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发展与教育 ›› 2005, Vol. 21 ›› Issue (2): 109-113.

• 理论探讨与进展 • 上一篇    下一篇

幼儿遮挡绘画的表征策略与其内在机制的探讨

高雪梅, 李红   

  1. 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重庆, 400715
  • 出版日期:2005-04-15 发布日期:2005-04-15
  • 通讯作者: 李红,男,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E-mail:lihong1@swnu.edu.cn E-mail:lihong1@swnu.edu.cn
  • 基金资助:
    西南师范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基础心理学科研基金(西国重04011);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度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 Online:2005-04-15 Published:2005-04-15

摘要: 通过简要回顾儿童遮挡绘画的研究历史,总结了对幼儿遮挡绘画中理智写实性绘画与视觉写实性绘画持不同见解的两种概说:"知见说"与"表征策略说",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绘画认知理论——遮挡图式的格式塔渐成论,由此展开幼儿遮挡绘画的表征策略及其与幼儿认知发展的关系的深入探讨。

关键词: 遮挡绘画, 表征策略, 遮挡图式格式塔, 认知

中图分类号: 

  • B844.1
[1] 杰奎琳.古德诺著,刘明译.涂鸦,辽海出版社,2000,1.
[2] 高雪梅,李红,郑持军.儿童遮挡绘画的发展研究,心理学动态,2000,1.
[3] 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腾守尧译.艺术与视知觉.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4] Luquet G H.Le dessin enfantin. Paris: Alcan.1927.
[5] 皮亚杰J,英海尔德B,吴福元译.儿童心理学,商务印书馆,1980.49-53.
[6] 楼必生,屠美如.学期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45.
[7] Cox M V. Spatial depth relationships in young children's drawing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1978, 26:551-554.
[8] Pamela J S, David H R. The role of strategic visual attention in children's drawing development. Journal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1998,68: 87-107.
[9] Light P, Macintosh E. Depth relationships in young children's drawing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1980, 30:79-87.
[10] Ingram N A, Butterworth G. The young child's representation of depth in drawing: Process and Product. Journal of Expermental Child Psychology. 1989,47: 356-369.
[11] 高雪梅.幼儿遮挡绘画的表征策略及其影响因素探析.硕士毕业论文,2001,5.
[12] 高雪梅,李红,郑持军.社会游戏情境在幼儿遮挡绘画中的作用.心理科学,2004,4.
[13] 王贞琳,李文馥.西方儿童绘画认知发展研究的进展.心理科学,1998,5:449-451.
[14] Pascual-Leone J. Organismic processes for neo-piagetian theories: A dialectical causal account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1987, 22:531-570.
[15] Ingram N A. Three into two won't go. In: Freeman N H,Cox M V (Eds), Visual Orde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 Press.1985.
[16] 林崇德.教育与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89-395.
[1] 辛素飞, 王金睿, 彭海云, 徐柳青, 张一林, 盛靓. 负性生活事件对青少年焦虑的影响: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视角[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5): 710-717.
[2] 陈必忠, 郑雪, 孙晓军. 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与线上社交焦虑:社交媒体认知超载和特质正念的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5): 743-751.
[3] 纪林芹, 邹小慧, 张露露, 张良. 儿童青少年欺凌行为与冷酷无情、共情的关系:交叉滞后分析[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4): 532-541.
[4] 董肖肖, 刘岩, 胡亚欣. 儿童、青年与老年人在知觉和高阶元认知监控上的年龄差异[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2): 153-160.
[5] 张玉平, 董琼, 宋爽, 舒华.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阅读发展轨迹:早期语言认知技能的预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2): 210-218.
[6] 李君, 王悦, 陈夏妮, 李莹. 二语学习对汉语学龄儿童认知控制与词汇通达的作用——年龄和二语熟练程度的影响[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2): 219-227.
[7] 于晓, 张和颐, 戚玥, 陈英和, 刘浩宁, 赵煜燨, 乔学文. 抑制控制在类比映射发展中的作用:认知负荷的影响[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1): 1-11.
[8] 陈子循, 李金文, 王雨萌, 刘霞. 累积环境风险与大学生自伤的关系:情绪调节策略的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1): 109-120.
[9] 吕书鹏, 王莹, 王昕红, 郭雪松, 姚秀颖. 父母严苛型教养方式与青少年自杀倾向: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8(6): 869-878.
[10] 孙赛男, 何文广. 语音加工的发展、老化及其神经机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8(6): 894-901.
[11] 李继娜, 王玮玮, 张维军, 屈智勇. 累积创伤对儿童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经验回避与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8(5): 683-691.
[12] 余习德. 儿童时间认知研究范式:困境与超越[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8(5): 749-760.
[13] 江盈颖, 安静, 马丽, 朱莉琪. 8~15岁儿童贫富观的发展特点及其与成人的比较[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8(4): 466-474.
[14] 薛笑然, 黄碧娟, 李红霞, 赵晓萌, 司继伟. 小学儿童数学态度与数学成就的纵向联系:学业拖延和数学元认知的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8(4): 520-529.
[15] 王燕青, 杨晓梦, 赵婷婷, 高春颍, 张洋, 赵庆柏, 王福兴, 胡祥恩. 分段是视频学习的有效方式吗?[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8(4): 600-608.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