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论文采用量表法对664名小学四、五、六年级和初中一、二年级的学生进行研究,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少年儿童自尊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少年儿童自尊的发展具有显着的影响。父母对少年儿童采取“温暖与理解”的教养方式会促进少年儿童自尊的发展,提高儿童的自尊水平。相反,父母对少年儿童采取“惩罚与严厉”“过分干涉”“拒绝与否认”“过度保护”等教养方式,都会不同程度地阻碍少年儿童自尊的发展,降低儿童的自尊水平。
[1] 汪向东(执行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增刊,1993:250-307.
[2] 魏运华:自尊的概念与结构,社会心理科学, 1997,(1):35-39. [3] 魏运华:自尊的结构模型及儿童自尊量表的编 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3):29-36. [4] 魏运华:少年儿童的自尊发展与人格建构,社会 心理科学,1998,(1):8-14. [5] 魏运华:学校因素对少年儿童自尊发展影响的研 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2):12-16. [6] Coopersmith,S.(1967)The antecedents of self-esteem.San Francisco:Freeman. [7] Fulton,A.M.,Murphy,K.R.&Anderson, S.L.(1991)Increasing adolescent mothers' knowledge of child development:An intervention program.Adolescence, Spr.Vol.26(101),pp.73-81. [8] Goodman,S.H.,Adamson,L.B.,Rinti,J.& Cole,(1994)Mothers'expressed attitudes:Associations with maternal depression and children's self-esteem and psycolopat hology,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Nov.-Dec.Vol.33(9),pp.1265-1274 [9] Gruber,E.J.&mcNinch,G.H.(1993)Home versus school:Parents'perceptions of the development of rituals leading to young children's self-esteem.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Psychology,Jun Vol.20(2),pp.102-110. [10] Joebgen,A.M.&Richards,M.H.(1990) Maternal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Mediating maternal and adolescent emotional adjustment.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Aug.Vol.10(3),pp.329-343. [11] Mc Grath,M.M.&Meyer,E.C.(1992)Maternal self-esteem:From theory to clinical practice in a special care nursery.Children's Health Care,Fal.Vol.21 (4),pp.199-205. |
[1] | 秦瑶, 彭运石. 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社交焦虑的影响:同伴接纳和反刍思维的链式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1): 103-113. |
[2] | 刘思含, 伍新春, 王歆逸. 父母教养方式的潜在类别及其与青少年学习投入和焦虑症状的关系[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5): 673-682. |
[3] | 赵纤, 王志航, 王东方, 袁言云, 尹霞云, 黎志华. 贫困家庭儿童在青少年早期的亲社会行为发展轨迹:性别及父母教养方式异质性的影响[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3): 323-332. |
[4] | 高峰, 白学军, 章鹏, 曹海波. 中国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杀意念的元分析[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1): 97-108. |
[5] | 谢云天, 史滋福, 尹霖, 兰洛. 中国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学业成绩关系的元分析[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8(3): 366-379. |
[6] | 李婷, 张又文, 李玥漪, 黄峥. 坚毅力的代际传递:父母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8(2): 207-215. |
[7] | 李文福, 贾旭卿, 李功迎, 张庆林.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手机依赖:自我控制和感觉寻求的链式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1, 37(5): 660-667. |
[8] | 吴鹏, 张琪, 王杨春子. 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网络受欺负行为的关系:一项追踪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1, 37(5): 719-726. |
[9] | 赖燕群, 连榕, 杨琪, 牛更枫. 家庭功能与初中生欺负行为:有调节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1, 37(5): 727-734. |
[10] | 罗世兰, 张大均, 刘云艳.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影响: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心理素质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1, 37(1): 26-33. |
[11] | 彭自芳, 傅纳, 张新杰. 父母冲突与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关系:教养方式和情绪安全感的链式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0, 36(6): 668-676. |
[12] | 王亚丹, 孔繁昌, 赵改, 张星杰, 周博, 唐凤, 周宗奎. 父母教养方式影响青少年感恩:心理特权和观点采择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0, 36(4): 422-429. |
[13] | 雷丽丽, 冉光明, 张琪, 米倩文, 陈旭. 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焦虑关系的三水平元分析[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0, 36(3): 329-340. |
[14] | 李永占. 父母教养方式对高中生学习投入的影响:一个链式中介效应模型[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8, 34(5): 576-585. |
[15] | 罗蕾, 明桦, 田园, 夏小庆, 黄四林.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关系: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及其性别差异[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8, 34(2): 164-17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