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英杰, 张刈, 张美霞, 李燕. 母亲正念与幼儿问题行为的关系:正念养育和亲子关系的链式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2): 184-191. | 
																																																																																																																																																
																					| [2] | 苏金龙, 苏彦捷. 早期亲子触觉经验促进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心理机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8(5): 739-748. | 
																																																																																																																																																
																					| [3] | 王旭, 刘衍玲, 林杰, 刘传星, 魏灵真, 邱涵宇. 亲子关系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社会支持和心理素质的链式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8(2): 263-271. | 
																																																																																																																																																
																					| [4] | 周宗奎, 曹敏, 田媛, 黄淳, 杨秀娟, 宋友志. 初中生亲子关系与抑郁:自尊和情绪弹性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1, 37(6): 864-872. | 
																																																																																																																																																
																					| [5] | 刘田田, 李燕, 李有嘉, 姜新苗. 父母协同教养与学前儿童社会行为的关系:亲子关系和同胞关系的链式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1, 37(5): 638-647. | 
																																																																																																																																																
																					| [6] | 李占星, 朱莉琪. “它”是所有者吗?幼儿对所有权主体的理解[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1, 37(4): 465-471. | 
																																																																																																																																																
																					| [7] | 姜倩云, 王兴超, 刘兵, 王鹏程, 雷雳. 父母低头行为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1, 37(1): 137-145. | 
																																																																																																																																																
																					| [8] | 范志宇, 吴岩. 亲子关系与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抑郁:感恩的中介与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0, 36(6): 734-742. | 
																																																																																																																																																
																					| [9] | 牛更枫, 李占星, 王辰宵, 马晓彤, 孙晓军, 周宗奎. 网络亲子沟通对留守初中生社会适应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9, 35(6): 678-685. | 
																																																																																																																																																
																					| [10] | 赖晓璐, 江永强, 刘学兰, 黎莉, 张小樱, 张彩霞. 父母成人依恋、怜悯与亲子关系质量:主客体互倚分析[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9, 35(4): 411-420. | 
																																																																																																																																																
																					| [11] | 张兴旭, 郭海英, 林丹华. 亲子、同伴、师生关系与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9, 35(4): 458-466. | 
																																																																																																																																																
																					| [12] | 刘玲玲, 田录梅, 郭俊杰. 亲子关系对青少年冒险行为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9, 35(2): 210-218. | 
																																																																																																																																																
																					| [13] | 王海旭, 刘明慧, 叶宇坤, 隋洁. “我的”最重要:儿童自我源判断能力的发展早于他人[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8, 34(6): 641-648. | 
																																																																																																																																																
																					| [14] | 王晖, 熊昱可, 刘霞. 亲子关系和朋友支持对流动儿童情绪和行为适应的保护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8, 34(5): 614-624. | 
																																																																																																																																																
																					| [15] | 田云龙, 喻承甫, 林霜, 叶诗敏, 张晓琳, 刘毅, 路红, 张卫. 父母体罚、学校参与与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亲子关系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8, 34(4): 461-4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