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92年 第8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92-07-15
    论文
    关于儿童获得概念能力的培养研究
    陈英和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2, (3):  1-6. 
    摘要 ( )   PDF (2646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概念是人类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抽象逻辑思维的细胞结构,是人类进行一切认识活动的基础。个体概念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和反映其思维的发展水平。因此,自本世纪初以来,对于个体概念发展的研究逐渐增多,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仍为世界心理学家们所关注的课题。
    中学生理解水平与元理解知识关系的研究
    陈红兵, 董奇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2, (3):  7-14. 
    摘要 ( )   PDF (2791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知识的理解是学校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学生有效记忆和运用知识的基础。学生理解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其学习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学生理解水平高、低的内在特征和形成原因是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都十分关心的问题。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和元认知元理解理论的提出,使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不断深入。元认知的有关理论认为,儿童元认知的发展水平与其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元认知的水平影响着认知能力的发展。因此,探讨学生元理解的发展水平对于分析学生理解水平的差异和制定有效措施促进学生理解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从青少年期到成人期记忆文章过程中加工模式的转变
    雷雳, 申继亮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2, (3):  15-22. 
    摘要 ( )   PDF (2793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往关于成人文章记忆的研究一直没有得出一致的结果,有的研究发现回忆中有年龄差异,有的没有发现年龄差异(Cohen,1988;Hultsch & Dixon,1984;Zelinski & Gile-wski,1988)。为解决这些分歧而进行的一些研究表明,记忆操作有赖于个人、刺激和任务的交互作用,从而否定了把年老化(aging)与对文章记忆操作的减退相等同的看法(Hultsch& Dixon,1984;Jenkins,1979;Meyer.1985)。但是这些研究并没有考虑到中老年信息加工活动象儿童青少年一样,同样也具有适应意义。
    儿童的社会行为研究
    韦志钢, 陈欣银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2, (3):  23-29. 
    摘要 ( )   PDF (2712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儿童正常与异常的社会行为一直是发展心理学家、临床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感兴趣的一个重要课题。很多研究表明,早期的社会行为特征,尤其是典型的外显与内隐行为问题,如攻击和社会性孤癖(Achendach,1982)可以预示青少年期与成人期的生活适应问题,如犯罪(Robins,1966),精神疾病(Frazee,1953)。近年来,受社会佳态学理论(Bronfenb-renner,1979)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家庭、同伴、学校、社会、文化等对儿童社会行为发展的影响,而且,很多研究已经揭示出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与家庭、学校等社会因素的关系,迄今为止,关于儿童社会行为的研究几乎完全局限于西欧与北美地区。
    新生儿气质与早期依恋
    张澜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2, (3):  30-35. 
    摘要 ( )   PDF (2503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自本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对人类婴儿领域的研究已日益成为一个令人注目的新的崛起。对婴儿气质、早期依恋,国外已有大量的研究,并已成为婴儿个性、社会性发展研究的热点。我国近年来才开始引入和介绍这方面的理论和一些实验研究,亦有学者对依恋、亲子关系进行了探讨和考察。一些研究提出:婴儿先天气质特征(气质类型)与父母的养育方式是影响亲子早期依恋的重要因素,然而遗憾的是就这方面系统的研究还不多,且缺乏以科学的实验研究为依据和论证。婴儿先天气质的研究迄今最早始于3个月的婴儿,更加小龄婴儿及新生儿的气质尚无人涉猎。
    眼动分析法及其在研究儿童阅读中的应用
    白学军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2, (3):  36-40,59. 
    摘要 ( )   PDF (2731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眼动分析法是研究儿童在阅读过程中,每一时刻所加工的信息是什么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眼动仪来记录阅读者的眼动轨迹,然后依据记录资料,分析阅读者的思维活动。这种方法是反应时法的深入。在阅读时,人的眼睛做了什么样的活动?对这个问题,早在1978年法国眼科专家贾瓦尔就进行了研究,结果是:“阅读时眼睛不是连续运动的,而是跳跃式的运动”。1908年哈伊出版的《阅读教学和心理学》一书中的许多研究资料就是用眼动分析法所取得的。例如:“在阅读过程中,读者的眼动过程中注视和跳动有所不同。”到30年代左右,精确摄影技术的发展,眼动分析方法被广泛地在心理学研究中使用。
    美国关于儿童对父母离婚的适应的研究
    王耘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2, (3):  41-44,49. 
    摘要 ( )   PDF (2555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关于父母离婚对儿童的影响的许多研究结果都认为,父母离婚可能导致儿童的适应不良,对儿童的学业、社会性及身心健康均有消极影响,这种影响具有长期效应,尤其对男孩的影响较大。为了帮助儿童较好的适应父母离婚,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有必要探查影响儿童适应的有关因素。美国心理学家J.Guidubaldi 等人组织全国学校心理学学会的成员进行了一项全国性追踪研究,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他们根据人口比例选取341个离婚家庭的儿童和359个完整家庭的儿童,采取了多重因素和多重资料的研究方法,既有标准化测量,又有对离婚适应的特殊测量,包括结构性的会谈、自我报告量表、评价量表等。
    国外关于阅读理解监控的研究综述
    周勇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2, (3):  45-49. 
    摘要 ( )   PDF (2578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十几年来,随着现代认知心理学、阅读心理学的深入和元认知研究的兴起,阅读理解监控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和广泛研究,成为阅读认知研究领域的一个新课题。目前,国外心理学家在这方面已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形成了一套有益的研究方法,积累了不少成果和经验,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结论和颇有成效的实验效果。本文主要对阅读理解监控的主要研究方法、研究问题及有关结论作一简要综述,以供有关研究者参考、借鉴。
    对三类不同儿童的同伴交往的行为特征的自然观察研究
    徐长宽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2, (3):  50-51. 
    摘要 ( )   PDF (1396KB) (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儿童的同伴关系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儿童的同伴集体中,通过运用自由选择的人际关系测量问卷(free-choice Sociometrie Questionnaire),一般可鉴别出三类特殊人际关系特征的儿童,即受欢迎的“人缘儿”(得到同伴多次正向选择即作为好朋友,而很少受到负向选择)、受反对的“嫌弃儿”(得到多次负向选择,而很少正向选择)和受忽视的“孤独儿”(既得不到正向选择,也得不到负向选择)。国外不少研究者对这三类儿童的认知和行为方面的差异性进行探讨,但结果很不一致,因此需要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关于行为规范的接受条件问题
    冯忠良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2, (3):  52-59. 
    摘要 ( )   PDF (2844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笔者在《关于行为规范的接受阶段》一文中已经指出,行为规范的接受可以区分为依从、认同与信奉三种水平或三个阶段。这三个接受阶殴(水平)受制于不同因素,需要不同的条件。为此,本文分别探讨依从、认同与信奉学习的条件。
    初中生控制点的特点及其与学业成绩关系的初步探讨
    刘余良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2, (3):  60-64,59. 
    摘要 ( )   PDF (2655KB) (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控制点是现代心理学中的一个新概念,它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J·B·罗特于1966年提出,意指个体解释其成功和失败的倾向性。根据控制点可将学生分为内控型与外控型。内控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行为和学业成绩都是自己的能力等内部因素决定的,自己所作的努力能控制事态的发展,并相信奖赏依赖于自己的行为,他们倾向于慎思、任务定向和持久性。而外控的学生则认为,自己的行为和学业成绩受到命运、运气、机遇和他人摆布的影响,并认为奖赏不依赖于自己的行为,他们倾向于分心、敌意、更少任务定向。当然,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极端内控者和极端外控者并不多见。但是,每个人都可以在两个极端之间的轨迹点上找到相应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