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发展与教育 ›› 2004, Vol. 20 ›› Issue (1): 92-96.

• 理论探讨与教育 • 上一篇    

校园欺负中的欺负/受欺负者和旁观者群体研究综述

王中杰, 刘华山   

  1. 华中师范大教科院心理系, 武汉, 430079
  • 出版日期:2004-01-15 发布日期:2004-01-15
  • 作者简介:王中杰(1978- ),女,华中师范大学心理系硕士研究生.Zhongjie1597@yahoo.com.cn

  • Online:2004-01-15 Published:2004-01-15

摘要: 校园中的欺负现象是中小学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攻击行为,它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世界上众多的国家和心理学者对该现象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我国现行研究的关注点多为欺负者和消极的受欺负者,而对欺负 受欺负者的心理特点和旁观者在欺负现象中的作用未给予太多的重视。该文拟从欺负\受欺负者和旁观者这两个群体入手进行分析,以期引起相关学者对这方面的关注。

关键词: 欺负, 欺负\受欺负者, 旁观者

[1] Chamberiain,Steven P. Susan Limber and Sylvia Cedillo,Responding to Bullying. Intervention in School & Clinic, Mar2003, Vol. 38Issue 4, p236,7p.
[2] Smith P K, Sharp S. School Bulling: Insight and Perspectives.London Routledge,1994.
[3] Smith P K. Bullying in Schools: lessons from two decades of research. Aggressive Behavior,2000,26:1~9.
[4] 张文新.学校中的欺负问题——我们所知道的一些事实.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46(3):3~8.
[5] 张文新.关注中小学生的欺负问题.山东教育.2000.
[6] 张文新,中小学生欺负/受欺负的普遍性与基本特点,心理学报,2002.34(4):387~394.
[7] McCormick,Patrick...Jis for justice, U. S. Catholic,Jul2001,Vol. 66 Issue 7, p46,3p.
[8] David Schwartz, Laura J. Proctor, and Deborah H. Chien. the Aggressive Victim of Bulling. In Janna Juvonen Sandra Graham, Peer Harassment in School: The plight of the vulnerable and victimized, The Guilford Press New York London.2001.p147-175.
[9] 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p147-175.
[10] 杨慧芳.攻击行为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式研究述评.心理科学.2002.25(2).
[11] 陈世平.儿童人际冲突解决策略与欺负行为的关系.心理科学.2001.24(2).
[12] 陈世平.乐国安.国外关于学校情境中欺负行为的研究进展.天津师大学报.1994(4).
[13] Dunn,Martin J: Break the Bullying Cycle, Academic Seach Elite,American School University,00030945, Jun2001, Vol. 73, Issue 10.
[14] Christina Salmivalli. Group View on Victimization. In Jaana Juvonen,Sandra Graham, Peer Harassment in School: The plight of the vulnerable and victimized, The Guilford Press New York London. 2001.p399-419.
[15] 张文新,王丽萍,宫秀丽,武建芳,张坤.儿童对待欺负问题态度的研究.心理科学.2002.25(2).
[1] 魏华, 丁慧敏, 陈武, 郝兴风, 熊婕. 父母低头行为与青少年网络欺负的关系:压力的中介作用与年龄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1): 114-121.
[2] 熊婕, 范翠英, 魏华, 杨秀娟, 连帅磊. 正念对网络欺负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5): 752-760.
[3] 汪悦, 熊昱可, 任萍, 杨柳, 苗薇. 受欺负对初中生主动性和反应性攻击的影响:道德推脱和性别的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3): 410-418.
[4] 高玲, 孟文慧, 刘介地, 杨继平, 王兴超. 父母低头行为与青少年网络欺负行为:自尊和基本共情的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3): 439-448.
[5] 任萍, 魏一, 孟晓哲, 秦幸娜, 王璇. 受欺负对抑郁情绪的影响:悲伤、愤怒反刍的中介作用及性别差异[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1, 37(6): 873-881.
[6] 吴鹏, 张琪, 王杨春子. 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网络受欺负行为的关系:一项追踪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1, 37(5): 719-726.
[7] 赖燕群, 连榕, 杨琪, 牛更枫. 家庭功能与初中生欺负行为:有调节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1, 37(5): 727-734.
[8] 刘晓薇, 潘斌, 李腾飞, 张文新, Christina Salmivalli. 班级环境如何影响受欺负者的适应?健康环境悖论及其发生机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1, 37(2): 298-304.
[9] 张洁, 陈亮, 张良, 潘斌, 李腾飞, 纪林芹, 张文新. 父母心理控制与小学生的欺负行为:敌意归因和冷酷无情的作用检验[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0, 36(6): 715-724.
[10] 褚晓伟, 周宗奎, 范翠英. 同伴拒绝与网络欺负的关系:愤怒的中介作用和感知匿名性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0, 36(5): 584-593.
[11] 汪倩倩, 范翠英, 褚晓伟. 青少年网络受欺负与网络欺负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0, 36(2): 216-227.
[12] 郑巧, 耿丽娜, 骆方, 李凌艳. 初中生学生投入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同伴欺负的关系:一项三年追踪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0, 36(2): 157-167.
[13] 胡兴蕾, 余思, 刘勤学, 张微. 青少年网络被欺负与自杀意念的关系:自尊和情绪应对方式的链式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9, 35(3): 368-375.
[14] 陈光辉. 儿童欺负/受欺负与同伴网络的关系:p*模型分析[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30(5): 474-481.
[15] 李占星, 曹贤才, 庞维国, 牛玉柏. 6~10岁儿童对损人情境下行为者的道德情绪判断与归因[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30(3): 252-258.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