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教师教学的应变能力是教师的基本教学能力之一,本文提出了教师教学应变能力概念,并通过对教师教学应变能力的结构、特征、受影响因素等分析,提出培养教师教学应变能力的方法.
[1](美)K·T·斯托曼著:《情绪心理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 钟启泉编译:《现代教学论发展》教学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3] 张承芬,程学超著:《教师心理》山东教学出版社,1984年版. [4] 宋书文主编.《心理名词解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
[1] | 刘艾祎, 王文超, 伍新春. 青少年的自我同情对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感恩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8(6): 859-868. |
[2] | 傅雪薇, 孙佳宁, 肖家乐, 王浩森, 林丹华. 父母感知的家庭压力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父母心理攻击和儿童应激下皮质醇反应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8(5): 635-647. |
[3] | 王晓蕾, 陈丽华, 卜钰, 林丹华. 父子依恋、母子依恋与儿童应激下皮质醇反应的关系[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8, 34(1): 10-20. |
[4] | 伍新春, 王文超, 周宵, 陈秋燕, 林崇德. 汶川地震8.5年后青少年身心状况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8, 34(1): 80-89. |
[5] | 陈光辉, 孔艳红. 特里尔社会应激测验对儿童皮质醇分泌的影响[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6, 32(5): 532-538. |
[6] | 陈禹, 车先伟, 关丽丽, 许晓璠, 赵玉芳, 杨娟. 急性心理性应激对自我参照记忆的影响[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6, 32(1): 41-48. |
[7] | 李仁莉, 戴艳, 林崇德, 伍新春. 中学生创伤后成长、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展趋势:心理复原力的预测效应[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5, 31(6): 728-737. |
[8] | 伍新春, 周宵, 陈杰灵, 曾旻. 主动反刍、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创伤后成长的关系:一项来自汶川地震后青少年的长程追踪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5, 31(3): 334-341. |
[9] | 伍新春, 周宵, 林崇德, 陈杰灵. 青少年创伤后心理反应的影响机制及其干预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5, 31(1): 117-127. |
[10] | 陈禹, 任国防, 李海江, 杨瑜, 关丽丽, 胡新雨, 杨娟. 自尊与心理性应激反应的关系:社会认可需求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30(4): 435-441. |
[11] | 陈杰灵, 伍新春, 曾盼盼, 周宵, 熊国钰. PTSD与PTG的关系:来自教师群体的追踪研究证据[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30(1): 75-81. |
[12] | 戴艳, 雷鸣, 周宵, 姚梅, 蒋林洁, 陈希, 刘瑶. 创伤暴露程度对中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复原力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30(1): 61-67. |
[13] | 伍新春, 张宇迪, 林崇德, 臧伟伟. 中小学生的灾难暴露程度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中介和调节效应[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3, 29(6): 641-648. |
[14] | 林崇德, 伍新春, 张宇迪, 臧伟伟, 周宵, 戴艳. 汶川地震30个月后中小学生的身心状况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3, 29(6): 631-640. |
[15] | 程科, 周宵, 陈秋燕, 张晨光, 伍新春. 小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对攻击行为的影响:应对方式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3, 29(6): 649-65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