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发展与教育 ›› 1997, Vol. 13 ›› Issue (3): 21-25.

• 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小学生学业成绩、自我概念和动机定向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

张学民1, 郭德俊2   

  1. 1.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2.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系
  • 出版日期:1997-07-15 发布日期:1997-07-15

张学民1, 郭德俊2   

  1. 1.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2.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系
  • Online:1997-07-15 Published:1997-07-15

摘要: 本文综述了五十年代以来西方教育心理学界对中小学生的学业成绩、自我概念和动机定向之间关系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小学生学业成绩、自我概念和动机定向之间的因果关系模型,并通过路径分析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中小学生的学业成绩、自我概念和动机定向之间的因果关系与国外的研究部分一致,同时也有差异之处,并发现不同文化背景和教育体制对学生的成就状况有不同的影响.最后,对中小学生成就状况的跨文化差异以及本研究对在实际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成就状况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学业成绩, 自我概念, 动机定向

[1] Connell,J.P.(1985).A new multidimensional measure of children's perceptions of control.Child Development,56,1018-1041.
[2] Chandler,C.L.,& Connell,J.P.(1987),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 psychology,5,357-365.
[3] Deci,E.L.,Sheinman,S.L.and Ryan,R.M.(1981)Aninstrument to access adults' orientation toward control versus autonomy with children:Reflections on intrisic motivation and perceived competence.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73,642-650.
[4] Harter,S.(1982).The perceived competence scale for children.child Development.53,87-97.
[5] Harter,S.& Pick,R.(1984).The pictorial scale of perceived competence and social acceptance for young children.Child Development,55,1969-1982.
[6] Harter,S.,& Connell,J.P.(1984),A model of children's achievement and related self-perceptions of competence,control,and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in J.Nichollas(Ed.),Advances in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3,219-250.Greenwith,CT:JAI Press.
[7] Harters,S.(1992).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competence,affect,and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 within the classroom:process and partners of change.Achievement and motivation:A social-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Ed.by Ann K.Boggiano,& Thane s.Pittma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77-114).
[1] 李腾飞, 马玉鑫, 宋瑞君, 陈亮. 青少年早期身体侵害、关系侵害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交叉滞后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4): 559-567.
[2] 刘志国, 齐冰, 李亚平, 王润洲, 崔佳, 宋耀武. 成就目标定向在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基于内/外参照模型[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1): 68-76.
[3] 谢云天, 史滋福, 尹霖, 兰洛. 中国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学业成绩关系的元分析[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8(3): 366-379.
[4] 任萍, 宋子婧, 孟晓哲, 秦幸娜, 张云运. 青少年学业成绩、攻击行为与受欢迎程度的关系:一项交叉滞后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1, 37(5): 710-718.
[5] 徐嘉, 谢宝国. 大学生的职业自我概念清晰度与抑郁的关系:性别与性别平等观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1, 37(4): 584-591.
[6] 梁兴丽, 何津, 周佶俊, 刘萍萍. 认知能力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有中介的调节模型[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0, 36(4): 449-461.
[7] 吴漾, 武俐, 牛更枫, 陈真珍, 刘丽中. 微信朋友圈使用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负面社会比较和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0, 36(4): 486-493.
[8] 赵旭, 彭茂滢, 杨娟. 内隐品质/外貌自我概念对内隐自尊的预测—性别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0, 36(3): 296-303.
[9] 王明忠, 王静, 王保英, 曲西茜, 辛福康. 粗暴养育与青少年学业成绩:有调节的中介分析[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0, 36(1): 67-76.
[10] 郭筱琳, 何苏日那, 秦欢, 刘春晖, 罗良. 亲子间教育期望差异对小学生情感幸福感的影响:学业成绩和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9, 35(4): 467-477.
[11] 陈旭, 张大均, 程刚, 胡天强, 刘广增. 教师支持与心理素质对中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8, 34(6): 707-714.
[12] 聂倩, 张大均, 滕召军, 陆星月, 郭成. 学生感知的学校氛围与主客观学业成绩:心理素质及其分维度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8, 34(6): 715-723.
[13] 程刚, 唐昕怡, 牛娟, 李佳佳, 张大均. 中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心理素质各维度的多重中介作用分析[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8, 34(6): 700-706.
[14] 王明忠, 王梦然, 王静. 父母冲突损害青少年学业成绩:努力控制与课堂参与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8, 34(4): 434-442.
[15] 丁雪辰, 邓欣媚, 桑标, 李丹. 青少年早期社交回避与同伴关系问题: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8, 34(2): 137-145.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