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发展与教育 ›› 2002, Vol. 18 ›› Issue (4): 41-46.
高琨, 邹泓, 刘艳
GAO Kun, ZOU Hong, LIU Yan
摘要: 采用自编初中生社会交往策略问卷考察了北京市两所普通中学314名初中生的社会交往策略。研究表明:自编初中生社会交往策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均达到心理测量学要求;初中生开始交往情境的消极表现策略,冲突解决情境的回避性、求助第三者和消极表现三种策略,维持交往情境的消极表现、求助第三者以及被动等待三种策略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初中生开始交往情境的消极表现和回避策略,冲突解决情境的消极表现和妥协顺从两种策略,维持交往情境中的消极表现策略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同伴接纳水平不同的初中生在开始交往情境的消极表现策略,冲突解决情境的沟通协商、消极表现和妥协顺从三种策略以及维持交往情境的消极表现、回避性和积极沟通三种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
中图分类号:
[1] 庞建萍.六岁儿童在人为障碍条件下与成人交往策略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1999,2,187-188. [2] 周宗奎.小学儿童社交问题解决策略的发展研究.心理学报,1998,3,274-280. [3] 邹泓.青少年同伴关系的发展特点、功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1998,58-69. [4] Putallaz M.,WassermanA.Children's naturalistic entry behavior and sociometric status: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89,25,297-305. [5] Chung T.Asher S.R.Children's goals and strategies in peer conflict situations.Merrill-PalmerQuarterly,1996,42,125-147. [6] Rose A.J.,Asher S.R.Children's goals and strategin response to conflicts within a friendship.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9,35.69-79. [7] 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412-447. |
[1] | 秦瑶, 彭运石. 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社交焦虑的影响:同伴接纳和反刍思维的链式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1): 103-113. |
[2] | 吴晓靓, 盖笑松, 李晓天, 顾婷玉, 王宏. 家庭经济压力与初中生幸福感的关系:歧视知觉的中介作用和控制感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6): 877-886. |
[3] | 陈颖, 张野, 韩娜, 王凯. 校园排斥对初中生网络偏差行为的影响:相对剥夺感与自我控制的序列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6): 887-894. |
[4] | 周晓慧, 刘妍希, 陈欣, 王一集. 父母教育卷入对初中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校内人际关系和学业自我效能感的链式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5): 691-701. |
[5] | 牛湘, 冉光明. 同伴关系与幼儿问题行为关系的三水平元分析[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4): 473-487. |
[6] | 冯全升, 周宗奎, 孙晓军, 张艳红, 连帅磊. 负性生活事件与初中生内化问题:反刍思维的中介作用与同伴依恋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3): 419-428. |
[7] | 刘志国, 齐冰, 李亚平, 王润洲, 崔佳, 宋耀武. 成就目标定向在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基于内/外参照模型[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1): 68-76. |
[8] | 雷晓玲, 赵冬梅, 杨文娇, 田晓红. 青少年家庭功能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8(6): 786-792. |
[9] | 肖雪, 郭磊, 赵永萍, 陈富国. 累积生态风险与初中生受欺凌的关系模式:心理弹性的调节效应[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8(5): 648-657. |
[10] | 严益霞, 刘颜蓥, 丁芳. 心理理论与社会互动方式对初中生社会善念发展的影响[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8(4): 485-494. |
[11] | 李蓓蕾, 高婷, 张莉莉, 周楠, 邓林园. 学生感知的教师欺凌态度与学生欺凌行为的关系——学生欺凌态度的中介作用及其性别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8(3): 348-357. |
[12] | 周宗奎, 曹敏, 田媛, 黄淳, 杨秀娟, 宋友志. 初中生亲子关系与抑郁:自尊和情绪弹性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1, 37(6): 864-872. |
[13] | 任萍, 魏一, 孟晓哲, 秦幸娜, 王璇. 受欺负对抑郁情绪的影响:悲伤、愤怒反刍的中介作用及性别差异[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1, 37(6): 873-881. |
[14] | 吴鹏, 张琪, 王杨春子. 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网络受欺负行为的关系:一项追踪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1, 37(5): 719-726. |
[15] | 赖燕群, 连榕, 杨琪, 牛更枫. 家庭功能与初中生欺负行为:有调节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1, 37(5): 727-73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