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研究采用团体测查及个案访谈的方法,对153名正式学习化学课之前的初三学生进行了化学前概念的探查。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对于化学的一些核心概念普遍存在个人的前科学概念认识。其中相异构想尤为突出。在调查的基础上,本研究还分析了学生化学前概念的特点、类型、形成原因,提出了促进初中生化学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1] Shawn,M.Glynn.Russell.H.Yeany,Bruce,K.Britton,Psychology of Learning Science,LEAPUBLISHERS,1991.王磊等编译,科学学习心理学,海南出版社,2000. [2] Joseph,S.Krajcik,Developm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Chemical Concepts,Psychology of Learning Science,LEAPUBLISHERS,1991,117-149. [3] 王磊,化学学科能力结构构建教学理论及其实验研究,博士论文,1997 [4] 邱美虹,概念改变研究的省思,发表于十四届台湾科学教育学术研讨会,1998 [5] Chi,M.T.H.,Slotta,J.D,& Deleeum,N,From things to processes:A theory of conceptual change for learning science concepts,Learning and Instruction,4,27-43,1994 |
[1] | 秦瑶, 彭运石. 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社交焦虑的影响:同伴接纳和反刍思维的链式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1): 103-113. |
[2] | 吴晓靓, 盖笑松, 李晓天, 顾婷玉, 王宏. 家庭经济压力与初中生幸福感的关系:歧视知觉的中介作用和控制感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6): 877-886. |
[3] | 陈颖, 张野, 韩娜, 王凯. 校园排斥对初中生网络偏差行为的影响:相对剥夺感与自我控制的序列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6): 887-894. |
[4] | 周晓慧, 刘妍希, 陈欣, 王一集. 父母教育卷入对初中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校内人际关系和学业自我效能感的链式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5): 691-701. |
[5] | 冯全升, 周宗奎, 孙晓军, 张艳红, 连帅磊. 负性生活事件与初中生内化问题:反刍思维的中介作用与同伴依恋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3): 419-428. |
[6] | 刘志国, 齐冰, 李亚平, 王润洲, 崔佳, 宋耀武. 成就目标定向在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基于内/外参照模型[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1): 68-76. |
[7] | 肖雪, 郭磊, 赵永萍, 陈富国. 累积生态风险与初中生受欺凌的关系模式:心理弹性的调节效应[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8(5): 648-657. |
[8] | 严益霞, 刘颜蓥, 丁芳. 心理理论与社会互动方式对初中生社会善念发展的影响[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8(4): 485-494. |
[9] | 李蓓蕾, 高婷, 张莉莉, 周楠, 邓林园. 学生感知的教师欺凌态度与学生欺凌行为的关系——学生欺凌态度的中介作用及其性别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8(3): 348-357. |
[10] | 周宗奎, 曹敏, 田媛, 黄淳, 杨秀娟, 宋友志. 初中生亲子关系与抑郁:自尊和情绪弹性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1, 37(6): 864-872. |
[11] | 任萍, 魏一, 孟晓哲, 秦幸娜, 王璇. 受欺负对抑郁情绪的影响:悲伤、愤怒反刍的中介作用及性别差异[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1, 37(6): 873-881. |
[12] | 吴鹏, 张琪, 王杨春子. 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网络受欺负行为的关系:一项追踪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1, 37(5): 719-726. |
[13] | 赖燕群, 连榕, 杨琪, 牛更枫. 家庭功能与初中生欺负行为:有调节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1, 37(5): 727-734. |
[14] | 潘彦谷, 张大均, 李知洋. 亲子和同伴依恋对初中生心理素质发展的影响:个人中心分析视角[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1, 37(4): 558-567. |
[15] | 陈英敏, 高玉洁, 邓秋月, 彭淼, 高峰强. 初中生羞怯与手机依赖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1, 37(1): 46-5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