展与促进.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刘雯, 杨丽珠. (1999). 3~6岁幼儿个性结构研究. 心理科学,22(5), 459-460. 刘文, 杨丽珠. (2001). 小学儿童个性结构研究. 心理科学,24(6), 741-742. 刘文, 杨丽珠.(2005).基于教师评定的3~9岁儿童气质结构. 心理学报, 37(1), 67-72. 杨丽珠. (1993). 幼儿个性发展与教育. 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社. 杨丽珠. (2008). 儿童人格发展与教育的研究. 大连: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杨丽珠, 姜月, 陶沙. (2014). 早期儿童自我意识情绪发生发展研究.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杨丽珠, 金芳, 孙岩. (2014). 终身发展理念下幼儿健全人格的培养目标构建及教育促进实验. 学前教育研究,(8), 3-16. 杨丽珠, 李灵, 田中敏明. (1999). 少子化时代幼儿家长教育观念的研究——中、日、韩跨文化比较. 学前教育研究,(5), 32-35. 杨丽珠, 刘凌, 徐敏. (2014). 早期儿童自我认知发生发展研究.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杨丽珠, 马世超. (2014). 初中生人格类型划分及人格类型发展特点研究. 心理科学, 37(6),1377-1384. 杨丽珠, 沈悦. (2013). 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与促进.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杨丽珠, 沈悦, 马世超. (2012). 幼儿气质、教师期望和同伴接纳对自我控制的影响. 心理科学,35(6), 1410-1415. 杨丽珠, 宋芳. (2008). 幼儿健全人格培养的意义与模式. 学前教育研究,(9), 3-6. 杨丽珠, 孙晓杰, 常若松. (2007). 中国澳大利亚4~5岁幼儿人格特征的跨文化研究. 心理学探新,27(3), 76-80. 杨丽珠, 王江洋. (2007). 儿童 4 岁时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对其 9 岁时学校社会交往能力预期的追踪. 心理学报, 39(4), 668-678. 杨丽珠, 王江洋, 刘文,Cuskelly,M., & Zhang.A. (2005). 3~ 5 岁幼儿自我延迟满足的发展特点及其中澳跨文化比较. 心理学报, 37(2), 224-232. 杨丽珠, 徐敏, 马世超. (2012). 小学生同伴接纳对其人格发展的影响:友谊质量的多层级中介效应. 心理科学,35(1), 93-99. 杨丽珠, 张华. (2012). 小学教师期望对学生人格的影响:学生知觉的中介作用. 心理与行为研究,10(3), 161-166. 杨丽珠, 张野. (2006). 小学生人格测评结构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心理科学,29(4), 933-936. 杨丽珠, 张野, 刘文. (2004). 基于教师描述的幼儿个性结构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心理科学, 27(3), 575-579. 杨丽珠,邹晓燕,Bergen,D.(1995).学前儿童在游戏中社交和认知类型发展的研究——中美跨文化比较.心理学报,27(1),84-90. 张丽华. (2011). 儿童自尊的发展与促进.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张野, 杨丽珠. (2005). 我国3~6岁儿童个性类型及发展特点的研究. 心理科学,28(4), 893-896. 张野, 杨丽珠. (2007). 小学生人格类型及发展特点研究. 心理科学,30(1), 205-208. 邹萍, 杨丽珠. (2005). 父母教育观念类型对幼儿个性相关特质发展的影响. 心理与行为研究,3(3), 182-187. 邹晓燕,杨丽珠. (2015). 3~5岁儿童独立性结构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心理科学,28(1),225-226. |
[1] | 储月, 刘希平, 徐慧, 唐卫海. 儿童社会分享型提取诱发遗忘的发展特点[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2): 153-159. |
[2] | 刘艳春, 邓玉婷, 张曦. 智力障碍儿童对不同对象的分享行为:心理理论的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2): 160-168. |
[3] | 梁丹丹, 闫晓民, 葛志林. 4~8岁汉语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基于语言线索的情绪识别能力发展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2): 169-175. |
[4] | 史梦梦, 任桂琴, 孙军红, 张鑫星. 词汇类型和阅读水平对小学一年级儿童阅读理解监控的影响[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2): 207-214. |
[5] | 高斌, 张丹丹, 朱根, 蔡艳香, 郭羽希. 高中生主动性人格与网络学习投入:网络学习自我效能和学业期望的序列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2): 224-230. |
[6] | 王玉龙, 赵婧斐, 蔺秀云. 家庭风险因素对青少年自伤的累积效应及其性别差异[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2): 240-247. |
[7] | 王艳辉, 沈梓锋, 赖雪芬. 父母心理控制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意志控制和越轨同伴交往的链式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2): 248-256. |
[8] | 肖嘉林, 梁凯欣, 黄柳玥, 王恩娜, 黄巧敏, 何韵涵, 卢宝琳, 迟新丽. 积极发展资源在减少青少年抑郁水平中的累积效应、关系模式及特定资源的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2): 257-269. |
[9] | 林崇德. 需要是教育与发展的动力源[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1): 1-7. |
[10] | 冷欣怡, 苏萌萌, 李文玲, 杨秀杰, 邢爱玲, 张湘琳, 舒华. 家庭环境与农村儿童早期语言发展的关系[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1): 8-18. |
[11] | 陈书玲, 贾会宾, 靳璨, 张欣, 王恩国. 发展性协调障碍儿童视觉通道前注意加工的特点:来自ERP的证据[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1): 19-28. |
[12] | 赵京伟, 陈晓旭, 任立文, 耿喆, 徐夫真. 父母心理控制与小学儿童焦虑: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1): 93-102. |
[13] | 魏华, 丁慧敏, 陈武, 郝兴风, 熊婕. 父母低头行为与青少年网络欺负的关系:压力的中介作用与年龄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1): 114-121. |
[14] | 朱娜平, 刘雁伶, 熊红梅, 赵攀. “公无远近”有早晚:不同资源分配情境中儿童公平规范执行行为发展特点[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6): 772-780. |
[15] | 颜志强, 周可, 曾晓, 徐惠, 朱晓倩, 张娟. 学前期儿童执行功能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认知共情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6): 788-79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