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选取北京市一所普通中学和一所重点中学初一至高三的学生为被试,采取自由参与研究和被试自我报告、被试报告友伴、友伴自我报告吸烟行为的方式,从认知发展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感知的与实际的友伴吸烟行为对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影响。结果验证了认知发展理论,即感知的友伴吸烟行为对青少年吸烟行为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而实际的友伴吸烟行为没有明显的影响作用。研究还发现,性别和友伴关系类型对感知的与实际的友伴吸烟行为之间的差异存在明显的主效应;友伴自我报告的吸烟行为超过被试自我报告的吸烟行为。讨论揭示了研究结果对预防和干预青少年吸烟行为的意义。
中图分类号:
[1] Krohn M D,Skinner W F,Massey J L,et al.Social Learning Theory and Adolescent Cigarette Smoking:A Longitudinal Study.Social Problems,1985,32(5):428-438. [2] Bauman K E,Fisher L A.On the Measurement of Friend Behavior in Research on Friend Influence and Selection:Finding from Longitudinal Studies of Adolescent Smoking and Drinking.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1986,15(4):323-340. [3] Iannotti J,Bush J.Perceived vs.Actual Friends'use of Alcohol,Cigarettes,1992,21(3):1129-1135. [4] 方晓义.不同年级青少年的友伴网络结构,心理学报,1995,27(4):363-370. [5] 方晓义.青少年最亲密同性友伴的相似性,心理学报,1997,29(3):278-285. [6] Berndt T.The features and effects of friendship in early adolescence.Child Development,1982,53:1447-1460. |
[1] | 王玉龙, 赵婧斐, 蔺秀云. 家庭风险因素对青少年自伤的累积效应及其性别差异[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2): 240-247. |
[2] | 王艳辉, 沈梓锋, 赖雪芬. 父母心理控制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意志控制和越轨同伴交往的链式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2): 248-256. |
[3] | 肖嘉林, 梁凯欣, 黄柳玥, 王恩娜, 黄巧敏, 何韵涵, 卢宝琳, 迟新丽. 积极发展资源在减少青少年抑郁水平中的累积效应、关系模式及特定资源的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2): 257-269. |
[4] | 魏华, 丁慧敏, 陈武, 郝兴风, 熊婕. 父母低头行为与青少年网络欺负的关系:压力的中介作用与年龄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1): 114-121. |
[5] | 邹盛奇, 伍新春. 父母冲突与青少年同伴依恋的关系:亲子依恋的中介作用及性别差异[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6): 798-807. |
[6] | 彭海云, 盛靓, 邱凡硕, 周姿言, 辛素飞. 青少年心理减负从“无聊”开始——无聊倾向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6): 895-902. |
[7] | 刘庆, 冯兰. 父母婚姻质量和青少年同胞关系: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及其性别差异[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5): 654-662. |
[8] | 刘思含, 伍新春, 王歆逸. 父母教养方式的潜在类别及其与青少年学习投入和焦虑症状的关系[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5): 673-682. |
[9] | 沙晶莹, 张向葵, 刘千冬. 人以群分?学业动机比较对青少年同伴选择的影响[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5): 683-690. |
[10] | 张雯, 王振宏. 负性生活事件与青少年内化问题的关系: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和亲子亲和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5): 718-725. |
[11] | 洪新伟, 苗灵童, 范航, 宋明华, 朱婷婷, 刘燊, 张林. 父母婚姻冲突与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关系:情绪安全感和学校联结的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5): 726-734. |
[12] | 王玉龙, 苏慧娟, 蔺秀云. 青少年自伤的分类:基于潜在剖面分析[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5): 735-742. |
[13] | 胡义豪, 徐璐妍, 卞小华, 周颖, 刘俊升. 同伴侵害与青少年抑郁的关系:班级攻击规范凸显性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4): 542-549. |
[14] | 辛国刚, 张李斌, 常睿生, 张云运. 青少年早期受欺凌发展轨迹:抑郁、自尊和学业成就的预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4): 568-579. |
[15] | 郑显亮, 陈慧萍, 王雪, 鲍振宙. 青少年网络利他行为的发展趋势及社会阶层的影响:一项追踪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3): 333-34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