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发展与教育 ›› 2005, Vol. 21 ›› Issue (2): 81-86.
杜红梅1, 冯维2
DU Hong-mei1, FENG Wei2
摘要: 研究以移情和后果认知为训练内容,运用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咨询等教育干预手段对有欺负行为的18名儿童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教育干预。结果表明:综合性的教育干预能够有效地减少儿童的欺负行为。
中图分类号:
[1] 张文新等.中小学生欺负问题中的性别差异的研究.心理科学,2000,23(4),435-439. [2] Olweus. Bullying at school, Cambridge, MA: Blackwel,1993. [3] Rutter M, Giller H, Hagell A. Antisocial behavior by young people.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4] Kochenderfer B J, Ladd G W. Peer victimization: cause and consequence of school maladjustment, Child Development, 1996,67,1305-1317. [5] Hawker D S J, Boulton M J. Twenty years' research on peer victimization and psychosocial adjustment: a metal-analytic review of cross-sectional studies: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and Applied Disciplines, 2000,41,441-445. [6] 谷传华,张文新等.儿童欺负研究的问题与前瞻.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4,85. [7] Miller P A, Eisenbeig N. Thalation of empathy to aggressive and externalizing/antisocial behavior.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88, 103,325-344. [8] [英]赫·斯宾塞.斯宾塞教育论著选(胡毅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139. [9] Olweus D. Bullying at School: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Can Do. Oxford: Blackwell, 1993. [10] 杨慧芳.攻击行为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式研究述评.心理科学,2002,2,244-245. [11] 张文新.学校中的欺负问题——我们所知道的一些基本事实.山东师大学报(社科版),2001,3,3-8. [12] 陈世平.中小学欺负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中科院心理所博士毕业论文,2001,附录. [13] 王景英,盖笑松.小学生对不同类型情感的移情水平发展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3,19. [14] 吴增强.学校心理辅导活动指南.上海:上海教育科技出版社,1998,7-175. [15]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心理素质教育研究中心.小学儿童心理素质培养.北京:开明出版社,2000,39-70. [16] 郑雪.小学儿童心理手册.济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101-129. [17]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520. [18]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30-344. |
[1] | 高玲, 孟文慧, 刘介地, 杨继平, 王兴超. 父母低头行为与青少年网络欺负行为:自尊和基本共情的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3): 439-448. |
[2] | 赖燕群, 连榕, 杨琪, 牛更枫. 家庭功能与初中生欺负行为:有调节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1, 37(5): 727-734. |
[3] | 吴鹏, 张琪, 王杨春子. 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网络受欺负行为的关系:一项追踪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1, 37(5): 719-726. |
[4] | 张洁, 陈亮, 张良, 潘斌, 李腾飞, 纪林芹, 张文新. 父母心理控制与小学生的欺负行为:敌意归因和冷酷无情的作用检验[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0, 36(6): 715-724. |
[5] | 李小平, 闫鸿磊, 云祥, 陈陈. 作为情境变量的移情对暴力态度的影响[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30(5): 466-473. |
[6] | 段东园, 张学民, 魏柳青, 周义斌, 刘畅. 暴力媒体接触程度对攻击行为的影响——规范信念和移情的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30(2): 185-192. |
[7] | 纪伟标, 王玲, 莫宏媛, 刘菁菁, 程云玮. 结果预期对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影响: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3, 29(1): 86-93. |
[8] | 赵欢欢, 张和云, 刘勤学, 王福兴, 周宗奎. 大学生特质移情与网络利他行为:网络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2, 28(5): 478-486. |
[9] | 杨继平, 王兴超, 陆丽君, 张力维. 道德推脱与大学生学术欺骗行为的关系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26(4): 364-370. |
[10] | 应贤慧, 戴春林. 中学生移情与攻击行为:攻击情绪与认知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 24(2): 73-78. |
[11] | 余宏波, 刘桂珍. 移情、道德推理、观点采择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进展[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6, 22(1): 113-116. |
[12] | 胡金生, 杨丽珠. 儿童移情指向性的发展及不同语言提示的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5, 21(3): 44-48. |
[13] | 张文新, 王益文, 鞠玉翠, 林崇德. 儿童欺负行为的类型及其相关因素[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17(1): 12-17. |
[14] | 王景英, 盖笑松. 小学生对不同类型情感的移情水平发展的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8, 14(3): 19-22. |
[15] | 张莉. 榜样和移情对幼儿分享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8, 14(1): 26-3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