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研究采用中科院心理所时勘等人修订的美国密执安大学MARTINMAEHR编制的适应性学习模型问卷,调查了北京市一所中学从初一到高三年级的1331名学生.
[1] 时勘、王文忠、孙健等,学生适应性动机模型的初步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5年第2期 [2] 王文忠、时勘、孙健等,超常学生成就动机模型的比较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年第1期 [3] 梁海梅,成就目标对青少年成就动机和学业成就影响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5年 [4] Uudan,T.c &Maehr,M.L.(1994) Beyond a Two Goal,Theory of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A Case for Social Goals.Unpublished Manuscript. [5] Anderman,E.M.(1994).Achievement goals and the transition to middle grades school.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Education and Psychology) in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
[1] | 郭嘉程, 董柔纯, 许放, 徐旋, 牛更枫, 周宗奎. 社会临场感与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的关系:双自我意识的并行中介及性别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2): 176-186. |
[2] | 王玉龙, 赵婧斐, 蔺秀云. 家庭风险因素对青少年自伤的累积效应及其性别差异[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2): 240-247. |
[3] | 邹盛奇, 伍新春. 父母冲突与青少年同伴依恋的关系:亲子依恋的中介作用及性别差异[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6): 798-807. |
[4] | 赵纤, 王志航, 王东方, 袁言云, 尹霞云, 黎志华. 贫困家庭儿童在青少年早期的亲社会行为发展轨迹:性别及父母教养方式异质性的影响[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3): 323-332. |
[5] | 李蓓蕾, 高婷, 张莉莉, 周楠, 邓林园. 学生感知的教师欺凌态度与学生欺凌行为的关系——学生欺凌态度的中介作用及其性别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8(3): 348-357. |
[6] | 赵亚飞, 翟乡平, 张光旭, 梁鑫, 辛素飞. 成长型思维与坚毅的关系:未来时间洞察力和成就动机的链式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8(2): 216-222. |
[7] | 白荣, 闫嵘, 王千, 李叶, 邢淑芬. 学前儿童执行功能与问题行为的关系:情境和性别的特异性[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8(1): 35-44. |
[8] | 任萍, 魏一, 孟晓哲, 秦幸娜, 王璇. 受欺负对抑郁情绪的影响:悲伤、愤怒反刍的中介作用及性别差异[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1, 37(6): 873-881. |
[9] | 施国春, 赵东妍, 范会勇. 2004至2016年中国大学生身体自尊的变迁:一项横断历史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1, 37(5): 648-659. |
[10] | 窦芬, 李巧灵, 王书豪. 自我分化与大学生经验回避:羞怯的中介作用及其性别差异[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1, 37(4): 517-524. |
[11] | 林悦, 刘勤学, 余思, 周宗奎. 父母忽视与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希望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1, 37(1): 109-119. |
[12] | 王苏, 盖笑松. 3~4岁幼儿冷热自我调节的发展趋势及性别差异——一项纵向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0, 36(6): 641-648. |
[13] | 赵旭, 彭茂滢, 杨娟. 内隐品质/外貌自我概念对内隐自尊的预测—性别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0, 36(3): 296-303. |
[14] | 丁倩, 张永欣, 周宗奎. 相对剥夺感与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自我损耗的中介作用及性别差异[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0, 36(2): 200-207. |
[15] | 易梅, 田园, 明桦, 黄四林, 辛自强. 公正世界信念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关系:人际信任的解释作用及其性别差异[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9, 35(3): 282-28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