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发展与教育 ›› 2007, Vol. 23 ›› Issue (3): 50-55.
王中会1, 张建新2
WANG Zhong-hui1, ZHANG Jian-xin2
摘要: 通过对北京市5所大学552名大学生的调查,探讨性别、性别角色类型和性别观念类型对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性别角色和性别观念比生理性别对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影响更大。(2)双性化大学生具有更多积极的人格特征;传统型大学生具有较高的面子;反传统型大学生具有较高的宜人性和较低的面子;冲突型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神经质、防御性和较低的宜人性、灵活性;未分化型大学生具有较高的宜人性和较低的神经质。
[1] 赵慧娟,郭永玉.性别差异研究的四种取向.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9(5):32-36. [2] Hogan R,Johnson J,& Briggs S R.Handbook of personality psychology.San Diego:Academic Press,1997,291-314. [3] Jerry M..Burger著,陈会昌等译.人格心理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295-297. [4] 张莉,冯江平.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特征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4):434-436. [5] 卢勤,苏彦捷.性别角色与基本人格维度的相关研究.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0(4):642-651. [6] Bem S L.Gender schema theory:A cognitive account of sex typing.Psychological Review,1981,88(4):354-364. [7] Koster,H.Making the difference:Gender,personhood,and theology.The Journal of Religion,2000,80(1):144. [8] Bem S L.The measurement of psychological andryogny.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1974,42(2):155-162. [9] McCrae R R,Costa P T.Personality trait structure as a human universal.American Psychologist,1997,52(5):509-516. [10] 张建新,周明洁.中国人人格结构探索--人格特质六因素假说.心理科学进展,2006,14(4):574-585. [11] Costa P T,McCrae R R.Revised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 (NEO-PI-R) and NEO Five-Factor Inventory (NEO-FFI).Professional Manual.Odessa F L: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Resources,1992. [12] Cheung F M,Leung K,Zhang J X,Sun H F,Gan Y Q,Song,W Z,Xie D.Indigenous Chinese personality constructs:Is the Five Factor Model complete.Journal of Cross Cultural Psychology,2001,32:407-433. [13] 邢强.性别形成和差异的社会认知理论述评.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69-77. |
[1] | 郭嘉程, 董柔纯, 许放, 徐旋, 牛更枫, 周宗奎. 社会临场感与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的关系:双自我意识的并行中介及性别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2): 176-186. |
[2] | 王玉龙, 赵婧斐, 蔺秀云. 家庭风险因素对青少年自伤的累积效应及其性别差异[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2): 240-247. |
[3] | 邹盛奇, 伍新春. 父母冲突与青少年同伴依恋的关系:亲子依恋的中介作用及性别差异[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6): 798-807. |
[4] | 李甜甜, 董会芹. 父母冲突知觉与儿童焦虑情绪:正负性信息注意偏向的中介作用及性别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4): 488-496. |
[5] | 赵纤, 王志航, 王东方, 袁言云, 尹霞云, 黎志华. 贫困家庭儿童在青少年早期的亲社会行为发展轨迹:性别及父母教养方式异质性的影响[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3): 323-332. |
[6] | 汪悦, 熊昱可, 任萍, 杨柳, 苗薇. 受欺负对初中生主动性和反应性攻击的影响:道德推脱和性别的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3): 410-418. |
[7] | 李奕萱, 王泽宇, 周铭扬, 杨玉川, 赵敏翔, 董妍. 高中生物理和化学学科中同伴学业支持与学业情绪的关系:学习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1): 58-67. |
[8] | 诸钟烨, 谢于宏, 刘雷. 正负参照点下性别和损益情景对大学生延迟折扣的影响[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8(5): 618-625. |
[9] | 李蓓蕾, 高婷, 张莉莉, 周楠, 邓林园. 学生感知的教师欺凌态度与学生欺凌行为的关系——学生欺凌态度的中介作用及其性别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8(3): 348-357. |
[10] | 白荣, 闫嵘, 王千, 李叶, 邢淑芬. 学前儿童执行功能与问题行为的关系:情境和性别的特异性[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8(1): 35-44. |
[11] | 刘春晖, 刘思佳, 郭筱琳, 罗良. 母亲男孩偏好和亲子沟通的关系:子女性别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8(1): 64-71. |
[12] | 李启明. 双元孝道代际传递:亲子性别和子女年龄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1, 37(6): 808-817. |
[13] | 任萍, 魏一, 孟晓哲, 秦幸娜, 王璇. 受欺负对抑郁情绪的影响:悲伤、愤怒反刍的中介作用及性别差异[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1, 37(6): 873-881. |
[14] | 施国春, 赵东妍, 范会勇. 2004至2016年中国大学生身体自尊的变迁:一项横断历史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1, 37(5): 648-659. |
[15] | 赖燕群, 连榕, 杨琪, 牛更枫. 家庭功能与初中生欺负行为:有调节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1, 37(5): 727-734. |
|