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发展与教育 ›› 1997, Vol. 13 ›› Issue (1): 34-39.

• • 上一篇    下一篇

多重智力理论及其对学校教育的价值

冯建华1, 罗晓路2   

  1. 1. Georgia Southern University,2. U.S.A.;
    2.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 出版日期:1997-01-15 发布日期:1997-01-15

冯建华1, 罗晓路2   

  1. 1. Georgia Southern University,2. U.S.A.;
    2.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 Online:1997-01-15 Published:1997-01-15

摘要: 多重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教授加德纳提出的关于智力性质和结构的新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个体具有多种彼此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智力,它由语言、数理/逻辑、视觉/空间、身体/运动、音乐/节奏、人际交往和自我认识等七种智力成分组成,这些基本智力间的不同组合,反映了个体间的智力差异。这个理论目前还有诸多争论,但因此掀起了一场教育思想的新革命,对我国学校教育中的智力观、教学观、考试观和学生观都有所启迪,为教育者充分认识和发挥学生的潜能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智力, 智力多重理论, 学校教育

[3] [6][7] Gardner, H.《Frames of mind :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 New York: Basic Books.1983.
[2] Ceci, S. J. 《On intelligence…More or less》. New Jersy; Prentice Hall. 1990. [4][5] [13] [15] Gardner, H.《Multiple intelligence ;The theory in practice》. New York: Basix Books. 1993.
[8] Boss, J. A. "The autonomy of moral intelligence".《Educational Theory》, 44. (4),p. 399一416, 1994.
[9] Sternberg, R. J.”Reforming school reform".《Teachers College Record》,95(4),p. 561-569, 1994.
[10] Eisner, E. W.”Putting multiple intelligences in context, Some questions and observations".《Teachers College Record》, 95(4),p. 555-560. 1994.
[ll] Levin, H. M.”Multiple intelligence theory and everyday practices".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95 (4 ),p.570-575. 1994.
[12] Morgan, H. "An analysis of Gardner's theory of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ERIC Document Service, ED 360 088, 1992.
[14] Bolanos, P.”From theoty to practice; Incianapolis' Key School applies Howard Gardner's multiple intelligence theory to the classroom",aThe School Administration, 51(1),P.30-31, 1994.
[1] 刘艳春, 邓玉婷, 张曦. 智力障碍儿童对不同对象的分享行为:心理理论的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2): 160-168.
[2] 田惠东, 张玉红, 孙昊翔, 李瑛, 哈尼夏. 师生关系对智力障碍学生同伴交往能力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1): 44-54.
[3] 王治乔, 胡清芬. 什么是智力?成年人的朴素智力理论[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8(1): 144-152.
[4] 韩燕, 徐芬. 儿童青少年时期加工速度和执行功能在流体智力发展中的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0, 36(4): 394-405.
[5] 何安明, 包灿灿, 惠秋平. 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和手机依赖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0, 36(4): 494-501.
[6] 胡心怡, 陈英和. 智力和人格内隐观对大学生应对方式和抑郁的影响——变量中心和个体中心分析[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8, 34(5): 586-594.
[7] 叶宝娟, 方小婷, 董圣鸿, 金平, 廖雅琼. 文化智力对少数民族预科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主流文化认同和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7, 33(6): 744-750.
[8] 罗榛, 金灿灿. 中国背景下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元分析[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6, 32(5): 623-630.
[9] 陈浩彬, 汪凤炎. 大学生智慧内隐认知的实验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30(4): 363-370.
[10] 侯敏, 江琦, 陈潇, 朱梦音, 闫秀峰, 向岭. 教师情绪智力和工作绩效的关系:工作家庭促进和主动行为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30(2): 160-168.
[11] 唐细容, 蒋莉, 曾慧, 姚树桥. 成人认知功能的发展与老化:一项控制同辈效应的横断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3, 29(3): 262-267.
[12] 傅俏俏, 叶宝娟, 温忠麟. 压力性生活事件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2, 28(5): 516-523.
[13] 张文娟, 邹泓, 梁钰苓. 青少年父母支持的特点及其对社会适应的影响:情绪智力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2, 28(2): 160-166.
[14] 郭素然, 伍新春, 滕秀杰, 张平. 自我对话与情绪智力的关系:自我意识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 27(5): 513-521.
[15] 王腾飞, 李春花, 徐芬, 郭筱琳, 罗献明. 联想学习与工作记忆在流体智力发展中的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 27(4): 337-343.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